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夏龙将 > 第二十章 李元嫣的最大弱点(下)全文阅读

第二十章 李元嫣的最大弱点(下)

……

……

实际上,在大夏皇朝的开国初期,由大夏太祖亲封的“十二王”,无一不是生死境中期以上、至少渡过了两重天劫的武道至尊,而且,还得是立有无上大功的开国功臣,才能被赐封为王爵,其中,还只有“四王”是世袭罔替的一等亲王,其余的八王只是降爵传承的二等郡王和三等封号王。

经过三百多年的时光变迁,到了现在,这开国十二王就只剩下那世袭罔替的四王了,其余的八王都成为了一等国公,倒也是世袭罔替,但就算家族再出一位郡王或封号王,都是不世袭的一代封爵,这就像是韩伯庸的宁郡王,只限他自己,无法传承后代,只要“宁国公”这个国公爵位,才是代代世爵的!

且,在大周朝以前,只有王侯,没有公爵,在大周朝时,公卿更多的是赋予一些名望极高的朝中大臣或年长者,让其分享尊荣,由大周朝廷册封,而到了大夏朝,才有了国公这一级的爵位,恰好,就是为了册封比侯高、比王低的开国功臣,二十四位开国公爵,无一不是生死境的武道至尊,而且,同样得是立有无上大功的开国功臣,才有资格封公,否则,就只能像**山这样的生死至尊,只获得了一个“霸烈侯”的国侯封号,直到其死后,才被朝廷追封为三等的霸烈王,但,这仅仅只是一个荣誉爵位而已。

这就很明显了,当罗明月这样的生死境一劫至尊且拥有绝品道器的无上强者都只能封为二等鹿郡公的时候,无极境修为的武者,就只能改称为“大能者”,而不再是“武王”或“武圣”,因为,再没有一个无极境强者还能受得起这两个古老的封号,还坚持使用,会折福损寿兼招祸的——这绝不是在开玩笑!!

但,改称为“大能者”,这样的变化,绝不是说现在的无极境武道强者相比过去就是变弱了,他们的实力依然强大,他们依然是真正的“大能者”,在过去,他们是一方诸侯,是一教之主,是一宗之掌,而放到现在,放在任何地方,他们依然都是真正的一方霸主,是各大豪门贵族的掌权者,是各中小家族和宗门的真正支柱,只要一个人,就能撑起一个中型的势力,若是加入了像罗家这样的千年家族,同样可以当上核心元老或太上长老,地位尊崇,而若是加入大夏军队,那一个正二品的上将军是没跑的——当然,前提是,必须证明自己有这样的治军能力,还得证明自己的忠诚。

试想,这样的大能者,谁会甘于当别人打手?谁会甘于去当一个护卫或侍卫?想要用高级灵丹来吸引他们?很遗憾,以他们的实力、身份和地位,他们自己有能力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高级灵丹,不需要去出卖自己的尊严和自由,或许,顶级灵丹勉强可以吸引他们,但,李元嫣显然并没有拿出这种能让一些中小势力直接灭门的东西出来,而且,就算真的有,她也不敢拿出来的——难道嫌自己还不够惹眼?还不够招祸??

且,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世上,能够突破神海极限而成为无极大能的武道强者,实在是太少了,不知道有多少的大宗师卡在了那最后的一关,无法突破,抱撼一生,最后,只能是寿元耗尽,郁郁而终。

就算是将整个大夏帝国境内所有的大能者全加起来,恐怕,这数量都不会超过一万人,这个数字咋一看,似乎很夸张,但是,若放在疆域这么大的中原四省七镇十七州,那真的只能说——实在太少了!!

要知道,这一个较为官方的统计数字,是建立在“八万万”这个人口基数上的,这就意味着,即使全国武者只占了总人口大约十分之一的人数,诞生一位无极境大能者的几率,也不过是8000分之一,但,实际上,全国人口极有可能是超过了“十万万”的,同时,全国武者的数量也绝不会只是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而更有可能是五分之一,甚至,超过了四分之一的比例。

那么,在一个全国武者数量至少达到了三四亿的大帝国中,在三百多年的时间下来,无极境的大能者都不过是一万人,那,可想而知,平均每一年到底能有几个神海境的大宗师能够成功突破的,或许,不会超过十人,而这,才能算是一个较为真实的诞生无极境大能者的几率。

这是一个让人无法想像的绝低几率!

