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入仕奇才 > 第504章罗慧敏的几次改行全文阅读

第504章罗慧敏的几次改行

陈敬文也发觉自己中了李浩然的圈套了,他没想到这个常委会居然会讨论到部长的人选,他恨恨地看了谢国华一眼,你这个秘书长给我提供的是什么情报啊,搞得我如此的被动。是啊,早知道后面还有蛋糕,就不会急不可待地啃上丢来的馒头了。

农业厅长那算什么呢?其实对于宣传部长的人选,他已经有了考虑,李昌奎同志这几年虽然干不出什么像样的政绩,关键他对自己忠心耿耿啊,更何况这几年东首还没有捅出什么大的乱子,说成绩也说得过去,稳定压倒一切啊,离开了稳定什么都是枉然,这难道不是李昌奎的政绩么,对于提李昌奎同志,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了的,他相信,只要自己提出来,其它的常委都不会反对。

许德才这个人虽然老实,但是做人做事八面玲珑,谁也不敢开罪,尤其过去和彭富国走得很近,这样的人陈敬文是一百个不满意的。

他站出来说话了,他说许德才同志当市长这么些年了,几乎就没有做出什么事,东首纺织厂你看还是垮了,下岗工作到处都是,经济迅速滑坡,更重要的是他还和市委书记搞不来,与书记搞不来,那是方向上和品质上的问题,严重得狠啊!

这些情况,李浩然绝对是了解的。他要提拔许德才,就不得不将各种因素考虑进去。而且,一定要考虑和某些人达成妥协。和谁妥协?和所有的常委妥协?代价实在太大了。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和两位副书记以及组织部长妥协。这大概就是李浩然抓住这一时机,仅仅只安排讨论四个职位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是深谋远虑。

在另外三个提名得到通过的情况下,李浩然最后提出许德才,等于和其他几位进行了一次权力交换。另外三个人分得了属于自己的权力蛋糕,自然要卖给李浩然一个面子。何况,自己得到的是实惠,几乎不存在变数了,许德才的任命却十分复杂,此时只能算是第一次提名,此后还有常委会的第二次提名,最后上报中组部,中组部是否考虑江南省委的意见,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郝建暗想,这个人事讨论次序安排也很有意思。

书记会上,宣传部长的事,放在最后一个,那是因为李浩然需要两位副书记和组织部长认为已经获得了自己的利益,达到了理想目标。剩下最后一块蛋糕,自然就是书记的,别人若想抢,无理了。郝建的估计如果不错,等到了常委会上,李浩然很可能将这个次序颠倒,最先拿出来讨论的,是许德才。他要第一个讨论许德才的理由非常充分,毕竟宣传部长人选只是一个提名,不是定论。要么放在最前,要么放在最后。宣传部长是副省级,职位比其他所有拟提拔者都高,放在最前面讨论,顺理成章。而更绝妙之处却在于,至少今天在座三位,不可能反对这一提名。因为他们都期待自己推出的人得到常委会通过,如果自己反对提名许德才,接下来讨论自己的人时,李浩然便可以反击。

更进一步想,在书记会上,陈敬文也可以像此前一样,坚决反对提名许德才。那么,关于许德才的宣传部长提名,很可能就无法提上常委会。他如果在此时刺了李浩然一剑,李浩然肯定会在常委会上还他一枪。将来的常委会上,李浩然如果坚决不同意任命杜崇光,那就弄成了两败俱伤。而且,书记和省长半年来表面上的默契也彻底地被打破了。陈敬文是个极其老道的政客,他自然明白这些道理。何况,就算提名了许德才,就算常委会也通过了这一提名,又怎么样?真要想把许德才按住,还可以去中组部活动嘛。

李浩然提名的话刚刚说完,陈敬文立即表态了。他说,许德才这个同志资格很老,能力很强,省委已经几次讨论过他的事,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搁置下来了。我个人觉得,许德才同志的事不解决,对那些埋头苦干并且干出政绩的同志不公平也不客观。我同意浩然同志的提名。

李浩然是提名人,陈敬文已经表示同意,一二把手都表态了,专职副书记蒲家志是第三把手,就算反对,这个反对票也不能改变结果。何况,蒲家志一开始就向李浩然抛出了橄榄枝,自然不会傻到这时候跳出来反对。他同样投了赞成票。四个既定的名额全部议定,今天的书记会,原本已经结束了。没想到,李浩然想结束会议,例行公事地问大家还有没有别的事时,陈敬文搞了一次节外生枝。他说,许德才同志是东首市长,他的任命一旦被中组部认可,东首市委书记的位置就空了。我们是不是要提前考虑一下这件事?

许德才能否得到中组部的任命,还是一个未知数。此时便讨论东首市委书记,显然有操之过急之嫌。就算许德才的任命真的通过,那时再考虑东首市委书记也不迟,何必急在这一时?所以,他的话一落,蒲家志便说,八字还没一撇呢,这事,是不是缓一缓?

