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宋纺织工 > 第二百六十节 池岳氏全文阅读

第二百六十节 池岳氏

既己认亲,池家的人自然留下聚聚,而那户姓罗的人家自然也得给人家些好处,名为——惊吓费,不然有不过去。

罗姓人家的人走后,除了几个邻居,没什么外人了,罗明成跪下,正式叫了那池家的老婆婆一声“娘”,算是正式认了亲。

池家那老婆婆见罗明成跪下认她了,一时这间竟是“老泪纵横”起来。父母对子女总是情深一片,没有二心,她摸着罗明成的头,一面哭着一面:“我早就知道有个儿子养在大相国寺啊,后来听大相国寺有个和尚发达了,做了大官,也没想到是你,只是希望你在寺里安发稳稳地过一辈子,后来知道可能是你,却也没敢来认,一来大相国寺的那么多和尚不一定是你,二来那么就把你扔在寺里对不起你,三来,不知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恨不恨娘。其实娘心里也是不舍啊,可是那一年家里确实是揭不开锅了呀,呜呜----”

罗明成听了,心里也很不好受,眼睛也变得有些湿润起来。

含玉慢慢地走了过来,叫了一声“娘”道:“娘,对不起,那天我那么对你。”

池家那老婆婆道:“娘不怪你,那时六还没认我,你那么对我,没什么不对。”

含玉道:“谢谢娘。”

池家那老婆婆看着含玉,道:“你是六的媳妇。”

含玉道:“娘,我是。”

池家那老婆婆道:“真是个大户人家的女儿。长得真俊。我一见你就打心眼里喜欢你,六眼光真不错啊。大概他能做大官也是靠了你家。我姓岳,村里的人叫我池岳氏,虽六是我生的。可是我对他也没什么养育之恩,你乐意叫我娘,就叫,不乐意叫我娘,也可以随着村里人叫我池岳氏。”

含玉道:“那怎么行,明成都叫你‘娘’了,我怎么能不叫。娘”

池岳氏听了很欣慰,转头悄悄地抹了一把眼泪。

平儿也过来叫了一声“娘”

池岳氏有蒙了。问含玉:“这是?”

含玉道:“这是你儿子的妾。”

池岳氏听了,轻轻地打了跪在地上的罗明成一下,道:“有这么好的媳妇还纳什么妾!”

罗明成无语。

含玉笑了笑,道:“娘。你以后好好管他,我觉得都有管不了他了呢。”

池岳氏道:“你放心,他既己认了老身作娘,我自然就得管他,不能让他太过荒唐。”

含玉道:“谢谢娘。”

池岳氏对跪在地上的罗明成道:“好了。快起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怪难为你的。你起来快给我介绍一下咱家的这些亲戚。”

罗明成站起来,首先指着宋时楼。道:“这是我的岳丈,含玉的父亲。班楼的东主,宋大员外。”然后指着宋时轮道:“这是我的二岳丈。万盛车行的东主,宋二员外。”---

长辈介绍得差不多后,含玉过来对罗明成道:“后面的人让平儿去介绍,你带着你那两个兄弟一起去班楼喝酒压惊。”

罗明成道:“也好。”

平儿接着拉着池岳氏接着介绍。

含玉将罗明成拉到一边,道:“我已让我母亲带着罗海到我娘家去了,你到班楼跟那两个哥哥喝酒之时千万别提罗海的事儿啊。”

罗明成道:“没事,了也没什么,那又不是你的错。”

含玉道:“那不行,能瞒一天是一天。实在瞒不过去了再。”

罗明成道:“你罗海是你跟我生的不就行了?”

含玉道:“不行,那是骗,这样的事,能瞒,但是不能骗,如果骗你娘的话,被她识破,我在你娘心中的形象就彻底毁了。”

罗明成笑道:“好,那我听你的。”

宋时楼安排了厮带池家两兄弟去班楼就餐,然后走过来对罗明成道:“我刚才打了一下,你会不怪我。”

罗明成道:“不怪您,这哪能怪您,您是长辈嘛。”

宋时楼微微一笑,道:“我也是为了你好,毕竟,那种情况下,在场在所有人都认为你该认了,你还不认,传出去的话,相当不好,好在你后来当着所有人的面跪下认了,算是有所挽回。”

罗明成头。

宋时楼接着:“既已认亲,就得好好待人家,咱家也不缺那口吃的,那穿的。正好你天天招人去南边垦荒,池家那两个兄弟,你问一下愿不愿南下助你,如果能愿竟南下的话,自是最好,我想他们既是你的血亲,自然可以放心重用。”

罗明成头,道:“我过会儿问一下。不过,如果他们乐意南下的话,那池岳氏怎么办?”