仅此一点,就可证明,想要成为无极境的大能者,是何其艰难的一件事,否则,这无极境也没资格称之为“大能者”了,更不可能拥有四五百年的寿元了,而强如罗家这样的千年家族,如今也不过是只有十余位的无极境大能者,就算加上外姓的客卿长老和供奉长老,都不会超过二十之数。

而在这不到一万名的无极境大能者中,数量最多的还是无极境的初期,至少占了近五成的比例,其次,是中期修为者,大约占三成,而无极境后期修为则是最少的,大约不到两成的比例,最后,还剩下的极少数一撮存在,则是无极境的巅峰强者,距离生死境只有半步之遥,是只要渡过一重天劫,就能超脱生死的强大存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数量只占了不到十分之一的无极大能可称之为“准尊”。

罗清豪原本是有希望成为这种“准尊”存在的无极境初期大能,而他的官职是正二品上将军兼中军都督,他的爵位是二等武卫伯,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为什么会说无极境的大能者跑去当山大王是一件何等荒谬的事情——能当上朝廷二品大将的顶级强者,当山大王,这难道还不够荒谬吗??

不过,对于现在正坐在车厢中翻看着手中资料的李元嫣来说,有一个利好消息是,在这百银大道沿路的上百股有名有姓的盗匪势力中,并没有这样的无极境山大王存在,至少,按她手中这一份分别来自罗家情报库和西都域“江海楼”的详细情报来看,就是这样的,而这两份情报的可信度无疑是相当高的,李元嫣找不到质疑的理由。

其实,在这几年里,李元嫣一直都在努力建立属于自己的情报组织,玄旗商行的建立,无可否认,其一原因就是为了这一点,现在,已是遍布整个西都域甚至扩散至全国各大城的玄旗商行,的确是成为了李元嫣手中一个相当有用的情报来源,但,更多的还是商业上的各种信息和江湖中传闻的各种小道消息,同时,还得耗费大量人力和精力去花时间整理和筛选其中的内容,以选出对自己真正有用的情报来。

很明显,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的功夫,一个强力的情报系统,不是这么容易建立的,而且还有着很多的忌讳,各大豪门贵族都有自己的情报来源,但却是不能公开的,罗家自然也有自己的情报系统,且相当的完善和强大,毕竟,这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累,但,只掌握在少数核心族员的手中,在大多数时候,只对三个人负责——太上玄尊罗明月,族长罗天武,以及每一代的南玄侯。

这也就是说,罗定山的父亲罗清雄虽然是上一代的南玄侯,且还活着,其实力更是无极境中期的大能者,更是家族的核心长老,但他却是失去了这样的权力,而是交接到了儿子罗定山的手中。

那么,连罗清雄这样的三等县公,在家族中位高权重,举足轻重,都没有调动家族情报系统的资格,就更别说是李元嫣这个“外人”了,在某些时候,她倒是可以共享其中一部份的情报内容,但,这些情报很少会是涉及重大机密尤其是和罗家核心机密有关的,而她若是想调动罗家情报系统为自己探寻情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是她的儿子,四房长子,罗府二等郡伯,都没有这样的资格。

因此,才成为女财神和参议贵族不过是几年时间的李元嫣,在大多数时候,她能够选择的主要还是从某些特殊的江湖势力手中花钱购买自己想要的情报——江海楼无疑就是这样的特殊组织了,天下四大情报组织之一,同时,还是一个财力和规模都要比玄旗商行更为强大的江海商行,在全国各地,都有“江海楼”的存在,只不过,江海楼的大本营是在西都域的益州成都府而已。

这种专门贩卖各种情报的特殊组织,一向是只认钱不认人的,而且,背后要说没有官方背景,那是绝不可能的,在以往,李元嫣也曾从江海楼的手中购买过情报,她甚至知道江海楼背后的靠山是谁,而这一次,她同样是买了一份关于百银大道的盗匪势力和整个西南地域的绿林势力的详细情报,价值不菲,且,还得是以罗府的名义,才能买到这一份级别极高的重要情报。

此外,李元嫣还从罗家的情报库中拿到了一份相似的情报内容,两者一对比,一结合,那就更加的完整,更加的可靠了,在她手中的情报清楚地显示出沿道的盗匪势力中既没有无极境的大能者,也没有相关的背景或靠山,而这一个事实,则意味着这些盗匪势力如果想要联合起来,恰恰是缺少了那一个强有力的大能存在——因为,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十三股盗匪势力,全都是神海境修为的武宗在当着盗匪头子,且,至少有三位都是和林忠一样的大宗师,修为都是神海境的后期。

同时,这三股盗匪势力还恰好是各自划分了百银大道西、中、东三大段约四百余里的势力范围,在大多数时候,三方之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而在情报上更是清楚的显示出,这三个神海境后期的盗匪头子,互相之间的关系都不太好,其中有两人更是有着大仇的,而且,还是杀子之仇,这就决定了这两个势力之间,几乎是不可能合作的。

