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帝国在前进 > 第一百零一章 德奥合并全文阅读

第一百零一章 德奥合并

勃洛姆堡和弗利契用眼神交流了一下,道“兰帕德,我就相信你一次,这件事情我们就不反对了”。

“勃洛姆堡叔叔。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林威站起来对勃洛姆堡行了一个容克礼仪,林威知道让这样一个古板的将军信任有多么难,同时祈祷历史照旧,千万别起蝴蝶效应,让德奥顺利合并。

在这些将军们走了之后,林威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刚才你差吓死我了,我以为你要和他们吵起来”,琳达心有余悸的道。

“放心吧,宝贝,劝服他们我还是有这个把握的”林威搂着琳达亲昵的道。

温存了一会,琳达忽然起来叫道“完了,我的阿尔伯特那里呆这么久了,不知道着凉了没有”,着就跑到了旁边的屋子。

看到此景,林威也倍感无奈,起身道“琳达我去总理府向元首汇报了,晚上回来吃饭”。

“知道啦”琳达的声音透着房门传过来。

希特勒直到国防军的将帅们不在反对之后,很高兴,实话如果他们执意反对,希特勒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好在林威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在1937年4月在吉多.施密特陪同下,许士尼格登上了开往萨尔茨堡的夜车。次日上午,他们便来到了德国边境。而此时德国的欢迎队伍已经站在了德国海关的一侧等候,其中包括德国驻奥地利全权大使冯.巴本,德国外交部长牛赖特还有我们的主角兰帕德&克虏伯。

等到对方来到这里的时候,林威他们抬起了自己的右手,他们用希特勒式敬礼对这个奥地利总理表示欢迎。接着德国海关官员也都非常潇洒地抬臂敬礼;看到这个情况两个奥地利的客人也以此礼回敬,虽然此举在奥地利是犯法的。但是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也没有办法。

奥地利总理在去伯希特斯加登之前,还特别得到希特勒的保证:1936年7月11日签订的协定将保持不变。在这个协定中,德国答应尊重奥地利的独立和不干涉奥地利内政。许士尼格是一个软弱的文雅的奥地利政府首脑,时年41岁。

在会谈开始的时候,他自然先来一阵彬彬有礼的寒暄,几句有关当地风景和天气之类的话。但是阿道夫·希特勒却粗暴地打断了他:"我们不是请你到这里来谈风景和天气的。"

然后就冰雹似的向这位总理袭来,什么奥地利政府避免对德采取友好的政策,奥地利的整个历史就是一种不断的叛逆卖国行为。过去是如此,现在也没有好一些。现在他已下定决心要使这一切告终。还什么他已获得了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比任何德国人都伟大。凡是不赞成他的人,就要被摧毁。

听了希特勒的话,许士尼格感到有不对劲。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反驳道:“元首阁下,奥地利的全部历史曾是德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是主要的一部分。所以在这方面,奥地利的贡献是相当大的。而奥地利和德国已经分裂很久了。为了不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我建议还是不要合并比较好!”

“许士尼格总理,来看看这个”这话,林威马上从随身的公文包取出一叠文件,许士尼格打开一看,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签名,看着许士尼格疑惑的样子,林威解释道“这些人都是同意德奥合并的人的签名,他们之中有农民,有工人、有律师、有医生,有着形形色色各种各样职业的人。我让你看这个东西就是想让你知道,德奥合并的历史潮流是不可阻挡地”。

许士尼格虽然不认识林威,不过拥有着良好修养的他还是耐着性子道“这位年轻人,我想你应该明白,我们奥地利并不孤立于世,而贵国入侵奥地利也许就意味着和世界开战!所以为了德国和奥地利两国的和平。我希望我们还是平心静气的共同解决问题。毕竟战争对谁来都不好!”

“不错,德奥合并的历史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希特勒也站起来重复了一遍,在这些威胁以后,希特勒要许士尼格注意到奥地利孤立的和毫无办法的处境。他:"片刻也不要以为世界上有任何人能使我放弃我的决定。意大利?我同墨索里尼是一致的。英国?英国不会为奥地利动一动指头。法国?法国本可以在莱茵兰制止德国,那样我就不得不后退,但是现在对法国来太迟了。现在我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给你谈成条件的机会。"

看着咆哮中的希特勒,许士尼格只好问道“那么,请问,德国总理的条件到底是什么?”

