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 第107章 没办法,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全文阅读

第107章 没办法,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

夜幕沉沉。

因为西安炎热,朱雄英和朱标蜷缩在凉亭内睡觉,此处靠着水池,虽说有蚊蝇,但拉起蚊帐,再点起蚊香来,坐在凉亭之中仰头望着天上星辰,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爹……”

朱雄英靠着朱标的身体,忽然喊了一句。

“嗯?”

“爹!”

朱雄英又叫。

朱标咧嘴笑道:“傻小子,爹在呢。”

朱雄英却抚摸着朱标的肩膀,认真说道:“爹,我在想皇奶奶。”

这几天,因为天气炎热,朱雄英一直有些思绪不安,担忧自己皇奶奶马皇后身体,兴许真是因为大明属火德的缘故,大明建国之后,北方不再像元朝那样,每个月都有水患,而是旱灾较为频繁。

其中,尤其又以北方陕西为众。

“爹,你说,南京也这么热吗?”

他靠着朱标的肩膀。

朱标也忧心忡忡地皱了皱眉。

“不知,但宫里有冰,你皇奶奶又住在琵琶湖旁,应该无碍……”

“嗯。”

朱雄英抬起头来,望了望天上繁星,他抿着嘴问道:“爹,你说是谁派人追杀舅爷?”

朱标轻轻摇头。

“这不重要。”

“咱大明现如今,需要休养生息几年。”

“北元虽还有些生气,但已非我大明对手,随着时间越长,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北元却渐渐沦为草原部落,再无和我大明争夺天下的资本,北元的黄金家族,和蒙古本部王公贵族割裂颇重,又有世仇,我们不需要担心他们,他们离我们大明太近,只要长城修建好了,在经济上掌控他们命脉,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不攻自破,来投降的络绎不绝。”

“我们需要担心的,反而是更远的,蔑儿乞人,维拉特蒙古,他们离我们大明太远,对于茶叶和盐巴的需求又十分巨大,我们修建长城,不仅降低了出关卫所的军事成本,也能用这座经济长城筛选蒙古诸部,控制贸易量后,离我们近的欢喜,离我们远的会越来越艰难,如果离我们近的蒙古部落不投降,他们更北方的维拉特蒙古也会侵吞这些长城附近的蒙古部落,借机来和大明贸易……”

“如今的大漠草原,就是谁掌握了茶叶,大黄,还有盐巴药材,掌握了商道,谁就会成为众失之的,他们会自己打起来的。”

“至于追杀你舅爷的人,你皇爷爷会带着他们进棺材。”

朱标说到这里,宽润脸上闪过一丝狠色。

“就算你皇爷爷不下手,你爹也不会把他们留着懊糟你。”

朱雄英又抬起头看了看天空,道:“爹,你说,皇爷爷和皇奶奶,他们应该也在看着天空吧,他们瞧着的月亮和星辰,是否也是咱们看着的这几颗?”

朱标笑道:“傻小子,那是自然。”

“快睡吧,明儿咱们就启程去成都,再去云南,见了你沐英叔叔,我们还要去见湘王和潭王,之后就能坐船回南京了。”

“爹,我给你讲个故事。”

“什么故事呀?”

“满城皆白发,死不丢陌刀,独守五十载,岂敢忘大唐。”

“这个故事说的是安西铁血郡王郭昕的故事,是说大唐安史之乱时,安西精锐被调集回长安平叛……”

许久。

朱雄英都说的有些瞌睡了,眼皮子打战。

“爹……”

“嗯?”

“没什么,我就是再叫你一声。”

“晚安。”

……

随着大明永昌侯蓝玉来到西安。

整个大明的都开始龟缩战线,养起身来。

燕云和晋代之地,全都修建长城关隘,并且只开了固定的几个集市可以和蒙古贸易,再加上大明对西安的通敌回商进行了清理,来往的商旅逐渐少了。

可是,漠北和漠南诸部,蒙古部落日益增长的茶叶,盐巴,丝绸等需求,和少量的商队,不断增长的价格越来越不匹配,这开始逼迫蒙古部落们互相战斗,抢夺靠近长城的草场地盘,以便更加方便获得茶叶和大黄。

这有个专业术语。

垄断贸易。

因为北方诸部落,根本离不开大明的各种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尤其是茶叶,蒙古部落在经过上百年的富裕日子,一下在草原上吃沙子,这谁受得了。

而且,可以不打打杀杀,就正常交易买到各种茶叶大黄丝绸盐巴,谁愿意提着脑袋去砍杀呢?