没料到,李浩然却同意陈敬文的意见。他说,市长的职位很重要,对市长的选拔,也要极其慎重,组织考察工作,要慎之又慎,细之又细。我觉得运达同志的意见,是从大局出发,提前部署,有一定的前瞻性,值得考虑。

蒲家志同志的意见也有道理,毕竟,德才同志是否能当上宣传部长,八字还没一撇呢。现在考虑东首市委书记的安排,确实言之过早。我将你们两人的意见综合了一下,能不能这样?先可以考虑一个预案,组织部按照这个预案考察,但不作为下次常委会的提名。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个意见,确实有点和稀泥之嫌,无论是陈敬文还是蒲家志,都提不出反对意见,算是通过了。李浩然便说,既然你们都同意,那我们就来提一个候选人吧。提名之后,由昭武同志负责组织考察。

毕竟是一个市委书记,谁都想占有这一位置,可因为事出突然,大家事前没有想好,此时不便贸然提出。无论是陈敬文还是蒲家志,肯定会想,自己提出一个人,一定要大家都认可,一旦因为说服力不够被否决,这个提名,就失去了意义。显然,他们都在自己的队伍中进行排名,一时拿不定主意谁的竞争力更强大一些。

李浩然见他们不说话,便说,你们都不说,那我先开个头吧。如果中组部任命应平同志为宣传部长,让叶思琴同志去东首当市长,你们觉得怎么样?

正是这种背景的人,不对其他派别构成威胁,一旦有人提名,最容易获得通过。何况,叶思琴一旦前往东首任市长,张家市的位置,又空了出来——这个位置的空缺,便又能引起新一轮的权力分配。所以,陈敬文在第一时间问,那市长不能缺呀,是否也要在今天考虑一下人选?他这话的意思很明确了,他同意这一方案,只不过,新的市长人选,他有看法。李浩然顺水推舟,说,政府工作由运达同志主抓,我看,市长同志之后由谁接手,运达同志你是不是考虑一下?这个结果,自然让陈敬文高兴,原本的想法,只是抓到一个名额,现在却可以抓到两个,可算是一次大的胜利。他当即说,我觉得常务副市长古阳县的冯启坤同志可以考虑。

李浩然转向蒲家志和马昭武,问道,蒲家志同志和昭武同志的意见如何?

他们两个,自然没有意见,张家市的班子一动,跟着便可以动一批人。常务副市长提拔了市长,那就还需要补充一个常务副市长。如果从现有副市长中提拔,那就还需要再补充一个副市长。这个提名,果然通过了。

接下来,陈敬文更进一步提出,既然张家市的班子动得比较大,是不是考虑一步到位,将整个班子理顺?

李浩然说,其他的位置,都不是当务之急,我看还是先放一放,等组织部研究出一个全面的方案后再讨论吧。

郝建虽然是个小秘书,但好像变成了常委会上最大的赢家,他与李浩然说的很多话,尤其是介绍到古阳这些年来的工作,李浩然已经记到心里面去,古阳这么些年来的奋斗,李浩然是看到了,叶思琴当上了东首市市长,冯启坤当上了张家市常务副市长,还有宋朝阳当上了古阳县委书记,姚平当上了吉卫县长,这都是天道酬勤的证明啊。

他很想把这些消息告诉他们,尤其是许德才,但是他不能,作为省书记的秘书,这点小激动,小兴奋,他只能埋在心底。

晚上他没有什么安排,约罗慧敏一起去4S店去选车子,可是看来看去,罗慧敏还是说没有这台普桑好,虽然旧了点,可是开习惯顺手了,新车子怕没有那么好开啊!

喝了些酒,再看罗慧敏时,俏脸飞霞,醉眼迷离,郝建自是心神摇荡,鬼使神差地跟着她回家了。

罗慧敏是运动员出身,野性的,身上永远有一种不服输的意志品质,这事用到广木上的运动,倒把郝建搞吃苦了,一晚上都让罗慧敏搂着,只到自己跪地求饶,

“慧敏啊,你脚恁么长呢?”

“可不是嘛,人家原来是学跳高的!”

“你不是说游泳的吗?”

“是啊,可是到了四年级那会,人家说腿长,学游泳好,打水有力!”

“后来又怎么不练了呢、”

“后来学推实心球了!”

“呵呵,推来推去,你都把实心球往这儿推了,嘿嘿,还一双!”

“你这个小流氓!”

第二天,郝建随着李浩然进入省委大楼,看到李梦雪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打扫。

刚到这里工作时,郝建每天来办公室很早,而李梦雪比他更早,总是在李浩然上班之前,将李浩然的办公室、秘书办公室以及一号会议室打扫完毕。郝建对李梦雪颇有好感,便常常随她一起打扫,也就常常交流。许多时候,他喜欢看李梦雪蹶着屁股打扫的背影,那屁股浑圆浑圆的,被牛仔裤紧紧地包着,就像一朵灿烂的花,在他的眼前绽放,充满了神秘和诱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