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游戏小说 > 元朝帝国风雨 > 第26章 文天祥慷慨就义惊天地泣鬼神(二)全文阅读

第26章 文天祥慷慨就义惊天地泣鬼神(二)

皇帝投降后,降将吕师孟挖苦文天祥:“丞相曾经上书请斩叛逆遗孽吕师孟,为什么不杀了我呢?”文天祥毫不客气地斥责他:“你叔侄都做了降将,没有杀死你们,是本朝失刑。你无耻苟活,有什么面目见人?你们投靠敌人,要杀我很容易,但却成全我当了南宋的忠臣,我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听了这话,吕师孟佩服文天祥的气概,并说:“骂得痛快!”

文天祥在通州听说益王、广王被江万载父子保护经婺州,今浙江金华到达永嘉,今浙江温州建立了元帅府,号召各地义兵勇士继续抗蒙,就马上决定投奔二王及江万载。德祐二年,即176闰三月,他扬帆入海,回到南宋统治的地方。他计划在闽、广重举义旗,团结各方义兵,统一部署,复兴南宋。

景炎二年八月,蒙古铁骑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文天祥被宋庭外派南剑州开督府时,本来就是陈宜中、杨亮节张世杰排挤迫不得尔的事,为保护南宋小朝廷和体恤老师江万里家族满门忠烈,死伤无数的惨况,拒绝了江万载派部分江氏子弟协助其筹组训练督府军的好意,并奏请杨太后及宋端宗下旨让江氏子弟去军择地隐居。

因此,文天祥所募督府军由于没有作战经验和严格训练,战斗力不强,在铁骑猛烈的冲击下,惨淡收场,文臣武将或牺牲,或归降,文天祥一家只剩下老少三人。虽然文天祥受着国破家亡和妻离子散的巨大打击,但没有动摇其抗蒙意志。他带兵入粤,在潮州、惠州一带继续抗蒙。祥兴元年,即178年十二月二十日,南宋抗元明线统帅文天祥不幸在五坡岭被一支偷袭的蒙古铁骑俘获。

文天祥刚刚进入燕京都城,就先到枢密院,拜见了丞相孛罗。孛罗想迫使文天祥对他进行跪拜,但是文天祥威武不屈,只对他行了长揖的礼节,这毫不屈服,他抬头仰望着上天,自言自语地说道:“自古天下的大事,有兴旺就有衰落,自古以来的帝王和将相们,灭亡后惨遭屠杀的人,哪个朝代没有?完全不足为奇!我文天祥到了今天,只愿意请求你们早日把我处死,除此以外,别无所求!”

孛罗这时还想戏弄文天祥,微笑着对他说:“你刚才说历史有兴旺,就有衰落,我想询问你,从远古的盘古时期到今天,总共出现了有多少位皇帝,多少位国王?”

文天祥从容不迫地回答说:“一部十七史,卷帙浩繁,包罗万象,我在短时间之内,又能从何处说起?我今天在这里并不是应博学鸿词科的文史知识考试,何必展开辩论,枉费心机?”

孛罗接着对他说:“你现在既然说兴旺和衰落的事,也就算了,我也不必勉强你,但是你过去既然是遵照皇帝的命令,把供奉祖宗的庙宇和土地送转交给别人,为何还要自己逃走?这其中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文天祥回答说:“把国家奉送给别人,就是称为卖国,卖国的人,只知道谋求自己的荣华富贵,他还愿意逃走吗?我以前除了对敌国的宰相不进行跪拜以外,遵照皇帝的命令到敌军面前完成自己的使命,即使被逮捕关押,都已经成为叛国的大臣,出卖了自己的国家,加速了国家的灭亡,国家灭亡后我们就应当为国捐躯。但是因为度宗的两个儿子,还在浙东地区活着,他们年老的母亲还在广东生活着,因此只好忍受着屈辱逃奔回去,为国尽忠!”文天祥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他所说的都是忠君爱国,充满仁孝的伦理道德,感天动地,历史永远铭记。

