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反三国那些事儿 > 二 玉带里的秘密全文阅读

二 玉带里的秘密

许田围猎的试探结束后,曹*由此知了底,更加的肆无忌惮;而他的这一做法却激起了朝中有志大臣们的愤慨,当然更直接的给了皇帝刘协以莫大屈辱。

一般而言,若单是大臣愤慨的话,顶多暗暗咒骂,或者更偏激点的搞个刺杀行动螳臂当车;而如果只是皇帝感到屈辱,也就只能抹抹眼泪忍辱吞声。但要是权臣做的太过分,导致这两方面的后果都结合到一起了,那么皇帝就会想办法采取对策,大臣也会坚决按对策执行——这就有点君臣一心、同仇敌忾的性质了。这样,*纵与被*纵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权臣与皇帝之间的较量也就会正式拉开帷幕——

老丈人伏完给皇帝刘协出了个主意,就是搞衣带诏。刘协大以为然,便亲自写了张秘密诏书,全用血写成的;完事后交给伏皇后让她给缝制在玉带的紫色锦衬里面,这样可谓神不知鬼不觉。一切都弄好以后,刘协再自己把这件锦袍和玉带穿系起来,若无事状,然后派人把董承叫进来。

董承进来行完礼后,刘协说话了:“我昨天晚上给皇后俩念叨起灞河上受的苦楚,就想起了你的大功,心里感念,特意把你叫进来表达一下我的心情!”

董承惶恐,磕头谢恩。

刘协说完开场白,便把他带着出了大殿去太庙(老刘家的祖庙),转了半天转到太庙里的功臣阁内。阁内正中央画的是他老刘家的创业祖先,也就是那位泗水亭长流氓刘季(刘邦)。刘协照例焚香敬祖,董承在一边作陪。

礼毕后,刘协突然问了一句很突兀的话:“你知道我太祖高皇帝(刘邦)出身哪里,他又是怎么发展事业的?”

这句话一出,董承愣了,这么浅显的问话,别说董承和刘协了,普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皇帝怎么问这个?

不过,虽然搞不清刘协的用意,他还是试着作以回答:“您这是拿老臣开玩笑呢!高皇帝的事情,有谁能不知道呢?高皇帝从乡级派出所所长的职务(泗水亭长)立身,提三尺宝剑砍了白蛇干造反,从此投身于玩命行列,用三年灭亡了秦朝,五年推翻了项羽,这才有了我大汉的天下啊!”

好吧,刘协等的就是这句话。等董承一说完,刘协随即有意无意地感叹了一句:“唉,祖宗这么牛掰,他的后代(指自己)这么懦弱,你说可叹不可叹!”董承知道皇帝的心思,却也不敢妄对,只好沉默。

刘协又指着旁边的两张画像,问他:“这两人是不是传说中的留侯张良、酂侯萧何?”董承答:“是的,高皇帝发展事业的时候,靠的都是这俩人的本事。”

刘协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回头一看,后面的侍从站的都比较远(防泄密),才悄悄对董承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也应该像这两位先贤一样伺候在朕的左右啊!”

董承又是一阵惶恐:“老臣我哪里敢当得起这两位名臣!”

刘协不再绕弯子:“朕时常想起当初李傕、郭汜闹事的时候你在长安救驾的大功,一直没有忘记,想赏赐你点什么吧,又没什么可供赏赐的”,便指着自己身上的锦袍玉带,“干脆就把这身衣服送给你吧!以后你穿我的衣服系我的腰带,就跟时时见到我一样。”

这是君王对人臣莫大的恩眷,董承赶紧叩头谢恩。怕董承没有默契发现不了里面的秘密,脱下衣服的时候,刘协又点了一句:“你拿回去要仔细捡看(看什么?当然是其中的秘密,这个实在不能说出来),千万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这样,董承就是再傻也知道这衣服腰带肯定有蹊跷,便赶紧穿上衣袍,系好玉带,告辞刘协匆匆离开。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被曹*安插在皇宫里面的眼线向老曹报告了!来人只说了一句:“皇上跟董承在功臣阁说话,具体不详。”曹*心疑,干脆亲自入宫来看动静。这边董承出了功臣阁,刚走到宫门口,恰恰碰上曹*进来了,匆忙没地方躲闪,只好恭敬地侍立在路旁见礼。

曹*劈头就问:“国舅爷从哪里来?”

