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建设末世魔法世界 > 第77章 建立生态平衡(2)全文阅读

第77章 建立生态平衡(2)

翌日醒来。

林修进行简单洗漱后便拿上挖掘工具,带着瓦利,很快将一条小河挖出分支,直接引到竹林这里,流经三色苔藓区域。

等吃完早饭,林修来到河流的汇集点,这是一个十米宽的方形池塘,他动手制作了几台水车放在进出口位置。

不仅可以让水中的氧气变得更加充足,还可以控制小河中的水循环。

流速虽然不是很快,但这也避免了河水变质,成为一滩死水。

“现在水源的问题解决了,四翅树吸虫的生存环境已经变得非常稳定。”林修对瓦利说道,“它们的数量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所以我们还要增殖它们的另一个天敌,绿斑夜蛾。”

林修打开界面,查看了一下绿斑夜蛾的详细信息。

【一级绿斑夜蛾】

【属性】:风系。

【特征】:体长10~15厘米,躯体为黄绿色,背生四翅为深绿色,上面有黑色年轮状斑点。头甲坚硬,有两对触须。长有尖牙利齿,喜食各种害虫与水果。

【用途】:清理害虫,花草授粉,还可制作饵料。

【养殖条件】:季节控制为春季和夏季,温度10-30度,空气湿度在20%-40%。

【养殖方法】:模拟天坑环境养殖。

【繁殖时间】:每三月一次。

林修快速看完了绿斑夜蛾的信息,他还了解到,这种飞蛾对一些花草树木的破坏能力也是很强。

而且它们的幼虫,特别喜欢啃食树根和枝叶。

像绿斑夜蛾,有时候会将卵产在艾亚巨竹的竹叶上,等幼虫破卵而出,便会啃食大量的竹叶。

林修想了一下,决定培育绿斑夜蛾的同时,还得增加黑金蜘蛛的数量。

在天坑小型昆虫的食物链中,黑金蜘蛛差不多是站在了最顶端。

所以有了它在,林修可以很好的控制害虫的繁殖量。

带着瓦利飞出营地,等到了天坑底部,二人便分开来寻找。

“绿色的。”

“四个翅膀。”

“十厘米到十五厘米之间。”瓦利一边搜寻着枝叶,一边嘴中小声嘀咕着。

接着他又挠了挠脑袋,用手比划了一下。

“这么大,或者是那么大”

又挠了挠脑袋,瓦利从腰间拿出竹尺,确认自己比划的长度没有出错。

二人耐心的寻找着,很快林修就伫足停下,在一片竹叶的下方发现了一只栖息的绿斑夜蛾。

他慢慢飞起来,想近距离观察一下。

和之前看过的介绍一样,这只绿斑夜蛾的长度大概在十二厘米左右。

背后有两对扇形翅膀,上面带有年轮形状的黑色圆圈。

猛地看上去,就像是可怕又诡秘的眼睛一样。

它头顶的触角在微微颤动,似乎是发现了附近的林修。

接着,这只绿斑夜蛾挪动了一下身体,煽动翅膀,眨眼间就飞到了另外一棵艾亚巨竹上,钻进了一堆竹叶之中,消失不见。

林修顿时一愣,没想到这只绿斑夜蛾飞离的速度如此之快。

不过在它飞走之后,林修发现绿斑夜蛾原先趴着的竹叶背后,密密麻麻布满了黑色棋子一样的虫卵。

“这倒是个意外收获。”林修满意的打量着这片竹叶,他决定带走这片竹叶上的虫卵。

拿出一把岩盾刀,林修将这片带有虫卵的竹叶割下,喊上瓦利,回到3号营地之中。

“这是绿斑夜蛾的虫卵,一共有一百七十三只,我们可以给它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减少死亡率。”林修对瓦利说道。

拿来一个竹筐,林修先在底部放上一些新鲜的竹叶,然后将这片带有虫卵的竹叶放进去。

“林修你快看,这一只虫卵在动!”瓦利蹲成一坨,瞪大眼睛指着竹筐中的一粒虫卵。

林修点了点头,“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它们马上就要孵化而出。”

紧接着,林修又给瓦利讲明了绿斑夜蛾虫卵的孵化周期。

“在刚产下的时候,绿斑夜蛾的虫卵颜色为淡绿色,里面是卵黄与浆膜,经过吸收营养,1~3天后变为深绿色,再经过4~10天发育变为黑色,随后一周便会发育成熟,慢慢破壳而出。”

接着林修将这个竹筐拿到烘干房中,将温度调整到28度,增加虫卵的破壳率。

由于绿斑夜蛾的虫卵在高温下孵化较快,而且这些都是发育成熟的虫卵,所以林修给它们提供合适的温度后,很快就会破壳而出。

“差不多两天左右的时间这些虫卵就可以全部孵化出来。”林修说道,然后叮嘱瓦利,让他每隔几小时就来观察一下。

等吃完午饭,林修拎上一个竹桶,带着瓦利和塞克来到天坑底部,他准备寻找一种名为“双尾蠕虫”的昆虫。

这是索伦大陆上最著名的一种普通昆虫,双尾水蚊的幼虫。

双尾水蚊的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都非常强大,可以存活于淡水,海水,或者是泥土之中,它们的幼虫同样如此。

因为双尾蠕虫喜欢摄取水体中和泥土中的有机碎屑,所以它们具有净化水源和土质的能力,可以消除水体和土地污染。

双尾蠕虫还是部分水体生物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譬如鱼、虾、蟹这些,将它们作为天然饵料食用。

所以林修可以专门腾出一块地方来培育双尾蠕虫,然后投入到小河中,它们可以保证水质,让一些昆虫幼虫健康成长。

也可投放在土地上,控制泥土污染。

因为不会造成水质污染,不会对养殖对象产生任何危害,所以它们还能投放到鱼塘中,保证海鲜的生存环境,提供食物。

而且它们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等,可以与其他材料一起加工,制作出中级饵料。

等到了天坑底部,林修简单跟二人说明双尾蠕虫的样子。

“这是一种红褐色,3~5厘米长的蠕虫,它们有类似小虾那样的尾巴,一般成片出没,在水下和淤泥中蠕动觅食,所以我们要仔细寻找。”

林修说完,二人纷纷抽出腰间的竹尺,认真看了几遍长度。

三厘米,四厘米,五厘米。

他们比划了一番,然后各自顺着一条小河,开始仔细寻找双尾蠕虫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