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入仕奇才 > 第485章我还不是听你的全文阅读

第485章我还不是听你的

天下熙熙,皆是利趋,天下攘攘,都为利往,此时天色尚早,东方刚刚投过来一抹曙光,街上已经走满了来往的人,有挑着箩筐叫卖的,有提着篮子叫买的,生活啊,就是这样的简单重复。

李浩然停了下来,注目片刻,“小郝,这里是东首市最繁华的地段了么?”

“是的,李书记,这里是东首最繁华的地段了,这里叫做八月楼,东首的市民啊,都喜欢来这里,拥挤不堪,外面也修了几条大街,几个购物广场,可是市民啊还是习惯挤到这里,人气啊!”

“呵呵,人气,小郝,你也信这个东西啊!”

“李书记,人气这个东西,又不是封建迷信,人气是老百姓内心自发的一种情感,爱戴谁,憎恨谁,半点不受人控制啊,呵呵,原来我还道是这里是汽车站的缘故,后来才发现,汽车站搬走了,这里同样是最热闹的所在,看来是这个地方积聚人气啊!后来父亲给我说,八月楼其实不是一个楼名,而是地名,是苗族英雄吴八月就义的地方,群众为了纪念他,所以在这里为他修建了一座小楼拜悼他。。。”

“嗯,那楼呢?”

“楼破四旧时候给闹掉了,市委也曾改了几次名字,叫什么建设路,兴华街,都没起作用,老百姓的心里还是八月楼,诶,老百姓叫习惯了!”

“是啊,小郝,吴八月是个英雄,在苗族人民的心中,他已经不再是个单纯的肉体存在,而成了整个苗族人民的英雄化身了,想让苗族人民忘记他,任谁也做不到!善良而又纯朴的劳动人民啊,他们永远是天下最可爱的人,呵呵,这个命题说来有点大了,就如刚才出租车司机说的,古阳出了个郝建,古阳呈现二次辉煌,郝建的名字古阳人民没齿难忘,小郝,我给你说这些,也不想再往下说透了,其实你都懂,人气这个东西,就是民心所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希望你永远铭记于心!”

“李书记,谨遵领导教诲!”

八月楼汽车站,原本是东首市的老汽车站,当年,郝建到沙市读书,便常常在这里下了汽车然后到火车站搭火车。后来汽车运输业高度发展,人流客流异常活跃,一个汽车站无法满足需要,汽车站建在市中心,每天的车次太多,车站周围,常常交通堵塞。

于是,全中国的大中城市,先后将汽车站移出了市中心,分别在市郊建起东西南北几个汽车站。虽说规定某个汽车站仅仅只是经营前往某个方向的汽车,可实际上,那些有门路有后台的营运车辆,仍然可以在各个车站之间串。

汽车总站废了以后,地皮卖了,在这里建起了一家大楼,一楼搞餐饮,二楼至六楼是商场。虽说这里已经没有了汽车站,可人们叫习惯了,仍然称这里为八月楼汽车站。

他们出来得早,市民们大多才起床不久,街上的人并不多。可汽车站前面的广场上,却已经有了很多人,这些人主要是摆地摊的,在这里组成了一个跳蚤市场。郝建跟在李浩然后面,在广场上转了一圈。李浩然不时和摊主或者购物的市民聊上几句。

李浩然问摊主,你们在这里摆摊,城管不管吗?

摊主说,在别的地方卖不行,但在这里,城管不管。

李浩然又问,为什么别的地方不行,这里可以?

旁边有市民说,以前,随处都有摆摊的,既占道又影响交通,城管如果不管,市民的意见大。城管如果管,摊主的意见大。城管和摊主之间,常常发生冲突。后来,许市长想了个办法,要求所有摆地摊的摊主集中到这里经营,但必须集中在早上七点半之前和晚上九点半之后。其他时间,一律不许摆摊。

李浩然问这位市民,你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市民说,这个方法很好呀,很多下岗工人,可以通过这种办法再就业,摆个小摊,虽然不一定能发财,至少可以解决生活问题。两人在这一带走了一个多小时,和很多人极其随便地聊了聊,很随意,也很自由。

大约七点二十分左右,来了好多城管,他们开着电瓶车,在广场里面慢慢穿行,既不停车也不吆喝,摊主似乎无视他们的存在。十分钟后,城管们并没有怎样的行动,摊主却很自觉,渐渐散去了,刚才拉拉杂杂的广场,很快就空了出来。

令郝建惊奇的是,刚才有数千人的广场,人流散去之后,竟然无比干净。

李浩然说要去吃早餐,郝建便将他领进了中心车站大楼的一楼,这里是餐厅。

和其他城市的餐厅不同,这里做早中晚三餐,甚至还做宵夜。整个江南省,东首市的早餐是最丰富的,而整个东首市,最丰富的早餐,在车站广场。郝建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两人进去后,他让李浩然坐了一个位置,再由他去点早餐。

早点上来了,一个人一大碗牛肉粉。郝建把酸鱼拿出来叫老板用火给烤香了再拿过来。不一会老板烤好了,拿了出来,香气瞬间迷漫了四处。

李浩然很好奇,看着碗里黑乎乎的东西问,这是什么?

