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游戏小说 > 国家命运 > [VIP]第二十二章 再上征途(二)全文阅读

[VIP]第二十二章 再上征途(二)

自苏联1957年10月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中国科学院和国防部导弹研究院对这些技术都有过一些考虑.但未作为一项研制任务.现在看来.弹道导弹已有一定基础.如进一步发展.即能发射携带仪器的卫星.计划中的洲际导弹也有发射人造卫星的能力.工作是艰苦复杂的.必须及早开展有关研究.才能到时拿出东西.因此.建议早日主持制定研究计划.列入国家计划.促其发展……

不久.聂荣臻在这份建议书上作了如下批示——我国导弹必须有步骤地向远程、洲际和人造卫星发展.这点我一直很明确.人造卫星早就有过考虑.但过去由于中程弹道式导弹还未搞出来.技术力量安排上有困难.所以一直未正式提出这个问题.钱学森的这个建议.我意.请张爱萍邀钱学森、张劲夫等有关同志及部门座谈一下.只要力量上有可能.就要积极去搞.步骤上.还是先把中程导弹搞出来.作为运载工具……可考虑卫星以中国科学院为主进行研制.

3月.在张爱萍主持下.国防科委召开了发展我国人造卫星的可行性座谈会.与会者一致认为.现在技术基础已经具备.研制和发射卫星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科技上都有重要意义.应该统一规划.有步骤地开展人造卫星研制.

聂荣臻多次讲到..大跃进.时.谁都要搞上天的.各搞各的型号.最后成了废铜烂铁.事实教训我们.上天不是那么容易.各搞各的不行.研制、发射人造卫星是个很复杂的任务.要很好地分工.卫星本身真正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学尖端.它过了关.可以带动一系列技术的发展.

1965年春.经中央批准.撤销导弹研究院.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简称七机部.王秉璋担任部长.钱学森被任命为七机部副部长.

钱学森提出.为发射卫星.要抓紧研制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我们已经搞出了中程导弹.搞出了探空火箭.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缩短研制时间.节省人力财力.关键是抓住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燃料火箭的研制.解决火箭在高空时的点火、分离.

聂荣臻还提出.第一颗人造卫星不必搞更多的科学探测.只要放上去.送入轨道.能转起来.听得着.看得见.就行.成功以后.再搞通信、侦察、气象等卫星.

聂荣臻说..如果运载工具1969年能搞出来.我看1970年放人造卫星是可能的..

5月初.中央专委批准了国防科委的报告.将研制卫星列入国家计划.

8月2日.中央专委会第12次会议.提出了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要求.必须考虑政治影响.我国第一颗卫星应该比苏美第一颗卫星先进.表现在比他们重量重.发射机的功率大.工作寿命长.技术新.听得见.

中央专委会还确定了中国发展人造卫星的方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并对卫星工程作了明确分工.整个卫星工程由国防科委组织协调;卫星本体和地面测控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运载火箭由七机部负责;卫星发射场由导弹试验基地负责建设.

由此.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进入了工程研制阶段.

为保密起见.中央专委确定.把人造卫星工程的代号定为.651.任务.因为提出搞人造卫星建议的时间是1965年1月.这个代号就是从这儿派生的.

赵九章获知中央批准卫星工程正式上马.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热泪盈眶.他说.从58年到现在.整整7年.卫星一直在我脑子里转个不停.不论黑天白夜.它转啊转的.就没停过.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99.美国国防部长预言.五年内中国不会拥有导弹核武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美国加紧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和战略包围.它扩大越南战争规模.沿太平洋东岸几十个军事基地组成的所谓新月型包围圈.就像悬在中国头顶的一把弯刀.同时美方还陶醉地认为.中苏关系会发生剧变.苏联势必会在中国还没有完全掌握核武器的实际应用之前.先发制人.对中国实行摧毁性的核打击.

实际上.苏联对中国的威胁一样大.1963年.中苏关系全面破裂后.苏联调集重兵进驻蒙古.中蒙边境离北京直线距离只有区区500多公里.尤其是苏联还在中蒙中苏边境部署核战略部队.对中国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西方认为那不过是个原子装置.还不是武器.不必大惊小怪.

这让中国领导人感到.过去手里边没有过硬的家伙.腰杆子硬不起来.现在有了原子弹.还是不能松口气.因为你光有个原子弹还不行.你这还不是武器.它还没有眼睛.没长腿.不会跑.你总不能留着炸自己吧.所以.我们能否尽快拥有能用于实战的核武器.生死攸关.

1965年5月14日.一架轰6型飞机在核试验基地上空投下一颗原子弹.中国核航弹试验获得成功.表明中国从此有了可供实战用的核武器.

但是.中国当时所拥有的轰炸机在性能上还很落后.苏联和美国任何一种歼击机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进行拦截.就中国当时的实力而言.企图依靠数量和质量都很薄弱的飞机来建立自己的核威慑.显然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发展导弹核武器.是中国必须走的一条路.

美国方面认为.中国要掌握导弹核武器.短期内不可能.当时.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预言.五年内中国不会拥有导弹核武器.

他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发射载有核弹头的导弹.用了12年.苏联也差不多.所以.中国用10年时间发展.是正常的.至少5年内.不会有.这是美国人的基本判断.

鉴于此.氢弹加紧研制的同时.导弹、原子弹.两弹结合.的试验.也提上了中央专委会的议事日程.考虑到以后打仗.靠飞机投掷核武器.易于被敌方击落.其作战使用价值不如导弹核武器.中央专委确定核武器的发展方向.应以导弹核弹头为主.空投核航弹为辅.

要搞导弹核武器.就必须先进行.两弹结合.试验.

这个时候.东风二号已经连续7次发射.均获成功.但要用于发射核武器.需要对它增加射程.

在中央专委会上.聂荣臻汇报说.经过增程后的.东风二号甲..不久就要进行发射试验.周恩来关心核弹头的研制情况.刘杰汇报说.进展很顺利.二机部争取在1965年底之前.拿出能用于装配到导弹上的小型核弹头.

周恩来总结道..导弹、原子弹能不能进行两弹结合.把它合二为一.变成导弹核武器.中央和**都很关心.希望各部门大力协作.尽早安排两弹结合的有关试验.力争早日把配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导弹装备部队.真正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100.他无数次到大西北.却没有去过一次敦煌1965年初秋的一天.一枚新研制的.东风二号甲..在导弹试验基地的一个发射场上.缓缓竖立起来.

每当发射任务来了.就是基地最热闹的时候.平时.偌大的基地.上万人.如果没有发射任务.除了反来复去搞枯燥无味的训练.就是进行更加枯燥无味的政治教育、政治学习.因此.基地的人.最盼望的就是搞发射.

[连载中,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