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兵锋无形 > 第十四章 木马行动队(中)全文阅读

第十四章 木马行动队(中)

(ps:萧妃夜梦筒子在书评区提出关于现代人对白的意见。老沈解释一下,毕竟穿越是错时空的,主角理所当然有其原时空感想、与掉落时空的对比感触。而咱们读者是现代网络人,看似旁白式的主角感触替代细腻的主角心理描述更直观易懂,可以避免部分对那段历史已形成错乱认知的书友筒子认为晦涩难懂。)

北宁铁路关外段或“奉山铁路”上,木马行动队展开隐秘行动。

论战斗力,缺乏军事训练的木马组成员,也许被哪怕一两个伪军班黏糊上都够戗。

但要比起掩人耳目掏洞子、下绊子,又有几个军事人员敢自吹自擂,一定比得过这些倒斗子专业户的?

各个组开工不过几天,已经在兴城以南、绥中以北路段,藏下四个用药量达五十公斤的大药包。

鬼子自清末以来,陆继攫取关外铁路路权,不仅铁路运输,就连线路所过地区还带“附属地”。

他们强占的这些“附属地”,中**民是不被允许随意进出的。

夺取东三省后,伪满傀儡政权成立,鬼子更加为所欲为。

俨然已将各条路线,当作“大日本帝国”的专有私产。

沿线碉楼、暗堡林立,巡线、巡逻武装密布。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长时间掏洞子埋藏“木马药包”,无异于在魔鬼眼皮底下,挖它们的墙脚,也只有倒斗子专业户能够胜任。

毕竟专业户们惯于隐秘行事,更善于在狭憋闷的盗洞内,进行日以夜继的土工作业。

前边已埋设好的,不复赘述。

绥中这处路段,位于山坡南侧,全长也就四五百米。

要是放在山区路线,这种依山坡而建的路段,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但别忘了,这儿是辽西平原,沿线这样内侧有七八米高路坎,外侧有几十米缓坡的路段,少之又少。

鬼子很精,对于这样的路段,防备尤甚。

他们在山坡上筑起两座烟囱状炮楼,日夜扼守两端。

另在山脚下建起一座兵营,常驻日伪混编的一个中队,隔三差五就对路段附近的沟沟坎坎,进行篦梳式的排查。

张学良与苏联之间发生的“中东路事件”,苏方铁路人员对铁路沿线涵洞、桥梁、坡段的破坏,作为居心叵测已久的“旁观者”,鬼子是心知肚明,深知厉害关系的。

不至于像打不醒的国民政府那样,处处设防却次次无防、屡屡受制于人却总是相信和平的馅饼能真从天而降。

吃够了天上掉下来的炸弹,只知跑去“国联”骚怨哀啼,像极了他们后世网络上成天嘴炮的子孙。

不过,现在遇上吴毅这样的异数,鬼子们可就倒霉了。

几个个木马组依照安排,先由接应组人员长时间观察日伪活动规律,随后趁着夜色全体潜入铁路下方的山坡。

借着草木掩护,望风的望风,挖掘的挖掘,运土的运土。

用一夜时间,在日伪眼皮子下,选择不同地挖出几个直径约一米,深达三四米的竖井。

黎明前,掩饰好行迹,全部撤离。

白天,山上、山下的日伪倾巢出动,进行细致的例行搜查。

折腾了整整一上午,似乎并未察觉有人动了手脚。

夜幕再次降临,贺二根、贺大有等人,发挥常年在山间狩猎练就的本事,避开鬼子二鬼子哨兵的视线,首先进入路下山坡地带查看。

可不要看猎户们,嗅觉、听觉、视觉超过人类不知凡几的飞禽走兽,都往往难以察觉他们的接近。

他们缺少的,不过是系统军事技术而已!

