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帝国在前进 > 第三十二章 无题全文阅读

第三十二章 无题

为了要进一步鼓起军方领袖们的热情,希特勒在4月4日设立了国防会议,来加紧执行一项重整军备的秘密计划。个月以后,在7月0日那天,他颁布了一项新的陆军法,废除了民政法庭对军人的司法管辖权,取消了士兵的选举代表制,从而恢复了军官团的历史悠久的军事特权。许多陆、海军将领开始从另外一个比较赞成的角度来看待纳粹革命了。

为了要给罗姆吃些甜头作为安慰,希特勒在19年1月1日任命罗姆和副党魁鲁道夫·赫斯为内阁阁员。在194年元旦,又给这个冲锋队的头子写了一封热情友好的信。他一方面重申"陆军有责任保卫国家,抵御境外敌人",同时又承认"冲锋队的任务是确保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第三帝国的存在",并且承认,冲锋队的成绩"主要应归功于罗姆"。这封信刊登在194年1月日纳粹党的机关报《人民观察报》上,对于暂时缓和冲锋队中存在的不满情绪,起了很大作用。在圣诞节和新年的普遍善意气氛中,冲锋队和陆军的斗争,激进的纳粹党分子要求进行"第二次革命"的叫嚣暂时平息下去了。

19年春季,德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变得更糟了。第三帝国在外交上空前孤立,军事上软弱无力。整个世界对于纳粹的*,特别是迫害犹太人感到憎恶。德国的邻邦,特别是法国和波兰,态度是敌对的和多疑的。早在19年月,波兰在但泽举行了一次军事示威之后,毕苏斯基元帅向法国人表示最好联合起来对德国进行一次预防性的战争。甚至墨索里尼对于希特勒上台执政,事实上也并不热心,尽管在表面上他装出欢迎第二个法西斯国家出现的姿态。一个潜力上大大强于意大利的国家元首,很可能不久就使墨索里尼这位领袖黯然失色。一个狂热的泛日耳曼德国,对奥地利和巴尔干各国都有野心,而在这些地方,那位意大利独裁者也已经提出过他的领土要求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支持共和,反对纳粹法西斯主义。这样,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中,第三帝国的确是孤立无友、失道寡助的。而且,它又没有武装,或者说,同它的高度武装的邻邦对比之下,是不堪匹敌的。

因此,希特勒外交政策的当前战略和策略,是由德国的软弱和孤立处境这个严酷现实所决定的。但是,自相矛盾的是,这种处境又提供了符合他自己和大多数德国人最强烈希望的自然目标:在不致引起制裁的情况下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在不致引起战争的情况下重新武装。只有在他完成了这双重的短期目标以后,他才有军事力量,才能毫无牵制地实现既定的长期外交目的,而它的具体目标和方法是他早在《我的奋斗》中就十分露骨和十分详尽地规定了的。

现在希特勒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以宣传裁军与和平的方法来迷惑德国在欧洲的敌手,同时睁大眼睛寻找他们集体甲胄中的弱点。19年5月17日,希特勒在国会发表了"和平演说",这是他一生中最漂亮的演说之一,是欺骗宣传的杰作,它不仅深深地打动了德国人民的心,使他们团结在他的周围,而且在国外造成了一个使人有好感的印象。就在前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刚刚向44个国家的元首发出了一封动人的信件,概述了美国在裁军与和平方面的计划和希望,呼吁废除一切进攻性武器--轰炸机、坦克、机动重炮。希特勒很快地响应了美国总统的呼吁,并且加以充分的利用。希特勒说,他的政府对罗斯福总统的呼吁表示热烈的欢迎,德国愿意放弃一切进攻性武器,也愿意解散它的全部军队,销毁它现有的少量武器,如果邻国和有武装的国家也这样做的话。他还强调,德国不想进攻别国,只想谋求安全,愿意同任何国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这篇演说,还有不少温和的辞句和热爱和平的表白,使得忧心忡忡的世界感到又惊又喜。给人的印象是:德国不要战争,战争是"疯狂透顶的事"。它会"造成现有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崩溃"。纳粹德国并不希望把其他国家的人民"德国化"。"上一世纪的心理状态使人们认为,他们要把波兰人和法国人变成德国人,这种心理状态同我们是格格不入的……法国人、波兰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民都是我们的邻人,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改变这一客观现实,否则,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其中有一个警告。德国要求同所有其他国家享有平等待遇,特别是在军事方面。如果不能得到平等待遇,德国宁可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然而,在西方世界同声庆贺希特勒出乎意料的讲道理的时候,这个警告没有引起注意.