希特勒看着已经似乎准备退却的许士尼格,眼中的藐视丝毫不加掩饰的露出来,冷笑着道“总理先生,我想我们可以下午谈这个问题,现在,我已经饿了”。

午餐后,德国外交副部长里宾特洛甫送来了一个文件,实际上是德国的最后通牒,要许士尼格在一星期内把奥地利政府交给纳粹分子。至于为什么是里宾特洛甫,是林威推荐的,牛赖特也不喜欢干这种事情,把他支到一边去,也林威省心,省的时时刻刻担心,魏玛这些遗留下来的精英和希特勒起冲突。

这份最后通牒的具体内容是,具体内容是,对奥地利纳粹党的禁令要取消,所有监禁着的纳粹分子统统都要释放,要由亲纳粹的维也纳律师赛斯-英夸特博士担任内政部长,他要有主管警察和保安事务的权力。要委任另一个亲纳粹的人格拉斯-霍尔斯特瑙为*长,要通过若干措施,包括有步骤地交换100名军官,来使奥地利军队和德**队建立更密切的关系。最后要求奥地利纳入德国经济体系。为了这个目的,要委任亲纳粹分子菲许包克博士为财政部长。

许士尼格看过这个文件后,立即认识到,接受这个最后通牒,就意味着奥地利独立的终结。他还有一个最后抵抗的机会。他要求再次见希特勒。希特勒看见许士尼格根本没给他开口的机会,斩钉截铁的道,"这个文件没有什么可讨论的。我不会改变其中的一。你必须原封不动地在这个文件上签字,在三天内满足我的要求,不然我要下令向奥地利进军。"

这个时候,被林威专门请来镇场面的武装力量总司令勃洛姆堡元帅道“许士尼格,如果你不签字,战争将降临到奥地利,德国国防军已经动员完毕,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奥地利置身于战火中,希望你考虑一下”。

看着勃洛姆堡满脸不情愿的进行威胁,林威偷眼观看希特勒的反应,林威此举只希望,魏玛留下来的精英们和希特勒能够和平共处,如果没有他们的牵制,以后希特勒肯定又会不知道把德国带往何方。

直到看见希特勒的笑容,林威总算松了一口气,总算暂时没爆发内讧,维持了两派的平衡。

面对这个希特勒这个战争狂人,许士尼格只能道,“根据奥地利宪法,只有共和国的总统才有法律上的权力来接受这样一个协定和予以实施。虽然他愿意吁请总统接受,但却不能担保。”

希特勒直勾勾的看着许士尼格,阴沉的道“你必须担保”。

许士尼格虽是经过政治动荡的老手,但在武装进攻的威胁面前,终于向希特勒屈服了。在签署完这个协议之后,许士尼格就离开了贝希特斯加登,因为要使这个使协议生效,必须获得奥地利议会、内阁和米克拉斯总统的批准,为此许士尼格必须得花上不少时间。希特勒只给他三天时间,即2日到期。于是他立即与米克拉斯磋商。

4月16日,奥地利政府宣布了对纳粹分子的大赦,并且公布了改组后的内阁名单,阿图尔·赛斯-英夸特被任命为*长。第二天,这个纳粹部长,这个奥地利的第一个吉斯林,就赶到柏林去见希特勒,接受主子的命令。

4月20日,希特勒向国会发表了大家等待已久的演。希特勒宣布道:有1000多万日耳曼人住在同我们边界接壤的两个国家里……有一件事情是决不能有什么怀疑的。不能由于政治上同德国分开而使权利--那就是自决的一般权利--也遭到剥夺。一个世界大国不能忍受它的旁边的同种族弟兄遭受残酷的折磨。保护这些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政治上和精神上自由的日耳曼人民,是德国的职责。

这是直率而公开的通知:今后解决700万奥地利人和300万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的前途,是第三帝国的事情。

这份宣言,让德国所有人激动万分,从神圣罗马帝国之后,德意志和奥地利便永久性的分裂了。虽然每一个德国领袖都在内心深处无时无刻的想着统一,但是都失败了,哪怕是铁血宰相——俾斯麦。而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怎么能不让德意志的人民激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