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兵锋无形 > 第三十四章 西风烈烈大派送(二)全文阅读

第三十四章 西风烈烈大派送(二)

咱们是个癖好“传神”的民族,连带着周遭的藩属国兄弟们也一样。

对于呼风唤雨式人物的渴望、崇拜,几乎可以是无以复加。

比起某些嘴炮族及其洋爹地国度的个人英雄主义膜拜程度,毫不逊色不,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腹黑之所以只带个仅有雏形的警卫连闯辽西,且颇具孤胆英雄色彩地连挑鬼子伐木场、护路中队加警所。

一方面是形势所迫,拿不出像样的兵力;一方面是仰仗知己知彼,深知找准切入,勇于打击鬼子的自己人不缺;剩下的才是“恃才放旷”、“艺高人胆大”。

可是无论获救的自己人,还是那些已被折服的、咱们原属国的韩国弟们,均视这个煞神般的吴掌柜为神人!

殊不知,神人也有为难事!

在郭家屯大爆炸之后,又趁机截住一伙急冲冲赴援的鬼子工矿武装。

敲掉这些纯鬼子浪人、在乡军人组成的队伍,这才整整队继续撤离行动。

刚走到返回伐木场的山口,几个跌跌撞撞的人影迎面跑来。

“掌柜的,不好咧,不好咧!

“林大顺他们,让胡子猛张飞,也就是那驼背一伙,给扣住咧!

“要给够枪弹才肯放人……”

隔着大老远,这些人就嚷嚷起来。

也不怕黑咕隆咚过来的一长溜队伍,不定是鬼子汉奸!

“啥?还真又让掌柜的中了……”

赵振海带着他那个半拉子工兵组走在队伍前边,一听林大顺被扣为人质,怒火中烧。

不由得想起实地侦察伐木场时,吴掌柜过,自己人有时比鬼子还险恶。

为此,赵振海、林大顺以二对一的绝对优势,嘀嘀咕咕批驳了半天,直至天黑要行动了才暂且作罢。

“嘿,这事有够头痛!走,俺们俩先去会会,见机行事……”

腹黑倒是看得开,没有抱怨赵振海、林大顺幼稚,而是一副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淡淡然。

并非对自己人记仇的鼠肚鸡肠之流,且暂时继续保持羁押状态管住那些自己人,也只是令他们无法赤手空拳到处乱窜无谓牺牲!

既然钻出羁押的山洼子而没有到处瞎闯,目的算是达到了,没啥可抱怨。

自打九一八事变以来,奉天(沈阳)周边的调兵山、北镇、黑山、法库等县,就活跃着一股专跟鬼子、汉奸作对的绺子。

每次击毙汉奸鬼子,他们总会在附近丢下几块白布条,上边写着:中国好汉猛张飞。

没有人知道,这“猛张飞”到底是绺子称谓,还是首领名号。

有人信誓旦旦,猛张飞是首领名号。

理由是关外胡子,哪个绺子不是以首领报号,来作绺子对外称号的?

可这首领到底是谁,长得啥摸样,手底下有多少人枪?

