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帝国在前进 > 第二百二十八章 激战在阿布维尔(4)全文阅读

第二百二十八章 激战在阿布维尔(4)

“伽斯基中校,考赫勒尔中校已经从仓库区取得了决定性进展!那里的守军已经基本上被肃清!”考赫勒尔中校已经攻占仓库区的消息马上传达过来,第五连连长弗罗特斯切尔少校对伽斯基中校提议道,;“为了尽快将这里的残敌肃清,控制港口,我们可不可以让考赫勒尔中校的大德意志第一营过来帮忙?”

仍然紧锁眉头关注前面战斗的伽斯基中校,听见弗罗特斯切尔少校的提议,手微微抖了一下,微微一思索,怅然道,;“发电吧,让考赫勒尔中校过来!”伽斯基中校和自己这位对手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心思缜密,而且不多话。伽斯基中校还会充分听取下属的意见,当下属的意见对战斗有利的时候,伽斯基中校会毫不犹豫的采纳,所以弗罗特斯切尔少校采明知道,伽斯基中校和考赫勒尔中校现在的关系,仍然向伽斯基中校进行提议。

弗罗特斯切尔少校的目的达到了。经过深入思索的伽斯基中校最终同意了弗罗特斯切尔少校的建议。向考赫勒尔中校请求支援,实话伽斯基中校十分不愿意这样做,但是形势对自己十分不利,迫使伽斯基中校不得不采取这样的行动。

因为在居民区的战斗有以下两个弱。

其一,是敌我短兵相接、贴身肉搏,残酷性大。由于战斗几乎都是以步兵轻火力突击为主,又都在视距内进行,地形复杂莫测,因此在巷战中,重武器没有用武之地。城市中建筑物密集,高楼林立,提供主要火力支援的坦克和装甲车等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无法将炮管抬到足够的高度,因此也就无法对高处目标进行有效射击。狭窄的街道还使坦克等大型战车无法掉头,从而使其侧面及尾部极易遭受攻击。在巷战中,部队的机动性受到严重制约;视野局限,使得观察、射击、协同非常不便,很多情况下部队战斗队形被割裂,只好分散成各个单元独立作战。

其二,是敌我彼此混杂、犬牙交错,危险性强。由于没有一条清晰的战线,敌我混杂、敌与平民混杂,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胶着状态,而进攻一方在明处,抵御一方躲在暗处,则更增加了巷战这种军事行动所具有的难度和风险。高大的建筑物和构筑在地下的掩体正是藏匿狙击手的好地方,“在别人向你射击前,你根本不知道敌人是谁”,子弹来自何处。出其不意的伏击与防不胜防的狙击,常常使进攻者胆颤心惊,陷入惊惶不安的恐惧魔影中而不能自拔。

虽然巷战中,重武器都还是有用的,特别是掩护部队冲锋的时候,坦克可以抵近射击机枪掩体等工事、清除铁丝网路障等大口径火炮可以用激光制导炮弹进行远距离精确掩护射击口径迫击炮、无后座力炮等更是步兵分队的掩护必备,但是现在所有的东西,大德意志第二步兵营都没有,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大德意志第一步兵营的支援。

正因为如此,伽斯基中校才同意了自己属下的意见。同意考赫勒尔中校的大德意志步兵团第一营支援自己的作战。

因为这样以来,伽斯基中校就已经必须借助考赫勒尔中校的第一营尽早的结束结束战斗。但是伽斯基中校并不后悔。因为在伽斯基中校的眼里。没有比完成任务给更加重要的事情。自己的大德意志第二步兵营大多数的士兵都是大德意志步兵团成立之后,从各个军区调过来的新人,所以不可能和考赫勒尔中校的第一营那些老人相媲美。所以从这次的作战开始,伽斯基中校就没有想和考赫勒尔中校一较长短;伽斯基中校把竞争放在了以后的时间。所以向考赫勒尔中校求援并不是多么大不了的事情。

伽斯基中校这次在阿布维尔战斗中投入了相当的狙击手,他们打算把阿布维尔分成几个区,然后在每个区内派出两至四人的狙击组,而普通的陆战队员们则进行挨家挨户的搜查,把抵抗人员从隐身之处赶出来,交由隐藏在阵地上的狙击手来一一射杀。