分头查看各自布置的记号,确定日伪没有发现洞口,便回头通知其他人员。

风子、铲子等人则分组,从不同方向悄悄潜进各自负责的竖井内。

一个踩住井口踏脚土窝,全神戒备可能出现的日伪巡逻队;一个从井底一米多的高度,奋力向坡上路基底部掘进。

两人以每两个时一换,便于加快进度。

到深夜的时候,已斜线向上挖出一个长度达三米,仅容一人爬进退出的洞。

掘出的土石,几乎填去竖井一半深度。

这时,外围接应组悄悄潜来,用事先备好的布袋子,将土石装好背上,运到二里地外一处烂泥潭,搅进淤泥里去。

往返反复到黎明,掘出的土石再度被清空。

接应组人员清扫罢痕迹,迅速撤走,隐蔽待机。

各个洞内的两名主力成员,也稍作歇息,吃干粮、喝水,轮番睡上一觉恢复体力。

就这样,连续奋战几个昼夜,可以是胜利在望了。

也只有他们这些富有经验的专业户,才能准确选中土层,才有这样的技术与速度吧!

不过,却来了意外!

今天是个艳阳天,鬼子二鬼子们起得早早的,都准备到附近的前卫镇去逍遥一把。

一窝蜂地跑,是不可能的!

分成早中晚三拨,是硬性规定,也就是上午一拨、下午一拨、晚上一拨,能够保证随时有三分之二兵力驻守。

“奶奶个腿的!臭手,呸,臭手……”伪军排长白佳圣气急败坏地骂着,还连连朝自个手心吐唾沫。

这家伙据出自书香门第,还是汉奸熙洽某个妾的表弟,自诩是名门之后、风流才子,却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狗仗人势混个排长干干,却跟他那表姐夫一样,都是鬼子忠实的狗。撕咬起国人来,比鬼子还狠。

常是一边捆打,甚至活埋犯在他手里的百姓,一边满口“子曰诗云、三纲五常”。

宣扬每个“太君”,都是“满洲国奴才”的亲爹,胆敢不敬,那就是忤逆、不孝。

附近百姓,送给他绰号“鬼犬二郎”。

他爹日本人规定,早班是“大日本皇军专享”,也就是,除非鬼子自己不想去,否则二鬼子们是绝无希望的。

鬼子中队长濑户,跟几个鬼子“指导官”,被他们上级命令,这段时间内决不允许外出,必须二四十四时电话一响,叫到谁,谁立即就能接听。

为此,濑户早早安排前卫镇的日本妓寮,送来四五个妖冶的日本娘们,专供自己跟曹长、军曹玩乐。让出的外出逍遥名额,就打赏给二鬼子们。

几个排长、排副一大早抓阄,偏偏就他文化人、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太君”的孝顺儿子,拿着唯一的“值班”纸片!

早班去不成,不是还有中、晚两班么?动不动恼羞成怒、出口成脏,岂不有辱圣人教诲?

不一样,大不一样啊!虽分作三拨,但上午去的,可以不吃早饭既出发,到晚间名之前回来就是。

而所谓的中、晚班呢?中班不必了,得看早班的肯否早回来,否则就是白排了!

晚班是名之后,到午夜十二,包括往返在内,也就四五个时。

用白佳圣的话来,那是粉臀都没掐够,就得抽身走人!(其实更怕走夜路,害怕途中被打闷棍活埋了。)

文化人嘛,讲究的是细细把玩、愈久弥坚,哪能跟粗野莽夫一般,草草了事不是?

这个可怜的“文化人”,也不想想当狗的就这待遇,而是把一肚子窝囊气撒向同样替鬼子卖命的手下。

将一个排伪军拉出来,例行巡逻也就罢了,他偏要摆一摆文化人酷好的官爷威风,命令全排分成两路,在山坡山往来穿梭,比昨儿个搜山还要仔细。

“嘿,他姥姥的!今儿个二鬼子发瘟了,还是咋的?”风子守在竖井盖板下,侧耳细听,有些紧张,又有些郁闷地。

他不知道是“文化人”发病了,还以为是伪军发现些什么,正在大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