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游戏小说 > 谜小说系列-伤逝 > 清明有酒祭九泉(2)全文阅读

清明有酒祭九泉(2)

清明节正逢和风送暖、草木萌生、春意盎然之时,除了庄严肃穆的祭扫外,还有一系列多姿多彩、丰富有趣的习俗活动。扫墓后,趁着天清地明,文人雅士邀朋请友,趋芳树、择园圃,以诗酒相会,列坐尽醉。民间更会以春游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放风筝等活动来度过一个热闹欢快的清明节。

正因为清明节既有祭坟时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时的欢笑声,而它所祭祀的又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所以清明节虽有鬼节之名,却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实。在阳气上升、万物复苏的季节,它表达着古人对生死的豁达,所流露出的不仅是拜谒先灵、缅怀故人的意味,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内涵。清明节的雨,正是祖先和后人心灵交融的信使。它那“将生死并置”的节日精神,满足了人们珍惜现世的心理需求。

事实上,带有强烈浪漫主义情怀的清明节,并不能算是真正的鬼节。而重在赦罪免灾、安抚鬼魂的中元节,才是正宗的“鬼节”。

“中元节”一名来自道教。道教认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地官生日,地官在这一天要下界查看人间善恶,赦罪免灾,并普度孤魂野鬼。而农历七月是“鬼月”,从七月初一鬼门大开,到三十日鬼门关闭这段日子里,那些终年受苦受难、被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都会拥入阳间,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享受人间血食。有主的鬼魂还会回家看看,瞧瞧子孙后代过得怎样。特别是七月十五子夜,是阴气最重的时刻。所以每到七月十五,人们纷纷祈请地官“中元普度”,超度孤魂;同时也借此机会祭奠祖先亡灵,祈求祖宗保佑家宅平安。这种气氛,使得中元节顺理成章地变成了鬼节。

中元鬼节的活动习俗,主要有招魂祭祖、做法事道场和放水灯三项。

中元节的招魂祭祖,是对死去亲人的深情呼唤,颇具世俗的亲切感。早在七月十三之前,家家户户就都把家里的米罐子装满,因为先人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摸摸米罐子。如果是满的,他们就会很高兴;如果是空的,他们就会以为子孙的生活过得不好,会扶着米罐子号啕大哭。到了七月十五的傍晚,正式祭祖。先做好可口丰盛的饭菜,酹酒三巡,祭奠祖先,再合家团坐,共进晚餐。断黑之后,携带炮仗、纸钱、香烛等,寻一处僻静的河畔或路口,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然后在圈内泼些水饭,点燃香烛、梵烧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

于是,每到这天夜晚,大街小巷的十字路口,都会亮起一堆堆的火光,远远望去,冥币和烧纸在圈里慢慢燃尽,火焰跳跃、轻烟四起,银发的婆婆们在傍晚的风中,颤颤巍巍……无论哪条街巷,都可以看见这样的场面。这就是所谓的“祭路”。

如果说招魂祭祖是为亲人而设的,用以表达对先人的敬意,那么做法事道场,则纯粹是为了安抚孤魂野鬼。其仪式主要分成:请鬼、施食、诵经、驱鬼等。届时人们在庙前竖立灯篙,挂起灯笼,上书“庆赞中元”引导鬼魂来食。灯篙愈高,照明范围愈大,来的孤魂野鬼就越多。

除陆上竖灯篙外,水中还有放水灯的仪式。民间认为“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欢庆节日。而中元节由上元节而来,也应如此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张灯在陆地,中元张灯在水里。水灯一般做成荷花瓣形,在底座上放置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时置于江河湖海中,任其漂泛,星星点点、闪闪烁烁,以照明来自水中的溺鬼。

在鬼节当天,特别是早中晚时辰,老人们是不让孩子外出的。因为小孩子心地纯良,可以在那晚看见街上游荡的百鬼;而身体较差的人若在当晚“撞鬼犯煞”,也会被吸干不多的真气,导致大病不起。另外,最好也不要去河边或海边,以免不小心失足,成了落水鬼的替身。

七月十五的鬼节,在道教中被称为中元节,在佛教中则称为盂兰节。这一天佛教要举办盛大的“盂兰盆会”。“盂兰”是梵语的音译,意为“解倒悬”;盂兰与盆合起来是救器,即“救倒悬器”。用此盆器盛着百味美食,恭敬奉献给佛僧,承仗三宝不可思议福田之力以解救先亡倒悬之苦,所以称为“盂兰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