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游戏小说 > 同安堂 > 第十七章全文阅读

第十七章

春天如约而至。

塘头村的百姓看不到希望,他们对外界的感受是麻木的。以往的岁月,春光尚能唤起他们心中一丝温暖的感觉。那时,地主的剥削和压迫还不很残酷,他们尚能维持温饱。如今,地主老财已然把刀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怎么能让他们有心情去奢望什么呢!

春播在即,塘头村的百姓无暇咀嚼苦难,马不停蹄地忙着插秧。农时误不得。阿琬憋着一股劲,决心要在插秧中一展身手。上年收晚稻,她满心欢喜,暗暗下决心,要帮表哥表嫂一把,无奈不通农技,受累不少,却帮了倒忙。她暗自下决心,要在插秧中一展身手,补回秋收的损失。

她和阿嫂站在没过脚踝的水田里,展开竞赛。半个时辰过去,阿根嫂直起身,看着阿琬插的秧苗,乐得把刚直起的腰又从新弯下。只见阿琬插的那一垄秧苗,歪歪斜斜,有的没有插实,竟漂在水面上。

吃晌午饭时,姑嫂俩坐在田埂上,把带来的饭食和装水的罐子摆在地头。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谈心。“阿嫂,你看我是不是很笨?”阿琬问阿嫂。

“不,琬妹,你一点也不笨。”阿根嫂为阿琬倒上一碗水,“这个世界,谁干什么,老天在前世都给安排好了。你是读书的料,不要在这上瞎耽误工夫了。现在兵荒马乱,等以后太平了,你还要回去读你的书。”

吃过午饭,阿嫂重新走向水田,她阻止阿琬道:“你就坐在这看着我就成,帮我递递秧苗,倒碗水啥的。”她不让阿琬继续插秧。

一只队伍悄悄驻进村子,队伍征用汪氏祠堂做团部。汪荣祺带领妻妾,师爷管家,前来拜会新四军首长。一行人毕恭毕敬站在新四军首长面前,汪荣祺许诺捐献六十石稻谷给队伍上。当地大小乡绅在汪荣祺的影响下,作出减轻剥削,支援抗战的承诺。汪荣祺由于善于伪装,博得开明士绅的美誉。

新四军在塘头村三乡五里开展民主改革运动,帮助地方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村上成立了农会和妇救会,一批无地或少地的农户成为首批农会会员。

在一次农会谈心会上,地方工作队的同志号召积极发展生产,支援抗战,同时号召地主富农减租减息。“不加租子就不错了,哪还敢指望减租减息。”一个穷哥们在会上说。李阿根开导他道:“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是真心为百姓说话的。有他们为我们撑腰,我们还怕什么,甩开膀子大干吧。”。

李阿根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支援抗战,成为农会的骨干分子。

阿琬和阿根嫂参加了妇救会。新四军地方工作队的同志对妇救会的工作给予指导。一位姓罗的女军人带领姐妹们学文化,搞生产,反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姐妹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罗大姐。

妇救会的工作搞得热火朝天,妇女人人有本血泪史。罗大姐鼓励姐妹们站出来,同压迫他们的封建家庭做斗争。不少丫环使女和童养媳纷纷站出来,同压迫她们的家庭决裂。罗大姐带领姐妹们访贫问苦。

一天,姐妹们正坐在一起学文化,打外面进来一位少妇。那人一进门,就扑通一声,跪在罗大姐面前,惊得罗大姐慌忙起身,忙问缘由。“长官,救救我,我实在熬不下去了。”那少妇哀求道,已经泣不成声。“快起来,有话慢慢说。”罗大姐忙去搀扶。“快起来,新四军不兴这个。”周围的姐妹也劝她。“你是谁?”罗大姐追问道。“我是汪府的六姨太。”那人止住哭泣,抬起头,慢慢说道。“他们不让我回家看爹娘,不让我走出汪府一步,别的姨太欺负我,汪荣祺那个老鬼折磨我,没人给我做主。”她一口气列举许多,说完,又大哭不止。

罗大姐明白了,把她让到自己的座位上,拉过一把椅子,和她面对面坐下,她拉着她的手,安慰她。过了一会,那少妇不哭了,罗大姐和她拉家常,“你家有几口人?他们都是做什么的?”那少妇一一作答。“有抗日民主政府给你做主,你什么也不用怕。”罗大姐安慰她。她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

