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洪流:乱世英雄情 > 第七章: 扬眉吐气(2)全文阅读

第七章: 扬眉吐气(2)

部队开拔,陈建峰让朱有良随先头部队出发,自己率特务连殿后,随时阻击追击之敌。朱德不同意,说陈建峰是友军,得带路,要求陈建峰居中,随大部队行动。陈建峰知道朱德这样安排是为了特务连的安全考虑,自是不肯,说来时毛泽东再三交代,要他将朱德的部队安全带上井冈山,他是主人,不是客人,得客随主便。

王尔琢看朱德和陈建峰各执一词,笑了笑,说:“军长,陈建峰我还不了解,这种时候,肯定不会从命的,这样吧,我带一个营,与陈建峰一同殿后,掩护大部队撤离。”

朱德看了陈建峰一眼,说:“你这个陈建峰,还真是胆子不大,竟敢违令不遵。军情紧急,我也就不和你理论了,那就让尔琢率部与你殿后,咱们井冈山下见。”

随同王尔琢殿后的营长是谁?竟然也是老朋友。陈建峰与王尔琢等朱德离开小一阵,这才收起地图,走出敖山庙,一出庙门,就看见有一营人马静立在庙前的那条山道上,营长一见陈建峰,兴奋不已,朝陈建峰敬礼:“学长好。”

不是别人,正是左锡林。左锡林营由叶挺独立团缩编而成,独立团北伐以来,历经恶仗,虽然南昌暴动之后,革命经受挫败,近二千人的独立团一路鏖战下来,到现在不足三百,但能坚持到现在的都是独立团的精髓,战斗力也就强悍,左锡林率该营一直充当前锋,这一次特意被朱德留下来担当后卫,朱德刚刚给左锡林下令:全营哪怕牺牲至只剩一人,也得保证特务连这支友军安全回到井冈山。

左锡林并不知道陈建峰就是特务连的连长,此时一看,竟然是陈建峰,自是无比亲热。

独立团的官兵谁不知道陈建峰,尤其是原来工团军留存下来的人,一看陈建峰,都齐刷刷地敬礼:“陈长官好。”

陈建峰一看大家与自己一样,头戴大圆帽,身穿北伐时的军装,不消说,肯定都是独立团的同志,陈建峰笑,说:“虽然咱们没有换装,但身份早换了,早就没有陈长官了,只有陈建峰同志。”

左锡林笑,说:“在大家的心里,学长你还是咱们的长官。”

王尔琢在一旁看着这一切,笑,说:“我还真没想到,你陈建峰在独立团有这么大的威望。”

陈建峰笑,说:“你王尔琢又不是独立团出身,我和独立团之间,不存在什么狗屁威望,只存在兄弟感情。”

王尔琢笑,说:“看来我说错话了。”

哨兵来报,敌军离敖山庙不到十里了,王尔琢下令:撤。

陈建峰笑,说:“同志们,等到了井冈山,我请大家吃野猪肉。”

全营官兵都笑,齐声说好。部队开始成战斗队形交替后撤。

王尔琢在马上笑,问陈建峰是不是在放空炮,左锡林营怎么着也有三百号人,井冈山的野猪有多大,一头是否够吃。陈建峰笑,说俗话说,三百斤的野猪,井冈山山高林密,老虎山豹随时可见,三百斤的野猪更是小意思,不就三百人吗,一人一斤够吃一餐了吧。王尔琢笑,说那倒是足够了。陈建峰坦言,在井冈山山高林密,想吃野味问题不大,但就因为山高林密,茨坪一带的粮食供应比较紧张,得靠同志们自己到山下的宁冈去挑,部队除了打仗,平时的主要任务就是下山挑粮。王尔琢心驰神往,说赶明儿轮到不用挑粮的日子,咱们打一头老虎,用虎骨泡酒。

陈建峰问身后追击的敌军是哪支部队,王尔琢告诉陈建峰,是许克祥的独立第三师。陈建峰笑,说自己和许克祥也是老朋友了,到底是老朋友,许克祥就是够意思。

王尔琢笑,问:“建峰,这话怎么个意思?”

陈建峰笑,说:“咱们这样老是被敌人像兔子一样撵着跑也不是个事,兔子急了都会咬人,何况是咱铁军的班底,咱们是不是找机会干一票,打许克祥一个伏击,咱总不能让许克祥一路追到家门口吧,咱打许克祥一下,让他不敢再贸然追击,咱也好从容上山。”

王尔琢笑:“怎么打?”

