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乱舞清明 > 第二十一节 做太子的结拜大哥全文阅读

第二十一节 做太子的结拜大哥

朱慈烺从沉思中抬起头,揉揉头,整理了下心情,忙说道:“是杨兄么?有什么事?快请进来吧!”

杨凡玉推开房门走了进来,看看朱慈烺,笑道:“朱贤弟还真是不胜酒力啊,才喝了几杯就醉成这样子!”

朱慈烺现在看杨凡玉的目光就好像要活吞了他一样,看的杨凡玉直以为朱慈烺是不是有断袖的癖好。

朱慈烺也笑着说道:“喝酒么,小弟可是甘拜下风的了!不过若要比其他的,杨兄就未必是我的对手了!”

“哦?是么?那我们比比看?”

“既然杨兄这么有兴致,小弟乐意奉陪!”

杨凡玉满脸笑容坐下,看着朱慈烺,心里也猜不透他到底打什么主意,只得说道:“好,贤弟尽管出题,我一定竭尽所能!”

朱慈烺心中暗自高兴,心说,就怕你不出力敷衍我,现在你自己说要竭尽所能,那我就不能客气了。朱慈烺低头思考了一下,说道:“杨兄既然这么说,弟敢不从命!先来个简单的垫垫场吧!”说着,朱慈烺站起来,在房间了踱了几步,看着杨凡玉,又想起了梦中的事情,咬了咬牙,说道:“不知杨兄对现在的天下大势有何看法?”

杨凡玉心里暗叫,来了,看样子我的功夫没白费啊!也站起来,笑着说道:“贤弟可是出了个大难题给我啊?就不怕我答不上来么?”

朱慈烺却只是笑笑没说话。

杨凡玉提着头,背着手,转了几圈,猛地停住,抬起头,眼里射出亮光,说道:“以愚兄看来,当今天下已经是烂到骨子里了!”

朱慈烺虽然惊讶,但也不动声色,只是问道:“哦?此话怎讲?”

杨凡玉说道:“现在天下可一分为三,江南一带,以南京留守六部为主,文武大臣推举福王监国,延续我大明国祚,天下人心无不向之。如果能上下一心,可保江南半壁江山。但是福王不过一个空头王爷,草包一个,如何能驾驭得了手下那帮大臣?加上党争之乱,武将争权,不出所料,一年之内必然被人灭了!”

朱慈烺一下子站起来,惊讶的说道:“不可能吧,我大明在江南起码还有百万大军,而且湖广,云贵都没有被战乱波及,重新收复北京不敢说,难道当个南宋都不能么?”

杨凡玉轻声笑了笑,说道:“贤弟莫急,且听我慢慢说来。”杨凡玉心里想,你说那么多都没用,南明朝廷的下场,历史书上写的清楚呢,满清最后还是统一了全国,要不然后世哪来那么多辫子戏演啊?

杨凡玉站到窗前,远望出去,说道:“我大明人口何止千万,地界何止万里,为何却屡屡被辽东一个不成气候的蛮族打的落花流水?难道真的是战力不如么?不是,而在于人,在于制度!萨尔浒,松锦,两次大战,我大明都是数倍于敌,却是两次都大败,就在于制度的不合理,在于人的不作为。内阁不为了如何打赢战事而费神,却只是为了满清到底是不是算我们的藩属而争论不休,等到他们为了一个虚名得出结论的时候,满清八旗已经兵临城下了,而这些个腐儒们一个个都吓的屁滚尿流,连话都说不利索了。如此便是空谈误国!而辽东诸将,只为一己私利,坐视友军陷入重围却不发兵救助,吃空饷,私卖军械粮草,杀民冒功,为了抢几颗脑袋可以两军大打出手,而面对敌人大军却畏首畏尾,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胜仗?”

朱慈烺沉默不语,军队的事情他不了解,但是朝堂上的种种,他可是每天都在看。那些大臣们,每天都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撕扯,相互攻讦漫骂,都抓着对方的小辫子不放,然而对于近在眼前的异族的威胁,却一个个装作看不到。这些,崇祯在世的时候经常和朱慈烺说起过,每每感叹,朝臣误国。

杨凡玉整理了下思路,又说道:“继续刚才的问题,天下大势除了南方,还有陕西的李自成,四川的张献忠,都各自称王了,但此二人不足虑,他们手下的兵将不过是为了活命,吃口饱饭而已,因此只要天下平定,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就会消散了。而且他们毕竟都是汉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他们会提出来和我们合作的,共同对抗满清!”

“不行,我不会和他们合作的!”朱慈烺瞪大眼睛喊道。话一出口就后悔了,自己怎么这么冲动,这不是要暴露自己的身份么?连忙又说道:“先帝崇祯被闯贼逼死,我等身为大明子民岂可与这等无君无父的贼子合作呢?”

