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游戏小说 > 国家命运 > [VIP]第二十二章 再上征途(四)全文阅读

[VIP]第二十二章 再上征途(四)

正式发射那天.一大早.估计站里的班车该过来了.她咬咬牙.拿出一根绳子.一头拴在方涛腰上.一头拴在桌子腿上.又往方涛面前放上一盒饼干.一个塑料水瓶.嘴里哄着.说一会儿就回来.让儿子听话.然后.她就狠狠心带上门.跑到班车点上.坐上光测站带篷布的大卡车.和一帮子男男女女一起.一路嘻嘻哈哈往单位去了.

这一次的发射.是顺利的.没出任何问题.导弹准确命中目标.人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在指挥所.李福泽主动上前与钱学森握手.互致祝贺.作试部王部长上前给钱学森敬个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钱副部长.事实证明.您又对了..

钱学森一笑.说这次情况确实特殊.算我钱学森违犯一次规定.下不为例.众**笑起来.

傍晚.秦小阳提心吊胆下了班车.就拼命往家跑.她猛地推开门.看到此时的小方涛.躺在地上睡着了.孩子像个泥猴一样.满脸是泥土.身上也脏得一塌糊涂.秦小阳嘴里喊叫着.跑到桌子前.解桌子腿上的绳子.解不开.她干脆拿过剪刀.一下剪开.抱起儿子.替他擦脸上的泥土.她难过得流了眼泪..好儿子.对不起.妈妈是个坏妈妈.明天妈妈带你去戈壁滩上抓小鸟.好不好..

方涛打个哈欠.醒了.哇地一声大哭起来.秦小阳百般去哄他.调皮的方涛一口咬住了秦小阳的胳膊.秦小阳疼得大叫.方涛却得意地笑了.

当年在基地.像秦小阳这样.每每把没人看的孩子拴在桌子腿上的事例.有不少.那个地方太偏僻.想找个保姆都很难.内地的一听说去戈壁滩.人家就是不愿去.这样一来.双军人各忙各的.尤其是遇到任务.无奈之后.委屈一下孩子.也就自然而然了.

自从第一枚.东风二号甲.中近程地对地导弹发射成功后.在随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又先后发射了7发导弹.除第6发因弹上电池故障中途坠落外.其余均获成功.从而为即将到来的两弹结合试验.奠定了基础.

这期间.忙归忙.也有偶尔清闲下来的时候.

有一天.钱学森坐吉普车到基地附近的戈壁滩上转.他无意中问陪同他的人.从这儿去敦煌.方便吗.陪同的人告诉他.抓紧点.两天就能打个来回.基地领导听说这件事.提出马上派车.安排钱学森等科学家到敦煌游览一下.钱学森立即拒绝了.他说.以后会有机会.这次就算了.

钱学森逝世后的2010年夏天.我们前去采访钱老的夫人蒋英教授.又说起这件事.蒋英说.钱学森年轻时候喜欢绘画.敦煌是他早就向往的地方.他很想去看看莫高窟.自从参与火箭导弹研制以来.他无数次到大西北.可他却没有去过一次敦煌.一是他太忙.还有一个原因.蒋英问过他.他说.我怎么好意思利用工作便利.去游山玩水.同志们会怎么想.结果呢.一直到去世.钱学森都没去过敦煌.

听到这里.我们无语.

101.我老于讲故事的水平.不比说书的差1965年夏天.氢弹研究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

于敏有一天兴冲冲找到邓稼先.说..老邓.有门儿.有门儿..

邓稼先说..门儿在哪.老于你快说..

于敏就说.你们原先那个原子弹.加强型..要用许多炸药来引起热核反应.原理说得通.但难以制造.现在我们如果不用那么多炸药.而是改用别的方法压缩热核材料.就很有可能成功..

邓稼先眼睛一亮..对呀.老于.你说下一步该怎么办..

于敏提出.抓紧时间上机模拟计算几个新的模型.能算得出就有希望.邓稼先同意.可是.北京没有能胜任此项计算任务的大型计算机.怎么办呢.邓稼先想了半天.突然想到.科学院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有国内最先进的J501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

于敏摇头..上海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呀..

邓稼先笑了..老于.计算机不长腿.可我们长着腿啊..

于敏也笑了.邓稼先说.他马上报告上级.抓紧和上海方面联系.他让于敏挑好所需要的人手.提前做好准备.

不久.上级同意于敏带人到上海.十几个人带着行李.乘坐北京到上海的特快.热热闹闹去上海.平时忙得顾头顾不了腚.火车上这20多个小时的时间.总算可以放松一下了.年轻人凑到一起打桥牌.打了好一阵.谁都没想到.他们的头儿于敏居然也凑过来.要求打几把.在大家心目中.于敏整个一书呆子.除了搞研究.什么也不会.

可是.于敏居然连赢三把.众人都感到惊奇.人们七嘴八舌.说真神了啊.老于.平时你总是忙忙碌碌的.上下班的路上都不肯放下工作.常常将手插在口袋里.走路直愣愣地望着前方.有人打招呼.你置若罔闻.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样子.谁能想到.你还真是打桥牌的好手.老谋深算.服了.服了.

于敏说..我爱好很多..

有人就问.你还爱好什么..

.爱好多着呢.你们不知道吧.我还是个京剧迷呢.以前和老邓同在原子能所工作时.我们常常去戏院门口‘钓鱼’..

.什么叫‘钓鱼’..

.就是等着买退票.后来忙.我就不去了.老邓这方面瘾比我还大.有时他一个人去.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众**笑.

于敏又说..等有空的时候.我再给你们讲讲《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让你们瞧瞧.我老于讲故事的水平.不比说书的差..

众人叫好.这一路.真是轻松愉快.

华东计算机研究所在上海嘉定县城东门外的澄桥.他们赶到后.为了安全保密起见.计算机所把五楼的一半留给了他们.并且给了他们一个代号.五班..无关人员谁也进不来.因为必须保证他们和有关资料的绝对安全.

正式上机的那一天.于敏和他的手下人来到偌大的机房里.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气派的计算机.简直馋得人掉口水.想起当初他们在核武器研究院用那种可怜的小计算机搞计算.和这儿比真是天上地下.于敏决定.把人员分成三个小组.每组工作八小时.轮流上.这样就能充分利用机器.做到人停机不停.

于敏和五个他带来的年轻人.排在第一班.他们神色庄重地坐在各自的位置上.计算机一台台启动了.于敏敲起了键盘……又一轮艰苦的计算.开始了……

[连载中,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