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洪流:乱世英雄情 > 第五章: 山河失色(1)全文阅读

第五章: 山河失色(1)

陈建峰所部脱离中央红军十余天,面对敌军的重兵追剿,对陈建峰这支队伍谁都不抱任何生的希望,现在陈建峰竟然将一支二千人的队伍完整地带回来了,这简直就是奇迹。这样一支兵强马壮的队伍,对于此时损兵折将的中央红军来说,简直就是甘露。在刚刚结束的黎平会议上正式回到中革军委领导层的毛泽东一听到陈建峰带着二千人安然无恙回来的消息,喜悦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毛泽东抽着自己卷的劣质土烟,手忍不住有些颤抖,毛泽东吸了一口烟:“回来了就好,这小子,真是福大命大,不愧为红军的福将。”

“我看陈建峰这次孤军落后,大难不死,靠的不是运气,说到底是陈建峰指挥得当,行事机警。”周恩来正愁手中无兵,一听陈建峰团和苏南两个建制团回来,呵呵一笑:“回来得恰当其时,真是及时雨。”

周恩来当即下令:苏南团立即出发,火速占领瓮安县城,陈建峰团火速占领镇远,护卫军委纵队右翼的安全。

命令一到,刚刚回到队伍的陈建峰来不及休息,给康平留下四门迫击炮和五箱炮弹,然后告别康平,马不停蹄地西进,在黎平县郊的一个岔道口,陈建峰与苏南依依惜别,互道珍重。苏南庄重地向陈建峰敬礼:“副司令,再见!”

陈建峰还礼:“不是再见,而应该是再会,给老子好好活着!”

陈建峰看着苏南率部远去,然后回头看了黎平县城一眼,早晨的黎平,雾团翻滚,哪里看得到县城的一丝棱角,陈建峰喃喃自语:“雪涵,你现在在哪?在黎平县城吗?还好吧?这些天没少为我忧心吧,现在该放心了,我回来了。”

陈建峰是在镇远得到徐雪涵的确切消息的,此时的中央红军已经离开中央苏区二个半月,195年的元旦新年就要来了。

黎平到镇远有二百多公里,经过二天一夜不分昼夜的急行军,元旦这天清晨,陈建峰率部赶到镇远城外,各营悄无声息地摸到城外的河边,鹅毛般的大雪随着新年的钟声翩然而至,打在红军战士的头上,身上,顷刻间就成了雪人。

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古城,县城紧贴悬崖而建,城前有河,城后是山,远去,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横跨两岸,从望远镜里能清晰地看到拱桥中部有一个八角飞悬的三层木楼,雕梁画栋,陈建峰赞叹:“好山好水好景致。”

唯一美中不足的,在桥中那个木塔的三楼,一挺轻机枪黑洞洞地瞄准着来路。

枯水时节,湘江上游都可干枯见底,可镇远城外的这条护城河却是河水幽深,清澈的河水绕城而过。陈建峰往水中用手一试,如果说湘江的水凉刺骨的话,那么镇远的河水就是寒彻心扉,手一入水,陈建峰的心仿佛骤然掉进了冰窟窿里,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冷颤。

炮营的阵地,洪涛指挥的迫击炮已经对准了城门一线,而赵熙海则将二门迫击炮对准拱桥中间的木塔,只等陈建峰一声令下,就将木塔上的轻机枪轰上九霄云外。

这样一座古色古香的木塔,真要一炮轰了,未免有些可惜。

看情形,镇远城的守军不是正规军,只是保安团,陈建峰不愿古城遭到战火的涂炭,对胡长发说:“步枪。”

陈建峰说完,弯着腰,顺着河岸朝石拱桥小心翼翼地前进,短枪营依次跟上,而胡长发则心领神会,从马背上取下陈建峰的步枪,快步跟了上去。

河岸这端,陈建峰已经匍匐前进至石拱桥的桥头,陈建峰手一伸,胡长发麻利地将手中的步枪递了过来,陈建峰举枪瞄了瞄,微调了一下枪上的标尺,然后一扣枪机。清脆的枪声划破镇远的宁静,木塔上的机枪手闷声倒地。

随着陈建峰的枪响,短枪营迅速冲上拱桥。木塔的三楼比较狭小,守卫此处的保安团也就二人,另一名守敌一看机枪手被一枪毙命,一时魂飞魄散,到底只是保安团的人,没有受过正规训练,守军吓破了胆,也不知道匍匐,站在木塔上举着枪,左右不定。陈建峰岂会容其开枪,第一颗子弹出膛,枪身微微一移,第二颗子弹随即出膛,前后不过是二三秒的时间,两名守敌已被陈建峰肃清,石拱桥被红军占领,县城就在眼前。

那边洪涛一听陈建峰枪响,两发炮弹顷刻出膛,炮弹打在城楼,腾起的气浪当即将几名守军掀翻。其他守军一看红军已经红旗招展地通过石拱桥,根本不用陈建峰下令攻城,保安团团总已经带着他的几十名保安队员从东门顺着山路逃之夭夭了。