但是伽斯基中校派出的狙击手明显不如先前在矮墙区的狙击手多。担负这次主攻任务的美大德意志步兵团的第二营率先采纳这种模式,白了就是将狙击手和与德国普通步兵进行混编。

这种模式其实是源于林威在西班牙指挥的马德里战役。在西班牙内战之前,德国总理希特??勒就下令军队提高反游击战能力,但*却当成了耳边风,结果在西班牙吃尽苦头。德国的秃鹰军团才想出对付西班牙共和政府的最有效的战法,那就是将十来名德**官换士兵派入西班牙武装力量或者某个村庄,鼓动他们参加的积极性,同时由德国提供炮火和战机支援。这样一来,西班牙共和政府的逃兵数量减少,城市战和反游击战效果大增,直到马德里战役打响,城市巷战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德国为此得意地将此战术归结于“强龙与地头蛇相结合”。

与此同时,伽斯基中校也十分重视巷战中的战术,并且总结出了几经验。

第一就是,知己知彼——拐角观察,巷战和野战的最大不同在于,战场被无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建筑分割,任何战术单位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而狭窄的场景之中,这给本方观察、火力的运用都带来了限制。同时,对于你的敌人而言,这个问题也是同样存在,只不过他们对于场景的构造更这熟悉,并且处于守势,这一切都更为使得巷战术成为最复杂的步兵战术,街道两侧的墙壁阻碍着敌人视线,也保护着本方战术单位免于火力的直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巷战战术就是围绕墙壁而展开的战术,这直接体现于对各种拐角的运用——无论是观察还是攻守,都是通过拐角来实现的。

在敌情不明的区域进行拐角观察,无疑是对执行者勇气和智慧的双重考验。在战况复杂多变的特殊环境下,延迟一秒往往就会给己方队带来毁灭性的后果,而如何在执行这个危险动作的过程中既清楚观察到敌情,又能有效保护自己,就要看对拐角观察战术运用的熟练与否了。

但是在法国的守备部队坚守的情况下,这一切的措施都无济于事,为今之计,只能请自己的死对头赫勒尔中校的大德意志第一营帮助自己了。对此伽斯基中校也没有好办法。

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德国班级武器的匮乏,MP38都只有突击手(schutzen)才有,而其他士兵只能当步枪手(fusilier)。巷战要求的就是单兵火力密集,而MP和毛瑟无法在狭的空间提供连续火力,也没有替代的自动火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还有就是弹药,PPSH41能够有75发的弹鼓,而MP却没有弹鼓,巷战时突然换弹夹,而敌人却还在达达的火力压制——想想都是很恐怖的事情。德军压根没做好巷战的准备,直到柏林巷战还是如此。

考赫勒尔中校的大德意志步兵团第一营闻讯之后,马上赶了过来,毕竟虽然两人之间有一些芥蒂,但是大家都是德意志的军人,是不可能因私费工的。

大德意志第一营和第二营合兵一处,马上让东北部居民区守军已经捉襟见肘守背力量更加虚弱。在各种各样优势之下。大德意志第一营和第二营,很快取得了进展。

随着大德意志步兵团的步步紧逼,守卫阿布维尔港的法国守军被压缩到越来越的范围里。虽然他们仍然在顽强抵抗,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可以已经占据主动地位的大德意志步兵团已经锁定了胜局。

经过激烈的交战,在各个方面都占优势的大德意志步兵团围攻下下,占据只剩下几座居民楼的法国守军终于投降。因为到了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法**队怎样抵抗,到已经改变不了结果。所以只能投降。这也标志着古德里安的第十九装甲军已经初步完成了既定计划。开始朝着占领英吉利海峡所有港口的目标前进。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战斗之后,陷入绝望中的法**队终于投降了。古德里安也终于取得了在英吉利海峡边上的第一座法国港口。在比利时撤出的英法联军也被压缩到了一篇狭的地带。这也标志着如果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比利时撤出的英法联军已经从横两人瓮中之鳖。

此时,约有40万英法联军退缩到敦刻尔克一块很的三角地带,陷入了重围,前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后面是如虎似狼的追兵。盟军丢盔卸甲,溃不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