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节度天下二 > 第16章 张寿园全文阅读

第16章 张寿园

第16章张寿园

宋颢然也回过神来了,万万不能够让杨忠孝这家伙翻身,要不然自己之前那般讥讽他,他岂会不把这事情大肆宣扬出去。WWW.tsxsw.COMri后自己还那里有什么面子参加诗会啊?就算参加诗会与人争执,他人只消淡淡的说上几句。‘听闻那ri在七夕秦家画舫上如此如此评价,此等才学,此等眼力,汝有何资本说吾?’

宋颢然也插口说道:“尔杨忠孝昔ri有何稍有名气之诗词啊?蓦然之下居然有如此佳作,怎的可能?定然是花费重金购买的?”

那头大秦姑娘已经反应过来,俏丽的脸颊上浮现出两抹红晕。连忙退到一边,听得潘承光和宋颢然二人一唱一和,登时心中怒起,只是顾及女儿家是矜持,这才忍住没有反驳。要不然这反驳一出,怕会被人传出什么不好的谣言。

其他士子也纷纷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杨忠孝。

“听闻杨家更是大名府中有名的富豪之家呢!杨员外出行都以四匹骏马牵拉,前后各四名护院、婢女相随,可不是一般的气派呢!”

这话更是让人怀疑杨忠孝木兰词的来历。杨富贵是有名的暴发户,普通平民百姓不知道,这些上流士子岂是不知道杨富贵明里做粮食生意,暗地里做什么勾当呢?杨富贵和草原上的一些蒙古部落可是关系匪浅,时常夹带盐铁到草原上,换取牛羊马匹。暴利异常,偏生杨富贵又没有什么底蕴,凡事讲究的便是炫富,把他那一颗自卑的心掩饰起来。

士子们都讲究君子之风,说白了,就是最仇恨杨富贵这等暴发户的人了。登时激起不少士子仇视杨忠孝,更是让他们相信,这木兰词是买来的!

“杨兄此诗,实在技惊四座,可为秦家画舫第一。只是平ri杨兄于诗道上,并无大作,今ri却有如此佳作,实在让人难以不怀疑一二!”

说是怀疑一二,但又岂是真的怀疑一二呢?

原本因为木兰词而沸沸扬扬的大厅当中,再次因为木兰词而沸沸扬扬,而且更甚于之前。不过这次沸沸扬扬的原因,不是因为木兰词中那刻骨铭心的感情所触动,而是因为木兰词到底是否是杨忠孝所作。

言论一开始还有十几人倾向于杨忠孝,但伴随着一个个猜测出来,不少人都已经用鄙夷的目光看着杨忠孝。前一刻崇拜如神人,后一刻鄙夷如狗粪,换了一般人遇到这等落差,定然是不知所措,jing神混乱,说不定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来。

但杨忠孝并没有,只是靠着勾栏一脸平静的看着沸沸扬扬的大厅。大概乏了,还叫了一小厮送来一杯血红的葡萄酒,在月sè下万万斟酌。

不带一次俗气,超然物外,那种仙人之资,那种淡然一切的态度,让人着迷。

大秦姑娘却并不认为杨忠孝会买诗,一个人可以装,但如此气质,如此风度,怎的能够装出来呢?退一步说,这风度真的能够装出来,这诗上的感情可以装出来吗?写得出如此诗词的人,定然心中遭遇了大悲之事,可谓是一生之佳作,谁会把这等诗词卖出去呢?

大秦姑娘叫来一婢女,美眸看了杨忠孝一眼,凑到婢女耳边窃窃私语一番。婢女点了点头,旋即离开。

…………

张寿园是一个不算大,却是布局jing美的园林,各种假山流水,雕花走廊、花园亭台分布有至。最为特殊的,便是张寿园中有一道石桥,石桥上浮雕着各种jing美鲤鱼,故称鲤鱼桥。鲤鱼桥直通一小岛,小岛上种满了桃花。不过此时虽然已经过花季,枝桠上却是挂满了诱人的桃子,还挂着一盏盏绘画有灯谜、美人图的花灯。

远远看过去,仿若天上rén jiān。

这还不算,小岛边上用木桩渔网笼了一个荷花池,此刻正是荷花俏绝尘之时。一朵朵或是雪白如仙子的白莲绽放,或是骄阳般诱人的红莲含苞待放,争妍斗艳。

主人家便在这桃花岛上摆开宴席,居中是一方小舞台,五名美艳舞女在小舞台上长袖飞舞,修长而娇美诱人的身姿在彩云一般的长袖中时隐时现。

坐落的基本为少年和中年人,年轻人一个也没有。此地便是马陵河七夕诗会中渊博宿老、汴京权贵观赏七夕景sè和品评七夕诗词的地方。

渊博宿老一方安坐,十四五岁的少年郎又是一方安坐。这些少年郎基本上都是宿老、汴京权贵的子侄辈,带来见识一二之余,于马陵河上游玩。马陵河虽然处于北方,但却有小江南的美誉。让人难以想象在北方,居然有如此江南园林美景。

经略使程琳也来过此地一趟,只是今晚一夜狂欢,而北地隐有不稳,程琳也不敢久留,只是和各位宿、汴京权贵老客套一二后,便匆匆回去大名府坐镇。

不时会有小舟挂着灯笼,仿若飞箭一般,哇啦啦的飞快送来上架诗词。

这里是宿老、权贵不少,但真正为品评的只有四五人,其中又以秦老最重。秦老年纪虽然已经不少,六十有三,却是朝中新贵。当今陛下已经准备州试由秦老作为主考官不说,明年的省试也由秦老担任副考官。虽然不再是主考官,但其中重用味道,为秦老招揽门生大开方便之门的意思,叫人一览无余。

故而秦老虽然坐在宴会的一侧,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附近的人等皆会说出几句交好的话。

秦老穿着一身紫sè的员外服,斜靠在椅子上,边上坐着一三十一而的中年男子,容貌俊朗,一双眼睛坚毅而炯炯有神,头戴顶万字头巾,身上穿这一身普通的领皂纱背子。旁人不知道其名,只是知道其为江宁人,同为姓秦,虽然不是秦老子侄辈,却被秦老引为子侄。

两人正在一旁低调的谈笑着,边上有一仈jiu岁左右,唇红齿白的少年郎正在用那清脆的童音朗诵诗词。不时有长者捋着胡子,微微颌首示赞。

ps:卡文,郁闷,木木果然是不太习惯写这类题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