实际上,十三个宗师级的盗匪头子,互相之间都是谁也不服谁的,他们想要联合起来做一次大买卖,单是扯皮和抢盟主之位,就得争上半个月的时间,而那三个实力最强的大盗匪就更不可能会让别人来当这个盟主了,但,他们各自想当盟主的话,却又压不住另外两人,而一旦三人中少了一人,就算结盟了,想要对付罗府车队,实力却是不够——因为,林忠这一位赫赫有名的“幻灭手”,他们三人至少得是两个联手,才有压制的可能,但是,想要杀败林忠的话,则必须要三人同时联手才行。

关于这些情况,在出发前,李元嫣自然是和林忠、杨虎等人详细分析过,这才上路的,当其时,在排除了大能者这个因素的前提下,他们认为盗匪联合是不可能的,且,一连四天,他们赶了七百余里的路,根本没留给盗匪联合起来的时间,同时,他们还将两个边军军营都考虑在内了。

为了保证百银大道的安全,大夏朝廷和军方同样是分别在百银大道的西段、中段、东段,各设置了一个边军军营,各自负责其中四百里的路段,而维护这三个军营的费用,主要由银州的本地势力和南蛮百族的沿路势力共同承担,而且,银州的地方府军和南蛮的诸族军队也有责任维护这条大道的安全通行的。

一个拥有3000边军战士的大营,其一营之长必定是六品以上的大夏武官,不是从五品的游击将军或游骑将军,就是正五品的宁远将军或定远将军,且实力绝不会低于神海境,因为这是边军,不是府军,这两者的结合,使得这支边军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甚至,要强于罗府车队这样的豪华阵容。

因为,大夏军队以一营2000人为编制,是有着特殊意义的,这是组成一个大夏战阵和五行军阵的最低编制,是大夏帝国横扫四方的强力基础,而3000人的大营,更是使得这样的战阵和军阵威力倍增,想要“消灭”这样的一个大营,除非是调动一万以上的正规军,否则,就只有无极境大能者才能做到了。

想要在“飞鹰涧”对付罗府车队,就必须将这两个边军军营都考虑在内,因为,当罗府车队在遇到攻击的时候,一旦选择死守待援,那么,其中离飞鹰涧西关口最近的边军营地大约在一百七十余里之外,恰好是负责百银大道中段大约四百里路安全的一营边军,只要接到罗府车队的求援信号,这一营的边军将会在三个时辰内赶到现场,最快的话,只需一个时辰即可——每名边军都配有一匹普通的高头大马,其中最精锐的两曲边军更是配有二阶以上的灵骑,一个时辰赶一百七十里外,绝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就是李元嫣和林忠他们为何判断这一次至少出现了四位无极境大能者的一大理由了,因为,单是要拦截这两营的边军,就必须要有两名无极境大能才行,同时,将盗匪势力联合起来,并且在盗匪劫掠的时候坐阵后方,这也需要一位无极境大能,再加上威胁白山部落不得全力帮助罗府车队过涧,这又是需要一位无极境大能坐阵才能办到的事情,这一下子就是冒出了至少四位无极境的大能者来,这就难怪连林忠和杨虎他们都觉得形势是非常的恶劣,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而且,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罗府车队中没有一位无极境大能者坐阵的前提下。

现在,李元嫣他们唯一指望的,就是这些无极境大能者不敢破坏规矩,不敢亲自动手,只能躲在背后来暗中操控一切,并选择了将盗匪势力联合起来,借盗匪的力量来对付罗府车队,因此,李元嫣和林忠他们要考虑和要面对的主要敌人,其实,就是李元嫣手上拿着的厚厚资料上面所列出来的一个个盗匪势力了。

三个神海境后期,十个神海境初中期,十三个宗师级的盗匪头子和山大王,对于这样的事实,虽说比不上无极境大能者去当山大王一样荒谬,但,似乎也相差不了多少,因为,这就等于是黎元托木有着三等县伯不做,有着部落之主不做,跑去当山贼头子一样,很荒唐,很扯谈,很怪异。

且不说统治三十多万人的部落之主和一个山大王之间的差距,就连杨虎这样的准武宗,在其只是龙虎境中期的时候,就已经是名传西都域的四海武馆馆主,在当时,武馆中的学员已是超过了三千人,而当他的修为到了后期的时候,四海武馆的学员已是达到了万人之数,而他则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杨大馆主,在银州府中,都算得上巨头级的大人物了,试想,这是跑去当山大王能比的??

