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伪君子 > 第161章 春秋决狱全文阅读

第161章 春秋决狱

“春秋决狱”,并不是简单的用《春秋》里面的道理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对错。

而是根据一个人的“心”,来判断一件事的对错。

那么在方唐镜这件事情里,若按方唐镜所说的,他是见到对方穿戴行止样样违制,出于一个大明秀才维护朝廷体制的公义之心,这才愤然上前想纠拿此人见官。

而此人拒不伏法,于是两方才动起手来。

若按照这种说法,毫无疑问方唐镜有功无过,这与两位文官的意思不符,因此便要另行想法子证明方唐镜的心迹。

而要证明心迹,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看对方的文章,正所谓文由心生是也。

而且两人之前也说过,要把这场审判办成一场影响深远的文会,开大明之先河。

既然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会。那就不适合于太过于严肃的律法诉讼。

否则满堂都是大明律,大浩,钦定律法之类枯燥的法律用语,也太煞风景了。

并且事实已经证明,方唐镜对于律法之熟悉,实是二人望尘莫及。

不说别的,就是前面说过的那几本法律专著,谁耐烦去通读考校。

做官是要享受生活的,不是皓首穷经地去钻研学问的。

若是要钻研学问,那费那么大劲考功名干嘛,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于是两人稍一商量,就决定出题考校方唐镜。

读书人嘛,做文章才是老本行,是大家做官的根本。

二人自认是两榜进士出身,撇开官身不说,单单从读书人的角度看,也要比秀才高了两个大台阶。决计不可能在这方面输给了方唐镜。

是时候展示一下两榜进士的实力了!

让这狂悖的货色知道什么叫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两人深深的知道,前面方唐镜已经展现出了在诗词,杂文,书法,律法上面的可怕天赋,因此选择文体的时候便刻意地避开这些范畴。

两人跟其他人一样,决计不会相信这个世上有全才这种事情的。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决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都出类拔萃。

方唐镜已经展现了五个方面的过人天赋,那么其他方面想必是其弱项了吧?

于是两人就决定用最正统的,最无可挑剔的“八股文”来作为考题。

考校方唐镜的“心”。

八股文这东西,最讲考官主观心境,最有利考官发挥。

所谓各缘入各法,你文章写得再好,入不了我的法眼,随便挑点刺打发了,你又能如何!

君不见,旷世之材如李太白者,不亦终身不仕乎?

与李白并称一时的杜工部,不亦怀才不能展,屈才终身乎!

这才有了杜甫后来怀李白的《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

看到没,江湖套路多,文章憎命达,有冤屈又如何,不服又咋的,大不了学屈原投江。

自从以八股取士以来,不知有多少这样的冤死鬼。

人们每每谈起来,就是一大泡热泪,时也命也,总之只能认命,怪不得别人。

很好,这就是光明正大的冤方唐镜的机会!

“既然是‘春秋决狱’,读书人便当以读书人之法剖明心迹,吾与李知府商议,便出一道策论一道八股题目与汝作之,汝可愿应试?”

之所以要两道题目,便是为了保险起见,万一方唐镜超常发挥,做出一篇好文章来,你让两位大人如何处置,所以还是要两道才保险,总有一道玩死你。

况且两道八股定心迹也不算多,童子试还要考三场呢!

方唐镜心下一惊,他从未想过两人会用八股文来作为“春秋决狱”的依据。

不为别的,因为时间已晚,不允许再进行长篇大论了。

然而想不到两位李大人竟然反其道而行之,可见也是下了狠心拼了。

不得不说,两人眼光还是极毒辣的,方唐镜对于策论和八股文都确实是不行。

不是他不努力,实在是上一辈子没怎么钻研过这些,仅仅是知道怎么写,也按照范文写过两三篇,不过是意思意思,了解一下而已。

而穿越过来之后,哪有一日得闲,虽然有心,却根本没有时间去认真钻研八股文,这真真是自己短板中的短板。

不过这个时候,整条长街的人都伸长着脖子在看着,读书人嘛,听说要做文章,没有不好奇心痒的,看向方唐镜的眼睛都能冒出火来,恨不能以身代之!

在这种万众瞩目的情形之下,方唐镜若是敢说出半个不字,必然会被当个混进读书人队伍中的败类被万人唾骂!

深吸了一口气,方唐镜若无其事地回道:“大宗师有令,学生莫敢不从。”

很好,李知府与李大宗师相视一笑。

整个长街都静了下来,人人摒息静气地等着第一道题目。

都是读书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称,分分钟在衡量自己与场上那厮的水平。

李知府拈须一笑,很有一种佛祖拈花的高深,然后道出题目:

“孔门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云台二十八将,将将何功?”

狗官……尔敢!

这个题目一出,满场都是倒吸冷气的声音。

所有人羡慕的眼光顿时就变成了同情。

太变态了!

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很多人都说不全好不好,还怎么说他们有什么本事!

什么云台二十八将,这更他嬢的就是个坑.

历史上,云台二十八将指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帮助其恢复汉家江山,建立东汉政权的二十八员大将,因为汉明帝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他们的像供奉于云台,故而得名。

只是文人历来鄙视武将,孔子七十二弟子都记不全,哪里又会有闲功夫去记这些武夫的事迹了?

这个题目是李知府的保险题,他知道方唐镜记忆力出众,孔子七十二弟子可能难不倒方唐镜,因此特意加了这云台二十八将。

整整一百个人的生平,你方唐镜不是博学过人,记忆力超群吗?那么请吧?

文武殊途,谁也不会想到李知府突然从武将这方面来着手,简直让人防不胜防。

这还是人做的题目吗?简直就是要命题。

这一刹那,人们看向方唐镜的目光充满了同情,怜悯,哀叹,当然,也免不了个别幸灾乐祸,当真是复杂无比。

李知府微笑不语,心头大乐,敲山震虎之策看来是成了,现在的读书人,应该知道我老李不是好拿捏的了吧?

这题目并非他首创,而是早有先例,所以任别人怎么骂,也不能怪到他头上。

这道题目,乃是辅政三朝的名臣李贤所出的题目。

景泰年间,李贤任浙江学政,在乡试前微服私访,所见者士林奢侈游玩之风极盛,又遇到两名书生不温书而下棋,甚怪之,乡试在即,这些人居然并不重视,岂不怪哉?

李贤上前问其缘故,于是便听到了各种大言不惭,甚至有人说:

“复习个毛线啊,咱们上榜是绝对的!”

李贤大惊,难道这些人事先得到了考题,可是自己并还没有出题呢!

“诸位为何如此笃定?”

“切!就李贤那水平,不是我吹啊,咱们江南士子随他怎么考都是必过的。”

李贤是河南人,这些人说的明显就是看不起他这个北地读书人。

李贤不忿道:“未必吧?”

众人答曰:“除非他李贤能出一道含有一百个名人的怪题来刁难咱们,不然就算他翻破了书,也是无用的!”

还真是狂得没边了,李贤无名火起,后来乡试就真的出了一道含有一百个名人的怪题。

结果当年浙江乡试无一人能答全这道题目,竟至全军覆灭,李贤一人不取,整个浙江学风为之一肃。

后来浙江的士子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爱他,就给他一百人的题;恨他,就给他一百人的题。

现在李知府出的就是这道爱恨交织的题目了。

方唐镜听到题目的时候,顿时心里一惊,随即深深地看向了苍穹!

天啊,你怎么能让这狗官出这样一道变态至此的题目呢?

莫非冥冥之中,真有“出来混,迟早要还”这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