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入仕奇才 > 第778章弄不垮我的全文阅读

第778章弄不垮我的

搬迁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麻烦,不过,公开透明的政策和*作,令闹事的人没有话说,在强大的舆论和非同一般的声势面前,很多住户选择了接受搬迁条件,搬迁条件也是非常优惠的。

最令人瞩目的是招投标工作,市财政局负责招投标,因为时间要求太快,很多的建筑企业老板甚至没有来得及找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郝建和杜江的手机在那两天的时间,同时选择关机,只有徐锦松苦苦支撑,无奈做了一回黑脸包公。最终,还是徐锦松以雄厚的实力承包了这段公路。

正式开工的那天,郝建离开了常山市,到玉都县去了,他不想参加这次的开工典礼,所有仪式都是杜江主持,郝建想安静一下。陈浩然坐在办公室,看着桌上的告状信出神。他刚刚从北京回来,中央已经将郝建列为了后备干部,近期就要开始考察,陈浩然到中组部,就是专门为了郝建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郝建能够这么快引起中央领导的注意,陈浩然也有些不理解,按照郝建的年龄来说,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或者是考察的,不过,这是好事情,所以,陈浩然详细介绍了郝建的所有情况,极力推荐了郝建。

告状信出乎陈浩然的意料,主角就是郝建,这是一封匿名信,指名道姓状告郝建,其中涉及到了两大问题,全部都是常山市市区至开发区的公路问题,一是状告郝建和秦氏集团内外勾结,致使秦氏集团能够顺利中标,这是典型的权钱交易,二是状告市委市政府在搬迁工作中,态度粗暴,丝毫不顾人民群众的利益,郝建身为市委书记,要负主要责任。

常山市市区至开发区的公路,早些年就闹出过事端,现在,常山市的经济发展了,这条公路不能拖下去了,陈浩然没有想到,自己和郝建谈话之后,郝建居然还是决定动手修建这条公路,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完全可以拖一段时间,只要离开了常山市,后任的在怎么做,就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了,还有最主要的,现在的干部都不愿意惹麻烦,麻烦是越少越好,由此,陈浩然对郝建刮目相看,郝建不仅仅是为了当官而当官,郝建还是想着做实事的,还是想着出成绩的。

告状信的事情,陈浩然有自己的看法,他是绝对不会相信郝建会做出这些事情的,他刚刚和郝建谈话了,郝建就是傻瓜,也不会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去做什么权钱交易,不过,陈浩然对这种匿名信的做法有意见和看法,这条公路,省里很多领导都清楚底细,几年来,越弄越复杂,简直成为了徐蜂窝,知道底细的人,谁都不愿意去碰,郝建没有畏惧,去碰了,那么,他必然要触动当地的一些利益集团,还有,涉及到的房屋的搬迁过程中,可能会暴露出一些徇私枉法的勾当,陈浩然记得很清楚,金剑公司在其中就有一些既得利益。

中国就是这样,做事的人吃亏,不做事的人可以评头论足,最可恨的是不仅不做事、还要找麻烦的那些人,他们就好比一堆幽灵,阴魂不散,你不知道他躲在哪个阴暗的角落里面,你无法抵御他从各个方向射来的暗箭。

所以,官场上越来越讲究中庸之道,越来越推崇圆滑,没有人愿意认真,没有人愿意因为工作的关系去得罪人,而这种心态,正在毒害着干部队伍。偏偏有些暗箭伤人的事情,往往到要提拔的时候,猛然冒出一大堆告状信,你是查也不好,不查也不好,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暂时摆着,不少的干部就被摆下去了。

陈浩然思索着,如何处理这次告状信的事情,到如今,这是陈浩然看见的第一封状告郝建的信件。

匿名信到处散发,省委、省政府、省纪委、省信访局都收到了,因为郝建是常山市委书记,所以,告状信还是引发了一些小轰动,绝大部分的干部都不相信这件事情,郝建的政治智商不会低到这样的程度,就是存在权钱交易,秦氏集团打死不承认,从何查起,再说了,秦氏集团是全国著名的大企业,大财团,怎么会幼稚到这样的程度,自己做的权钱交易的事情,让大家都知道,所以,在省委省政府,这封告状信被当作一个笑话四处流传。很对人认为,就是极个别没有能够招揽到工程的企业,想着泄愤,所以写出了这样的匿名告状信。这种说法在省委省政府占主流。