董承:“刚才皇上叫我进宫,并赐锦袍玉带。”

曹*再问:“为啥要赐给你呢?”

董承:“因为,因为想起我当初在长安救驾的功劳,所以专程赐予。”

曹*还是不会放过一丝一毫:“是吗?解下玉带我看看!”

董承心里知道这里面肯定有蹊跷,一定是皇帝给他有秘密诏书,怕老曹发现,故意拖延不解。可曹*却不耐烦:“赶紧解下来!”说完干脆派了俩人直接拽了下来。董承面如死灰。

玉带比较厚,而且一起缝制在里面的,就算老曹要看,不拆开,也绝对发现不了里面的秘密;所以,曹*看了半天,没发现个所以然,也只好尴尬地笑了笑:“果然是条好玉带!那啥,再把衣服脱下来看看。”

董承实在害怕,不敢不答应,也只好脱了锦袍献给老曹。

注意曹*的动作,这厮心有怀疑,接到锦袍后便用手提起,对着太阳眯起眼睛仔细地瞅。(锦袍比较薄,里面有东西的话在日影底下一定能看出来。)可是刘协也不傻,他怎么可能把秘密弄在锦袍里面呢!曹*看了半天,还是没发现有什么异样。

可他还不死心,觉得肯定有啥秘密,便有心试一试董承:他故意把锦袍和玉带自己穿系起来,还问周围的随从:“觉得怎么样?”随从当然说好看。曹*便趁机对董承说:“既然这样,国舅爷,你不妨把这件锦袍玉带送给我怎么样?”

——这就是红果果的试探!如果里面有秘密,董承一定不敢送给自己;而如果董承甘心奉送,那就应该没事了。一句话,此时此刻,就要看这位董国舅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了!

董承的表现差强人意:老曹那句话说完,他抬头回答:“这是皇帝赐给我的,不能送给您;您要是想要的话,我回头给您另做一件。”见董承不敢给,曹*果然疑心:“哼,你无故受这身衣带,难道里面有啥不可告人的秘密?!”

一听这话,董承心里一惊,赶紧回答:“哪里!您要是要的话,我就送给您!”

曹*盯着董卓看了半天,还是没发现出来有啥异常,只好拿话遮掩:“算了!这是皇帝赐给你的,我怎么能要你的呢!刚才只是跟你开玩笑罢了!”说完便把衣服玉带脱下来还给了董承。

董承定了定心,接过衣带告辞。回去后晚上到书院,他便仔细研究这套锦袍、玉带,希望从里面发现那个秘密。可是找寻了半天,还是没从袍子里发现什么。董承心里奇怪:“皇上赐给我的时候,还专门交代让我仔细捡看,一定有秘密——只是为啥找不见呢?”

他随即又拿过那条玉带来看。表面看起来,这条玉带也很正常:用玲珑白玉碾成小龙穿花的造型,背后是用紫色锦缎缝制的衬子;缝缀整齐,毫无破绽。——那秘密到底在哪儿呢?!

董承怎么都发现不了,可他心里又一直怀疑,便拿着放在桌子上反复研究。折腾了好一会儿,人也困了,便准备趴桌上睡一会儿。正在此时,老天帮了大忙——燃的蜡烛有一点火星突然溅到了玉带上,背衬已经有点烧着了!董承惊惧,赶紧用手拂拭。仔细一看,有一块地方已经烧破了,里面微微透漏出一块白绢,上面隐约还有血迹。好了,这便是皇帝隐藏颇深的秘密!