何况,现如今的大明正是开国战力巅峰最勐的时候,打也打不过……

草原上紧缺粮食,有很多习惯吃高粱,小米和青稞,麦子的蒙古部落,索性直接投降大明,被在发放路费后,由沿途的驿站逐一安置,全都分去了云南和贵州等地,还有甘肃一些地方,戍边屯田,也种植如孜然,香豆,苜蓿等作物,尤其是为大明的边军种植苜蓿,大明卫所以后会在收割季节按时前来,以大明宝钞收购。

坚挺的大明宝钞,强横的军事实力,是大明能够安稳养生三年的基础。

能战,方能止战。

手中有剑,但是不够利,等我将这把剑磨的更利一些了,那时候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上,大明对北元,察合台,高丽等都是碾压态势。

甚至给大明十年勤修内政,解决三个问题,领土基本盘,中央集权,收取赋税,足以横扫此时的整个东西亚。

耐寒的抗旱水稻稻种,被大明从高丽引入,而从钦察汗国那边购买的黑麦种子,也被购入,北方卫所开始实验各种耐寒耐种的食物,改良卫所士兵的口粮。

南方卫所开始在大规模开始种植木薯,只是成材尚需时间,还得一两年才可支援北方卫所。

有蓝玉坐镇,陕甘的卫所官兵,也能吃到燕云之地卫所们标配的江淮和云南运来的折耳根干,此物可以替代一些茶叶的作用,通便消食,还有各种薄荷叶,藿香叶,此时的大明因为天气渐渐炎热,北方的降雨量少了,干草柴火不那么够用,火油配备不足,所以折耳根干还有薄荷叶这类东西饱受边关卫所兵欢迎,顺带着都畅销到了蒙古部落……

这些东西在这个时空的云贵川,还有江淮山区,一找一大把,很多蛮民夷民,就去采摘此物,卖给大明的南方卫所,再由驿站的商队带到北方。

百姓们有了经济来源,蛮民和夷民也学会了使用大明的宝钞,学会了汉语,学会了识汉字……

而西安发生的大事,远远不止这一点。

第一是朱标在离开西安之前,下旨宣布改西安为长安,封镇西京。

朱标本来就带着大明的玉玺,算是代替朱元章在北方行使天子权力,而且此事也是早有预兆,不然作为帝国第三代中战功最彪炳的蓝玉也不会被派来西安。

长安,本是西安古称。

如今大明重归长安之名,乃是希望能够对西陲长治久安的,也有重现汉唐光辉之意。

第二件,就是大明广派探子,再请番僧喇嘛,说书人,商队,在青湟,吐蕃,以及漠北宣传大明即将开科举和武举,欢迎他们前来参考,尤其是前元的那些读书人。

无论中华,蒙古,色目之人。

但遵中华习俗,遵中国制度,皆可授官。

当年,洪武皇帝在平定天下之初,虽说前期喊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但后面为了拉拢大量的汉化蒙古贵族,如李思齐,王保保这种,也专门下诏,对于遵循中华习俗,遵中国制度的,都视为华夏民族,一视同仁。

这在当时的北方影响很大,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北方的统一大业。

因为这是一种法理支持,就和大明在收复云南之后,朱元章马上命令李善长招人编撰《云南志》一样。

如今,文物科举也不避讳少民,这是极大的心胸,甚至可以说,比大元还广阔。

人人都夸赞,洪武皇帝朱元章有圣人心胸。

另一项影响深远的政策,就是公开劝降如今北元的皇帝天元皇帝,还有前元那些王宫贵胃,以及当年跟着元顺帝跑去北方大漠的那些北方汉族大地主们,快回来吧,大明全都发放安家费用,有才能且没有大过错的,选择优秀的一律原品录用,但是要分配到云贵川或者广西等地做三年土官儿,之后回户部统一分配。

这使得草原上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场景。

山西和陕西的丹门沁(货郎)们跳着各种担子,一边在大漠上各处蒙古王公部落中喊话:“明军托我给您带个话……”

大明朝廷声明,只要北元黄金家族投降,会给予他们优待,政府每年给予一定额度的生活费用,并且王爵相封。

至于当年跟着元顺帝跑了的汉人大地主,儒臣们,回大明投降的,如果有才能的一律按照原职任用,不愿意做官的,发放安家费用遣回家,若是家中田宅被占,大明皇家银行给予赔偿。

这如何能不让北方动荡……

能在中原安安稳稳的种地,谁稀罕在大漠吃沙子啊?