伦敦《泰晤士报》也认为,希特勒的平等待遇的要求是"驳不倒的"。工党机关报伦敦《每日先驱报》要求相信希特勒的话。保守的伦敦《旁观者》周刊认为,希特勒已响应了罗斯福的呼吁,这个姿态使惶惶不安的世界有了新的希望。在华盛顿,据德国官方通讯社引述罗斯福总统的秘书的:"总统对于希特勒接受他的建议感到很鼓舞。"

从这个性格暴躁的纳粹独裁者口中说出来的,竟不是如许多人所预料的蛮横威胁,而是甜言蜜语,全世界都给迷住了。而在国会中,甚至那些还没有被投入狱中或自行逃亡的议员,也没有表示异议,都投票赞成希特勒的外交政策演说,使得国会能够一致地予以通过。

但是,希特勒的警告并不是空口说说的。当10月初看到协约国坚持要在8年之后才肯把它们的军备降低到德国水平的时候,他就在10月14日突然宣布,由于其他大国在日内瓦不肯给予德国平等待遇,德国立即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与此同时,他采取了其他三个步骤,即解散国会,宣布他将把他退出日内瓦会议的决定交付全国公民投票来认可,最后命令*长冯·勃洛姆堡将军向军队发出秘密指示,如果国际联盟采取制裁行动,就要抵抗武装进攻。

希特勒所以把公民投票和国会清一色的纳粹党议员的新选举,规定在19年11月1日举行,这是因为这一天容易激起德国人民复仇情绪,这是1918年停战"国耻纪念日"的后一天。11月4日,他在布累斯劳举行的一次竞选大会上说:"我们一定要使这一天在我国人民的历史上成为得救的一天,历史将这么记载:在11月11日,德国人民正式丧失了它的荣誉,而在15年后的11月1日,德国人民又恢复了它的荣誉。"在投票的前夕,11月11日,兴登堡总统向全国发表广播演说,支持希特勒政府的内外政策。他说:"明天你们要表现出坚决的民族团结和对政府的支持。同我和国家总理一起拥护权利平等和光荣和平的原则,让全世界看到,我们已恢复了德国的统一!"

在经过了15年的挫折失望并对战败后果怀了15年的愤懑不平以后,德国人的反应几乎是一致的。,合格选民之中约有96%参加了投票,其中有95%赞成德国退出日内瓦会议。甚至在达豪集中营中,被拘的4人中有154人投票赞成那个把他们拘禁起来的政府!

德国柏林SS总部二楼的一个普通的房间,从门牌号上可以知道这是党卫军全国副领袖兼总参谋长兰帕德&克虏伯的办公室,房中此时的气氛十分凝重,说不出的压抑感。

“好了,有什么话就说,不用跑这来静坐式抗议,有什么困难,还是碰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林威对着自己的手下,也不好训斥。

过了半天还是没有人说话,林威等的不耐烦了,边说道“要是没有什么事,就好好去工作,不要没事跑到我这里来”。

房间里的人刹时喧哗起来,搞的林威头昏脑胀,“给我安静点,有什么事,说”林威终于忍不住大喊道。

终于在几个人催促下,林威的副官海因茨不情愿的站了起来“队长,我有话说”。

“我捂着你的嘴了吗?”

呃!海因茨被呛的不轻,不过还是马上调整过来说道“队长,从加入党卫军第一天起,我就以身为一名党卫军的战士为毕生荣誉,每位战友都是我的手足,不论出生,地位。为元首誓死效忠”。

“别说废话,说重点”林威毫不客气的打断了海因茨的话。

“队长,希姆莱现在和戈林勾结在一起,,把我们党卫军内部弄的乌烟瘴气,听说还要在他下属的情报部门挑选出来什么十二骑士,简直把自己的当成了国王,我还听说希姆莱不知道从哪找了几个巫师,那几个巫师对希姆莱天天对希姆莱进行吹捧,说的话简直让人恶心。在外部对戈林唯命是从,让人家看来我们党卫军简直成了戈林的跟班,队长不能在让希姆莱这么下去了,在这么下去不知道党卫军会变成什么样子”被林威打断了两次海因茨终于完整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