省领导却不是这么认为的,因为陈浩然到北京去了,还没有回来,所以,省委常委中间,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郝建是常山市委书记,仅仅凭着一封匿名告状信,就去怀疑一个正厅级的市委书记,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不信任,是纵容和鼓励下面的人随意泄私愤、诽谤领导的做法,因为中央和省里都有规定,凡是匿名告状信,原则上是可以不予理睬的,除非是证据很清楚的,这封告状信显然不属于这个行列,所以,完全可以不去理睬这封告状信,另一种意见认为,郝建是市委书记,一般人告状,因为害怕报复等种种原因,都不会署名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无论匿名告状信出于什么目的,都应该去调查了解情况,郝建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了,省委的要求应该是更严格,基于这样的情况,省委应该调查。持第一种意见的,以许德才和杨泽为代表,持第二种意见的,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刘世亮为代表。按说省长和省委副书记都认为可以不调查,也就定下了调子了,其实不然,这些年,中央为了加强纪检工作,直接空降了一批省纪委书记,刘世亮就属于这个行列的,刘世亮是从中纪委直接到江南省担任纪委书记的,40多岁,属于少壮派的人物,在江南省很是有些地位的,平时做事也很有些霸气,因为其背景太硬,所以,尽管许德才和杨泽都表态了,但是,到底调查不调查,还是只能等着陈浩然从北京回来,才能够决定。

陈浩然刚刚回到江南省,就知道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分别是杨泽和刘世亮汇报的,陈浩然没有直接表态,省委也不是风平浪静,其中也是有博弈的,少壮派刘世亮眼光有些高,因为特殊的背景,加之年龄上有很大的优势,将来一定是大有前途,说不定下一届就会入主省政府了,所以,遇见什么事情,刘世亮大都是坚持自己的意见,特别是涉及到干部的问题,更是想着露一手,到了江南省,主持纪委工作以后,省纪委一改以往的温柔,做事大刀阔斧,李贵羽等人的案子,就是最好的说明,而且,刘世亮理论水平高,善于总结,在国家级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几篇关于纪委工作的理论文章,据说引起了中纪委领导的注意,处于这样的情况下,刘世亮的意见,陈浩然不得不考虑。陈浩然也认为,仅仅凭着一封匿名信,就去调查一个市委书记,太不严肃了,说来说去有些儿戏的意思,内心里,陈浩然是支持许德才和杨泽的,如果没有这次的北京之行,陈浩然毫不犹豫会支持许德才和杨泽,但是,北京之行改变了陈浩然的意见,陈浩然支持派出调查组,不过,陈浩然做出决定之前,一定会和许德才通气,两人要达成共识。

“老易,我考虑了很久,支持派出调查组,你是什么看法。”

“陈书记,你已经决定了,我尊重你的意见。”

“呵呵,老易,我知道你不同意派出调查组,仅仅因为一封匿名信,就调查一个市委书记,传出去,省委省政府都会遭遇尴尬的,所以,我们俩要统一意见,你很看重郝建,我也是,老易,我就说实话吧,我们将郝建作为后备干部,上报中央以后,很快引起了中央领导人的注意,这次我到北京去,中组部的领导就听取了有关郝建工作生活情况的汇报,近期就有可能要考核郝建了,本来,我是不支持派出调查组的,可是,北京之行改变了我的看法,涉及到提拔干部的时候,牛鬼蛇神总是会想法设法冒头的,与其打压,不如澄清,我想,趁着这次调查的机会,正好从正面宣传郝建,证明省委省政府慧眼识才,还有,小郝一直没有遭遇过这些事情,这次的调查,正好是对他的磨砺,我是这么想的,老易,你有什么意见?”