宋时楼道:“如果那样,正好要她好替你看着留在京城的平儿,听,你为了让她安心,把钟表作坊都卖了?”

罗明成道:“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是手头一时有些紧,缺钱。”

宋时楼道:“缺钱你跟我呀,这次准备了好几万贯准备你买地用的,结果你只是租了地,那钱还放在钱铺里没用呢。想用的话,一声,我让管家给你去取。”

罗明成道:“那太好了,如果那样的话,我正好再付些钱给邓之纲,让他的作坊接着给我制作弓弩。另外,去西边招人花钱是个无底洞,实话,您那几万贯,如果全给我,估计用不了几天也就全花了。”

宋时楼道:“全花了就全花了,只要你对含玉好,让她高兴就行。”

罗明成道:“是爹,我不会委屈含玉的。”

宋时楼道:“那就好。”

中午,班楼某一包间之内,罗明成,石秀、施正涛,跟池家两兄弟在一起喝酒。席间,罗明成得知池家两兄弟分别叫做大牛、二牛,由于家中没有识字的,这么多年就这么叫下来了,根本没有大名。

交谈中,罗明成得知:大牛结婚了,娶的是周氏,周氏是妹妹“丫”丈夫的妹妹,池周两家是“换亲”,尽管如此,两人的感情的还算不错,那周氏长得虽不漂亮,但还算端正,按大牛的法:“穷人三件宝;丑妻、薄地、破棉袄”,所以对自己媳妇周氏还是相当满意的;而二牛尚没有结婚,池岳氏现在就跟二牛生活在一起,母子两个平rì以种菜为生;两兄弟平rì里忙农活,闲时都进城打短工,对于他们来,就算是城中跑堂“二”也是他们羡慕的对象,因为他们收入还赶不上“二”。

罗明成建议池家两兄弟分别叫做池明杰、池明远并教了他们那几个字的写法,明了含义,池家两兄弟欣然接受,对于他们来,只要是识字,就是读人,是值得尊敬的,而如果当官的话,那更是“老爷”、‘少爷’级别的人物。而罗明成既识字,又当官,而且当的还是接近“真龙天子”的官,那更是了不得,所以虽罗明成年纪比他们,但是对于他的话,还是十分乐意听从的。

罗明成接着问了施正涛乐器局那边的事儿,得知又了些进展,发音更准确了,但音sè尚待提高,就让他让那两个工匠,只要有可能就赶紧制造个样品送到宫里去,这事儿不能再拖了,皇上已问了一次了,再不拿出成绩,人家可就要怀疑做“台琴”的可行xìng了。

施正涛头称是,回去后定尽快让那两名工匠做成样品,然后这几天乐器局已制造了数十把铜号了,问罗明成什么时侯把它们运到南方去,还问要这些铜号有什么用。

罗明成明了那些铜号的用处——主要是用于军队的指挥发令,因为他觉得以前又是鼓又是锣的,携带麻烦不,而且使用起来还不方便,如果用铜号的话,一把铜号就全解决了,用不同的号声表示不同的命令,比如冲锋时吹冲锋号,撤退时吹撤退号,早上起来吹起床号,开饭了,可以吹开饭号,等等。

众人听了,都觉得有理,不过,都认为,那吹号的人得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行。

罗明成又问了石秀转运弓弩的事儿。

石秀:今天早上己经出发了十条船,其中五船载着弓弩,另外五船载着西边的灾民,并京城近来的船只不太好找,普遍涨了船钱,所以尚有一大半弓弩留在河西村没有起运,不过,宋时轮的船厂正在加紧造船,估计明天就会有两艘船下水,到时侯再雇几艘民船,凑上一纲(一个船队),就可以起运。

罗明成听了,让施正涛每凑齐五十只铜号就送到河西村去,让石秀安排船只运到南方。

石秀告诉罗明成要他派人收集的鹅卵石已收集了不少了,什么时侯要就可以派人给罗明成送去。

罗明成问了收集鹅卵石花钱的数目。

石秀没花什么钱,只要让那此西边来的灾民用鹅卵石换炊饼(实际上就是馒头,宋元之际的人管馒头叫饮饼,见《辞海》)就行。(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