“她是够苦的了!必须把她从汪府解放出来,但还不能强行把她带离汪府,否则汪荣祺会气恼,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团结,不利于抗战大局。”她想好一个主意,如此这般交代六姨太,要她按照约定,重新回到汪府。

这天,罗大姐出现在汪府。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汪荣祺放人。“抗日民主政府保护合法婚姻。只有双方都同意的婚姻才是合法的,六姨太不认可,就应该解除婚约,还她以自由。”汪荣祺碍于情面,答应放六姨太走。“应该给六姨太发些生活费,也好让她今后生活得更好些。”罗大姐尽量为六姨太争取权益。“那是当然,那是当然。”汪荣祺把头点得像鸡啄米似的。“我和六姨太共同生活了两年,感情非常好。一日夫妻百日恩嘛!她既然想她的爹娘,就让她去好了。我可是丝毫没有亏待她啊。”他冠冕堂皇说了一大堆。

他找来管家,吩咐放人。“盘缠嘛,尽量多发。”管家领命而去。罗大姐在汪府那宽敞的会客厅里坐等放人,汪荣祺不断的陪着小心。大概一袋烟的工夫,六姨太由管家引领,来到罗大姐和汪荣祺面前。罗大姐告辞,领六姨太离去。

“若什么时候想回来,你就回来。这永远是你的家。”汪荣祺既依依不舍,又有点装腔作势,冲两个女人离去的背影喊道。见两人走远了,他突然变了一副嘴脸,冲罗大姐背后恶狠狠道:“狗拿耗子!”

六姨太回到父母身边,重获新生。她感谢新四军的恩德。

目睹这一切,阿琬由衷敬佩罗大姐。她赞叹道:“女人也能办大事情!”她尤其羡慕罗大姐身着戎装,飒爽英姿的形象。她幼稚地问大姐:“女人也能当兵吗?”罗大姐嫣然一笑。“怎么不能?你看我不就是女兵吗?在新四军里,像我这样的女兵还有很多,文艺兵,卫生兵女的就更多了。”

她们在一起学文化,罗大姐惊异地发现,阿琬受过很好的教育,还懂医术。罗大姐对她说:“像你这样的文化人,就是在队伍上也不多见。你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教村里姐妹学文化。”

罗大姐的话深深印在阿琬的脑海里,搅得她心绪不宁。她问罗大姐,自己是不是也能当兵,成为队伍上的一员。罗大姐说:“当然能!队伍上就缺像你这样文化好、懂医术的人。”

她回到家,跟阿嫂赞誉罗大姐,流露出想要参军的想法来。

“你舍得阿爸吗?你若舍得,你就走。我来替你照顾先生。”阿嫂对她说。

阿嫂的话让她犯了寻思。“是呵,自己走了,阿爸怎么办?自己和阿爸本来跟阿根夫妇素昧平生,承蒙收留,已是受人之恩,怎好再给夫妇俩添麻烦。”想到这,她冲阿嫂笑笑,不再提了。

参军的念头在她的心中酝酿许久了。她深知,这也许是改变命运的最后机会了。走出这一步,就可能获得新生,否则,就当一辈子农民,老死乡里。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要参军,就不能尽赡养义务。可自己的阿爸怎好让别人侍奉。她终日不开心,心事重重的。

队伍要开拔的消息在村里传开。阿琬跑回家,闷闷不乐坐在桌旁。阿嫂看出她的心思,问她,“你是不是想跟队伍走?你走吧。不然,你会后悔一辈子的。”阿嫂鼓励她。从她的眸子里,她看出她的真诚。她眼前一亮,扑倒在阿嫂怀里。

她向阿爸告别。阿爸虽舍不得她,但非常赞成她。阿琬跪倒在阿爸脚下,感谢阿爸的养育之恩。黄先生转过脸去,偷偷抹去泪水。阿嫂为她打理行装,送她出门。

汪氏祠堂前站满了整装待发的新四军战士。她寻找罗大姐,不见她的踪影。她来到招兵站,请求参军。

负责招兵的同志告诉她,招兵工作已结束。她苦苦哀求,也无济于事。

她跟着队伍走。眼见队伍行进在暮色的春光里,她的心充满忧伤。忽然,她在队伍里看到一张熟悉的脸,那分明是阿浦。她想,这怎么可能?她定睛再看,却不见踪影。她断定是幻觉在作怪。

在最后一刻,她未能发现罗大姐。看着最后一个战士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她颓丧地坐在地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