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游戏小说 > 元朝帝国风雨 > 第89章 和世瓎漠北封官张养浩天灾济民(一)全文阅读

第89章 和世瓎漠北封官张养浩天灾济民(一)

第89章 和世瓎漠北封官张养浩天灾济民

元朝宫廷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波谲云诡,险象环生。周王和世瓎和怀王图帖睦尔,兄弟之间了夺取帝王宝座,明争暗斗,假戏真做,大打出手,离奇曲折,异常惨烈。元代蒙古族大诗人萨都剌所作《纪事诗》“当年铁马游沙漠,万里归来会二龙。周氏君臣空守信,汉家兄弟不相容。只知奉玺传三让,岂料游魂隔九重。天上武皇亦洒泪,世间骨肉可相逢?”记述了元武宗两个儿子元文宗、元明宗手足相残的宫禁秘事。如果他们的老爹在泉下有有知,看见两个儿子如此一山不容二虎,斗得你死我活,一定会为他们流泪悲痛。

元明宗和世瓎假戏真做,在漠北和林登基称帝,成为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元武宗海山的长子,元文宗图帖睦尔之兄,于大德四年十一月壬子出生。天历二年,和世瓎在和林北部即位,年号“天历”,是为元明宗。

天历二年,即19年,阴历正月乙丑,出于稳妥起见,和世瓎在和林即帝位,由此,这位周王和世瓎脱胎换骨,成为元明宗。从这个小动作可以见出,他不回大都即位而是在半路的和林即位,说明他心中还是对兄弟不是十分放心。毕竟兄弟元文宗图帖睦尔已在大都当了皇帝,同先前的元仁宗受育黎拔力八达不同,那位怀王在大都是以代理的身份一直等着哥哥元武宗的到来。而且,与元仁宗、元武宗哥俩另一个不同点在于,那哥俩是一母所生,而元明宗与元文宗两人并非一奶同胞,元明宗之母是亦乞烈氏,元文宗母是唐兀氏,是同父异母兄弟。

元明宗称帝之后,元明宗摆出大哥架势,派使臣对在大都的弟弟元文宗图帖睦尔说:“老弟你听政之暇,应该亲近士大夫,深习古今治乱得失,不要荒废时间。”言者可能无心,听者绝对有意,元文宗图帖睦尔对这种教训的口吻心理很不爽快。当然,心中虽然不爽快,面子上的事情一定要做。元文宗图帖睦尔遣燕帖木儿等人率大队人马,北来向元明宗和世瓎奉上皇帝的几套玉玺,以示真正让位之心。这一大招麻痹计谋很管用,元明宗和世瓎完全松懈下来。

元明宗和世瓎即位当上皇帝后,为了显示帝王的排场和威严,他下令制造皇帝专用的豪华马车,制造皇帝专用服饰和器具,大兴土木,大肆挥霍,他为了充分显示皇帝的气派,他边身边近侍的各种服装和用具,都备办得齐齐整整,辉煌气派,他耗费巨资,把这一切都备办整齐了然后才准备启行,到南方的大都去当皇帝,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是有人给他下套,他的前面充满着危险,他的旅途中布满了陷阱。

新皇帝元明宗和世瓎,命令中书左丞跃里帖木儿,负责筹办沿途的物资供应和接待事宜,物资供应充足,保证他们一路风风光光地行进。和林行宫里所有人员,为了到京城就皇帝位,为了当上朝廷中的谋取到新官位,都忙得不亦乐乎。元明宗和世瓎这一班人,他们成为帝王执掌国家的大权,他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想怎样治理好国家,而是一门心思地追求外观的气派,追求生活享乐,他这样的君主如果做得长久,也未必有高尚的德行,能满足民众的厚望。

正当元明宗和世瓎,兴致勃勃地准备行装启程的时候,大都使臣燕帖木儿携带着皇帝的玉玺,来到了北方大漠的行宫,燕帖木儿率领着所有的随员,到行宫里拜见了元明宗和世瓎。元明宗和世瓎感谢他们不辞辛劳,远道而来,根据级别的不同,对他们进行了相应的嘉奖,为了讨好燕帖木儿,获得他的支持,元明宗和世瓎封燕帖木儿为太师,仍然任命他为中书右丞相,其余官职和爵位,一概照旧。元明宗和世瓎还让燕帖木儿转达他的口谕说:“凡是京城里的朝廷百官,既然经过朕我的弟弟录用,都下令仍旧使用,不得更改,卿你等人可以把朕我的意思转告给我的皇弟。”燕帖木儿回答说:“陛下你现在君临万方,是人民的属望所在,但是负责处理国家大事的机要部门,是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个部门,应请陛下我知人善任,选择贤才担任,才能免于混乱和挫折。”

