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入仕奇才 > 第500章权变全文阅读

第500章权变

不错,头脑灵活,会办事,雷时斌这个驻京办主任还蛮称职的嘛!李浩然落下了这样一句话,这让郝建胸口紧了一下,本来想跟他谈谈推荐李梦雪的事,但现在看到他对雷时斌这么欣赏,也就忍住不提了。

还有那件视频门的事,也只有回到家时悄悄告诉原慧,等原慧再去告诉他,效果会好一些。

“小郝啊,看样子你好像有什么话要和我说啊!”

“没有,李书记,今天你和朱部长谈话,我看我还是不要参加的好!”

“这怎么行呢,带你来,就是要你经历这样的大场面,你要学习啊!”

“谢谢李书记了,你真是我的好老师!”

朱兴邦是长假结束后八号早晨到京的,前一天晚上就给郝建打过电话,郝建向李浩然汇报后通知雷主任,安排去接站。

八号一大早,郝建又替朱兴邦登记了一个房间,比李浩然的房间低一层。上午,朱兴邦去中组部报到,中组部安排十号由一位副部长送他去上任。九号中午,李浩然在长城饭店请朱兴邦吃饭。

知道他要来北京,很多人早就已经约定要为他践行。朱兴邦显然不想搞得风声太大,将这些人全都推了,中午吃饭时,仅仅三个人,朱兴邦、李浩然和郝建。既然是三个人,也就没有太多讲究,在长城饭店要了一个小单间。

朱兴邦和李浩然共事几个月,彼此大概也谈不上太深的关系。其时,李浩然是领导,朱兴邦是下属,除了常委会这样的例行会议,朱兴邦没有和李浩然见上几次面,更不要说私下交流。现在彼此的关系变了,虽然是书记和非常委副省长,地位差别很大,毕竟不在同一锅里舀饭吃,属于一个大场里的同事了,谈话也就相对坦诚得多。

李浩然说,兴邦呀。我到江南省三年了,我们一直没有机会好好地聊一聊。其实,我心中有一个计划,既要抽时间到全省各地转一转,也要找每个班子成员好好地谈谈心。

朱兴邦说,你刚来上任的时候,我们不是聊过吗?

李浩然说,那不同,那种谈话太官方了。当然,现在你离开江南省,或许,我们今后还有更多的机会交流,也会更放松一些。今天请你吃饭,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为你践行,二嘛,你在江南省的时间长,对情况比较了解。我希望你临走前,给我一点锦囊妙计。

朱兴邦说,浩然同志你太客气了,我哪有什么锦囊妙计?我又不是诸葛亮。

郝建立即意识到,两位领导所谈的内容,很可能涉及江南省官场的高层机密,自己坐在这里不好,便站起来,说,我去催催菜。

李浩然说,郝建你别急,慢一点就慢一点,我和兴邦同志先说说话。

朱兴邦是原宣传部长,对古阳对郝建是了解的,他说,郝建不错,非常聪明,又有魄力。

李浩然说,可惜呀,现在郝建跟着我,表态的机会也没有,是不是心里很别扭啊?

郝建说,领导身上有学不完的东西,领导这是给机会啊。

朱兴邦说,有一种想法,我不知道对不对,说出来和李书记探讨一下。我们国家的体制是党和政两条线。我觉得这是最好的体制,最符合哲学精神。哲学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宏观和微观。国外的议会制,议会管的就是宏观,政府管的是微观。但国外这个宏观和微观,隔得太远了些,很长时间才开一次会,而每次开会,因为议员太多,意见分歧太大,往往只是吵架,办不成事。结果,这个宏观,成了宏而不观。我们国家的党委制,是一个常设的权力机构,对宏观的管理,非常及时,而且有力,比国会制要优越得多。当然,这也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宏观和微观界线的模糊。毕竟两者都是权力机构,而且,党委的权力远远大于政府,很容易产生跨界操作现象,党委插手政府工作,也就是党委抓微观。同样,政府部门一直都在努力排除党委的牵制和约束,想尽一切办法,控制宏观。这两种情形,往往要看党政一把手,哪个人更强势。

李浩然说,兴邦同志的意思,是不是说,江南省的问题是,党没有管好宏观,而政府也没有管好微观?

朱兴邦说,敬文同志这个人,我是比较了解的。他很有能力,很有魄力,也很能干事。但他也有缺点,权力欲比较重,比较自负,有强烈的控制欲。读的书不是太多,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目前所掌握的理论和知识,都是后来在工作中东拼西凑的。这种拼凑起来的理论,很容易为我所用,而脱离事物的本质。这些缺点,如果仅仅只是表现在他的权力范围之内,那就不叫缺点,而是优点。如果对自己的角色把握不准,或者是个人膨胀,别人,是很难和他共事的。尤其是别人当一把手,他当二把手,配合起来,难度就会更大。

李浩然问,那你认为,我应该怎么办?