郝建说,这就是赵家的酸鱼啊,用火烤熟的,整个烤熟过程不沾一滴油,外表虽然黑了一些,但是你撕开里面,肉却是鲜红鲜红的,滑腻里透着酸,又香又开胃。

李浩然夹起一只,咬了一口,口感非常好。他说,很独特。怎么只东首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应该推广嘛。

郝建说,这东西东首各县市都有,只不过吉卫县做得最好。

李浩然问,你也会做?

郝建说,会一点,但做得不好,我在塔山乡那会,天天赵妈妈都给我送来,呵呵,后来离开吉卫,酸鱼倒可以随时吃得上,但赵妈妈的手艺我却尝不到了,哎哟,真香。

李浩然看了郝建一眼,别有意味地笑了笑说,这么好东西,应该好好发展一下。藏在深山人未识,太可惜了。

接下来,李浩然问郝建,转了这两天,你有什么直观感受?

郝建说,李书记,这个问题,太大了吧。

李浩然说,你就随便说说。

郝建说,我是东首人,对怀化不是太多的了解,对东首的情况比较熟,说出来,可能就不是直观感受,会加进很多以前的东西吧。

李浩然说,哦,你就比较一下怀化和东首吧。

郝建说,我的感觉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怀化与东首的差距是越拉越大了,这种变化,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李浩然问,主观原因是什么,客观原因又是什么?

郝建说,客观原因,怀化占尽地利因素,是西南三省交通中枢,两条铁路干线交汇,物流业特别发达,而东首,却是山区为主,要想发展,却受制于交通条件,发展自然要落后许多,尤其是近年来,怀化一年一个变化,现在都大有做成西南最大城市的好苗头,这点大家有目共睹。

说到这里,李浩然笑了,用手里的筷子指着他说,你这个郝建呀。可以当省长了,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全是空话套话。以后在我面前,这一套就免了,要说就说点实在的。

郝建说,我倒不觉得是套话,只不过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李浩然说,我知道的事实就不用说了吧。说主观原因。郝建说,至于主观原因,我觉得还是要落到市委班子的头上。怀化那边班子我不说了,徐书记敢说敢干敢闯,这点精神就有点敢为天下先,呵呵,李书记,就拿土特产这节来说吧,人家就敢尝试!

“呵呵,好你个小郝,送礼收礼倒让你说到理直气壮来了!”

“李书记,东首的班子我也没有资格去做任何评价,有句话说,火车跑得快,还要车头带,车头面对问题都是无所适从,畏首畏尾,那么车身和车尾也只有停步不前了,比如古阳县的烟厂,当时闹得就非常厉害,二三千的下岗工人,当时市委也反对破产,可是苟延残喘也不是根本出路啊,我坚持让企业破产,诶,你还别说我运气好,破产了恰恰有冯家出来接手改制了!问题不是解决了吗?”

李浩然微笑着点了点头,这家伙果然沉得住气,在说到古阳的时候并没有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其实啊,谁又不知道他当时面临的艰辛。宠辱不惊,可成大器!

“继续说下去!”

“我有一种观点,我们的许多矛盾,并不是无法解决或者难以解决,关键在于执政者想不想解决或者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和出发点去解决。像八月楼汽车广场这样,只不过一个决策,执行起来也没有丝毫难度,就将一对极其尖锐的矛盾化解了,执政成本更是降到了最低,就充分体现了执政者的理念、能力和智慧。”

李浩然问,你也觉得,这是许德才的功劳?

郝建说,这是谁的功劳,我还真不敢说。不过,昌奎书记主政东首几年来,从市长干到市委书记,的确没有做出几件大事。不说与怀化的差距是越拉越大,就连刚分出去建地市的张家市也后来居上了。许市长这个人原来与父亲交好,对他我也了解一些,很有思想,东首纺织厂的问题,他没跟你汇报些什么吧!

李浩然心里说,你这小子够狡猾的,想套我的话来啦。他引开话题,

“你把张家说的那么好,那我们过去看看,你看怎么样?”

“李书记,我还不是听你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