元明宗和世瓎听了燕帖木儿切中要害的建议,不住地点头称善,他立即下令,任命哈八儿秃为中书平章政事,伯帖木儿知枢密院事,孛罗为御史大夫。这三人都是元武宗海山的旧臣,很有才能,忠诚可靠,元明宗和世瓎以为了不忘记他们过去的功劳,所以提拔他们,让他们官居要职。元明宗和世瓎在大漠封赏官员后,行宫里大摆宴席,宴请各位王公和文武大臣。

元明宗和世瓎在宴会上告诫大臣们说:“元太祖铁木真留有遗训:美色和名马,人人都喜悦,然而只要心中受到私利的连累,就要损害到名声和德行。你们这班人现在都身居要职,关系到朝廷风纪的好坏,你们是不是也很关心美色和名马?元世祖忽必烈最初设立御史台监察官时,首先任命塔察儿、奔帖杰儿两个人,齐心协力处理监察政务,制定出朝廷的纲纪和法规。大凡天下的国家,就像一个人的身子一样,中书是右手,枢密是左手,左右手如果产生疾病,须请良优良的医生进行救治,朝廷省院各部门的得失,完全依靠御史台调治监察治理。从此以后,所有的各位王公和文武百官,如果发生违抗法律,超越礼仪的事件,都要御史台监察检举,从重从严治理朝廷风纪,让那些贪赃的人知道畏惧,就像善于斧头砍伐木柴一样,砍得越深越准越好。就是朕我的有什么过失,你们都应该大胆地指出来,朕我一定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不要顾及我的情面!”大臣们听了元明宗和世瓎的话,都不禁齐声回答说,一定遵照皇帝的口谕。但是他的话,恐怕不是燕帖木儿所爱听的,因为燕帖木儿就是一个贪图享受的人,他元明宗和世瓎想法很不对路。

燕帖木儿是钦察人,其先祖班都察等人皆是蒙古功臣。燕帖木儿父子一直深受元武宗信任,特别是燕帖木儿本人,元武宗当宗王当皇帝时,皆以其为侍卫长,受到的恩遇很多。元仁宗继位后,仍委他为“左卫亲军都指挥使。”泰定帝上台,对他也不错,升任太仆卿,同佥检密院事。前一个官衔很虚,后一个官职却掌握有调兵遣将的实权。燕帖木儿正是趁手中有印信又有人支持,才敢押下大注搞政变。此人多谋而且多疑,在禁宫内的一段日子里,一夜之中睡觉也要换好几个地方,心腹人都不知他到底宿在何处。当时,元武宗的两个儿子,周王和世瓎远在漠北,猝未能至。燕帖木儿只得打他弟弟怀王图贴睦尔的主意,因为他离大都很近,人在江陵。

说起元武宗的两个儿子,还要简单交待一下。元武宗海山当上皇帝后,与弟弟元仁宗讲好是兄终弟及,但又约定说,元仁宗死后,应该把帝位再转给自己的儿子。元武宗的宠臣三宝奴在武宗活着时曾召集大臣议立武宗长子和世瓎为皇太子,康里脱脱明确表示反对:“皇太弟有定扶宗社大功,居东宫日久,兄弟叔侄相承帝位已经有约,怎么又能忽然变卦呢!”三宝奴问:“今日做哥哥的把储君位让给弟弟坐,日后能保证叔叔会把帝位传给侄子吗?”,康里脱脱回答得也干脆:“我个人认为盟誓不可渝更,但如果有人失信,苍天在上,定有报应!”结果,元仁宗继位后,在母后答己和贼臣铁木迭儿怂恿下,果然做出坏事,把皇太子位授与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他封和世瓎为周王,徙往云南,其实是变相的流放。

元仁宗延佑三年,即116年,周王和世瓎一行人走到延安,其手下随臣教化等人皆武宗老臣子,愤愤不平,与时为陕西行省丞相的阿思罕秘密联络,忽然宣布要拥和世悚回大都争帝位。阿思罕原在朝中做太师,被铁木迭儿排挤到地方,为了报复,他兴兵拥护周王和世瓎。不久,这一伙人窝里反,陕西行省的平章政事塔察儿杀掉阿思罕和教化等人。见势不妙,周王和世瓎只得逃往西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