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县令哭穷朱元璋被气炸了 > 第259章 你们不是要看看百姓们的心全文阅读

第259章 你们不是要看看百姓们的心

木守财的笑容在告诉他们,自己这个当官的用这么个笑容来给你们打气,你们应该有自信心才对。

“皇帝陛下当真愿意听我们的意见吗?”

一个老头颤颤巍巍的问道。

“当然愿意,当今陛下可是难得的明君,只要在站在道理层面上立得住脚,他们绝对不会把张大人怎么样。”

木守财曾经得到过张松莫大的恩德,所以他是坚决站在张松这边的人。

“这样的话我们就放心了。”

张松不仅除掉了吕台这样的混账东西,还给他们发了很多粮食,让他们吃了饱饭。

这在封建王朝粮食是贵如金子的时代里谁愿意给你粮食,那简直就是再造之恩一样的。

其实在张松的六合县粮食是五文钱一斤。

根本就算不上贵。

只是在石河县,这里就大大不同了。

因为吕台这样的狗官当政,所以让百姓们过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

百姓们被领进朝堂之上。

朱元璋就让百姓们开口说话,百姓们当然是站在张松这边说话的。

等每个百姓说完之后,朱元璋笑着看向群臣。

“你们说的天下百姓,我把天下百姓的话都给你们听了,你们还有什么说的?”

这些百姓看见这些当官的都要诋毁张松,记得他们对这些文武大臣嘀咕起来。

虽然是小声在低谷,但这些话都传到了大家的耳朵里,每个人面如土色,脸上的冷汗直冒。

如果说以这个为契机,是他们的大不敬罪都可以的。

“所以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没话说的话,就按照我的办法去办。”

朱元璋说完这些文武百官包括胡文庸在内。

都纷纷称,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那么没事就退朝吧。”

朱元璋让木守财,把这些百姓带去每个人领一两银子算是他们来经营的车马费以及住宿费。

没想到朱元璋给他们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对于这些普通百姓而言,简直就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雪白的银子了。

张松很快得到了朱元璋的处理意见,罚奉。

“这个老朱怎么又搞这套?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听到张松抱怨的话,两个女人都领着他的耳朵骂道。

“法律的俸禄都算是小的了,要是砍掉你的脑袋怎么办?这个处罚可以说是处罚里最轻的,等于没处罚一样,对于那800石粮食你就那么在意。”

对于张松而言,这点愤怒他根本就不在乎,随便活动活动一下,他身上就有数万两白银。

他这样说完全就是为了表示自己是个老抠。

如果不表现的抠门一样,那他再多的钱也不够花。

自古以来,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做人嘛,不要特别大方,不然的话很快就会穷困潦倒。

因为天底下有很多人没有钱财,如果把你的钱散到天下人的手里。大家都分不到多少钱,而你马上就会变成穷鬼。

“他就是个老抠,能赚到很多钱,还在那里嘀咕那点俸禄。”

林真真对张松也是没话说了,做人做到这个份上简直是太失败了。

“石河县应该发展农业,让大家首先吃饱饭。我看到田野荒芜,现在要播种的话,只要播种晚稻了。”

“什么晚稻?”

两个女人都听不懂张松所说的话,但张松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只是婉儿一笑不再跟他们说话了。

说的太清楚,他们也搞不明白,所以还不如不说清楚。

张松曾经让人在澎湖岛培养稻种培养的就是杂交水稻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文明时代的所有稻种。

这种稻种还没有普及开来,因为刚刚试验。

于是张松就休书一封,让人带去给徐神机。

徐神机在得到信之后,马上让人将稻到的稻种装到了轮船上。

星夜运到了金陵码头。

张松让人告知石河县百姓把全部的青壮年都集聚到一起,到金陵码头去领稻种。

大家对这种新稻子产生巨大的怀疑。“张大人这种道子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亩产500斤吗?”

一个老头带着怀疑的目光问张松。

“当然能产那么多,要是早一点播种的话,能亩产800斤。”

听到亩产800斤,每个人都瞪大了双眼,传统的稻种每亩产量不过区区的300来斤。

亩产多出二百斤,如果一个人的口粮节约一点吃的话能吃一年。

所以说每个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目光。

林真真站出来说话了。

“放心吧,我们的张大人绝对不会吹牛的,他让西北地区种植土豆。南北性的作物落差会带来大明经济的腾飞和荣耀的发展,如果没有这点本事,他怎么敢给你们推荐稻种?”

经过林真真的解释,大家都表示相信了。

时间已经到了5月份,本应该插秧的季节却还在播种稻谷。

这一番景象立刻就传到了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的耳朵里,有些人将这个做文章又把奏章递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这些人真的是唯恐天下不乱,这么屁大的事也来烦人。要不要朕过几天清闲的日子?”

这个时候朱标正有问题要请教,就没有离开。

朱元璋在批阅旧章,让他在旁边看着他是怎么处理国家大事的,所以就有这样的话,蹦入了朱标的耳朵。

“凤凰,我觉得张松做这件事是功劳巨大。听说他在澎湖岛培育很多新型农业,当初把这个基地建在六合县的山谷里的时候,我们怀疑他在造反练兵。没想到他悄悄的把产业转移到了这个地方,继续在研究农业种子。”

“我早就知道了,不过是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乱。每天都围绕着这小子写弹劾奏章。令人不胜其烦。”

“父皇作为大明的皇帝,当然要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说父皇可以装作看不见,眼不见为净。”

听到朱标这个建议,朱元璋哈哈大笑。

“标儿终于长大了。”

“多谢父王美言。”

“石河县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缺少一个主政官员,你推荐谁去?”

朱元璋一想到石河县的问题,心里就不由得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