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厨子很忙 > 第二百五十六章 红英的期望、刘能的算计全文阅读

第二百五十六章 红英的期望、刘能的算计

姚远在那里得意的不得了,却忘了那句老话,天底下没有平白无故的掉馅饼的事情。

这个大馅饼能砸到他的脑袋是,后面全是因为他那个便宜徒弟,那位梳了马尾辫子的小红英在推动!

小小的小红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无心插柳间,让他的便宜师傅捞到了一个大便宜!

从顾冬雨那里讨了馊主意以后,小红英一个电话就打给了市里的高官,高官的反应让她觉得挺满意,人家没有推诿、没有摆架子,一口就答应了这事要彻底查办。

然后小红英就又开始逼着刘能兴,要求他想方设法的把红旗中心厨房给推出来,以后整个清水中学最好都能吃上中心厨房给做的饭。

刘能兴先是推脱学校里的事情自己管不着,然后就是编了各种理由推脱,可是没过多久,他居然就改了主意,答应一定把这件事情给办成,还说我家红英想吃口好吃的,那就是最高指示,必须得落实!

具体这位刘能是怎么落实的就不知道了,小红英就只关心结果,结果是这件事情还真的办成了,不只是清水中学,整个清水镇的学生餐以后都由中心厨房来负责!

这件事就这么办成了,一块硕大的蛋糕就这么砸在了姚远的头上,每个月超过三百万的一个大订单,轻轻松松就归了还没开业的中心厨房。

而背后一切的起因,只不过是那位十四岁的马尾辫子小丫头嘴馋了,想每天吃上点顺嘴的午餐,而已。

所以,小红英还真是她师傅的好徒弟!

有些人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姚远整天大大咧咧、咋咋呼呼地想卖点鲍鱼、卖点红酒,想给自己的红旗公司再找点财源,就没想到,自己的小徒弟随手鼓捣鼓捣,就给自己甩了这么大的一个单子。

小红英出身很苦,早早地就没了爹妈,是跟奶奶相依为命长大的。

但是他父母的牺牲给她打好了一个超级人脉系统,满村的人都受过他父母的莫大恩惠,知恩图报的人还是多数,受了人家的救命之恩,就想着回报给这位变成了孤儿的小丫头。

刘能兴就是当中的一个,够市侩、会钻营,这些都是刘能兴身上的缺点,而且还显而易见,很多时候就不招人待见。但他同时身上的优点也不少,那就是热心并且肯付出。

尤其是对自己恩人的孩子,那位古灵精怪的小红英,到现在还没有自己孩子的刘能兴,有时候简直把小红英当成了自己的亲生闺女对待。

当然,对于这点,小红英肯定是不认,她只是觉得这位刘能用起来比较顺手而已,有什么难事只要找到这位刘能一般就都能解决,小丫头脑子里根本没有什么官大官小的概念,有时候使唤起刘能来简直不当回事。

而刘能兴呢,倒是也总乐此不疲。

这次当小红英提出来最好让自己师傅以后负责自己学校的供餐时,刚开始刘能兴还没太当回事,但后来越想这件事就越靠谱,而且如果姚远能接手这个供餐工作,对镇子里的好处多多。

能力上就不用多考虑了,这个红旗厨房能把一个破落村子都改造成了美食村,每天的接待量都到了好几千人,这个能力已经都是有目共睹。

就有绝对把握,把学生的营养餐交给了姚远以后,肯定不会再出那种菜里吃出来青蛙的狗屁倒灶的事情。

红旗厨房如果能把这

件事给接过来,自己就可以要求他们所有的原材料进货必须优先本地货源,以姚远的尿性,他肯定是能做到的。

当初就是姚远建议让发展绿头鸭的养殖,为了打消养殖户的顾虑,还主动提出来了包销政策,光这一项就给自己手里又多了一个利民的工具,自己当了领导,身边就缺这样的能人能帮着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那么如果统筹一下,把辖区内的学校用餐问题统一交给那位姚远解决,那这家中央厨房肯定还能给当地带来更多的好处。

每人十八元的标准,那么原材料这边最好得占去三分之一吧?七千人的规模呢,这个账简单一算就很明白,每个月最少得用掉一百多万的蔬菜、肉类、米面、副食!

这些是什么?这都是辖区内农民自己就能生产的东西!

有了这个采购量,每个月就能给辖区内的农民户凭空多出来一百万的收入!

