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游戏小说 > 元朝帝国风雨 > 第129章 元朝挑动黄河天下反(二)全文阅读

第129章 元朝挑动黄河天下反(二)

黄河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其变差系数一般在0.-0.之间,并有自上游向下游增加的趋势,从径流多年变化过程线看,黄河也有丰枯水交替现象,一般洪水和泥沙水量不稳定和含沙量特多是黄河为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水量不稳定突出地表现为汛期洪水的暴涨。黄河洪水主要由夏秋季的暴雨所形成。黄河流域是我国暴雨较多的地区之一,主要暴雨中心在黄河中游的泾、洛、渭河流域,暴雨次数多,强度大,日雨量可超过100毫米以上,雨区大,一般达00平方公里以上,洪水相当剧烈。

从全流域看,上游地形平缓,暴雨量小,区内又有不少沼泽草地和森林调节洪流,洪水涨落速度较平缓。兰州历史最大洪峰流量不过7500立方米/秒,包头最大流量不过410立方米/秒,可见上游洪水对下游影响不大。可是,河口镇以下的中游段是晋陕峡谷,两岸支流流程短,比降大,黄土广布,植被又少,更无湖泊洼地调蓄,一遇强烈暴雨,径流急速入河,洪水猛涨,汾、泾、渭、伊洛诸支流正值暴雨中心,带着巨暴洪水辐聚而入,使洪量骤增,对下游造成严重威胁。黄河含沙量为世界各大河之冠。

据陕县记录,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7公斤/立方米。黄河的沙量主要来自黄河晋陕段和泾、洛、渭流域,这一区域提供的泥沙量相当于黄河输沙量的90%。其主要原因是这里分布着大面积深厚的黄土,又是主要的暴雨区,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特别严重。陕县以下到泺口段,含沙量逐渐减少,泺口以下因河床冲刷又稍有增加。黄河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很大,陕县实测到的最大年输沙量竟达9.1亿吨,即19年,而最少的年仅达4.88亿吨,198年。连续枯水年为两年,连续丰水年为-4年。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过去黄河水利长期失修,造成中游水土流失。每年由中游带来的16亿吨泥沙,一部分淤积在下游河道,使河床日益升高,一部分填海成陆,使河口不断延伸,河床比降减小,更加重了河床淤积,形成周期性的决口改道。以邙山,即郑州西北桃花峪附近,为起点,北至天津,南至淮阴的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都是黄河洪水泛滥和泥沙淤积的范围。向北的决口阻塞了海河的洪水出路,破坏了海河平原的排水系统;向南决口改道则阻塞了淮河的洪水出路,破坏了淮河平原的排水系统。

据历史记载,解放前二千多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其中大的改道就有6次。每次决口泛滥都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元朝末年,政治极端腐败,统治者为了自己享乐,不断增加徭役和赋税。搜刮钱财,使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黄河下游,由于黄河不断决口泛滥淹没天地,老百姓生活更是苦不堪言。于是不断有人拿起武器,反抗官府的黑暗统治。官府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规定平民百姓家不得私藏武器,违者处死。还规定,凡五十人一起议论国家者罚,百人在一起论事者处死。可是官逼民反。不管当局规定多少苛刻的制度,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还是在黄河岸边爆发了。

起义的发动者和领导者是韩山童和刘福通。当时的白莲教很盛行,遍布各地的教徒都有联系。在白莲教徒中韩山童和刘福通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同情黎民百姓的痛苦,等待时机,准备发动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元武装革命。推翻元朝的反动统治。机会终于到来了。这一年的黄河汛期,河水猛涨,封丘黄陵段出现险情。黄河一旦在这里决口,不但以北方圆几百里的田地庄园将被淹没,黄河继续北上,还将危机元朝统治者的老巢大都。

元廷惊恐万状,再也顾不得人们聚集在一起出事不出事,慌忙下令征调黄河两岸民工百姓筑堤保河,防止黄河决口。成千上万的百姓被强征到皇陵一带,他们在监工的大刀和皮鞭下推土筑堤。而朝廷发下的一点儿粮食,经过各级官府的盘剥,到了民工这里,已寥寥无几。民工们出尽牛马力,连肚子也填不饱。一时间民工叫苦连天,怨声四起。

这时候,韩山童和刘福通也在筑堤民工中间,他们见筑堤民工这么多人集中在一起,都是受苦人,又都非常痛恨元朝的统治,不满官府的压迫,认为是起事的大好时机。于是,他们在一起商讨,终于找出一个唤起大家起义的好办法。他们暗地串通几个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人,用一通旧石碑,凿成一个只有一只眼的石人。深夜人静时,把石人埋在筑堤挖土的地方。

接着,二人在白莲教教徒中反复传播这样一句话:“挖出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这句民谣沸沸扬扬传扬出去。黄河岸边,不管是筑堤民工,还是黎民百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家都纷纷传诵着这句民谣。“造反”,是老百姓的心里早就起了的念头,但他们苦于没人挑头,反该怎么造?义该怎么起?他们都盼啊盼啊,恨不能一下子从地下挖出个石人来,好举旗造反,推翻元朝的统治。

这天中午,一只眼的石人终于被筑堤民工挖出来了。韩山童和刘福通早有准备,他们马上赶到现场,鼓动大家起事。韩山童摸着石人的头,慷慨激昂地对大家说:“看哪,这石人只有一只眼睛,大家不是常说‘挖出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吗,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接着,刘福通跳上一个土岗子,高高地挽起袖子,举起双手,对着纷纷前来观看石人的民工高声呼喊着:“乡亲们,‘挖出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是我们大家早就知道的,元鞑子压迫我们,把我们不当人,现在我们到底把一只眼的石人挖出来了,这是上天叫我们起来造反!此时不反,更待何时?再说,即使我们不反,官府一旦听说我们挖出来一只眼的石人,也会把我们抓起来杀掉的,与其等着他们来杀死我们,不如起来造反,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业!”

刘福通见民工越聚越多,又指着韩山童对大家说:“这位韩山童,乃是大宋朝徽宗的后代,我们尊他为王。我的祖先是刘光世,也是大宋朝的臣民,我也愿领着大家,跟着韩山童起事。愿意造反的人站起来,拿起家伙,准备参加战斗吧!”在他二人的宣传鼓励下,民工们情绪高涨起来,纷纷摩拳擦掌,齐声高呼道:“反吧,反吧,俺大家情愿听二位指挥,杀尽天下贪官污吏!”中午时分,这里就聚起了民工三千多人,在韩山童和刘福通的指挥下,起事的民工们用手中的铁锹和镢头杀死了官府派来的筑堤监工,然后,二人又叫起事的民工们,以头上裹块红布为标记,号称“红巾军”,浩浩荡荡地杀了出来。

红巾军的起义,好像一粒火种,立即点燃了民众造反的干柴,全国各地的农民群众纷纷举行起义,响应红巾军,他们互相配合,英勇战斗,终于使腐朽透顶的元朝很快灭亡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