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团宠小农女:山里汉宠妻如宝 > 第498章 :朝堂争论全文阅读

第498章 :朝堂争论

皇上很快就定夺了,顺天府尹办得对。

顺带的强调了家产的继承,家主有权利定归属,家主定下归属后去了,任何人不得侵犯。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大金朝很普遍,别说没有儿子了,有的就算是有儿子,孤儿寡母,或者只有孤儿,家里的家产往往莫名其妙的就是族里的了。

就好比麦铜蛋和麦铁蛋兄弟就是这样的,兄弟两若不是里正还有那么点同情心,早就不知道饿死多少年了。

族里霸占了他们家的田地,名义上做了公中的祭田,实际上并未用来抚养兄弟二人。

兄弟两除族之后,田地也没归还,就算完完全全的族里的东西了。

如此,族里的人都是得了好处的,自然是没有意见,孤儿又因为年纪小,根本就保不住家产。

同族之间相互帮衬确实是很多同族延续的依靠,朝廷自然是不会去管的,但是侵占族人家产的事情,朝廷还是可以管的。

皇帝一道旨意,全国严查,该归还的要归还,该追究的要追究,至于人已经死了的,那就由官府罚没再拍卖收归朝廷了。

朝廷有实在的好处,弱者得到公道,百姓也很拥护,谁没个生老病死?谁也不希望自己死后孩子无依无靠?

瑞帝真的是千古名君啊,教种田、教养猪、教生孩子,现在还帮扶孤寡,做什么事情都是为老百姓考虑。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前礼部尚书魏德理跪在御前大哭,女子乱国啊,必须好好看管。

云家的事情只是引子,重要的是他最得意的孙子魏学渊现在每天要死要活的闹翻了天。

先是污蔑齐王妃剽窃诗作,结果被人家现场作诗,当场打脸。

然后是与司马越交好,大力推行《为女守则》结果司马越被杖打三十,没多久就沦为乞丐死了,与司马越交好的魏学渊自然名声也跟着一落千丈。

没多久,原本与魏家定亲的人家以魏学渊奉行《为女守则》绝非良配为由,坚持退婚。

退婚?

就算魏德理已经不是礼部尚书,早已经没了权力,也不可能容忍自己的孙子被退婚,于是上门与人理论。

人家理由很简单,魏学渊是读书人,读书人就应该明理,既然奉行《为女守则》就是不明理,谁家的女儿是贱女不成?他们家又不缺钱,又无所求,凭什么上赶着让人戳嵴梁骨说是父母不慈爱,将女儿推入火坑?

魏德理当场就发飙了,“我们魏家乃是书香门第,《为女守则》乃是要求上门女子必须有教养教化,上奉长辈、内从夫君,男尊女卑,夫命为尊,何错之有?!”

“你家女儿德行不堪,攀不上我魏家门楣,这婚事退了也罢!”

原本以为这话多少能为自己家挣回一些颜面,所以还刻意的让人传了出去,以示魏家是德行高尚之家,没有德行的女子都不配入魏家,并要求家中女卷效行。

原本还只有魏学渊一个孙子被退婚,结果其他的几位准亲家纷纷上门退婚。

笑话,以前你是礼部尚书,巴结了还能有点好处,现在啥都不是了,子孙也没个得脸了,还有什么好攀附的?

人就是这么现实,以前与礼部尚书家结亲那是得脸,现在与魏家结亲还要被人讥讽——女儿若不是有问题,为何要嫁人这样的人家?

现成的退婚理由不用还留着坑害女儿一辈子吗?

退婚!

到后面几乎连累整个魏氏族人,适婚年龄居然纷纷被退婚?

魏家人也不是人人都这么这么想的,那守则是好,但是首先也要有媳妇才能有守则好。

现在定亲的都被退婚了,没定亲的就更难说亲了,总不能降低要求去娶个农门村姑吧?

除非那村姑能有齐王妃那般本事。

魏德理的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尤其是前面推行《为女守则》的人家,也跟魏家差不多的处境,好一点的是,他们手里还有权力,不至于那般狼狈。

“《为女守则》德行无缺,可为天下女子守则,朝廷推行能够论法纪,正纲领,试问女子通文识字又不能科举学之何用?能明大义者固为是好,但草民所知不过是看些闲暇话本,说些邪心言论,不如不识字,外出走动也多是见些臭味相投之人,去些低俗场所,长舌八卦搬弄是非,还不如不出门,在院中静心伺候公婆,服侍夫君才是家之伦常,世之礼教,还请陛下下旨推行。”

魏德理自然明白对女子的束缚有女儿的人家不愿意看到,但只要是朝廷推行下去的,下面的人就会要没有理由的遵循。

只要推行几年,深入人心,今天的事态就会完全的不一样。

身为前礼部尚书他太懂礼教这样的东西能够有什么作用了,就好比今天这不何常理的礼法一旦推行了,以后若是想要废除都难。

今天有女儿的家庭会反对,真的被灌输了这些观念,以后想改,说不定这些女子还要跳出来维护这礼法。

皇帝懒得同这样的老古董说话,开口闭口都是理没有错,但也要有道理吧?

你孙子娶不到媳妇是活该,关其她女人什么事?你家规如此,人家不想贴女儿怪谁?

都懒得多费口舌,直接问太子怎么想的。

太子在朝中影响不小,颇有储君风仪,这样的事情他与皇上早就通好气了,自然不会让皇帝失望,看着魏德理很是不解的问道:“魏老先生好歹也是一代学士,怎么今日竟然帮北国人说话了?”

魏德理面色骇然,他帮赵国公的事情做得极为隐秘,太子如何得知?

脸上却是一脸的不忿,一副被侮辱的样子,痛心疾首的道:“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太子殿下如此污蔑老夫,到底是何居心?!”

太子呵呵冷笑,原本看在这老东西自己蠢得辞官的份上,放魏家一条生路也无不可,但是现在看来不行。

也好,都是些碍事的钉子,多拔一颗是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