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宝鉴天下 > 第13章 古玩行里的江湖规矩(下)全文阅读

第13章 古玩行里的江湖规矩(下)

江南赶紧掏出香烟递给陈秉南,并很是狗腿的给他上,他自己也了一支,不紧不慢的抽了起来。

陈秉南抽了一口,浓烈的烟雾从嘴里徐徐喷出,在半空中慢慢散尽了。他捂着嘴咳嗽了一声,看向江南,笑着道:“南子,没听烦吧?”

“怎么会?您跟我讲的这些逛摊的切身体会,那是您老人家多年来总结的经验,花钱都不一定能从别人嘴里买出一个字儿来,我真乐意听。”江南不着痕迹的拍了陈秉南一记。

陈秉南心里那个舒坦就别提了,他哈哈一乐,指着江南的鼻子道:“你子啥时候学会这一套了?得!你乐意听,我就多讲讲,刚才讲哪儿来着?”

江南道:“江湖大忌。”

“哦,对,江湖大忌。到江湖大忌,我再给你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假设一个物件摊主要价1000元,藏家只肯出800,俩人为了200块钱的差价僵持不下的时候,你凑过去了,张嘴就:这东西1000块钱我要了。那你就犯了忌讳,并且会两头得罪人。

摊主如果是个懂规矩的,好,直接一口回绝你,然后二话不800块钱卖给藏家。藏家就没那么好话了,他会认为你搅了他的生意,遇到愣的,抽冷子扇你一巴掌都是给你面子。有些新入行的朋友,不了解这些规矩,往往就会吃亏,金钱上吃些亏无所谓,古玩行里,处处都是陷阱骗局,专家学者也都是从新手一步步走过来的,没有谁敢拍着胸脯自己一次都没打过眼,买过赝品,这不算什么,如果因为不懂规矩,在**上吃了亏,就真不值当了。”

陈秉南很认真的教授着江南他这些年来的心得体会,每句话都可以听得出来他言语中的真诚。

江南自是感慨不已,他清楚换个别人,人家才不跟他废话这么多呢,老爷子的话,可谓都是经验之谈,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金玉良言。

他感激的望着老爷子道:“谢谢南伯的指,听了您这一席话,让我受用一辈子。”

“过了啊,我南子,你子今后能不能别跟我煽情?你也是天立地的男子汉了,每天皱着个嗓子话,你酸不酸?”陈秉南笑着揶揄他。

江南也低下头笑了,他出看来,老爷子今天心情很好,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自己终于开了窍,知道上进了,由此解开了他老人家多年的心结吧。

“成,我就不跟您老人家客气了,不管怎么,我总归是您的侄子对吧?侄子总跟大伯客气,没得叫人笑掉大牙。”

“嗯,这么想就对了。”

江南嘿嘿一笑,道:“南伯,您刚才,卖家也是有规矩的,再跟我讲讲?”

“好,讲讲!其实买家买东西还有很多套路和规矩,那些规矩,今后你有上手的机会时,我再详细跟你讲,你只需要记住一,看中的东西,只要想买,谈好价钱就要买下,否则连价都别出。还有一,买物件时,看准了再买,你在今后经常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摊主拼命向你推荐他的物件,你在明知这个物件是赝品时,也不要直接将它的来历出来,要‘看不准’,或者‘才疏学浅,学艺不精’,就是搪塞的话,否则就得罪人了。

呵呵,这个你记在心里就成。咱们来卖家的规矩。诚信经营,是所有商家都要遵守的基本职业规范,但古玩行内的信用却有着种种的条件限制,首先是保真承诺信用,买古董,真假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按照早年的规矩,东西都是要买家自己看自己定,不存在让卖家出保真承诺这一法。

现在由于很多商家出于销售宣传的需要,会给买家提供保真承诺,但是,依我各人来看,这种承诺也多是而已,而且,对于一个买家来,如果人家明白,不用你保人家也会买,对于不明白的,保不保也没有任何意义,多让买家在心理上有个安慰而已,所以,保真承诺在古玩行不适用,你也不要去相信商家或是摊主跟你,他可以为你购买的物件保真,那绝对是骗人的,等你钱货两清了,扭过头去翻脸不认人的商家海了去了。”

江南被老爷子这席话的哈哈笑了起来,不过仔细一咂摸,老头的全是真理,古玩行当里,能有什么信用保证?谁敢自己卖的物品都是真的?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做旧、高仿层出不穷,别瓷器玉器古玩字画了,人***都有假的,还有什么克隆不出来的物件吗?