孛罗听了他的话,对他说:“放弃德祐皇帝的继承人,德祐是宋朝皇帝赵顯的年号。另外拥立两个国王,这还称得上是忠心为国吗?”文天祥回答说:“古人说得好,‘国家社稷才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君主就显得较轻了。’我另外拥立了君主,无非为了国家社稷的前途考虑!如果怀、愍两位帝王到达北方当敌国的俘虏,那就不是真正的忠心,那时只有拥戴元帝才是真正的忠心;如果跟随徽、钦两位帝王到北方也当了敌国的俘虏,也不是真正的忠心,那时只有拥戴高宗才是真正的忠心。”

孛罗这时被文天祥批驳得哑口无言,难以回答。他理屈词穷,想了一会儿后,忽然又对文天祥说:“晋朝时期的元帝、宋朝时期的高宗,都是得到先皇帝的授命许可的,你拥立两位新皇帝时,并没有得到先皇帝的认可,不是正统的皇帝,你莫非不是想图谋不轨,篡夺皇位吗?”

文天祥听了他那些毫无道理的话,非常愤怒,大声回答说:“宋朝景炎皇帝的昰年号。原来就是度宗的长子,德祐的亲哥哥,这难道不是不正统吗?德祐离开皇位,景炎就担任了皇帝,这难道是我为了图谋不轨,篡夺皇位吗。真是无理取闹,岂有此理?陈丞相完全是遵照太皇帝的命令,保卫着两位皇帝离开宫殿,到别处逃难,这难道不是奉命行事,为国家社稷作想吗?”

说得孛罗理屈词穷,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因此羞成怒,说道:“你拥立两位新皇帝,究竟有什么功劳值得自我炫耀?”他这样寻找借口,完全是为了掩饰自己理屈词穷的丑态。

文天祥依然镇定自若地回答说:“拥戴新的皇帝完全是为了保存皇帝家族的延续,能保存一天,就应该尽到大臣一天的责任,我们完全是为国尽忠,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哪里顾得上计较有功还是无功?”

孛罗想了一想,又对文天祥说:“你既然知道那样做是劳而无功,无法挽救南宋朝廷灭亡的命运,就何必再拥立一个新皇帝?”

文天祥见他寻根问底,没完没了,不禁愤怒起来,说:“你和我一样,你也有君王,你也有自己的父母,就好像你的父母生了疾病,明明知道他们已经年老,即将死去,但是一定没有不为买药治病的道理!我只有尽到我的忠心,才算问心无愧,但是是不是真的有效果,那就只有听天由命了!我文天祥到了今天,只有用死来报答国家,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我的最后心愿,何必又枉费精神,多说别的什么话!”他真是义正词严,让孛罗羞愧难当。

孛罗当时就想杀掉文天祥,但是元世祖以及廉、许等各位大臣,都怜悯文天祥孤独一人,忠心为国,大义凛然,感天动地,精神可嘉,都不忍心对他施加刑罚。

没想到的是后来毫无根据的谣言,流传得沸沸扬扬,传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真是活灵活现,使得元朝廷非常恐慌,朝廷立即采取行动,特别通知文天祥,要求他改变志向,为元朝做事,可以立即给予他丞相的高官位置。

文天祥依然大义凛然,不为高官的诱惑所打动,回答使者说:“我文天祥是南宋朝廷的宰相,不能再当第二个姓的朝廷丞相,现在我只请求你们立即把我处死,以满足我的愿望,也算得上是你们对我的恩德!”

纵使这样,元世祖对文天祥也非常敬佩,不忍心处死他,想把事件暂时放一放,作冷处理,后来经过孛罗等人多方劝告说,不如依从了文天祥的志向,将他处死,免得谣言四起,节外生枝,发生变故,元世祖才不得不发布命令,处死文天祥。

文天祥被押到柴市的时候,临危不惧,镇定自若,他对行刑的官吏说:“我的心愿终于满足了。”他面向南方进行跪拜后,就接受了被处死的刑罚,当年才四十七岁,多么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历史将永远记住他的英名。

这时忽然又有皇帝的紧急命令送到,命令停止行刑,不要杀害文天祥,但是已经为时已晚,无法挽回了。传令官只得将情况带回去如实报告元世祖,并转交了文天祥的衣带,那上面有一篇文天祥遗留下来诗文,那上面书写着三十二个大字,分为八句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