陈建峰率部进了镇远,陈建峰站在城楼打量着眼前的这个镇远古城,但见古巷曲径通幽,两旁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城垣错落有致,城墙前碧水如带,城楼的每一块青砖都长满了青苔,这是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千年古镇,陈建峰暗自庆幸,还好这次镇守镇远的只是保安团,不堪一击,如果是中央军,那么这座千年古城只怕会毁如一旦。

胡长发跑来报告,说在县政府的仓库里枪支弹药无几,但缴获了大量的粮食和布匹,同时还发现了银元和金条。

寒冬腊月,陈建峰现在根本就不稀罕什么枪支弹药,现有的枪支弹药足够他陈建峰用上几个月的了,有钱粮有布匹才好啊。

陈建峰命令,开仓放粮,除此之外,陈建峰不忘过年,9年穷得叮当响,陈建峰尚且知道打张小年的土豪,杀二头猪过年,更不用说现在打下了镇远县城,成了大财主,陈建峰更得将新年过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陈建峰通知各营,将县城里的所有裁缝铺征用,重金奖励,争取在两天内给全团战士每人赶制出一件新衣,同时拿出银元,买猪买羊,迎接新年。

这天傍晚,古老的镇远城里,到处飘起了肉香。这段时间习惯了吃冷饭的官兵,在新年的第一天,又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饭,而且因为红军开仓放粮,并且发放从县城的几家多行不义的大财主处打土豪得来的新年物资,镇远的穷苦人家,也过了一个足食的新年。

毛泽东于二天后来到镇远,此时的镇远大雪初晴。知道军委纵队即将进城,陈建峰自是无比高兴,从于都出发,一路征战,九死一生,现在终于可以见到队伍里那个自己朝思暮想的人,轻轻地问她一声“你好吗?”,那种激动和快慰的心情,自是无与伦比。

各营严阵以待,陈建峰特意换上了一套新做的军装,镇远的布料与闽西略有不同,颜色是深蓝的,陈建峰站在石拱桥中的木塔问胡长发,看起来怎么样。

胡长发带着警卫班的战士,人手提着二打新装,这是陈建峰特意给毛泽东贺子珍徐雪涵做的,胡长发一听陈建峰问,笑嘻嘻地答:“人逢喜事精神爽,团长穿什么都一样精神。”

“马屁!”陈建峰拍了胡长发一下。

“来了。”胡长发笑着望了一下来路。

从木塔的三楼望去,长长的队伍顶风冒雪出现在前方的公路,渐渐地近了,上万人的队伍,破烂的灰布军装,想要从中找到毛泽东徐雪涵的身影,还真是不容易,陈建峰举着望远镜静静地在队伍中寻找。

先头部队经过拱桥,首先开进县城,迎接他们的,是白花花的大米饭和大块的红烧肉以及暖身的谷酒,新年了,这是陈建峰送给红军指战员们的新年礼物。

毛泽东走在队伍的中间,毛泽东没有骑马,也没有坐担架,他将马匹让给了伤病的战士,陈建峰先是从望远镜里看到了陈大山和警卫排的几名战士,然后才是毛泽东和小龙,毛泽东撑着一根木棍,在雪地里一步步吃力地行走,在毛泽东的身边还有其他中央首长随行,但没有看到徐雪涵,陈建峰心里咯噔一下,但这种不安随即一闪而过,因为贺子珍同样没有出现在毛泽东的身边,看来女同志另有安排。

陈建峰赶忙下塔,快步迎了上去。久别重逢,陈建峰不免有些激动,眼睛红红地向毛泽东敬礼。毛泽东笑呵呵地上下打量着陈建峰:“历经战阵,仍是这般精神饱满,不错。”

陈建峰看着穿着一件破棉衣的毛泽东:“您还好吧。”

毛泽东朗朗一笑,说:“好着呢。”

天寒地冻,陈建峰请毛泽东和其他首长进城:“晚餐已经准备好了。”

有首长笑,说:“一看建峰这身打扮就知道,这次在镇远,又是大有斩获。”

陈建峰点头,也不隐瞒,说粮食布匹银元金条一应俱全,如果这算是斩获的话,那还真是大有斩获。首长们都笑,说陈建峰这次只怕又犯错误了,一有斩获就先解决己部的毛病还是改不了。

那边胡长发他们早就将新做的棉衣送给了其他中央首长,给毛泽东的棉衣,毛泽东没有要,而是随手将棉衣披在一名衣着单薄的战士身上。对于陈建峰这次故伎重演,损公肥私,毛泽东这一次竟然没有批评,只是看了陈建峰一眼,摸索了一下,从口袋里拿出一支用废纸卷的土烟。陈建峰一看,嘻嘻一笑,将毛泽东手中的土烟一把抢过,往地上一扔,毛泽东莫名其妙:“陈建峰,你搞么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