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游戏小说 > 升迁密码 > 第040章 美丽传说全文阅读

第040章 美丽传说

大梁山公路开工仪式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莱中县委书记陈冰走到于光远和胡振龙跟前,满面笑容地说:“为了感谢市委市府对莱中县特别是对大梁山人民的厚爱,我们在县招待所准备了便饭,请两位领导赏光。”

于光远说:“感谢陈书记的一番美意,我们心领了,今天的客我来请。”说完带领大家来到两公里外的榆树村,村支书赵乐陶早有准备的站在村口迎接各位领导。

赵乐陶把大家领到村口的一个小农家乐,走进一个房间,里面有一张低矮的八仙桌,摆了一圈小方凳,于光远招呼大家就坐。

不一会功夫老板娘就热情地端上来一大锅香喷喷的洋芋擦擦和几盘山野菜。于光远说:“前一段时间我来这里吃过饭,这个小店很有特色,做的洋芋擦擦味道很好,吃了就让人忘不下。

大梁山公路项目能如期开工,在座的各位都做了大量工作,今天我借这个机会请大家吃顿便饭,来表示我对大家的谢意,就是简单了一些,不过一定会让你印象深刻。”

胡振龙接过话题说:“于书记选的这个小店很好,榆树村一带产的洋芋个头大,淀粉含量高,做出来的洋芋擦擦非常好吃。”

他端起一碗洋芋擦擦吃了一大口又说:“大家可能不知,吃洋芋擦擦最好不吃菜,干嚼才能吃出好味道。”

大家纷纷说:“是啊,是啊,不吃菜,嚼起来才有味道。”

饭吃到一半,莱中县委书记陈冰说:“于书记、胡市长,我们县委县政府递上去的那个建影视城的报告不知两位领导审阅了没有?”

于光远说:“对了,我正要找你协商这件事呢。大梁山公路半年时间就要修通,我认为眼下你们应该首先考虑是把公路沿线的生态特色农业搞起来。我到大梁山考察了多次,发现山里有好多特色农副产品需要开发,这里的香椿全省闻名。石榴更是叫好,西安华清池里那个石榴园的树种就是从大梁山引进过去的嘛,这个都有历史考证。

我看你们请一些农业专家过来论证一下,能否把这些特色产业做起来。例如搞一个万亩石榴园,万亩香椿园等。”

胡振龙听后说:“于书记说得很对,我也觉得你们那个影视城项目有点太超前,当务之急是要把钱用在刀刃上。于书记关于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的思路很符合大梁山的实际情况,应该作为莱中县委县政府府的重中之重来抓。让十万大梁山人民尽快脱贫,小康不小康关健看老乡嘛。”

陈冰连连点头:“刚才两位领导说得很对,很符合莱中的实际情况,回去后我马上召开常委会传达两位领导的指示精神,研究落实具体实施意见,尽快把大梁山万亩石榴园和万亩香椿园建起来。”

于光远对坐在一旁的榆树村支书赵乐陶说:“小赵书记,听说你们村的南面有一个桃花峪,那里的风景不错,吃完饭你陪我过去看一看。”

胡振龙一连吃了两大碗洋芋擦擦,打了个饱嗝说:“很长时间没吃这么一顿饱饭了,于书记这顿饭花钱不多,可是吃着可口。本来我也想到山里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可是下午我安排了一个全市煤矿矿长座谈会。于书记啊,我就不能陪你看风景去了。”

于光远说:“胡市长,政府那一摊子事也真够你忙的,你就不要去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是一件大事,现在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最近连续下发文件要求各级领导贯彻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

你这个座谈会很及时,下一步我们准备召开一个全市范围内的煤矿安全工作会议,采取果断措施,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于光远在榆树村委书记的陪同下来到桃花峪,入目即花,眼花缭乱,明媚娇艳。浅红、深红、雪红。映入眼帘的竟是满山遍沟铺展开来的红色,红艳似火,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一眼望去让人目不暇接,沁人心脾。于光远触景生情,想起了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他问赵乐陶:“现在已到了春天的中后期,一般树木的花蕊已经早谢了,为什么这里还是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依旧笑春风呢?”