农民想脱贫致富靠什么,不就是靠把地里产的东西卖出去吗?卖给谁呢?就没有比这家中心厨房更好的对象了!这些营养餐原来都是由些乱七八糟的人经营,他们从哪里采购原料当地就根本没法控制,而这些一旦交给了红旗公司,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是肥水,绝对不能流入外人田,一旦有别的区外的公司在当中插上一脚,清水镇就得错过一个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带动农民致富的一个好机会。

刘能兴的脑子如果动了起来,那是一般人根本比不上的,借着去学校考察,就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轻而易举的就把这件事情给办成了。

当然,不可否认,姚远的中心厨房确实是比较给力,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

而姚远还沉浸在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的喜悦中,还微微的有点懵。

这个单子只要做好了,以后就是个长期饭票,指着它一下子发大财不太容易,但是这种长流水的现金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当这个郭子达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就乐的合不拢嘴,郭子达见多识广的,又有过上市公司的从业经历,就觉得某些上市公司都没有这么好的现金流。

就红旗管理公司现有的这些产业和项目,如果放在一个有野心的企业家手里,早就可以包装一下,去上个新三板去圈一轮钱了。

好在这位姚远、姚总是个没心没肺的,每天就只琢磨着厨房里那点事,想靠着倒卖点食材挣点钱。

不过,还别说,人家到底是专业出身,鼓捣来的这点红酒、鲍鱼之类的食材还真的都是抢手货,而且那位日内亚的合作伙伴也真的靠谱,眼看着就靠这点鲍鱼和红酒,就能形成又一个稳定的财源。

这样的公司就有点意思,每天面对这样的报表才能感受到有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郭子达有时候就祈祷,但愿这位姚远、姚总能开窍开的晚一点,千万别走上别人的老路,到最后会不务正业,走上了上市圈钱那一条歧路。

......

而姚远呢,就完全没想那么多,就算是他够聪明,也绝不会想到,周边人对于自己,居然能有那么多的心思。

姚远现在的所有心思,都放在了中心厨房的开业上面。

一个生产型的中心厨房开业,也没啥好折腾的,何况现在厨房已经全力开始运转了起来,不能因为些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

影响了厨房里的工作。

但是刘能兴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宣传清水镇的好机会。

他居然又请来了平城电视台的记者,而且这次可不是什么生活栏目的二线记者,而是平成新闻栏目组的当家新闻记者。

平城市城西区清水镇的一家生产预制食品的中心厨房开业能有啥了不起的,虽然这家厨房生产的预制食品号称年预计产值高达上亿元!这样的企业对于当地来说算是个好企业,可是如果放到整个平城就根本不够看,怎么也不会惊动平城电视台的大记者。

但是如果加上这家中心厨房选用的食材原料全部来自当地,给当地的三农每年都能带来几千万的收入,扶植了当地几十家养殖户、种植户,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新闻点。

这个节骨眼,只要是能跟脱贫致富挂钩的行为,就都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

企业扎根当地,雇佣当地的工作人员,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也是一个宣传的好噱头。

连常石磊组织的那三百多人的销售团队,也被刘能兴拿去做了文章,当做了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标杆模范。

这样一来,中心厨房开业就有了一定的宣传点,再加上区里领导也帮忙说了话:“确实应该报道一下,他们这个企业是从一家村办企业发展起来的,去年就带着贫困红旗村一起脱贫致富,现在这个红旗村已经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美食村,如今又搞出来了这个中心厨房,还创办了一家五星级的养老院,所以这样的企业值得关注一下。”

于是中心厨房的几款菜品就这样登上了电视,就在晚上七点前的当地新闻中,被狠狠的宣传了一把,同时露脸的还有那几位厨房的老前辈!

而姚远乘着这个新闻的热度还没消散的时候,又开始了故技重施,找来了各个平台上的美食博主,又是投放了一波流量。

于是这家中心厨房生产的,那些看上去有些与众不同的预制菜品就已经开始悄悄的走红。

如今的老百姓其实已经不太相信那些广告宣传了,总会觉得这里面的水太深,货不对板的事情很常见。

但是对于那些位德高望重的名厨推荐的菜品,还是保留了很大的信任度,尤其是这些推荐还出现在了严肃的电视台的每日新闻里。

听到那位董大师说什么元朗盆菜里的调味定口是自己亲自指导的,而那位鲁菜泰斗陈老爷子则一脸笃定的说什么焖酥锅完美复原了自己小时候的味道。

这一下子就激起了美食爱好者的好奇心,都想买来试一试这个玩意到底有没有像他们形容的那么好。

董大师的菜,一般人还真吃不起,新开张的董氏.海参里面,一道元朗盆菜的售价都得上千!如今就能花个几百块就能尝到一模一样的东西?而且听说里面的鲍鱼还都是来自菲州的干鲍?

至于陈老爷子都已经八十多了,他心心念的一道小时候的美食会是什么味道?而且这个焖酥锅看起来原料还非常丰富,花上一百多就能买上一份,能够在家宴的餐桌上当个主打菜了。

关注这些公众号的无一不是美食爱好者,平常也喜欢在家里露两手,这些人才会是红旗厨房预制食品的主力消费者,用这个方式给产品做宣传就算是走对了路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