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无敌战神 > 第五节道路难行全文阅读

第五节道路难行

南北朝在近年迟早会有一场大战,陈子云和几位心腹已有共识。为了适应以后在北方的作战,陈子云又让耿仲安排军中部分士卒去学习木匠和铁匠手艺,其余人等除军事训练外,各需掌握一门技能。如果远离大本营,军队里必须要能自给自足,要就地补给,就地解决所有的问题,一切就要靠自己。另外他要求所有的人都必须学会认字,原来不识字的,每人最少学会三百个字。这些人是种子,如果皇上到时只同意派5万人马到北魏,就让他们都担任伍长或什长,只要手中有钱,三个月内他就可以组织起一支百万大军,且在当世是无人可敌。

陈子云对军队装备的研究细致到了极点,这次在北方他发现有猎户做的牛皮靴非常轻便结实,而且防滑性也好。立即让人买了一双送回去,找工匠仿制,争取每名士卒备制一双。古时步行行军速度过慢,原因是士卒大多穿草鞋,或者赤脚。而布制快靴无法经受长时间的行军,很快就会磨损,还不如草鞋。陈子云想,如果能解决行军速度问题,在山地作战,就会大占便宜。

在军事上,陈子云近一段时期是痛快的,他牛刀小试,就战无不胜,但他也很清醒,古时也是能人倍出,有不少良将能士,如果稍有疏忽,难免会遇大败,所以每逢战事都殚精竭虑,反复思考,以求最佳的战法。

日子在一天一天中逝去,陈子云有时是痛苦的,每每一觉醒来,他都要先定定神,要看看自己是否有回到了现代,回到他当小参谋时逍遥自在,不用担心受怕的时代。但每每他都失望了,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没有亲身感受的人无法体验其中的恐怖与焦虑。物质上和精神上相隔一千多年的社会是迥然不同的,南朝哪怕是大家引以为豪的日用品和生活方式,在现实社会里都是粗鄙不堪,不值一提。唯一让他安慰的就是这个时代的强者,可以享受着常人不能拥有的生活,还可以三妻四妾,尽享齐人之福。

这天早上,他知道自己还是生活在了古代,而这次他到北朝来又是干提着脑袋的事,若有不慎,就有性命之忧。他揉揉太阳穴,让自己的头脑清醒点,然后出了房间,去和元颢一起用了早餐。早餐很丰富,每人一碗稀饭,一只鸭蛋,两片腊肉,一块咸鱼,还有一小碗的小菜,在这个年代,能用上这样一餐早饭的人必是富贵之人,普通人家有时一个月也难得吃上一顿鱼肉,而且其时,人们大多只吃二餐,尤其是这里,连年旱灾,匪患丛生,起兵造反不断,百姓更是贫苦。就算是士卒也不例外,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才会有三餐的待遇。

还有两百多里就能进洛阳了,元颢急着赶路,边喝着稀饭,边连连催问陈子云什么时候动身。陈子云则从容不迫,他食量小,吃不下许多,所以把腊肉鸭蛋留了下来,预备给天还未亮就前出探路的人食用。他看元颢焦急,说,大人稍安勿躁,且等前哨回来。这两日,沿途不见商旅,倒有些藏着兵器的青壮,怕是前方有些状况。我肩负着大王安危,不得不小心从事,还望勿怪。元颢是个贪生怕死的,听了陈子云的话,细细想想,认为有些道理,让人斟了茶来,和陈子云对饮起来,等候探路的消息。直到太阳上了三竿,前哨才回来禀报,这比平时足足多用了一个时辰。

元颢气鼓鼓地说,这要是在战场上,是要砍头的。陈子云却知道其中定有隐情,这些人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能和他来完成这次任务的,又是精选出来的,不但神勇而且大多有些谋略,并非是鲁莽之辈,且前出打探五人一组,没有难处,绝不会迟回。他问带队伍长,前方是否有过接阵?为何沿途都看不到商旅经过?那伍长答道,两日前这里发生了一起血战,把朝廷送往洛阳城的运粮队给截了。领头的叫金朝,是附近五十里的伏龙山上的土匪,他不知从何得到的准确消息,纠集了五千余众,截了粮队。粮队护卫也有两千多人,双方杀的血流成河,金朝虽然得了粮食,也伤亡惨重。眼下,前面的路上,官、匪交错,要想平安通过,怕也是不易。我们探得三条路,都标在大人给的图上,怕是大人焦虑,所以我先行回来禀报,其他人仍在寻找安全的路径,至于何时行进,还请大人示下。

