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游戏小说 > 古剑轶事 > 第142章 前路漫漫全文阅读

第142章 前路漫漫

走在脚下的路,才能知道它通往何处

转瞬之间,悬翦与真刚二人便又出现了密林之巅。两个人不再内敛各自的气息与剑气。顿时,密林之巅剑气四溢,杀机四伏。

“你当真要阻止我?”紧紧握住手中的长剑,真刚阴鸷的眼神中,再也不见方才的那一抹无奈,取而代之的是锋芒毕露的杀伐之气。如同利刃一般,刺穿空气,也击碎了悬翦心中原本的那一抹幻想。

“转魄,我们走!”血红的眼睛之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杀意。不过,最终真刚还是咬着牙,口中低声喊道。这时,已察觉有异的扶雅扶歌两姐妹,早就不远不近的站在一边,警惕的注视着悬翦与真刚二人。听到真刚的那一声呼唤,扶雅明白,自己与妹妹扶歌的短暂相聚,此刻不得不告一段落了。

“姐姐,你别走!”望着扶雅那恋恋不舍却又义无反顾的样子,扶歌失声喊道。后者背过去的身影明显抖了一下,却并没有回过头来。此时,真刚早已经在悬翦的注视下,纵身一跃便已经离开了。远去的背影不见,却能听到一声声密林树巅传来的沙沙声。而这时,扶雅也终于平静下来,回眸惨然道:“妹妹,我们下次再见了。”说完,便义无反顾的追随真刚离去的方向而去。

“别走!”扶歌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渴望,正要动身去追,却被一旁的悬翦出声喝止。只见后者同样远远地望着他们二人离去的方向,满脸的惋惜与失落。

“师父你为何不让师伯把姐姐留下来?”稍稍恢复了冷静,扶歌有些抱怨的问道。显然,她并不想再度与自己的姐姐扶雅分开。

“那是她自己选的路,我又如何能去阻止?”悬翦叹了口气,也不理会扶歌的埋怨,说完这句话后,便踏着轻盈却又沉重的步伐,乘着月色微风,与扶歌一前一后离开了密林之巅。

而此时,早一步离去的真刚与转魄二人,已经来到了码头附近的城中。刚刚落下枝头,只见真刚脸色一红,猛然向前一冲,几乎摔倒在地。这时,扶雅连忙一把将他扶住,有些惊慌的问道:“师父,你这是怎么了,是方才师叔对你动手了?”还未等真刚回答,后者便血气上涌,一口鲜血涌入口中,却被真刚强行压住。

“不干你师叔的事,是我自己的缘故。”真刚勉强自己站立,抬起手来搽去嘴角的血迹,继续说道:“那一日在越王府内与纯钧剑交手,强行催动禁忌之力后元气大伤,原本一年半载都不能运功行气。这次情急之下,又再次运功,旧伤复发而已。”说完,真刚原本就有些阴沉的脸显得更加惨白。

扶雅听完了他的话,心中稍定于是二人便入了城中,暂时安顿了下来不提。与此同时,独孤邪与风武二人则是星夜兼程,经过了几天的跋涉,终于是在这一天天黑前赶回了洛阳城中。

“三师兄,情况如何?”在独孤邪与风武二人循着欧然几人留下的记号找到他们新的落脚点之后,方才坐定,欧然便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这倒是让后者觉得有些奇怪,难不成是为了小寒么?

“我们当日还未度海,山东之地便传来了辽东之乱已经平定的消息了。形势有变,我二人也不便再同悬翦二人一同上路。所以就第一时间赶了回来。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去解决就好。”独孤邪淡淡的说道。欧然等人听完,心中大定。既然辽东之乱并没有殃及太多的百姓,他们自然没有必要去理会。现在,他们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去做了。

“你说什么?我们已经得到了全本的《相剑经》了?”风武有些不可思议的望着众人道。而欧然与柳嫣儿二人相互对视一眼后,笑而不语。这时,李臣观开口说道:“你们两位前往辽东后,我便同小然再次潜入皇宫······”

洛阳皇宫之内,此时辽东之乱已然被平定的消息,此时已经被武则天所知。此刻的她,正在浏览着安东都护府送来的奏章,不住的点头。在她身边,上官婉儿正在小心地整理着已经被天后批阅完毕的奏章。

“事情原来是这样,你看看此事会不会有什么隐情?”看完安东都护府送来的奏章之后,武则天将手中的奏章递给了婉儿,一脸释然的问道。上官婉儿好奇的从天后的手中捧过奏章,细细阅读起来。

