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的系统能回档 > 70 特殊待遇全文阅读

70 特殊待遇

柠檬精远不止舒畅一个,就像他说的,赛区成绩公布以后,高幸三个人名字立刻传遍了整个燕园,他们仨在京城其它高校都变得赫赫有名。

大多数人酸归酸,不过只知道有三个大一新生菜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表现非常妖孽,居然冲进了答辩这一关。大家连他们仨是谁都不知道,也不清楚他们比赛时的情形,羡慕嫉妒之余,把这件事当成个传说,聊聊也就过去了。

但当时跟他们同在一个机房比赛的另外十一支参赛队的同学可不这么想,大家都亲眼看着三个人第二天中午就离开了机房。

当时这些同学还以为哥仨就是来体验一把,胡乱弄个答卷交了就算完事。有个家伙等他们一走,站起来大声讽刺他们是来混经验的,但混经验混得都不专业,连三天的时间都熬不下来,如果他们都能得奖,简直是天大的黑幕。引得一个机房的人哄堂大笑。

没想到成绩一公布,那个在机房讽刺高幸他们的家伙一语成谶,这哥仨居然入围答辩了!

本来在同一个地点比赛的参赛队相互之间也不见得会认识,看到名字说不定都不知道谁是谁,但跟高幸他们同在一个机房那十一支参赛队不一样,两粒芝麻......两个漂亮女生跑来机房送饭,让其他同学在羡慕嫉妒狠之余,牢牢记住了于悦这个名字。

名单一公布,另外那十一支参赛队回想起这哥仨的比赛的过程,又联想到嘲笑他们那个家伙说的话,如果他们仨都能得奖,简直是天大的黑幕!

这些参赛的同学都炸了,纷纷向赛事组委会提交书面异议,实名举报他们仨作弊。

有证据吗?没有!

但七十二个小时的比赛,他们只在机房呆了十六个小时,又是三个大一新生,不是作弊,能做得出至少拿赛区一等奖的答卷来吗?

建模竞赛作弊可不是小事,关键这是发生在华夏顶尖学府燕大的作弊事件,而且同一个机房比赛的其他队伍全部实名举报,由不得学校和赛区组委会不重视。

比赛的时候,机房里没有老师监督,但有监控。

组委会把当时的监控画面调出来仔细研究,发现高幸三个人是同时上阵,在提交答卷前连机房都没离开,也没打电话联系过什么人。他们仨除了配合方式特别些,用的时间比别人少一些,没别的什么特殊情况。

好吧,唯一特别的地方就是有两个女生给他们送过食物,但这俩女生送完食物就走了,也没逗留,而且两个娇滴滴的年轻女生,会解这道题吗?还是没毛病!

如果他们作弊,唯一的可能只有通过网络和外界联系,请别人帮他们做题。想要知道他们是不是这么做,就得把他们当时的聊天内容调出来查看。但时间过去那么

久了,机房又被很多同学使用过,要查这个数据很麻烦。

当然,真要查也不是不行,不过有些劳师动众了。干脆等答辩一次性解决吧,答辩是检验作弊最合适的时机。

建模竞赛成绩公布居然惹出这么大风波,虽然舒畅那个乌鸦嘴已经说在前面了,但秉承真金不怕火炼的信念,高幸和康乐都不在意,没去关注这方面,自然不知道闹出这么大动静。也许于悦可能知道了,不过那个家伙清高透顶,更不会在意!

转眼到了答辩的日子。

京城赛区的答辩多数都在燕大和华清之间轮换进行,今年的答辩刚好定在燕大,得,连过马路都省了。

在一个大会议室里等着答辩的时候,高幸发现好多队伍都不是专心准备答辩稿,老是朝自己三个人这边瞄,坐得近的队伍之间还会小声议论什么。

参赛队之间现在还处在竞争关系,他们不可能讨论答辩的内容,高幸估计自己大家议论的可能是他们,应该是新生光环太耀眼了。

这货不但没觉得不舒服,相反还有小得意。

于悦闭目养神,康乐在手机上跟贪吃蛇较劲,没人跟自己说话。答辩论文于悦会一手搞定,也不用高幸备稿什么的,他闲得无聊,四处乱瞄。

跟别人目光碰上的时候,他还给人家一个招牌式的阳光笑容,至于人家回馈的表情是好奇还是鄙视,他也懒得去解读。

天才嘛,总是在庸才的嫉妒和嘲讽中孤独前行,最终让人高山仰止的时候,回首曾经的过往,都微不足道!