杨凡玉开始也被吓了一跳,看到朱慈烺紧张而且一点说服力都没有的辩解,也就微微一笑,说道:“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请记住我这句话。虽然李自成逼死的先帝,但是那是他的事情,和他的手下没关系,我们可以不管李自成,而是和他的手下合作,这总是没问题的吧!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因为形势如何发展我们并不能去预测,但是我们必须看清楚我们最大的敌人,满清!”

朱慈烺疑惑的问道:“为什么是建夷?我们最大的敌人应该是闯贼才对啊?”

杨凡玉摇摇头,说道:“那我问你,狼和羊能共同生活么?”

朱慈烺说道:“当然不能了!”

杨凡玉一拍桌子,说道:“对,当然不能!现在我大明就是那只羊,而满清则是一只在旁窥伺已久的饿狼,他对我们的生命产生了直接的威胁,那你说他是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至于闯贼,他也是只羊,不过这只羊不大听话,踢伤了我们,虽然和我们有仇,但总归是只羊,他是不会吃了我们的。而满清不一样,他要想不被饿死,就要吃了我们,甚至要吃掉闯贼!”

朱慈烺说道:“为何你那么肯定满清会吃掉我们,毕竟他也是大明的臣子,而且此前还说要为先皇报仇啊。”

杨凡玉不禁无奈,古人对于这虚名还真是看重啊,刀都架到脖子上了,还为敌人在辩解。只好说道:“贤弟啊,满清说是为了先皇报仇,为何他们的顺治皇帝都住进了北京城呢?这是明显的要告诉天下人,中原要换主人了啊!而且,你要记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就好像一只羊和一只狼怎么也不可能成为朋友一样,一个吃草一个吃肉,怎么可以在一起呢!”

朱慈烺似懂非懂,不过还是点点头,说道:“杨兄说的有理,以杨兄所见,满清将会统一天下了?”

杨凡玉慨叹一声说道:“如果一切都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就是一定的了!不过历史一向是很有趣的东西,很多细小的东西也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命运,或许出现一个什么奇迹,就会改变这一切。”

朱慈烺暗暗握紧拳头,心里想到:“没错,奇迹就在眼前,我一定会扭转乾坤,重振大明的!”

朱慈烺过了好一会儿才平复了心中的激动,说道:“杨兄果然见识非凡,不知杨兄可否知道如何能够使这天下辟易,中兴我大明呢?”

杨凡玉用眼睛斜看着朱慈烺,心想,戏肉来了,小子还是忍不住要问这个问题了。却不知道只要你一说出口,就算是彻底掉在我挖的坑里了。

朱慈烺被杨凡玉盯的发毛,赶紧咳了几下,遮掩一下自己的表情,说道:“杨兄莫怪,我想我等身为大明的臣民,不能眼看国破家亡,现在福王在南京监国,我等可前去投奔,用着一腔热血报效朝廷!”

杨凡玉心里不屑的说道:“报效朝廷,拉倒吧,要不是知道你是大明太子,我要抱你这大腿混个荣华富贵出来,我才懒得管那帮子垃圾文人呢。”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是脸上做做出一副感慨和忠诚的面容,正色的说道:“兄弟竟然如此有志,好,好,那愚兄也不藏私。为今之计,南京的福王并不可靠,而江北四镇也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史阁部虽然一颗忠心不容置疑,但实在不是领兵打仗的材料,而能征惯战的也就是湖北的左良玉了。虽然此人是个痞子,但也只能靠他了。如果想要对付满清,那我们必须训练出一只勇猛善战的军队来,再从天下豪杰中选出一些谋国之士加以辅佐,必定能够马到功成。当然这只不过是一些粗略的想法,具体还有很多繁琐的事务,那就不是一时能够说的明白的了。不过这最重要也是最紧急的事情,就是,寻找到大明崇祯帝的皇子,尤其是太子,由他来继承皇位,名正言顺,才能作为其他一切的保障。”

朱慈烺眼睛了放射出热切的目光,此刻的他想要马上告诉杨凡玉自己的身份,想要告诉他自己就是这大明朝的太子!不过他还是用极大的毅力压制住了这个念头,朱慈烺感觉现在的时机还不是最好的,贸然泄露自己的身份容易惹出*烦来,而且,虽然杨凡玉的分析让朱慈烺大有好感,但朱慈烺觉得还是不能太完全信任杨凡玉。

此后的数日里,随着朱慈焕病情的好转,朱慈烺渐渐的心情也好多了,有时候也带着大病初愈的朱慈焕和朱慈炯一起来找杨凡玉聊天,说些天南海北的事情。

随着几个人相互之间的了解加深,杨凡玉也多少知道了些三兄弟的脾气秉性。太子朱慈烺和崇祯很像,虽然不太聪明但是很勤奋,一心以复国为己任,虽然没有崇祯那么多疑,但是却属于认定了就不变的死硬。老三朱慈炯则不太关心国事,他跟他的大伯天启皇帝一样,喜欢摆弄各种新鲜玩意儿,尤其喜欢木工,以前在宫里的时候也经常偷着做些小东西,为了这个不知道被崇祯教训过多少次。而老五朱慈焕则又是不一样,也许是因为他曾经病的快要死了,也许是因为那段时间看到的道士太多了,也许是真的应了他的真君这个封号,这小子最喜欢的就是和一帮道士混在一起,念经打坐,炼丹修身。

