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宋相国 > 第83章 进退之间全文阅读

第83章 进退之间

“嗯——”赵恒也是在战事进行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就收到一份塘报,所以对战事也较为了解,对于契丹军的完全溃败,他开始的时候也感到有诧异,随后就得到塘报是契丹军主帅生死不明,隐隐感到契丹军主帅必然非死即伤,却没有想到竟然是萧挞凛,王邵出来之后才细细琢磨感到甚是有理,只有萧挞凛丧失指挥能力后契丹军才能落下任人宰割的地步,当下非常快意地笑道:“如此——据李继隆刚到的官塘中,大军床子弩发射的第一箭是在爱卿的严令下发射的,看来萧挞凛是被爱卿下令射杀的!”

王邵心下一动,暗道这个李继隆速度好快,竟然在自己来到御营之前就上报了战况,不过这老伙计对他还算是周全,从赵恒口中能听出自己强令将吏射杀契丹军大将一事,只不过他认为这位老伙计还不知道自己竟然成了萧挞凛的夺命人,看来今天自己委婉地诱导赵恒思路还是正确的。www.26dd.Cn

“爱卿是立了奇功啊!”赵恒温和地看着王邵,仿佛在自言自语地低声低估一句。

正当李继隆取得了对契丹军前锋作战的胜利,别处宋军夺取胜利的塘报也不断传到行在,在梁门知安肃军(原为静戎军,景德元年改置)的魏能、在遂城知广信军的杨延昭都在契丹军进攻的主要方向,由于他们二人巧妙地防守城关,导致契丹军屡攻不克,连萧太后也不禁凛然敬畏,称之“铜梁门”、“铁遂城”。

唯有那位守在天雄军的王钦若,整日里闭门不出,吃斋礼佛,幸得契丹军的主动方向并不是城高壕深的大名各关防,天雄军所辖战区倒还算安然无恙,他私下连连自称佛陀保佑。

赵恒在初战告捷之后胆气壮了许多,他传令全军开拔直抵澶州南城,在行军过程中又没有接到过败报,心又安稳些。而且高效及时的间谍网络送来了确定契丹军大将萧挞凛中箭负伤,就在大战的第二天死在营寨中的塘报,对王邵的态度更加亲密,并封赏李继隆、秦翰二人,当然还有张环等床子弩手,张环在王邵几句美言之下被升迁为内殿承制、宣节校尉,成为了正儿八经的正八品上将校。

王邵虽然没有得到任何封赏,但他心里明白赵恒对于他不是不赏,而是正在考虑拿什么赏,所以他压根就不用担心,专心地在御营中伴驾。

就在刚刚到达南城近郊的时候,赵恒忽然接到来自天雄军王钦若的奏疏,言“契丹势盛,不可轻敌。御驾亲征,绝非儿戏,倘或以卵击石,悔之晚矣,实不如往幸金陵,凭大江之险恶、倚将臣之忠勇,必能挫敌锐气,比这等铤而走险稳妥十倍,乃长治久安之上策。”

在看完疏奏之后,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赵恒刚刚因一场胜利而稍稍踏实的新又犹豫起来,当即就把奏折给了在一旁伴驾的王邵,道:“王定国奏事,爱卿以为如何?”

王邵没想到赵恒竟然把执政大臣的密奏直接拿给他看,更加确定了自己在赵恒心中的地位日益巩固,他有些激动地结果奏折看了看之后,却一面肚里暗骂王钦若胆怕事、真他娘地脓包一个,一面又暗暗叫苦不已,自己越是不想管这么多的鸟事,但往往又身不由己,有时候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有时候却是事情找上他又推脱不了,真是倒霉啊!在片刻的犹豫之后,他轻轻放下奏折,恭恭敬敬谨慎地道:“此军国大事,陛下应招寇相公问策。”

赵恒似乎有些不愕然的神色,整个人也蹙眉沉思片刻,才慢慢地道:“爱卿的也是,那就宣诏寇准觐见。”

王邵暗自舒了口气,尽管他心中非常不愿意,但人家寇准毕竟是这个时代文官中少有的知兵人,这场战争的前半章没有寇准是万万不成的,正如那个王钦若,高谈阔论、使个手段绝对是万里挑一的能手,甚至可以在内政上也颇有一套,但要到运筹帷幄、御敌卫国,他还差的远呢!

由于行在就设在南城不远的地方,而且在行军过程中宰相的办公、住宿地就紧挨着皇帝的行辕不远,不多时寇准就匆匆而来,赵恒心情急切也没有多,当即道:“寇卿家先看看天雄军王卿家的疏奏。”

当王邵拿起奏折轻步走到寇准身旁,恭恭敬敬地把奏折递了上去,寇准在接过奏折的时候微微一笑,显然他对王邵的态度和举止感到满意,毕竟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年青人只要懂得谦恭进退也就没什么可怪罪的了。

“寇爱卿,契丹攻势猛烈,王卿家……”

寇准匆匆浏览了一下奏折,顿时面露鄙夷的神色,他不待赵恒完脸色就是一本,正色道:“陛下自亲征以来,全军士气昂扬,各处捷报接连不断,这都是陛下神威之所及,眼下正是紧要关头,倘若陛下后退一步,日夜翘首而望的河朔诸军失去希望,必丧尽斗志、丧土丧师;便是随驾征战的各位大将又岂能不扫兴灰心?到那个时侯士气瓦解,军无斗志,被契丹人乘势掩袭,试想陛下又未生双翼,能走得脱么?是想臣等被俘,犹可入北廷为臣,陛下一国之君,与臣等断不可同日而语!还望陛下三思。”

王邵有感于寇准竟然公开讲出别人不敢讲的话,做为大臣一旦被俘虏,往往都能得到辽国的重用,最少也不会把命给丢了,但皇帝却不一样了。他偷眼观察赵恒的时候,却见赵恒眉头紧锁,脸颊微微颤抖,过了好半天才微微头,道:“爱卿之言也是,容朕细想。”

寇准毫无意思地瞥了王邵一眼,继续朗声道:“而今陛下乃全军上下的主心骨,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进尺、不能退寸,只要陛下言战,朝野上下才有抗争士气,陛下稍有退意,后果便不堪设想。陛下在京时,已经绝了南幸之意,而今和契丹人近在咫尺,何况前军已经大破契丹前锋,把契丹人的士气击退,此时正是用兵大好时机,断不可言退。诚然陛下亲征纵有冒险之处,但契丹主和承天太后都在前敌,而且现在已经到了北城关防之外,难道他们深入千里就不是冒险吗?奈何一些朝廷大臣却畏敌如虎,而陛下便不敢想掳契丹主和承天后至阙下、叫他们甘心称臣?退一万步讲,陛下肩上乃本朝江山社稷,但凡稍有迟疑,万众灰心,到那时终究是怎样的结果,臣实在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