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佞相倾国 > 零八 举贤,何须避亲全文阅读

零八 举贤,何须避亲

据说那一天天气十分的好,因而先帝本来因为那洪水带来的混乱局面而不怎么美好的心情也好了些,因而太后才敢进言。

据传言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

"妾有个主意,不知道能不能解陛下之难。"太后不卑不亢,直直的跪在先帝面前。

"你说吧,朕听听。"先帝是知道太后的脾气的,所以也没有觉得太后是无理取闹。

"妾族中有一位兄长早亡,家境贫寒些,只留下了一个侄儿与一双侄女,那侄儿却是争气,妾听闻名声是不错的。妾向陛下推荐这位侄儿,希望能够解陛下之难。"

先帝闻言却是蹙眉。因为避讳这一件事情是谁都明白的,但是他的皇后却在他的面前说出了这样的话来,着实是让他有些怀疑她的用意的。

太后可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自然知道先帝在思量什么,微微笑道:"陛下,举贤不避亲。妾知道陛下现在需要的一个不畏强权不怕吃苦的人,妾一位自家的只能能够胜任,为陛下解忧,希望陛下能够明白妾的一番苦心!"据说那时候的太后说的是一派正气凛然,直接打动了先帝。先帝终于破了自己不用外戚的原则,用了刘莽。

太后的确是没有看走眼的,刘莽被封为钦差去治理这一次洪水造成的灾祸的时候的确是能力不错,不过花了三月时间就把这个灾区的情况都控制住了,虽然还是有些地方出现了最让人担心的瘟疫,但是因为先前就有所防备,所以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对于那些自立山头的匪徒而言,这位钦差却好似一个标志,竟然让他们纷纷的被招安,最后一部分进入了军队,成为了燕国军队的精锐,大部分又回家务农,匪患就这样消除了。

至于粮食,毕竟只是这几个县有这样的遭遇,其他的县却还是有余粮的,刘莽通过种种关系让那些官府签下了欠条,就当作是他们借的粮食,甚至还有几分利息。

其他有粮食的官府自然乐意,毕竟这样的便宜不是随随便便都能够占到的,而且这样也就提供了先例。

什么先例?借粮食的先例。

以前只要是有一个县遭灾了,那么其他的县就需要勒紧裤腰带过几年的日子。

因为俗话说的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如果不支援,那那天灾降临的县是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就没有了被救援的粮食。

而现在的策略却是所有人都愿意的。

借粮官府认为自己既然借了粮食那就是债主了,那些粮食放在那里本来就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积灰,能够去救了其他人的性命也是善事一桩,何况还有那利息可以取。

打下欠条的官府也是愿意的,虽然有些利息,但是能够解燃眉之急。而且这些地方平时风调雨顺时候的收成是十分不错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压力了。

于是,这已经快要发酵到威胁朝廷的旱灾就这样被安乐公刘莽解决了。

他讨的封赏就是为自己去死的父亲讨的。

安国公啊,这分量是绝对足够的。

而后来,他举报了谢氏的谋反,问他要什么封赏,他也就让这追封的安国公变成了安乐公,而且是三世世袭,算来他是第二世,终究是能够庇护子孙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