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游戏小说 > 国家命运 > [VIP]第二十三章(二)全文阅读

[VIP]第二十三章(二)

过去一尝.果然口味不错.有人就说.老于.没想到你还是个美食家呢.净带我们吃好吃的.这次跟你出来.大饱了口福.于敏就边吃边讲.说自己爱吃不爱做.手笨.甩手掌柜.在家不会做菜.上街不会买东西.家里一点忙帮不上.他说.有一次爱人让他去买包子.他拿了个塑料袋装包子.没想到.包子刚出笼.把塑料袋烫破了.包子一个个全漏到路上了.回到家.他愣是没察觉.末了.他说..这就是我干的好事..

众**笑.原本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有人又说.老于.来了上海.我们发现你是个挺好接近的人.怎么在北京上下班时.给你打招呼你却爱理不理呢.于敏连呼冤枉.说自己走路有个思考问题的习惯.眼前尽是公式呀数字呀什么的.在那打转转.哪里听得见人家招呼.他抹抹嘴.说..不过.你们提醒了我.我向大家道歉.下次你们再招呼我.如我不答应.你们就上来捶我一拳.好不好..

大伙儿又是一阵笑闹.有个了解于敏的年轻人对大家说.老于的工作干劲让人佩服.老于家有五口人.只有两间房.只能摆一张书桌.晚上女儿写作业.老于就趴在床上推导方程.老人孩子要睡觉了.他就主动转移战场.到走廊里看书.坐那里看.灯光太暗.他就站起来捧着书看.

话说到这里.众人渐渐都被于敏的事情打动了.饭没吃完.人人的干劲又都鼓起来了.于敏也不客气.当场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安排.放下碗赶回去.晚十点.他带第一小组上机.次日早八点.第二组接上.下午四点.第三组上.就这样.他们脑子里的弦.又绷紧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一门心思往下走.所谓开拓者.都是这么过来的.

103.这个决心.难下呀设在北京南苑的七机部一分院.巨大的导弹装配厂房里.正在对.东风二号甲.进行总装.聂荣臻特意来看了一次.钱学森以及七机部的多位领导.还有张爱萍、张震寰以及国防科委的人.陪同观看.

火箭.作为一种运载工具.可以用来进行科学实验.可以运载人造卫星上天.又可以成为远距离的杀伤武器.杀伤威力的大小.完全在于其头部运载的是什么样的爆炸物.只有当它成为核弹头的运载工具时.它才真正可以称之为战略武器.见到新型导弹.聂荣臻很兴奋.因为有了它.两弹结合的事.可以大步往前推进了.

这时候.由于.两弹.战线.都是各干各的.互相保密保得很严格.导弹这边并不清楚二机部那边.是不是研制出了可以装到导弹上的核弹头.张爱萍告诉众人..应该差不多了..

聂荣臻透露说.为了安全起见.下一步两弹结合.先准备搞.冷.试验.并说周恩来也倾向这个方案.

所谓.冷.试验.就是弹头上不装核燃料.发射的是模拟弹头.

两弹结合试验.迫在眉睫.钱学森认为.搞两弹结合.首先应该从两支队伍结合入手.因为导弹、原子弹两支研制队伍长期在隔离状态下工作.互相不摸底.两弹的研制规律又大不相同.怎么办呢.只有先相互了解了情况.才能具体实施.

而这时候.导弹方面的情况.七机部基本上毫无保留地向核专家交底了.但由于实际执行中原子弹的保密等级比导弹高.有时导弹这边只好拐弯抹角地去摸原子弹那边的底.有人说.核那边.说什么都是吞吞吐吐的.我们和他们打交道.就像猜谜一样.费事.

据此.聂荣臻提出.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先从组建机构入手.双方是不是各派一些人.成立一个技术协调机构.搭个桥.互相交交底.聂荣臻指示张爱萍和国防科委.抓紧协调这个事.他还讲道..进行带有原子弹头的导弹全射程飞行状态下的核爆炸.要慎重考虑.不要轻易下此决心.你们的意见.我会提请中央专委会议讨论..