得来全不费工夫。董承欣喜,赶紧拿刀把玉带拆开来看——原来,里面竟然是皇帝刘协亲手书写的一封血诏!

诏书写得很感人。词意哀切,发人肺腑,废话不多,兹录于下:“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至重(先讲述伦理纲常)。近者权臣*贼,出自阁门,滥叨辅佐之阶,实有欺罔之罪(说曹*眼里没自己)。连结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皆非朕意(啥事都不是我说了算)。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我很烦我很烦)。卿乃国之元老,朕之至亲(这么实在的关系,你能忍心不帮我吗),可念高皇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除暴于未萌,祖宗幸甚(该怎么做你心里清楚)!怆惶破指,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令有负(把命都交给你了,你看着办吧)!建安四年春三月诏。”

看见诏书写得这么催人泪下,董承不仅涕泗交流,一整夜都没睡着觉。第二天早上起来,又跑到书院里拿起这封血书再看,看来看去没个好主意。实在没辙,董承便把血诏放在桌上,静静地想下一步该怎么办。可是这桌子实在太邪乎,一坐在这儿就瞌睡;很快,董承又睡着了。(大早上刚起来又睡,你说邪乎不?)

他睡着了,倒有人来访问他了。谁呀?偏将军王服。王服跟这位董国舅一向关系相当不错,因此,他来了看门的也不阻拦,王服直接进了书院。进去一看,这哥们趴着还没睡醒呢;奇怪的是,他袖子底下好像压着一张白绢,上面还微微露出“朕”字!

“朕”这个字是皇帝的专用自称,说明这里面肯定有故事!王服好奇,便悄悄把他胳膊掰开一看究竟。王服有意跟董承开玩笑。他看完以后故意把血诏藏了起来,大喊一声:“国舅你挺自在?亏你还能睡得着!”——董承猛然惊醒,突然发现不见了诏书,顿时吓得魂不附体手忙脚乱。

王服接着吓唬他:“好哇你,居然准备杀曹先生,我现在就去自首!”

董承吓坏了,流着眼泪求他:“千万别去!你要一去,我们大汉就完了!”

这时候,王服才说出心里话:“跟你开玩笑的!我祖上也是吃大汉的粮食长大的,我怎么可能干这种不忠不义的事情呢!你要真能行动的话,我愿意加入,一起砍了国贼!”

董承这才放下心,他激动地说:“你要真有这个想法,简直是国家的幸运!”王服出主意,应该去密室一块立一份义状(生死保证书),每个人都要把姓名签在上面,并且押他们三族的人性命为赌注,来誓死为皇帝和国家效力。董承听后大喜,赶紧再拿出一幅白绢,俩人把名字都签了上去。

写完以后,俩人商量再拉几个人入伙。王服先推荐:“吴子兰将军跟我熟,他可以参与这件事。”董承也表态:“现在所有的官员里面,只有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跟我熟,他们也可以加入。”——正说着呢,家人来报说种辑、吴硕俩人来访。董承大喜:“老天助我啊!”便叫王服先藏在后面。

安排好以后,董承出去把两位老友接进来在书院坐下,献茶,聊天。种辑先说话了:“国舅爷,前几天许田射鹿的事情,曹*那么过分,你怀恨不怀恨?”董承含糊回答:“怀恨啊!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接着是吴硕发言:“我一定要砍了这厮,只恨没有人跟我一起啊!”种辑一听吴硕的话,顿时热血沸腾:“好!我来!为国除害,死而无怨!”

到这个地步,其实事情已经成了。这时候,爱开玩笑的王服又从屏风后面钻出来:“好哇,你们俩居然打算杀曹丞相!我现在就去自首,董国舅就是证人!”

种辑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以为王服贪生怕死,顿时大怒:“忠臣本就不怕死!你尽管去吧。我们就算死了,也好比你跟着国贼混强!”