“这个田敬则,究竟再搞什么名堂?”武则天心中暗道。原来,安东都护府的大都护田敬则在奏章之中言道,此番辽东高句丽故地的叛乱,乃是安东都督高宝元手下的一个负责赈灾的官吏因为私自侵吞了用来赈灾的粮食,让遭受风灾的饥民无以为生,这才激起了民变。好在德高望重的归义郡王高德武及时赶到辽东,这才将暴动的乱民安抚下来。不过安东都护府的军队还是抓住了一些意欲趁此机会作乱的叛逆。于是,这场叛乱才算平定下来。

就在武则天心中暗自猜测之时,婉儿已经看完了这份奏章,轻轻地将它置于案上,有些疑惑的说道:“依田大都护的说法,这场叛乱似乎发生的十分偶然,可为何塘报之事却又如此凑巧?那第一份从辽东发来的塘报可是没有被叛逆分子截获呀?”婉儿的一句话,便道出了武则天心中所虑之事。

“不错,这也是本宫在考虑的事情。不过,现在似乎有答案了。”武则天神秘的笑了笑,拿着手中另一份奏章递给了婉儿道:“你再看看这个,便会知晓了。”婉儿一脸好奇的接了过来,细细一看,正是前不久前往辽东之地的归义郡王高德武所上。打开细看,半晌,这才微微点头。

“这个高德武倒是不避嫌,将他侄儿所做的好事全都告诉了朝廷。”武则天有些嘲讽般的笑了笑。婉儿会意,放下了奏章,心中一阵激荡。面对武则天那嘲讽般的微笑,她的心中充满了忌惮,甚至是恐惧。因为,每次看到武则天如此这般的表情,便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好了,婉儿你先下去吧,本宫累了。”让婉儿有些意外的是,天后武则天那副让她毛骨悚然的表情很快变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疲惫的神情。看来,她真的是累了。于是便微微欠身,轻轻地退出了大殿之中。此时,韦团儿正在门外侍弄着什么,见婉儿出来,连忙问安道:“姐姐这是哪里去呀?”

“天后累了,想要歇息一下,你在此好生照应着。”婉儿微笑着说道。

另一边,昨日被武三思在尚书省门前问话的的那个兵部郎中,此时袖中正藏着一封密信,在门前惴惴不安的走动着。经过了一夜的辗转反侧,他还是将那一日看到的事情写成了一封密信。此时,在衙署之中,正在焦虑的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这时,武三思迈着不紧不慢的脚步,来到了兵部的衙署之中。

“武大人,你总算来了。”见武三思终于前来,那人如释重负道。

“怎么样,昨天本官摆脱大人办的事情,大人办的如何了?”武三思微笑着问道。看起来一副胸有成足的模样。

“大人,下官思虑良久,即将您吩咐的事情办妥了。”说完,二人神秘的来到了衙署之外的一块无人的地方。然后,那人四下张望了好久,这才将藏在袖中的密信拿了出来,交到了武三思的手中。

“大人,下官所要说的话,都在这封信里了!”那人一脸紧张的说道。

“嗯,你先回去吧,此事不要传扬出去。”武三思吩咐道。于是,他手中拿着这份密信,快步走出兵部衙署。待到他回到了自己的府中,便拆开信封,细细阅读起来。渐渐地,嘴角泛起了得意的微笑。

“原来是他。”武三思自言自语道,看完书信后,他将书信原封不动的放回信封之中,犹豫了一下,还是将信拿了出来,缓缓走向一旁的烛台边,将书信的一角对准火焰······

第二天,武三思便来到了上阳宫中。此时,天后武则天正在观看薛怀义送来的《大云经疏》。而婉儿听报武三思前来,心中已然知晓他的来意。昨日的事情,她原本已经能向武则天禀告过了,而武则天也已经暗令内卫前去查实。想必不久之后便会有回报。

“天后,武三思大人来见。”婉儿见武三思来到了殿门前,便轻声提醒武则天道。后者这才抬起头来,笑着说道:“三思,你此来何事呀?”

“启禀天后,关于辽东塘报泄密之事,臣侄已经查出了一丝端倪。正要向天后禀告。”说完,便跪在地上,拱手伏拜。这时,只见殿外又传来了内卫的回禀。武则天摆了摆手,示意内卫先行退下,然后对在下面跪拜的武三思说道:“有何发现,快说吧。”武三思见天后挥退内卫,心中也不奇怪,毕竟内卫是隶属天后的特殊阻止,自然不会在他的面前回禀要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