青海金银滩的核武器研制基地.这个时候的条件已经改善了不少.房子全都盖好了.所有人都住进了暖房.刚刚松了口气的李觉.又得打起精神.带领研究人员投入到小型原子弹头的研制.

一天下午.李觉和郭永怀在一片大草滩上散步.头顶上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明丽.高原景物依稀可见.因为郭永怀担任研究院场外试验委员会主任.负责核装置的武器化.所以李觉对他的意见十分重视.他问郭永怀.对下一步要进行的两弹结合试验.有什么看法.郭永怀说.美国人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两弹结合成功.用了13年.他希望中国大大缩短这一时间.

李觉说..对两弹结合.上面有些担心.担心万一失败.事情太重大了.有人提出来.先在地面上进行一次小型核弹头的爆炸试验..

郭永怀却不同意.他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核弹头总要装到导弹上.如果只是在地面上进行核弹头的爆炸试验.根本无法检验原子弹头在实际飞行状态下的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因此他建议.先进行飞行状态下的.冷.试验.在确有把握的基础上.再进行飞行.热.试验.而且从实战出发.飞行.热.试验最好是按全当量、全射程来安排.以达到实际考验两弹结合技术是否过关的目的.

对郭永怀的意见.李觉表示赞同.

正散着步.郭永怀突然一阵咳嗽.鼻子流出血来.自然还是高原反应引起的.李觉说起他在西藏工作时.由于高原反应.经常整夜睡不着觉.太阳穴疼.把人折腾坏了.但这儿海拔比拉萨低.所以他现在反而能适应了.比别人都强.郭永怀从小在山东半岛生活.那里海拔极低.甚至零海拔.一下子来到这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提拔得太快了.整天晕乎乎的.像喝醉酒一样.因此.他很不适应.

把原子弹装到导弹上.弹头比起从飞机上往下投的核航弹来.其体积和重量都要大大缩小.这是第一步要做的.导弹起飞前要有起竖、粗瞄、垂直测试、火工品安装、燃料加注、精瞄等一连串的震动.而原子弹却怕热、怕冷、怕潮、怕振动、怕过载、怕冲击、怕静电、怕雷电.等等.怎样让核弹头经得起这些.考验..是第二步要做的.即使以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那么.飞行过程中.导弹出了问题怎么办.比如它中途掉下来.这就是天大的问题了.

导弹那边.担心的是万一掉下来.核弹头在地面发生爆炸.为此.要确保即使导弹出现故障自行炸毁.或者万一掉下来.我们的核弹头也不发生核爆炸.这是重中之重.

根据国防科委的要求.双方联合成立了技术协调小组.谢光选是代表火箭这边的.由他担任组长.副组长是龙文光.他代表核弹头那一边.

俗话说.没有恋爱就没法结婚.所以要成立一个协调小组.当时人们形容.把原子弹装在导弹上.好比一个.哆嗦汉.丈夫.娶了个.娇滴滴.的小姐.因为导弹它是要乱动的.原子弹头怕这怕那的.像个娇贵的小姐那样.这两个东西结合.在当时来说.真是太难了.

但是这一关.又绕不开.必须要做.而且越快越好.张爱萍有一次说.他要当.哆嗦汉.和.娇小姐.的介绍人.硬要把他们撮合在一起.欢欢喜喜拜天地.他要当他们的证婚人.给历史做个见证.钱学森提出.只有追求永远的成功.这一对.夫妻.才会和谐美满.

实际操作中.两家配合起来.磕磕碰碰的事情不少.互相都给对方提了不少要求.核弹头经常要在火箭舱里跟别的设备争地盘.李觉有一次开玩笑说..不管怎样吵嘴.最后总是钻进同一个被窝.不是冤家不聚头嘛..

聂荣臻主持召开国防科委、二机部、七机部领导参加的会议.他在会上提议.这项工作.由七机部抓总;由钱学森、钱三强共同主持.但是随即有人告诉他.钱三强不在北京.到河南农村搞.四清.去了.聂荣臻问.为什么不把他叫回来.有人回答.派干部下去搞.四清..是党中央定的.这可是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连载中,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