朱兴邦说,我刚才已经说了。

李浩然哈哈一笑,说,你的意思我懂了。你是说,我只要把握好宏观?

朱兴邦说,有一句俗话,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话一直被我们当成贬义,受到千年批判。其实,从官场角度看,你能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你就是一个出色的领导干部。相反,你自家的雪扫干净之后或者是自家门前的雪根本就没扫,却去管他人的瓦上霜,尤其是你上级的瓦上霜,你就越位了。足球比赛有一个越位概念,这个概念定得很好。其实,官场也应该有一个越位概念。可惜的是,官场之中,个个人都想越位,而且这种越位还不会受处罚。江南省这些年,高层一直不是太稳定,尤其省书记,走马灯一样。有人说,这是因为江南省地域特殊,这里的人太善于玩权术。权术被绝对地看成一个贬义词,等同于阴谋诡计。如果让我看,权术,其实是一很正当的权力驾驭术,是中性的。只有超越了游戏规则,越位了、犯规了,才叫阴谋诡计。而在游戏规则之内用一些计谋或者手段,那叫政治智慧。李浩然很郑重地说,说得好啊。兴邦同志。在游戏规则之内,那就叫政治智慧。一个政治家,恰恰应该有政治智慧。而政治智慧的根本前提,就是游戏规则,就是不犯规,更不犯法。

朱兴邦说,老匡同志之所以在江南省搞不下去。有人说,他是被陈敬文挤走的,也有人说,他是被林慧娟害了。如果让我看,我觉得,他是没有扫好自家门前雪,越位了。

李浩然笑了笑,说,喔,这个观点,倒是第一次听说。

朱兴邦说,首铭同志刚到江南省,就进行了一次大调整。他自己认为,权力应该掌握在了他的手里,那些被他提拔的人,应该对他感恩戴德,和他站在同一阵线。可他又哪里知道,那些人,没有一个是真正拥护他的,关键时刻,那些并没有和他站在一起,投他的造成票。这是他自家门前的雪,他扫得一塌糊涂,还以为扫得很干净。接下来,他干了什么?他开始插手政府的事,甚至想抛开敬文同志,直接重用富国同志。他在管人家的瓦上霜了。

谈到这里,郝建又有点忍不住了,问道,那如果他人瓦上有很多霜,怎么办?

朱兴邦说,当然应该由他自己去扫。党委不能越俎代庖。比如两个国家,你只能在你自己的国境之内搞改革搞建设,不能跑到别人国境里面去搞。你跑去搞了,就容易引起战争,战争一起,没完没了,不仅很难解决别人的问题,你自己的问题,也可能越搞越复杂。我们以日本的侵华战争为例。

日本为什么要侵华?表面上看,因为日本先进,中国落后,日本想建王道乐土,将中国划归日本的势力范围。实际上,还有另一个原因,日本是个岛国,是个资源贫乏国,经济高速发展之后,资源成了他们的短腿。于是,他们想通过战争的方式,解决这一难题。

结果怎么样?解决了吗?没有。那场战争,把日本经济拖向了崩溃的边缘。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当今奉行的不对外扩张政策,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政策,不管你国际风云怎样变幻,我只干好我的事。我把自己的事干好了,或者说,暂时没有干好,却正在努力一点一点地干好,别人想插手干涉我们,也是无能为力。

李浩然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宣传部长这个位置,你认为谁来接任比较好?

朱兴邦问,中组部会不会有意派人下来?

李浩然说,我和中组部沟通过,基本达成了共识,人选由我来提名。

朱兴邦问,你有没有考虑过从外面调进来?

李浩然说,我考虑过。如果从外面调,我确实有人选。不过,有利也有弊。

朱兴邦并没有说话,而是看着李浩然。李浩然说,利我就不说了。弊嘛,江南省的同志,可能会有些想法。

郝建猛然明白了。朱兴邦这一走,江南省官场出现松动,恰好是李浩然趁机建立班底的机会。他如果从外面调人,肯定是自己的亲信,看起来,班底是加强了。可在省内干部队伍中,他还是没有基础。相反,如果从省内提拔,这个人无疑会成为他的班底,而这个人,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线。

朱兴邦说,既然如此,那我向你推荐一个人,你可以考虑一下徐为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