陈建峰一看王尔琢这表情,就知道王尔琢与自己一般心思。陈建峰笑,说:“到底是一个屋子里呆过,咱们还真是心有灵犀。”

王尔琢笑骂,说:“我又不是徐雪涵徐小姐,跟你心有灵犀个屁。老子是这段时间被许克祥追着打,有些恼火了,别以为我们人少,好欺负,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王尔琢还说别看左锡林营荷枪实弹,可整个朱德部人比枪多,真要是打了个大胜仗,那就可以大大地武装自己。井冈山的情况其实也与朱德部差不多,特务连装备齐全,其他各部,都是缺枪少弹。陈建峰衣袖一撸:“那还说什么,咱们就干他一票,妈的,好久没有打过大仗了,这心里啊,早就痒痒的了。”

俩人说干就干,与左锡林蒋民云一路合计。敌三师不下五千人,左锡林营加上陈建峰的特务连,不足五百,人虽少,但这五百人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战术素养高,让战士们以一当十打硬仗没有一点的问题,关键还是武器装备与许克祥部不在一个层面,两队人马的装备凑在一起,也只有马克沁重机枪四挺,轻机枪十三挺,而且子弹也不是十分充足。以如此装备欲将敌三师整个包饺子肯定是不现实,搞不好,只怕偷鸡不成蚀把米,被敌人反包围。陈建峰感叹,要是他现在手里掌握是那支北伐时的警卫团,就警卫团积攒的装备,他陈建峰肯定可以将许克祥的第三师包圆,准保让其有来无回。

感叹归感叹,现实就是现实,怎样以极小的代价赢得胜利,战略战术就成了制胜的关键。

己方的优势在哪?罗霄山脉,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到处都适于打伏击,敌三师防不胜防,尤其是敌三师自从参加围剿以来,朱德部奉行不与敌胶着的游击战术,这两个月来与敌三师的战斗都是短兵相接,迅速出击,快速撤退,打了几场小仗,双方互有胜负,难分伯仲,许克祥不免有些洋洋自得,对红军的战斗力不屑一顾,如此一来就会松懈,就会掉以轻心,自然也就让王尔琢陈建峰现在有了可乘之机。

一路上,侦察兵不断来报,陈建峰与王尔琢反复分析,一致确认,对红军紧追不舍,追在最前面的是许克祥的一个团,其他两个团落后有三十余里,三十余里的山路,轻装奔袭,也就是一个时辰的样子,就左锡林营和特务连这么点兵力,一个围点一个打援,显然不切实际,只能合兵一处,避敌强而攻敌弱,敌军何为弱,只能是前锋团,但许克祥的前锋团与后军只相隔三十里,并没有冒进,红军想要在一个小时内,以五百人吃掉敌军前锋团的一千五百人,很显然,时间不够,有些磕牙,吃不下。

怎么办?陈建峰决定让蒋民云带一个排,绕到敌人的身后,机智灵活地对敌人的后军不断地进行骚扰,尽力拖住敌后军二个团的行军速度。同时让红军加快行军速度,装出溃不成军的样子,让尾随的前锋团跟着快进冒进,让许克祥前后两部由此拉开距离,首尾不能呼应,一旦时机成熟,伏击战开始,蒋民云边打边撤,利用丛林优势,尽量拖延敌后军的驰援时间。

王尔琢对此表示同意,认为陈建峰此计可行。一听说准备打一场大仗,战士们都是兴奋不已,这段时间整天被敌军追着,红军指战员们心里都窝着一把火,什么可以泻火,自然就是打仗,痛击尾随之敌。

战机出现在第四天,这四天里,许克祥的后卫部队不断地受到蒋民云的骚扰,蒋民云率部于路边不停地打敌军的冷枪,敌军一围山,蒋民云带人像兔子一样地躲进丛林之中,遍寻不见,敌军一开拔,冷枪又响。尤其是夜晚,蒋民云率部更是侵扰不断,这里打一枪,那里掷一个手榴弹,没有一刻消停,敌军不胜其烦,却又无计可施,三天下来,敌军一个个哈欠连天,满身疲惫,行军的速度自然而然地放慢,如此一来,敌军前军和后卫两部不知不觉就拉开了不下百里的距离。

此时打伏击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但为求万无一失,陈建峰和王尔琢都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等待最佳的时机出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