这么些年来,压根就没人答得上来。

日伪对“猛张飞”的清剿,也一直没有停歇。

好几次,日伪通过那些汉奸卖国胡子,找上疑似的绺子,重兵围堵并赶尽杀绝。

往往是他们以为彻底消灭猛张飞时,就有落单的日伪死于刀枪之下,附近依然出现字迹相同的布条。

鬼子不傻,为了侵略中国,足足处心积虑地谋划了上百年、好几代人。

他们中谙熟中国文化的人就分析了,觉得这“猛张飞”,一也不像三国里边那个鲁莽、狂躁,偶尔才粗中有细一两回的猛人张飞。

倒更像是一个深藏不漏的武林高手,兼极善谋划的军师型人物。

于是他们依照中国古训,来个“对症下药”。

先派那些个卖祖求荣的汉奸胡子,四处杀害无辜百姓,拿着以往收集的布条丢在附近。

意图来一招搂草打兔子,逼迫真正的“猛张飞”出来。

随后有意让一些臭名昭彰的汉奸,形单影只地四处游荡,充当诱饵。

好让乔装改扮、隐蔽在这些汉奸周围的日伪,来个“瓮中捉鳖”。

可是,这些诱饵也好,自以为“渔翁”的跟踪日伪也罢,成天晃悠着,晃得他们自己都觉得无聊至极了,愣是没一儿事。

倒是一些深居浅出的汉奸,或是偶尔才露面跑到外头作恶的鬼子,让人给一枪毙命,或枭首示众,边上无一例外丢有猛张飞那飘逸的字条。

如此一来,受够日伪窝囊气,却又敢怒不敢言的百姓,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将猛张飞。

拼凑成身高丈二、力能拔山,左手一支钢枪、右手一把百斤大砍刀。

能穿墙入户、会飞檐走壁,敢上刀山、可游火海,睁眼看百里、侧耳闻千丈,枪打不死、炮炸不烂的六甲神丁。

而跟着六甲神丁猛张飞的三千手下,一样是武艺超群,个个都是浓眉大眼、身高八尺,人人都是金刚不坏之躯。

杀起鬼子汉奸来,那简直是不费吹飞之力。

一个喷嚏,就够八百鬼子身首异处;眨巴一下眼皮,就能使一千汉奸死于非命。

据有个死心塌地替鬼子当帮凶的老学究,听了这番传言嗤之以鼻,满口之乎者也一通驳斥、鄙夷。

第二天,两只耳朵就没了。

旁人问起,支支吾吾是猛张飞略加惩戒,今后再也不敢不信。

又据一个受了鬼子汉奸迫害的农民,焚香祷告,祈求猛张飞显灵,灭了那些欺负他的日伪。

果真没几天,动手殴打他的几个汉奸就让人给毙了,指使汉奸的鬼子则身首异处。

各类传闻真真假假,很是让百姓们津津乐道。

却令日伪惶惶不可终日,什么六甲神丁、三千雄兵,他们并不以为是真的。

要真有这样的神啊、兵啊,还轮得上他们盘踞东四省,觊觎华北乃至全中国?

早就在他们那倭鳖岛,两腿颤栗,跪地求饶、求做奴仆了,就像大唐强盛时期那样!

他们害怕,猛张飞开了个头,更多有血性的中国人开动脑筋,沉着冷静地寻隙反抗。

这比远两军对垒、列阵厮杀,更令他们难以抵挡。

上了看得见的战场,哪怕有血性的中国人再多。

凭借优势的飞机坦克、机枪大炮,一**轰炸扫射,剩下的也就是“皇军”士兵端着枪上去,摧枯拉朽般解决战斗。

出现这样看不见的战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

很可能“残害”三个、五个,甚至三五十个“皇军勇士”和“亲善人士”,才被消灭。

出于恐惧,日伪不遗余力地“剿匪”。

只要不肯屈膝投效“皇军”,哪怕藏在深山老林自耕自食的疑似胡子,都是杀无赦。

对于城市、乡村那些平常有“抗匪”言行,或是嫌疑的,一律捆了,远送到它处“苦力的干活”。

以此杜绝“猛张飞效应”扩散,形成难以控制的汹涌暗流,毁了“皇道乐土”。

就在林大顺逃出“近藤伐木场”不过几天,一批来自法库、调兵山、黑山、北镇县的“苦力”,被用来冲抵近藤虐杀出现的“空缺”。

韩国监工们奉命到郭家屯,将这几十号新苦力押到伐木场时,鬼子近藤那肥猪脸一阵狰狞,恶狠狠地诋毁给他弄来这些苦力的上司。

伐木是重体力活,可押来的这些苦力,不是半百老头,就是十几岁的瘦弱少年。

仅有的十几个青年,一看校服就知道是从学校抓来的学生。

其中一个,不仅脸色发白,一副弱不禁风的身板,还略微有些驼背!

还好,眼看冬天到来,伐木场主要是进行道路修筑,为来年大量采伐木材做准备。

否则以近藤的狼心狗肺,当夜就暗示韩国监工“放松警戒”,任由先期到来的健壮苦力在抢食中,解决了他们,以便另要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