“二是付款的规矩,这个规矩商家往往都很注重,也很讲究,我的付款,分为好几种情况,首先一种是‘缴纳定金’,古时候叫‘定钱’,买古董,特别是大件古董,先付定金的情况比较常见,一般情况下,定金数目是物件全款的10%——30%,付完定金后,商家会按照约定的时间为买家预留商品,这期间,即便有其他买家开价更高,商家也不会将之出售,但是,超过商定的时间,买家无法付足余款,那么商家可以继续销售该物品,并且不会退还买家所付定金。

其次,是‘余款’这一类,一般指的是行内窜货的情况,比如,你有一件东西,一直没出手,有同行有门路可以帮你卖出这件东西,他可能只付60%——80%就把东西拿走了,等卖出后,在付给货主余下的款子,这些东西,你只需要了解一下大概就行了,没必要深入了解。

你需要多加注意的是‘借鸡下蛋’这种行为。所谓‘借鸡下蛋’,指的是,一个商家看到一件东西能赚钱,但他自己资金不足,怎么办?他会找一个资金雄厚的买家来买,等东西转手后,利润平分。南子,给我记住喽,在古玩行里,耍把式卖艺的多得是,你千万不要做了那只被鸡下的蛋,这人,咱丢不起,让老头子知道了,我保证打断你的腿。”

江南讪讪一笑,连忙保证道:“南伯,您把心放进肚子里,我就是饿死,也不会和商家联合起来坑人害人。”

陈秉南头道:“落实到行动上,别光耍嘴,老头子一天没死,这双眼睛就会一天到晚紧盯着你。”

江南吐了吐舌头,道:“我知道啦,放心,放心哈。”

“呵呵,兔崽子。”

着话,两人不知不觉走到了集市的尽头。来往的人们纷纷和陈秉南搭着腔叙着话,老爷子亦是热情的跟大家微笑颔首,江南看得出来,老爷子在这片儿有着很高的人气。

其实也不难理解,以老爷子的资历来,他完全当得起临安古玩界第一鉴定师之称,大家对他的尊敬,完全是出于他在古玩行内的地位和良好的人缘。

集市最南边有家“客来居茶社”,两人在茶社门口住下了脚步,陈秉南笑着对江南道:“南子,跟你了这么半天了,老头子有些口干舌燥,咱们进去喝杯茶如何?”

江南笑着:“南伯,我就不陪您进去了,我想去逛一逛,这逛摊的魅力我还没有体验到呢,过一会儿我过来找您成不?”

“呵呵,去吧,别走得太远了。”

江南答应了一声,转身走了。

看看时间,已经接近十半钟,这时的集市上早就人满为患,来来往往的人们或是不紧不慢迈着四方步晃荡着东瞧瞧西看看,或是手拿物件走得匆匆忙忙脸上挂着欣喜的微笑。

道路两旁的摊主们声嘶力竭的吆喝叫卖着自己摊位上出售的物品,以此吸引着南来的北往的买家看客们挑剔的目光。

这种市井百态图是平日里养尊处优的江南从未体会过的,看谁,他都觉得新鲜。

忽然想起了自己前来的目的,江南漫不经心的将天眼中的寒气释放了出来。

其实,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基本上都大同异,如同南伯的,以地摊为主,摊床为辅,地摊上摆放着各种新货旧物,大到瓷瓶瓦罐,到钱币玉件,你甚至能在这些摊位上见到民国时期的那种老式留声机和胶木唱片。是包罗万象都不过分,倒是让江南大开了眼界,在这个摊位上驻足停留了下来。

“哥,咱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老物件,真正的大开门的东西,看看相中了什么,价钱好。”摊主见江南似乎很有兴趣的样子,主动和他搭话道。

江南心中暗笑,这摊上的玩意儿,他已经用寒气探测过了,根本没有一样是真的,倒是有几件黑陶看上去模样周正,像是刚出土的文物似的,但寒气所到之处,竟然没有一丝光晕产生。这让江南禁不住对摊主的巧舌如簧赞叹不已了。

都,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此言在古玩行里是一都不差呀。

PS:有推荐票的同学请惠赠两张,午夜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