赵乐陶回答:“世界上樱花开放时间最长的地区是日本的北海道,是因为那里的海拔八百多米,阳光的照射适中,非常适合花蕊的生长。

我们这里气候温润,海拔也是八百多米,所以花期比一般的地方要长半个多月。现在是花期正浓的时节,再过十几天你再来看,又是另一翻景色。

桃花才渐渐地谢去,满山遍野就像是辅上了红地毯。正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好时节。”

于光远点了点头说:“乐陶说得生动,这么美的桃花峪一定应该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吧。”

赵乐陶说:“于书记真乃神人也,桃花峪还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一个叫林永的人和他母亲过着叮当响的穷日子。

一天,他提着斧子,无精打彩地来到山峪,忽然瞧见一只又肥又大的白兔子,于是提着斧子追上去,兔子跑到山洞里,就被林永抓住了。

林永举起斧子要砍,就听兔子哀求道:“林永大哥,你放了我吧,你要什么都可以。”

林永大吃一惊,放下兔子说:“你怎么会说话?”兔子在地上一滚,变成一个白胡子老头,笑着说:“我是大梁山山神,感谢你不杀之恩。我这里有一支‘米笔’,只要你说声:‘笔儿开开,一粒一粒漏下来’,就有米漏下来,要多少有多少!”

林永接过笔一瞧,这笔跟普通笔一个样,心里正纳闷,再一瞧老头不见了。林永回家把这事告诉母亲,母亲半信半疑。于是娘俩一个撑着米袋口,一个唱道:笔儿开开,一粒一粒漏下来。果然有米漏下来了。娘俩喜得直流泪。母亲把米分给穷人,大家都感激得不得了。

母亲对林永说:“林永,吃水不忘挖井人,你去看看那位山神吧!”林永说声“是”就去了。林永来到原来的山洞处,可是山洞没了,眼前出现了一座朱漆大门。

林永赶紧向前叩门,山神就出来了,一看是林永,就笑盈盈地把他接进去,山神问林永:“你到我这里有什么事?”

林永说:“你的那支‘米笔’太好了,我是来看你的。”山神又问:“林永呀,你娶媳妇没有?”

林永脸一红说:“咱这穷得叮当响的人,谁家姑娘肯配呢?”

山神笑着说:“有的,有的。”说着就手拉林永,让他往屋里看。里屋有一位姑娘低头坐着,长得貌似天仙,老头说:“这是我上山时收养的一个女孩,无依无靠,你就把她娶回家吧。”

林永连连说“好美的姑娘!”说着,老头把姑娘叫出来与林永相见。他和姑娘一同拜过老人,就把姑娘领回家了。

母亲看见林永领着姑娘来到家里,十分喜欢。从此林永天天上山打柴,妻子天天在家织布,日子过得十分美满。一连两年,姑娘生了一儿一女。

可是有一天,姑娘对林永说:“林郎,我告诉你吧,我不是凡人,我是王母娘娘的女儿。我在这儿三年,正是天上三天。如果三天不归,被母亲知道了,就要派人来抓我的!”

林永听后哭道:“娘子,你丢下儿女不管,谁来料理啊,我离不开你呀!”

结果到了晚上,天上乌云密布,只听一声轰响,门窗大开,转眼间娘子就被两个天兵托向了云端。

这时林永听到娘子痛不欲生地喊声:“林郎,每年的三月三我就回来看你和孩子。”说完她扯下了身上的红裙子,红袑子慢慢地飘落在了桃花峪里,后来一到农历的三月三,长长的山峪里就长出一片红,红装素裹,十里芬芳。

于光远听完这个动人的故事,仔细的打量着眼前这位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问:“小赵书记,你的口才很好,讲话艺术性很强,你是个大学生吧?”

赵乐陶说;“我是省城科技大学毕业的,大学第二年就入了党,学的是经贸专业,毕业后在省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四年前就回家乡创业,通过自学养殖技术,办起了榆树村第一个规模养殖厂,现在我的养殖厂固定资产已突破五百多万元,有五十多名员工。”

于光远说:“真没想到,站在我前面的还是一位实业家呢。”

赵乐陶谦虚地说:“谈不上什么实业家,顶多算是养殖专业户吧。”

于光远说:“小赵书记啊,你身为榆树村的领路人,自己致富还远远不够,要把搞养殖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大家,带动全村人致富,特别是那些困难户,更需要你的帮助。”

赵乐陶说:“于书记你说得很对,为了带动全村发展养殖业,我在村子里开办了养殖技术培训班,免费为大家提供养殖方面的专业技术,还专门聘请了省里的一位养殖专家来为大家讲过课。

在我的带动下,全村已有五十多家专业养殖户,村子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所以去年村里的全体党员一致选举我为榆树村的党支部书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