哎,你丫什么时候成天才了?膨胀了啊,要低调!

等待的时间漫长无比,高幸都胡思乱想得词穷了,还没等到那个负责带人的学姐叫自己三个人的名字。也奇怪,有好些参赛队答辩完了,居然没走,还在会议室里逗留,也不知道他们在等什么?

会议室里其他参赛队都答辩完了,那个学姐终于叫到了高幸他们的名字。他们离开会议室的时候,里面的议论声忽然大了不少,高幸感觉气氛有些奇怪,不知道往年是不是也是这样?

三人跟着学姐进了出了大会议室,又进了一间小会议室,一溜桌子后面坐着好几位评审专家。后面还有一排座位,坐着六七个人。靠边上三个很年轻,高幸感觉他们跟自己年纪恐怕差不多,看上去不大像赛区组委会的工作人员。

答辩由于悦负责,高幸和康乐在专家对面找了个位置坐下,他忽然看见,数院王教授也在专家后面坐着。

王教授不是说今年他不再担任评委了吗?怎么也在啊?他坐的位置确实不是专家席,但像他这种大名鼎鼎的专家学者,不可能是组委会工作人员吧?

王教授见高幸看向自己,冲他微

微点头,高幸也回王教授一个微笑。他一头雾水,不过现在答辩呢,不好上前寒暄。

一名工作人员在侧面架着的一台摄像机前面摆弄了两下,示意可以了。评审席中间一位表情严肃的老专家翻了翻资料,问道:“哪位是高幸同学?”

“报告,我是高幸!”高幸赶紧站了起来,用会议室里的人都能听清的音量回答。

“嗯,”老专家轻轻点了点头,问:“你是大一新生?”

“是的,燕大工学院09级工科试验班一年级新生!”高幸站得笔直,但一点儿不紧张,声音也很稳。

“好,请坐!”老专家好像对高幸的举止态度很满意,表情柔和了不少,示意高幸坐下,又问:“哪位是康乐同学?”

“报告,是我!”康乐学着高幸的样子,端端正正的站着,说:“我跟高幸是同班同学,也是09级新生!”

“呵呵~~”老专家轻轻摆手示意他俩坐下,朝于悦说道:“那你就应该是于悦同学了,好,开始答辩吧!”

高幸有些疑惑,答辩环节都会这样互动吗?还是因为自己三个人的新生身份太特殊,专家比较感兴趣,才这么问的?

于悦向专家席鞠了一躬,嘴角挂着自信的笑容,开始侃侃而谈,就答卷论文摘要,问题分析,建模计算这些过程开始简要讲述。

他的讲述口齿清楚,语言精练,没有任何多余的用词,但该仔细表述的地方讲得清清楚楚,专家们都听得频频点头。

几分钟后,于悦完成讲解,有专家开始提问,他都对答如流。

看来全程参与就是好,有些问题高幸觉得他比自己回答得还要准确精练,这家伙确实做到了像他说的,答辩他全部搞定,不用高幸俩人操心。

专家一连问了七八个个问题还没有结束的意思,高幸有些奇怪了,不是说答辩一般就问两三个问题吗?怎么会问这么多?难道答辩都是这么严格?不应该呀,刚才看其他队伍的答辩时间明显没有我们长啊?

难道专家怀疑我们作假?不可能吧?于悦刚才的陈述非常好,很明显能看出来他真正理解了这道赛题,没有任何漏洞啊?

于悦比高幸沉得住气,无论专家问他什么问题,都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该回答什么就说什么,没有任何多余的话。

又问了三四个问题以后,专家们停了下来,小声交流了几句。坐在中间那位表情严肃的老专家问:“于悦同学,你能讲讲你们是怎么在十六个小时内就完成答卷的吗?”

这又是什么操作?高幸有点儿懵,这问题显然超出了正常答辩的范围!感觉今天处处透着蹊跷,难道因为我们仨都是新生,所以有这种特殊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