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侯爷贵性 > 第五章 如意斋全文阅读

第五章 如意斋

读到此处,乐琳不禁猜想,这个乐山会不会亦是穿越而来的?

否则,他的所作所想实在太超前了。

只是,这万中无一的匪夷所思之事,全都发生在乐家,几率也未免太小了。

她手中在读的这本《乐公传》,言语生动,更似是野史。

当中,还记载了安国侯府的由来:

“熙隆十二年冬,乐公禀太祖曰:‘臣有不情之请。愿辞官从商。’

“太祖惊而拒之。

“乐公谓上曰:‘重农抑商由来已久,自春秋至今,已有千年,霎时间难以逆转。臣当作表率,辞太尉之职而从商,愿告示世人,商途亦乃正途,世上并非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太祖见其心意已决,遂准之,又传圣旨至乐府,封乐公为安国侯,赐良田千亩。

“乐公拒之曰:‘臣本军中一卒,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然陛下不以臣之卑微,破格提拔,臣得以一展抱负。此赏识之恩,臣万死不能报其一二,建功立业,实乃分内之事也,臣实不敢受也。’

“太祖劝曰:‘卿家言重,若无卿家,何来朕之江山?况且,卿家不为自身,亦需虑及卿之子孙后代也。’

“乐公答言:‘子孙若如我,要此爵位良田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更不能受也,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读罢,乐琳不免感叹,这乐山还真真是个明白人。

尽管史书没有明说,但按常理推测,当时的乐山或许已经是功高震主。

急流勇退,要智慧,更要勇气,而他这番子孙贤愚的说法,既有哲理,又保存了与皇帝的情分。

民间野史,从来都是讲坏话的多,《乐公传》对乐山的评价却很高:

“乐公从商,建食肆、客栈、米铺等民生日用,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世人多受其惠。又组专贩丝绸、茶叶、药材之商队,赴边境与西夏、契丹互市,与其市马而换之,各取所需,边境之宁,大多得益于此。

“熙隆十八年秋,乐公携茶丝瓷器,率商船队赴东瀛、高丽,遇风浪,乐公所乘之船沉于琉球。太祖其后遣人往琉球寻乐公尸首,未果。

“太祖闻此讯,追封乐公为安国侯,又谓皇后符氏曰:‘芸芸众生,所求不过温饱安逸,朕为其创盛世,未有负也;宫中佳丽,盼帝王恩宠,朕雨露均霖,亦未有负;群臣百官,望拜相封侯,朕令有能者居之,更未有负;唯乐慕仁,自军中献药起,屡出奇策,屡救朕于水深火热,然从未有所求。

“‘朕自问无愧天地,却唯负一人。’

“太祖遂郁郁不展,翌年春,崩。”

……

读完这四、五本史书,乐琳掩卷长叹。

因着这个乐山的所作所为,兴许已经产生了不可预知的蝴蝶效应。

这个时空的事情,与自己原本知道的历史,或许有了很大的变化。

对于未来,她只觉得愈发茫然了。

……

镂空的雕花窗桕,透入浅浅的暮光,淡淡的檀木香充斥身旁。

城北如意斋的内厅中,金窗玉楹,乐琳亦无心玩赏。

掌柜郑友良惴惴不安。

自从老侯爷乐信和侯爷乐松去世之后,夫人石氏一贯是不太理店里生意的。

今天少东家却忽然驾临,还带着两个凶神恶煞的护院随从,虽说他从未曾做过对不住东家的事,但这几年来,如意斋的生意每况愈下,一想起老侯爷的恩情,郑友良就感到惭愧难言。

然而,郑友良愁眉苦脸的样子,也让乐琳心烦得很。

她又想起昨晚问石氏的事情。

——“娘,我是不是有一枚凤凰式样的白玉佩?”

“凤凰?”

石氏细细想了想,疑惑道:“凤凰式样大多是旧式样,你不是一直嫌弃的吗?”

乐琳又问:“那府中呢?可否会有?”

石氏摇头道:“你爹爹、翁翁他们的品味都比较清雅,喜好花草纹饰,凤凰的实在不曾见过。”

看来,那个玉佩不在侯府里。

也罢,乐琳已有心理准备,又问道:“娘,孩儿明日能否出府?”

“出府?”

“孩儿想添些登样的挂饰,好歹是去面圣,不能失礼我们侯府啊。”

“外头买的又哪里有府中的好?真正的宝物都是代代相传的,家道中落才会转卖,纵是奇珍,也是不祥。”

乐琳无以辩驳,只得撒娇道:“可我好久没出去了,实在无聊得很,娘,你就依了我吧。”

石氏心有不忍,这个年纪的孩子,大多是贪玩的,难得宝贝女儿主动提出,自己又怎么忍心拒绝?

于是应允道:“好吧,就让你得逞一回。不过,娘亲是寡妇,不好陪你外出,你明日带上川芎和大黄两个护院一起去。今后,也是由他们随从你外出,可好?”

“川芎、大黄?”

还有石氏的侍婢茯苓。

乐琳好奇问:“莫非,府中仆役都是用药材做名字?”

“正是,而且都是苦药。你翁翁说的,苦口良药利于病。”

……

石氏与她交代说,这如意斋是侯府盈余最好的产业,既然要买首饰,让乐琳顺便来看看。

本来她还满心期待的,可来到之后,看见这里门可罗雀,不禁忧心,这安国侯府的状况,还真是不乐观啊。

珠宝首饰在古时候是达官贵人的玩意,乐家无人在朝,自然没有人赏面子。然而如意斋卖的,偏偏又都是比较阳春白雪的贵价货,生意又怎么会好?

再看看郑友良拿过来的玉佩,乐琳更是重重地摇了摇头。

“郑掌柜,我想要找的是凤凰式样的白玉佩,这个不是白色吧?”

晃了晃手中那半白半黄的玉佩,乐琳有点无语。

郑友良急出一头汗。

确实,那块玉瑕疵是颜色不好看,不过还算是通透。

只不过,少东家从小锦衣玉食,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自然是看不上这货色的。

唉。

郑友良在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

店里好几个月都没有一笔进账,还要支付伙计的薪金,哪里有钱去采买新的珍宝呢?

于是,只好把符合要求的差不多的玉佩都拿来了给少东主。

乐琳再翻了翻其他玉佩,完全没有一块和那凤凰白玉佩有半分相似。

叹了口气,她无奈认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只好上下而求索了。

想了想,又对郑友良问道:“郑掌柜,我能看看账本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