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拯救大明王朝 > 第一百三十章 议和全文阅读

第一百三十章 议和

南方的明朝廷正在整顿内部,积极备战,北面的满清朝廷,也同样没有丝毫懈怠。

且说,满清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特别是如今多尔衮篡权,皇太极的死忠和他并不是一条心。只不过,当前多尔衮携着入关成功的巨大声威,又极大加强了麾下两白旗的实力,两黄旗的人还敢怒不敢言罢了。

不只是皇太极的死忠,顺治皇帝福临一派,便是阿济格和多铎两个如日中天的亲王,对于多尔衮,也不过是表面上服从罢了。

只要一有机会,或许他们的脸会变得比谁都要快。

但两人如今都吃过败仗,阿济格在陕北被李过和高一功利用地形,周旋了数月,损失颇大,不过在之后追击李自成残部的过程中屡战屡胜,挽回了面子。

而多铎则是在“潼关大战”中击溃了李自成,取得大胜,还迫使其放弃陕西,南逃湖广。但问题是,淮河边上的大战,五万南征大军损失了近两万,其中八旗兵的损失比阿济格在陕北还要大。

两人也因此被多尔衮功过相抵了,并没能凭借战功掩盖过多尔衮指挥山海关大战,把李自成打出北京的声望。

不过,清军内部虽然有矛盾,但经过了皇太极那么多年的制度建设,早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体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就算是多尔衮意外身亡,阿济格回京夺权,也不过是最终失败,死了一批亲兵侍卫而已。

换言之,比起南明小朝廷在原本历史上的各种大军火并,内耗,清军在这方面堪称“完美”。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上层的争权夺利并不影响到下层的生死,如此就能保证权力交接时期,不会产生过度的内耗了。特别是在角逐天下的时候,这至关重要。

在这一点上,拥有几千年政治智慧可以学习的那些所谓文官士大夫们,甚至远不如满清这些专营打仗的所谓“野蛮人”。

当然,现如今的满清,可没有心思内斗,多铎没能攻下江南,多尔衮便无法真正解决大军的补给和供养的问题。

虽然在击败大顺军的过程中,清军也获得了李自成在北京拷饷的部分财富,同时还把原本已经被顺军卖了一遍的明廷宗室藩王的府宅田地,又收回来卖了一遍。

但这样还远远不够,或者说并不是长久之计。清军收编了几十万明军降兵,还有八旗要供养,仅仅依靠北方这些饱受灾荒战乱困扰的省份,这两年或许还能支撑得过去,但更长的时间,就得依靠加税了。

“南边的尼堪,必须要继续打。”摄政王王府内,多尔衮倒是直截了当:“不过,得使点巧劲,打他个措手不及。”

“措手不及?”多铎扭头看了一眼阿济格,对方也是一脸迷茫,紧接着问道:“如何措手不及?”

“那个明国太子,手段可不小,不是那么能好对付的,一般的计俩,可对付不了他。”多铎冷笑了一声,提醒道。

“多铎,你该不会是被那明国太子吓破胆了吧,在我大清的铁骑面前,有什么尼堪是不好对付的?”阿济格冷嘲热讽道。

他自从在追击的过程中打了顺军几次溃败之后,便颇有些不可一世了,平日里的行为也愈发嚣张跋扈。

不过,多铎却没有与他计较,作为几兄弟中年纪最小的,多铎十分阴猾,并不像阿济格这般,乖张跋扈,无法无天。

多尔衮见状,也不调节一番,反而是顺着阿济格的话说了下去,两人的争斗是他乐意看到的:

“阿济格说的没错,在我大清铁骑的面前,这些尼堪算不得什么。不过......我大清八旗,披甲毕竟不过十万,若是损失过重,必然动摇国本,凡事还是要小心一些。”

多尔衮说罢,见两个兄弟一时都不说话了,便接着说道:“既然明廷还是有一战的能力的,那咱们就不能再等他们准备好,再南征了。”

“呵,难不成那些尼堪还能蠢到就此放松,不再备战?”阿济格露出了戏谑的表情。

“原本或许会,但是有那个明国太子在,或许不会了。但若是咱们主动议和,告诉他们不会再打了呢?”多尔衮忽然问道。

阿济格和多铎闻言,都不由得有些惊讶,这倒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假议和!

