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入仕奇才 > 第86章回家借钱全文阅读

第86章回家借钱

想象着在党校学习的日子,不断地认识着新的朋友,还有下课后可以见李涵韵,甚至可以陪她上上夜班,这该多好啊!想到这里,郝建的脚步不由轻快起来,口中还哼着轻快的十不该。

门房的老李头正在打扫院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看到郝建活蹦乱跳地向院外冲去,便急忙叫住了他,笑呵呵地问道:“郝建,有什么喜事吗?这么高兴?”

对于老李头,郝建也十分的尊敬,便掏出烟来递了一根,神秘地说道:“好事。嘿嘿……”

在乡政府,老李头是个比任何人都要老的老头,花白的胡子,花白的头发,但有一张随时泛着红光的脸,双目炯炯有神,塔山乡都知道,他是个外地来的干部,操作半生不熟的普通话,但没有一个人问他老家在哪儿,退休了怎么不回老家与家人们团圆去,他自己也不说,退休了哪儿也没去,主动请求组织留下来到政府办公室干了些杂活。他从来都不多嘴,所以人缘极好,乡政府的人都喜欢他。

突然来了一个朝气活泼性格开朗的郝建,老李头也满是喜爱,便抬起脚,假装在郝建的屁股上提了一脚,道:“你小子该不会是想找婆娘了吧?”

一向严肃的老李头居然开起了自己的玩笑,郝建也假装揉着屁股,笑嘻嘻地说道:“你猜!”说完,一溜烟跑了出去。

郝建之所以这么早就请假,因为他身上没有钱了,离婚时手上还有两万多的存款,可是现场会垫资两万,全给垫完了。虽说可以报,但政府帐务就是狮嘴虎口那样的,进去容易出来难!这钱取出来又不知要等到哪个时候。

眼下李涵韵请他吃饭,但最不至于真让人家一个女孩子请客吧。再说学习还要交这交那的,还有同学们搞啥活动的,少不了也要个四五千的。郝建想先回家一趟,问家里要点,然后尽快返回县城,等待着与李涵韵见面。想到这,郝建越觉得兴奋,恨不得立马就天黑。

由于昨晚都在想着李涵韵,郝建基本上没有睡觉,于是坐在摇摇晃晃的班车上,一会就靠着窗户睡着了。

车子猛地摇晃了几下,郝建一下子就从梦中惊醒。他睡意朦胧地望了一眼窗外,发现自己已经错过站了。便急忙站了起来,让司机停车。

伴随着司机的谩骂声,郝建下了车。幸好只错过几里地,要不然走冤枉路。郝建站在路边,望着两旁刚刚出苗的玉米地,还有人躬在地里把多余的苗拔掉,远处山色空蒙,飞鸟低空跃起,四周苍绿尽收眼底。

郝建心情大好,突然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不正是一番世外桃源吗?

等了许久,也没有车子驶来,郝建索性走回去。二十多分钟,郝建便回到了家。

北寨村是北寨乡的驻镇所在村,北寨乡在全县来说,也算比较富裕的乡镇,虽比不上以煤矿著名的富合乡,但这里的百姓勤劳耕作,尤其是在现任乡党委书记和乡长的团结协助下,愣是闯出了一条以农业发展的路子。

北寨乡地势平坦,十分利于发展农业,乡党委,政府利用这一优势,发展起了“种植——养殖——肥料——种植”的循环发展模式,成为了南湖市的典型。

郝建的父亲郝成龙本就是农民,但听说乡里要扶植养殖,可以无息到基金会贷款,郝成龙便第一个到基金会贷了十万元,在村里外围承包了一块土地,建起了简易养殖基地。通过几年的发展,郝成龙不仅还了全部贷款,并且赚了很多钱,第一家在全村盖起了楼房,让一开始反对的母亲刘秀兰甚是高兴。

发展到一定程度,郝成龙发现再要扩大就相当困难,县里一大堆单位部门三天两头检查,不是要办这个证,就是那个证,郝成龙算了一下,就每年上缴的费用至少在5000元以上,但又不能不交。

另外,自从开始养鸡后,乡里的领导也跑得勤快了些,隔几天就来拿一些鸡蛋,说年底一起结账,但到了年底,乡政府又说财政没钱,缓缓吧。个个都是爷,谁都得罪不起。于是他想到让自己儿子回来从政,可那只能后悔了,谁让他那时候固执己见,非要压着儿子去上什么省供销干校呢。

郝建还有一个比自己大6岁的姐姐,中专毕业后就分配到怀化市的一家建筑设计单位。几年后,成家立业,自然选择了留在了怀化市。怀化市离吉卫县不远,但姐姐一年都难得回来几次。