同样,朱慈烺几个兄弟也都在观察着杨凡玉。朱慈烺发现,对于诗词歌赋,引经据典,八股文章,杨凡玉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是对于经济民生,带兵行军,治理国家却是知道很多,而且经常会发出一些离经叛道的言论,虽然朱慈烺认为简直是大逆不道之言,但仔细想过却还是很有道理的。一旦他们要论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那完了,基本上就是杨凡玉一个人说,其他人都是在那津津有味的听着呢。

朱慈烺自己认为这基本就可以说明杨凡玉不是一个普通人。因为如果只是大明朝的普通人知道这么多的一定是个读书人,但是大明朝的读书人没有不会写几句诗,做个八股的,但杨凡玉不会,那么一定不是个平常的读书人。但若只是读书人,不可能知道天下这么多奇闻轶事,连海水又颜色,日月星辰都知道,这些都不可能是世人所能知道的,那么他一定不是一个凡人。所以,朱慈烺的结论就是,他还真是个神仙转世啊!

这一天,杨凡玉又在和朱慈烺几个人闲聊,唐牛儿也坐在一边和朱慈焕笑闹着。杨凡玉刚好给他们讲了一下三国的故事。要说三国,杨凡玉可以讲三天三夜,而这个时候虽然三国演义已经写出来了,但毕竟没那么普及,而且几位皇子在深宫中也没接触过。当听到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张翼德喝断当阳桥时,一个个都是热血沸腾的,当听到诸葛亮借东风,摆八阵图,一生操劳国事,最后死在九丈原时,朱慈烺不禁眼含热泪,心想,自己什么时候能遇到一个如此忠心耿耿的天赐之才呢?不过眼前就有一个,一定要牢牢抓住他,当自己的诸葛孔明。

当听到关羽走了麦城,被东吴杀害,刘备尽起蜀国大军为兄弟报仇却遭惨败,白帝托孤时候,几个人包括唐牛儿都是泪水挂在脸上。唐牛儿大声说道:“关老爷和刘皇叔都是真汉子,这才叫兄弟呢!张翼德也不错,也是好兄弟,可惜唐牛儿生晚了,不然真相结识这些英雄!”

杨凡玉说道:“那是当然啊,我也想去见见那些传说中的豪杰啊。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而关羽为了护着嫂子找刘皇叔,过五关斩六将,什么是男人,这就是,什么是兄弟,这就是!”

朱慈烺几个又是一阵感慨,突然,朱慈烺脑子里灵光一现,当即说道:“杨兄,我们如此投缘,不如效仿刘关张也结义为兄弟如何?”

杨凡玉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唐牛儿闷声说道:“好啊,好啊,一定要算上俺一个,俺唐牛儿最敬佩关老爷子,最喜欢张翼德了!跟我一样粗!”

杨凡玉一番白眼,张翼德比你强多了,人家可是粗中有细,你是粗里有粗!不过杨凡玉眼睛转了转就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心里想这主意不错。连忙一脸惊喜的说道:“如此当然好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高攀啊!”

朱慈烺碰了一下朱慈炯和朱慈焕,两个人才回过神来,虽然不明白太子大哥的意思,不过这结拜也挺有意思的,也没考虑那么多,都连声说好。

见大家都赞成,杨凡玉叫小二在院子里摆了香案,点了三根香烛代表刘关张,每人手里捧着三支香,跪在一排,杨凡玉领头说道:“刘关张三位老爷在上,今天我等诸人愿效仿三位英雄桃园结义,结为异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于同日死,有难同当,有福共享,如有背叛,天打雷劈。杨凡玉敬拜叩首。”其他几个也都按照杨凡玉的话说了一遍,众人一起磕了头,每个人拿着大碗都斟满了酒,围成一圈,一齐仰头干了,就算是结拜完毕,自此就是生死兄弟了。

当下序了长幼,杨凡玉最大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大哥了,之后竟然就是唐牛儿,唐牛儿哈哈大笑,他一直只能叫杨凡玉大哥,现在也有人叫他大哥了自然脸都笑开花了。后面就是朱慈烺三兄弟了,分别是老三老四老五。不过朱慈炯突然说道:“还有四哥呢?我们是不是给他留个位置?”一句话说出来,朱慈烺兄弟几个全都沉默了,杨凡玉却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忙问道:“四哥?是谁?”

朱慈烺犹豫了一下,看着杨凡玉,又看看两个弟弟,好半天才仿佛下了天大的决心,缓缓说道:“杨兄,既然我们结拜了,我就要尊你为大哥,今天我有个天大的秘密要告诉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