于是,北方各地都涌动起来。

大漠之上。

此地是大元鲁国长公主大帐。

鲁国长公主本是元顺帝的亲姐姐,但是她丈夫早夭。

于是,数十万顷草场良田,三万多帐牧民,四万多奴隶,全都成了她的,此人知书达理,和元顺帝一样,长期受汉学儒家教育,不仅精通汉文,回鹘蒙古文也是精通,最喜欢的是听杂曲儿,大元时期,因为读书人无法做官,杂曲兴盛发达,在北方常常有走村串乡的戏班子唱各种歌曲杂曲,俗称唱大戏。

而蒙古草原游牧民族,本身能歌善舞,又因为草原上人少,一年到头见不到太多人,非常喜欢热闹。

在元顺帝逃亡上都时,都不忘带了大量的戏子伶人,供在草原上无聊时嬉戏听曲儿,这时候的娱乐生活十分贵乏,蒙古王公们对于杂曲的喜爱,不亚于后世大清时,八旗子弟们对各类地方戏曲的喜爱,甚至夸张点说,如果大元的统治能延续一段时间,那么京剧可能在元代就诞生于北平了。

鲁国长公主她不过三十余岁年纪,身材骨架较宽,颧骨比较高,虽说还有些蒙古女子的模样,但是穿着和中原女子一样,因为她本身就出生在北平。

“确定了吗,大明的吴王(朱元章),真的准许我大元的黄金家族归附,还给我们土地府邸?”

鲁国长公主坐在大位上,她站起身来认真问道,眼神期颐。

大元,是华夏历史上,正统有历史记载以来,比较少见的皇帝和皇后常常一起接见朝臣祝贺的朝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后面的大明,前世那个时空,张皇后,徐皇后,都曾垂帘听政过一段时间,甚至权势也不亚于慈禧。

鲁国长公主的汉化程度很高,她和她丈夫都很喜欢听曲儿,当年嫁去草原,她手下的陪嫁大臣竹温台,带去了大量汉人的书籍,药物,戏子伶人,还在草原上种地,给她和丈夫增加了许多收入,为此,元顺帝后面还专门给竹温台立了块儿汉文和回鹘蒙古文的碑,夸赞他是劳模。

此碑在前世朱雄英那个时空就出土于内蒙古。

“是的,大公主!”

大元的平章,王保保之弟,大明秦王妃王敏的亲哥哥脱因帖木儿,此刻正站在鲁国长公主的翰儿朵(宫帐)前,恭顺地对着鲁国长公主讲述大明如今的优惠政策。

脱因帖木儿也不想投降的,但是没办法,他们给的太多了……

大明的皇帝朱元章,亲自写信过来,招降天元皇帝。

而且,大明太子朱标,也附信一封,和自己妹夫,大明秦王朱慡的信件,信件其中一段儿,赫然是自己妹妹观音奴王敏所书。

这就算了,为了表示诚意。

朱元章直接派遣自己亲弟弟,投降大明后,被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章收为义子的金刚奴,前来送信。

随行的,带着大量的物资,有紧缺的茶叶,盐巴,川花椒,脱因帖木儿都忘记自己多久没喝过擂茶了,将盐巴,奶皮子,川花椒和胡椒用以石春研磨,然后烧成茶汤喝,那滋味儿……

这时候的漠北草原,日子是很苦的。

过惯了奢华日子,谁能禁得住糖衣炮弹的诱惑……

他们给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脱因帖木儿更是感慨万千,自己的亲弟弟金刚奴,不仅深受朱元章的信任,朱元章还委派他在衢州,寻找当年忽必烈攻入中原时,带着孔子牌位逃到衢州,并且在崖山后,隐遁入深山的南孔后人,已经有了眉目。

如果朱雄英知道此事,定会感慨万千。

当年崖山之后,忽必烈俘获了一些跳海没死的南孔后人,让他们去劝在衢州的孔子后裔出山,辅左大元,但是他们全都不愿意,甘愿受戮。

最后忽必烈只能封留在山东的孔子偏支祭祀孔子香火。

南孔一支,消失数十年,躲在衢州深山,如今去找请他们出山辅左汉人江山的,居然还是蒙古黄金家族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