“陈书记,我完全支持,这样的关键时刻,省委调查郝建,实际上是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的,是啊,自立从来没有遭遇过这些事情,也应该让他受到一些磨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谢谢你了,陈书记。”

“不要这么说,我是省委书记,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发现人才,就是我的本职工作,老易,我还真是羡慕你啊,有时候看见郝建,就好像是你的亲生儿子一样,这个小郝,是哥重感情的男人啊。”

许德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早已经将郝建当自己的儿子看,郝建和易国军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过了亲兄弟之间的关系。

“老易,还有一件事情,你我都是江南省的主要领导,我考虑了很久,还是说出来,关于省纪委的工作思路和取向问题,我们查处干部,历来是本着教育为主、惩处为辅的原则,这是坚持多年的准则,不过,省纪委近来的工作思路,似乎是惩处为主了,凡是查处的干部,几乎都是建议移送司法机关,有些是可以不移送的,可纪委的态度很鲜明,我是有些不赞同的,人人都会犯错误,只是大小不同罢了,有些时候,我们要允许干部改正错误,要给干部改正错误的机会,什么都是一棒子打死,不是很妥当。”

“陈书记,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作风在蔓延,什么工作都讲制定指标,完成任务,上次在检察院参加会议,检察院竟然也下达了任务,要求下面的检察机关一年要查办多少案件,一定要完成指标,这种态势很不好,我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们的重点还是要制止和预防违法犯罪行为,重在平时的宣传教育和警示,不重视事前的工作,只重视事后的惩处,不是明智之举。”

“呵呵,老易,你算是说的委婉了,要是我,会毫不客气指出,检察院是不是想在每年的工作报告里面多一些成绩啊,这种意识要不得,下次开会的时候,我会说说的。”

陈浩然很快主持召开了省委常委会,研究了其他问题之后,会议要结束的时候,陈浩然提到了常山市匿名信的事情,支持省委派出调查组,调查匿名信反映的问题,具体工作由省纪委负责,许德才带头表态,支持这个决定,正当所有常委都感觉有些奇怪的时候,陈浩然话锋一转,提到了处理干部的问题,特别指出了如今有些部门,什么工作都是制定指标,要求完成指标任务,而且将这些指标任务作为考核的依据,有些工作是应该制定指标的,比如说经济工作,三农工作,有些工作是不适宜制定指标的,至于是什么工作,陈浩然没有直接指出来,但是所有常委都明白陈浩然说的是什么。

会议结束之后,很多人带着疑惑离开了会议室,陈书记今天的意思,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仅仅凭着一封匿名信,就调查一个市委书记,后面有专门说到了指标的问题,前后有些矛盾啊。

刘世亮不会考虑那么多,既然省委同意派出调查组,而且是省纪委负责,刘世亮就重点考虑派出谁负责调查了,刘世亮很想派出自己的副手担任组长,赴常山市调查,但是这样做动静太大,已经是立案查处的规格了,显然有些不合适,刘世亮也不是那么单纯的,处理事情的基本原则还是要把握好,省委的意见是调查,不是查案子,思来想去,刘世亮确定了调查组的人选,他随即主持召开了纪委常委会,将这件事情定下来。

确定了调查组的人员,刘世亮专门到了陈浩然的办公室,汇报了调查组人员构成情况,陈浩然没有表态,完全是放手纪委负责的意思,刘世亮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要求调查是他的意见,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回到办公室,刘世亮召集了调查组的三人,专门安排布置了任务,提出了诸多的要求,最后将组长留下来,特别吩咐和嘱托。

此刻,陈浩然和许德才已经坐在了一起,他们分析了纪委调查组成员的情况,许德才有些不满意,不可,陈浩然安慰许德才,真金不怕火炼,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内心里,陈浩然对刘世亮有了一些看法,拿着鸡毛当令箭,也太小题大做了。许德才最后一番话引起了陈浩然的思考,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仅仅凭着一封匿名信就去调查一个市委书记,如果做法太过了,石头人也会忍不住的,不要好心办了坏事,况且,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了,很多干部会心寒的,会对省委省政府产生看法的。陈浩然连连点头,赞成许德才的意见,他已经想到了应对的办法。许德才离开办公室的时候,陈浩然有意无意说出了一句话,这件事情一定要保密,不要让任何人知道调查背后的秘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