“可那些尼堪会信吗?特别是有那个明国太子在。”多铎想了想,他倒不是觉得这个办法不可行,而是在思考如何把它做得更像一些,以此欺诈明廷的皇帝和官员。

毕竟,多尔衮,多铎,阿济格等人都想不到朱慈烺和他的皇帝老爹崇祯,如今已然是就差最后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了。

张献忠,李自成,还有所谓的左良玉,崇祯这些人,他们都可以通过投降过来的明廷官员,将领知道。但是朱慈烺,无论对谁,都是一个陌生的,无法估计的,难以预料的人。

口口563743675

“这几日我已经问过了洪承畴,唐通这些明廷旧官将了,如今四川还有张献忠,湖广又有顺军残部,左良玉也不听南京的节制,南京的明廷很需要喘口气,整顿内部。”

多尔衮顿了顿,然后转过身去,又继续说道:“这次议和,若是明廷同意自然是好,但就算他们不同意,我们只要把消息给放出去了,那南边必然要有一番龙争虎斗。”

多铎和阿济格听罢,也都同时点了点头,这一点,倒是他们都同意的。

关内的局势他们也都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多尔衮话里的意思,他们也能明白。若是大清咄咄逼人,这些汉人或许为了抵挡大清的进攻,会暂时放下旧仇。

但如果大清没有更进一步,不管和明廷有没有继续议和,所谓的西军,顺军,恐怕都会和明廷翻脸,若是如此,到时大清便能坐收渔翁之利了。

甚至于说,就算这些汉人尼堪不翻脸,警惕也会薄弱许多,朝堂之上的争斗,也少不了,总归是能够让明廷自我消耗一番的

“此话倒是有理,以那些尼堪大臣的作风,或许明廷中少不了一番争斗。”多铎哑然失笑道。

虽然入关不过一年多,但是北京朝堂上,那些汉人大臣们的争斗,却已经是爆发了多次,每一次都是那些不值一提的无端小事,给多尔衮都给整不会了。

不过,多尔衮可不是崇祯,也不会惯着这些文臣,更不会给他们实际影响朝局的能力,单单是贬官罢职,便已经处理了好几个。

遇上崇祯这种少年皇帝,一辈子都被忽悠,又没有决断的皇帝,那些文官们自然是春风得意,可是面对满清的亲王,就不到他们以死证名的时候了。

身份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毕竟,多尔衮是真的会让他们死的,而且还会祸及家族。明廷的那一套,在满清这里丝毫没有效用。

多尔衮,多铎,阿济格随即又商讨了一番,敲定了一些假议和的细节和关键之处,以及借着这个名头,裁撤绿营军的事情。

毕竟,无论是“假议和”还是“真打仗”,最终都是需要大笔军饷来支撑的,而几十万明廷边军真正能战的兵马,不过十几万,清廷必然不会吃这个哑巴亏。

整顿绿营军,将其作为第二次南征的前锋主力,用这些汉人来对付汉人,然后满洲兵压阵,才是清廷想要看到的结果。

当然,那些被裁撤的士兵,清廷也还是要养的,不然就是自掘坟墓了。只不过他们的作用就不是用于正面战场了,而是镇压百姓。

多尔衮对于自己还是很了解的,他很清楚自己一剥削起来,整个北方都会抗争不断。所以,这些遍布各处的卫戍军,就异常重要了。

说到底,打仗最终还是钱的问题,而钱,要不从别人那里抢,要不从自己人这里抢,清廷解决财政困境,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换着法子去征税。

当然,清廷有八旗做后盾,不会像崇祯皇帝一样,明明知道有层层盘剥,但却依旧无可奈何,只能一直拖欠着军队的军饷,看着将领拥兵自重。

贪污可以,吃空饷也不可能得以解决,但问题是,把事情给办了。多尔衮可不管你百姓的死活,所以他才要养那么多军队。

而这,就是崇祯一朝始终无法解决的问题了。就算,崇祯也同样不管百姓的死活。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与此同时,随着朱慈烺打胜了“淮河一战”,原本历史上多尔衮的各种残酷政策也没有完全实施,甚至就是割辫子,如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毕竟,要是把整个北方都逼反了,那他就是自寻死路了。

但是,虽然有一些事情可以放缓,却有的事情,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必须要做的——“跑马圈地”。

满清统治的基础是八旗,而八旗入关之后,关外的土地基本上都废弃了,几十万八旗人口,还有更多的汉人包衣,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安置的。

但原本历史上那种肆无忌惮的跑马圈地,满洲贵族的烧杀抢掠,倒是没有大规模发生,北方汉人面临的压榨和剥削,因为南面的胜利,得到了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