就算是那十三股实力最强的盗匪势力中人数最多的三股势力,即是那三位神海大宗师当大王的势力,也不过是四千多人而已,超过五千盗匪的势力,那是一个都没有,那么,这样的盗匪头子,当着有什么意思?有什么威风?就算是论江湖地位,都和杨虎差远了,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黑榜有名的盗匪,没有一个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现在大夏境内的各大城中——他们也不敢啊!!

他们一个个的项上人头,都代表着一笔笔的丰厚奖金或是一个个的功勋点,甚至,还是升官晋爵的军功,比如,一位正六品的军中校尉要是能斩杀一名神海初期的大盗匪,凭着这份功劳,至少能升一级,外加各种封赏和荣誉,而这一点,对于世家子弟来说,恰恰是最有兴趣的,想当初,罗定旗为了给李元嫣治病而做了一个有名的“拼命三郎”,他拼的其实就是不断接取这种剿杀黑榜强者的悬赏任务,但,他不要军功,只要功勋点,想要存够买六转金丹的“钱”。

只可惜,计划没有变化快,父亲罗清豪突然阵亡,而李元嫣的病也是越来越严重,等不及这么慢的积功过程了,才逼得罗定旗铤而走险,不然,以他的实力和地位,不说后来的七年战事中有多少的立功机会,就算只是将这条百银大道在这几年中兴起的盗匪势力全都带兵清剿一遍,大概,就够功勋点买六转金丹的了。

自然,这一切,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李元嫣的病已好了,还成了女财神,而这些被官方通缉的盗匪势力则是想要联合起来对付被迫走上了百银大道的李元嫣,当然,还得包括她的儿子罗骐,这一下,官和贼的身份,在这里,就是反转了过来,只要有利可图,且有成功的机会,这些盗匪势力是绝对不会害怕大夏朝廷的事后追凶的,而李元嫣用红墨水划出来的一个个名字,则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刺眼。

那十三股的大势力,至少被她划出了十个来,还有三十多股的中等势力,也被划出了二十余个,都是极有可能会在这一次的拦截中出现的势力,至于中小型的盗匪势力,太多了,没有划出来的意义,只需要看他们各自混饭吃的地盘是在哪个大势力的附近,其实,就能判断出,这一次,罗府车队将会面对多少的盗匪——

初步估计,不会少于两万盗匪,这是他们这些乌合之众敢于联合起来对罗府车队动手的一个基础底线,少于这个数,再给他们十个胆子,都不敢动手,哪怕,那十三股大势力全联合起来,都是一样!!

“踏!踏踏!踏踏踏~~”

“驾!!”

“唏噜噜~~”

当李元嫣坐在车厢中为了那越划越多的盗匪势力和盗匪数量而忧心难安的时候,在车厢外的大道上,整个罗府车队依然保持着一个时辰30里的速度,在宽阔的百银大道上向前行进着,同时,七名镖师和趟子手则是第三次骑着快马,冲出车队,冲向前方,绝尘而去,前往前面进行探路……

这时候,已调整为三排的罗府车队,几乎是将四分之三的大道都给霸占了,而这一种行为,无疑是相当恶劣的路霸行为,因为,这一条西南官道,每一天的客流量,其实都是极高的,在这四天的赶路中,以罗府车队的速度,平均每一刻钟,就会有一路队伍会从后面赶上来并超过他们。

这些队伍基本都是骑着快马,没有累赘,速度较快,才能从后赶上车队并超过去,不过,在看见罗府车队的时候,他们都会减速以示敬意,甚至还会在马上抱拳遥遥见上一礼,说上几声,才会继续赶路。

当然,肯定也有一些人是真有急事的,则不会减速,而是在侧边的大道一路冲过,并留下了一声道歉的话语:“见过罗府的诸位大人,在下有急事,请见谅!!”然后,才绝尘而去,就和刚刚离开的七骑镖师和趟子手一样。

这样的情形,即使是在离开白山部落之后的半个时辰内,还曾遇到过几次,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从前方迎面而来,擦身而过的商旅客队,才是最多的,几乎是每隔一柱香,就会有一路的队伍出现,迎面而来,互相交错而过,而事实是,自一刻钟前起,一直到现在,不仅是后面再没有人赶上来并超过去,连前方也没有再见到任何人迎面而来。

那么,整条大道被罗府车队给霸占了大半,似乎,就不算是什么了,同时,更让罗三等人心中不安的是,刚才接连派出的两路探路马队,到如今,一个都没有赶回来,这才有了第三支探路马队的再次出发……

……

……

ps:嗯,6k7的大章,继续求每天的推荐票……

ps:小修,因发现王爵有误,应该是一等亲王(夏王、晋王、蜀王),二等郡王(宁郡王、唐郡王),三等封号王(霸烈王就是封号王)。呃,复看一遍,再次发现居然算错了“九+三=12”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