董承这下也彻底放心俩人了,便笑着解围:“好了!我们俩刚才就商量这事呢,正准备找人去请你们俩呢。王服他开玩笑的!”说完,便从袖子里把刘协的血诏拿出来让两人观摩。

两位大忠臣看到这份泣血哀告的密诏,顿时肝肠寸断,挥泪不止,也便依次在另一份签名状上留下了两人的大名。王服又去把吴子兰请来,跟大家一起相见,也签上了名字。到现在,义状上面就有董承、王服、种辑、吴硕、吴子兰五个姓名了!

签好名以后,董承便把这些人都召集起来到后堂秘密商量。正在这时候,来人又报告说西凉太守马腾来探望。董承跟马腾不熟,不敢让他参与,便让看门人推辞说自己有病,不能接见。马腾听到看门人的转述以后大怒:“扯淡!我昨晚在东华门外面,还看到他穿着锦袍玉带出来——装什么病!我又不是没事来找你,干嘛不接待我?!”

看门的又去回报,董承没办法,只好出来接见。还是一样的套路,坐好,献茶,聊天。马腾很愤怒:“我进京入觐,现在马上就要回去了,专门来跟您告辞的,你为啥不接待我?!”

董承脸红,只好拿言语搪塞:“唉,我突然得了恶病,不能出来接见,惭愧啊!”马腾冷笑:“是吗?!我怎么看你满面春色,不像是得了病的样子呢!”董承默然。马腾来气,拂袖便走,一边感叹一边下台阶:“唉!都不是能够救国的人啊!”

董承听出他话里有话,便赶紧把他留住问他:“你刚才说谁不是救国之人?”

马腾义愤填膺地说:“你说呢!许田射鹿的事情,我尚且气得不行;你身为皇亲国戚,居然也懈怠于酒色而不想办法为国除害——你能算为皇家救难扶灾的人吗!”

董承还不放心,怕他是曹*派来故意套他们计划的,便继续装傻充愣:“你说啥?曹丞相是国家的大臣,中央一直很依赖于他。你怎么能这么说?”

马腾顿时大怒:“哼!你居然还把曹贼当好人?!”

董承继续演戏:“嘘——曹*的耳目众多,请您低声!”马腾更怒了:“你简直贪生怕死之辈,不足以跟你商量大事!”说完又准备离开。这下董承也彻底知道了马腾心里的忠义,才对他坦诚相告:“您先消消火!我带您去看一样东西。”

说完,董承便把马腾带到书院,拿出刘协的那封血诏给他看。马腾是个粗人,可也懂得大义,他一口气读完,怒气冲天、毛发倒竖、咬牙切齿,以至于把嘴唇要咬破了——他坚定地向董承表态:“您放心!您要是有举动,我一定马上率领西凉兵作为您的外应!!!”

获悉了马腾的诚恳表态,董承又把其他人叫出来跟马腾相见,并取出义状让他签名,算是正式准许他加入。马腾是个江湖人,他不仅签上大名,还专门取酒歃血盟誓(表坚定),大声表态:“我们发誓,一定不辜负这份约定!”干完这出后,马腾指着这几位发表自己的意见:“人太少。要是有十个人,我们这事就保准成功了!”

董承不以为然:“哪来那么多忠义之士!要是人找多了,进来一两个害群之马,我们反而要集体完蛋!”马腾也承认这点,不过他认为可以在人选问题上把好关。说着,马腾便当即拿出《鸳行鹭序簿》(在职官员花名册。鸳行、鹭序指朝官井然有序的行列)来检看。

翻到刘氏宗族那一页的时候,马腾眼睛忽然一亮,他顿时拍手大叫:“为啥不请这个人来参与呢!”众人赶紧凑上前问是谁。马腾激动地回答:“就是他,前豫州牧、皇叔刘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