孩子都大了,且都不在身边,老两口心里觉得空落落的,尤其是孙子小谦,那可是没有一刻不牵肠挂肚的,好几次都想去县城看一下,但怕见儿媳妇那张脸呀,确实难看,便忍下了。

有一次,两老到了郝建家,抽着烟郝成龙抱一抱日思夜想的孙儿,可胡原爱说被动吸烟害处最大了,一把从他怀里把孙子抢了过去,快要睡下时,郝建和胡原爱理论了几句,他说二手烟怎么啦,我不是抽着父亲的二手烟还长这么高这么大,胡原爱当即发火了,她把郝建踢下了床,她说她与老人,是熊掌和鱼,想要什么,郝建自己看着办!当然他们的争吵,客厅里的老人听得清清楚楚,第二天天没亮,二老就回乡里去了,儿子的家二老再也不敢来过。

离婚的事情,郝建也是最近告诉二老的,记得那次电话时,二老压住了电话,哭泣了半个多小时才想起了说话。离都离了,还有什么多说的呢?

只要儿子好,比什么都好!郝成龙这一辈子从来就不曾有什么追求,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郝建身上。

郝建参加工作后,郝成龙好像更有了工作激情,今年又扩大养殖规模,搞起了养羊。为了让儿子有个好的前途,郝成龙决定给郝建在城里再买一套大房子。儿子现在一无所有,又不习惯农村生活,给他买套房子也好为将来做打算。

郝成龙虽不是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但作为后起之秀,现如今在北寨乡也是远近闻名的“富翁”了。且两个孩子都有出息,让旁人甚是眼红,于是一些人便暗地里给郝成龙使绊子。有一次不知道什么人悄悄地拉开猪圈门栓,差点把一圈猪都跑走。幸亏发现的早,要不然损失惨重。

遭人嫉妒,遭人暗算,最根本的原因是郝成龙是外乡人。

郝成龙并不是北寨乡人,为了发展,为了孩子从偏远山区来到了北寨村安家落户。北寨村家族观念十分严重,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外乡人排挤,但郝成龙愣是咬着牙挺了下来。如今家大业大,但一些人依然心存芥蒂,心里不平衡地说道:“凭什么让一个外乡人利用我们北寨村的资源发展的这么好,他挣的钱都应该属于我们北寨村。”

磨难是一笔财富。郝建深知这一道理,看到父亲不分白昼的忙个不停,他心里也十分难过。光宗耀祖,简单是四个字,却背负了太多的压力。

下了车,郝建直奔养猪场,父亲郝成龙见儿子回来,马上把单车推了出来,叫儿子坐到后面,到街上割了两斤高高兴兴地回家。

到家门口,郝建看到门外的路边停了好几辆自行车,他觉得很奇怪,这是家里来客人了?

郝成龙看到自行车脸色一变,车也没停,绕了一圈,把郝建又送去刘美凤家里。

“你先到美凤家玩一会儿,半个小时后再回家。”

郝建一脸的好奇:“爸,咋地了?”

“你别管,半个小时后回去就行,听话!”

看到郝建进来,刘美凤也挺惊讶。郝建不是今天才回家吗,怎么就过来了,和爹妈拌嘴啦?

“郝建,你媳妇又和你妈吵架啦,真是的,城里媳妇……”

“呵呵,美凤,还没跟你说,我离婚了,一个人回来的。”

刘美凤母亲这时候接话道:“肯定又是有人到你家借钱去了。现在天天有人去,你爸呀,比咱北寨的乡长还忙!”

“借钱?借什么钱?”刘美凤一脸的疑惑,郝建家在村里就没有亲戚,谁来借钱?

郝建这时候明白了,这就是乡下不好的地方。太小,哪家发生点什么事儿,一天不到,全村就都知道了。

村里的人都说,郝家现在发达了,儿子找上了城里媳妇,女儿在省城找了一个有钱的女婿,你看,郝成龙嘉陵(嘉陵摩托,最早的那种黄色弯跨的嘉陵五十)都开上了呢。

有跟郝成龙关系尚可的,到郝家一开口,三百四百块的,郝成龙眼睛不眨就借了。一些人也来郝家借钱,要么说家里想买猪仔,还差几百块钱;要么说今年种地没挣钱,老婆孩子没饭吃,借点钱度日;甚至还有人说想买联合收割机,借的也不多,十万块就行,过两年一准还给你!

刚开始,郝成龙因为家里有五六万块钱,有人张口借一二千的,他也不好意思不借。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来家里借钱,甚至脸皮厚的不但不给利息,还说三五年还不上,以后慢慢还,更有不要脸的说什么当初帮过郝成龙扛种子,郝成龙现在发财了,怎么不得给个三五千的,这就不是借,而是要钱了!

郝成龙不胜其烦,我辛苦挣来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你们说借就借?开始那几个人还不错,说好明年还,也答应比银行高一个点给利息。后来都是什么人啊,我们家也不是开银行的,更不是印钞票的!

可是乡里乡亲的,郝成龙也不太好翻脸,只是说钱都借出去了,剩下的留着过年的。可是那些人不信啊,还有的说你都借给XXX了,凭什么就不借给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