无错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铸工先锋 > 第5章:生长全文阅读

第5章:生长

一天,匡彦打电话。“最近有时间去爬山吗?”

覃荷说:“等到假期里去吧。”

匡彦说:“这城市附近的山你都去过了吗?”

覃荷说:“是的,基本上都去过。”

匡彦说:“去森城旁边的奇麦山看看。”

覃荷说:“好。这里倒是没有去过,有点远。”

匡彦说:“那里距离城市比较远,但是空气质量好。”

她又叫了两个人,夏悦玲,石锐。

夏悦玲说:“那边挺远的,路也不好走。”

覃荷说:“是的,我也没有去过。只是去了城市附近的山林。”

夏悦玲说:“他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呀?”

覃荷说:“因为附近的山,他也都转过了。”

夏悦玲说:“匡总现在和你是什么关系啊?”

覃荷说:“都是朋友。”

夏悦玲说:“注意你们可不是一个公司的,是竞争关系。”

覃荷说:“人生在世,并不是为了和别人去争啊,不就是为了多交几个朋友吗?另外注意穿运动鞋,不要带那么多东西,那地方车不方便进入,可能要走一段路。”

他们开车到了山林附近,然后走了有几公里。

几个人站在山顶上,欣赏着周围美丽的风景。刚刚爬上山顶,只见绿树茂密,远处有碧绿的草地,金黄的稻田,好像一个美丽的画卷。他们的衣服被汗水打湿,但心中的激情却没有减弱。呼吸着山上的清新空气,陶醉这美妙的气氛里,欢跃的笑声向远处传去。

继续向前走,看到前面有个路标拆掉了,不知道向哪个方向。

石锐说:“随便转转吧。不用非找到目的地。”

本来想再山上找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但是几个岔路口的地标被冲坏了。也没有找到地方。

又走了一段时间,远远看见一个小型的楼房。

覃荷说:“这是哪里,是什么风景区吗?”

匡彦说:“没有听说过呢。过去看看。”

这地方建了个小型的楼房,像城堡似的。没有院子,下面一楼是一道大门。

“喂,有人吗?”匡彦喊道,也没有人回应。

夏悦玲说:“这风景区还没有建好吧。”

他们走到楼房大门旁边。敲敲门,没有回复。推门试试。听到咯吱咯吱的门的声音。

里面一口是个大厅。左边有个向上的楼梯。

夏悦玲说:“这里好奇怪,没有人吗。”

石锐说:“上去看看。看样子,刚建好,连装修都没有做。”

他们沿着梯子上去二楼。

上面的屋子没有门。有一个粗糙的边框。窗户没有玻璃,一个木头制成的简单样式的边框。

四周墙壁,天花板,地板并不是很平整,有些凸凹不平。

覃荷说:“是故意这样做的吗,都不是很平整。”

匡彦说:“像是木头家具的表面似的。”

屋里有一些简单的家具。凳子,椅子。真奇怪,没有装修,把家具搬进来做什么。

“还好有2个凳子,坐着歇歇吧。”匡彦说着,看到距离桌子太近,要搬动凳子,凳子却固定在了地上。推动桌子,桌子也是固定在地上了。

他四周看看,看到有个房间有个柜子,试图打开柜门,发现柜门只是个装饰,打不开。

匡彦说:“你说这楼是干什么用的?”

夏悦玲说:“旅游景点,没有完成的旅店楼房建筑。”

夏悦玲说:“这些家具为什么是固定在地上的?”

“怕人拿走了呗。”这个回答也是玩笑。其实他也对着家具感到奇怪。

他对着墙壁看看。

夏悦玲说:“你在看什么?”

匡彦说:“看着墙壁是什么材料做的。”

夏悦玲说:“不是砖混吗?”

匡彦说:“不是,像是木头。”

覃荷说:“反正是景点,也可能是要有新意吧。”

覃荷拿出来一个探测器,走到房间中间四处照射。在探测器上出现了一个图像,在这个房屋的下面,是一个巨大的根系。

这个房屋就像一棵树,是由根系生长出来的。墙壁,屋顶,地面,门洞,都是生长出来的。

这个房屋就是一株植物。

谁培育的这种植物。如果修改植物的生长方式,得制作多少支架。

如果不加支架就可以让它长成房屋,谁有能力培育的这种植物。

如果可以让它自行长成房屋,得花费多长时间。这么大的植物要几年还是几十年。

想到叶池照的一句话,“我造了一座城,它却自己生长。”

有的园丁会把树木塑造成一类新的形态,有的对于树形的塑造会参照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东西,把树木往指定形态转变,例如从建筑到家具。

树形塑造者,在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东北部,有人将用竹子缠绕榕树和橡胶树的树根,做成了树根桥,这种桥能够抵挡猛烈的季风吹袭。在欧洲,园丁们发明一种叫espalier的技术,在一个平面上面培养树木,接着树木在平面生长,引导树木生长成人们想要的形状,还有文字。

有一种叫做pleag的技术,园丁通过在直线上种植树木和把树木的分支编制在一起,利用它创造出厚实的的树篱,也带有装饰的作用。还有一种稍微简单的篱笆做法是把树木拉到拱门上,并把他们嫁接在一起。意大利的一个神奇的树,长得就像一件房子,名叫the Maple of Ratibor。

在20世纪初,威斯康星州的一个银行家John Krubsack在他的后院种植了很多老树,他花去了11年的时间进行弯曲、嫁接树木等,并最后形成了一件宏伟的家具。在1920年,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农夫Axel Erlandson开始尝试把树木塑造成拱门、几何图形,以及其他不曾想象过的形态。大约在同一时间,德国工程师 Arthur Wiechula勾勒出了从树木中种植整栋房屋的奇特而详细的想法。至少建造了一些由编织和嫁接树木而成的篱笆。

德国的研究者正在努力地改进 “Baubotanik” 技术以便能够在活树上面建设塔楼或是其他的建筑物,与此同时,艺术家Marcel Kalberer利用柳树建成了居室。美国的Bonnie Gale正在努力研究能够作为花园和其他景观设计中实用和装饰性的特征的活柳树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