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先斩后奏,截胡徐妙云 > 第239章 不甘心的朱棣全文阅读

第239章 不甘心的朱棣

至于像朱榑等较为年幼的皇子,则安排在另外一处学习。

为此,朱桢与宫廷里其他年幼皇子少有相见,自然也就不容易认出。

算起来也怪不得朱桢的记忆力不好,要怪就怪朱元璋的儿子众多!单单是各个或大或小的皇子就有近三十名,公主则有二十多名,朱桢穿梭到明朝也就两年的事情,哪可能把所有人都认齐啊。

现在与朱榑相见,朱桢显得热情,以兄长之礼接待对方,并把对方招入宫宇中作客了。

一炷香的时间,两人依着圆桌促膝长谈,说起近年发生的事,欢声笑语,很是快意。

“六皇兄,实际上半年前我就想来拜会了,然而课业繁重,一时安排不来……”

“无碍,母妃也常常提过你,说是我有空也应当与你再聚,想不到你今日居然主动来了。”朱桢哈哈一笑,特别主动地给朱榑续上茶了。

事实上朱桢对朱榑好感还是不错的,在原主人的记忆里,两人幼时常常结伴读书、御花园垂钓、后宫大院抓迷藏,或许是因为年岁相近,相处起来朱桢总觉得朱榑十分亲切,与朱标、朱棡等年长的皇兄尤其不同。

而且聊着聊着时,朱桢还从朱榑那里获知不少事情。

在皇宫里,一众年幼的皇子们常常谈论起朱桢的事情,像是他清剿贪官污吏、歼灭山贼、改善经济、提升粮食产量等。

朱桢所作的一桩桩壮举都在皇子间流传开来,众皇子们都视他为偶像。

朱榑:“六皇兄,后宫里许多年幼的皇弟可盼这看望你了,若是有机会可来西宫!相信皇弟们看见你会很开心!”

“是吗,若是有机会我肯定过去。”

与朱榑的攀谈,不知不觉就聊了整整三个时辰,待得朱桢反应过来时已日落傍晚,黄昏渐现。

霞云漫漫,金光如若薄纱笼罩在整一处皇宫。

皇宫演武厅,方形阁屋,这里赫然有两人彼此对峙,正是朱标、朱棣两人。

近段时间朱标留意到四弟朱棣心事重重,郁郁寡欢,于是就提出要陪同他练剑,以解闷散心。

于是就出现这样一幕了,两人穿着劲装,手握木剑,对峙相视。

朱标:“出招吧,四弟。”

“大皇兄,多有得罪了!”朱棣并不含糊,手握木剑快速奔跑,一剑刃就刺向了朱标的胸膛。

朱标眼疾手快,半步一侧就侧过身子避开对方一剑,其后提剑而上他直接就击打着对方的武器,意图要将朱棣的武器给击开。

然而朱棣把武器握得稳稳的,朱标的击打并未奏效,反而朱棣趁着这个机会踏步而行,连连挥出了连续剑击。

剑刃如雨,密集且快速,一击击的剑刃在朱棣的驱使下尽都落在朱标的身上。

朱标的眸眼深沉,对方劈落下来的剑招居然一一都被看穿了,他依着剑招进行拆解,居然将朱棣那纷乱的攻击全部接下。

“喝!”得一声,朱标再次挥剑,一剑刃就击打在朱棣的手腕上。

挨了一击,手部肿痛,朱棣手一松木剑就掉落在地。

趁着这时朱标一记上挑剑就指向了朱棣的脖子,温柔笑道:“皇弟,你输了。”

“我果然不是大皇兄的对手……皇兄武艺精湛,臣弟深感佩服。”

“并非是我武艺精湛,而是皇弟你退步了。”朱标收起剑刃,默默说道,“若是以前的你可不会败得这么快,而我刚刚使得那一招你也能快速避开……你之所以这般败下,全是因为你心不在此。”

“皇兄……”

“四皇弟,你近日心神不振,是在想着六皇弟的事情吧?”

朱标一问,一针见血。

朱棣知道自己是瞒不下去的,大皇兄慧眼如炬、洞若观火,以前小时候自己有什么心事都会被对方轻而易举地看穿。

“是的,大皇兄……我只是不明白,咱们与六皇弟都是父皇所生,为什么差距这么大了?”

“六皇弟在我们里过于耀眼,鹤立鸡群,我是能明白你的感受……但我们不应该产生嫉妒,而是应为之庆幸。”

皇子中诞生像朱桢这般文韬武略、安邦治国之贤才,将有利于皇族,有利于百姓,从大局来看,是一件好事!

“若是未来六皇弟能共同参与国事,必将造福百姓苍生,从这一点来看就应是庆幸之事。”朱标扬着声音满怀激情地说着。

朱棣当然明白大皇兄的意思了,从国家家族而言确实是一件好事。

但人性是自私的,朱棣没有办法作到像朱标那样仁慈高德,在心里的暗处里仍然是藏着“嫉妒”的情感,为此他才觉得不甘。

“大皇兄……我无法像你这般高的境界。”朱棣握紧拳头,坦诚道,“每当看见六皇弟如此出众,能在父皇、众文武百官面前施展抱负时,我就觉得不平衡,我似乎能理解为什么三皇兄会这般看不习惯六皇弟。”

“没有关系的。”朱标上前用手拍了拍朱棣的肩膀,称着若是没有办法把心性放平,那索然就保持这个样子。

若是把朱桢视作竞争对手,奋力追逐,这不也是一种进步吗?

“我始终相信人定胜天,六皇弟天赋杰出确实令人艳羡,但不代表我们永远都没法超越他。”朱标十分温柔地笑道,“所以没有关系,就把六皇弟当作一个目标,一年不行就用十年,十年不行就用二十年,总有一天我们会超越他的!”

“皇兄……”朱棣蓦然觉得感触,朱标的话语如若是绵绵暖流沁入心脾,令人温暖。

原本缠绕在朱棣脑海里的愁思,一瞬间都被剪开了,他似乎想明白接下来以何种心情去面对朱桢了。

第二天中午,阳光明媚,气候舒爽。

应天城,梅氏侯爵府邸,东正院的一间厢房。

房内列有一楠木书架,书籍遍布,古色古香,一位穿着白色书生袍服的男子正坐在圆椅上细细品读书籍,表情愉悦,可见其彻底沉浸于此。

这男子正是梅殷,侯爵之子,生得清秀,文质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