陈子云点点头说,你们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探得这么多信息,实属不易,都辛苦了,先下去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元颢急着问,那子云赶紧选择一条安全些路,我们尽快赶路,离开这个是非之地。陈子云说,好,我马上再加派人手,查看哪条路安全,我们尽快成行。

探路的结果让元颢是连连摇头,惊恐不安。原来,这金朝已经封锁了这块地面,想去洛阳已经不可能了。

这金朝自己也没想到,率领一帮乌合之众,居然抢下了朝廷的粮草,这让他不禁有些膨胀,虽然一役折损了两千多人,但手里有粮,插杆为旗,顿时又招了一万多人。此时,方圆百里之内难民众多,大多是断粮已久,有人招兵,消息传出,立即蜂拥而至。道理很简单,投军就能填饱肚子,就不至于饿死,甚至有一家祖辈三代同来投奔者。金朝算计了一下,这点粮食加上他的积粮,也只够一万人吃上一年时间,忙打住不再收兵。他的谋士叫林忠的,是个破落户出身,读过几年书,给他出主意,说是趁现在朝廷内忧外患,无暇顾及他们之时,先在这一片征粮征钱,等过了一段时间,朝廷发兵,大军到来,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到山里,就是十万兵马也奈何不了我等的。可那时,手里有钱粮,有兵马,等朝廷兵马一退,又是这百里之地的土霸王,就是给个刺史也不换啊。何况有人还出钱要我们这边做。林忠说的是洛阳城里的来人,这人带了不少珠宝钱财,要他在此截一个人,说事成之后,还有重谢的。

金朝听了有道理,如果真有半个月的时间给他搜刮,那油水可大了去了,他就成了一个大富豪,万一有个风吹草动的,自己拿了钱,带着几个亲信,到南方建康城里买几个铺子,做个富户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他想定之后,派了三千兵马交给林忠负责,这林忠天生就是一个搜刮地皮的好手,可谓是算无遗策,没有漏过一处地方,共设了四十多个关卡,凡是经过此处的商家、小贩还是农户,都被他搜罗的干净。他还化整为零,按二十人一组,派出小队,山间乡里,四下入户索要钱财,几日之间兵到之处,算是没有一家富户了。而金朝看到第一天,就进帐百万贯钱,喜不自胜,忙又加派了两千多人马,下令务必多积钱粮,以作为和朝廷抗衡资本。

这下可苦了陈子云一行,给拦在这里进退维谷,而且金朝的人正扩大搜刮的范围,不多两日就会到这个集市上来。元颢得知消息后,坐立不安,他对陈子云说,不行就先回彭城,再做打算,不然就修书一封给朝廷,许他回去领兵五万,先破了金朝,再回洛阳。

陈子云考虑再三说,大王兵权刚被解除,这是因为朝廷对你有所忌惮,如果此时,你再领兵,非议你的人就更多了。朝廷粮草被截是大事,但却没有立即发兵前来,我倒是担心,是否有人想借刀杀人,借着混乱图谋对大王不利,想阻止大王进入都城。

你说的有道理,我刚才也想到了,元颢惊恐地说,我已经着人回到故里,将我两千亲兵调来此地,保护我等。子云你看还有什么好的办法。

这时候,陈子云已经基本想定,看来,几天前何氏送来的消息是准确的,实是有人想对元颢不利了。他思定后说,大王退回彭城,就误了面圣的日期,自然是要给人授之把柄的,如果向前,虽有危险,但相比之下,利大于弊,还是值得冒上一险。我已经命人前去金朝那里联络,如果不出意外,我估计至多午时就有回信,大人还是再等一等。

元颢世袭王位,领过兵打过仗,自然不是无能的草包,他听了陈子云一番话,就明白了过来,说,子云意思是让我收编这群土匪,只是这帮人只是乌合之众,以后空花费钱粮,未必能用的上。

他们能打败两千护粮队,说明有一定的战斗力,这个金朝也不能小视,何况他现在有一万多人马,如果给他资助,凑成三万人马不成问题,在洛阳近处,伏下这支亲兵,以后大王何愁大事不成?

这番话说到了元颢心里,他连连点头,说,只是如果已经有人先下手为强,拉拢招揽了他们,我们此番前往岂不是会有凶险?

陈子云说,我先期也派人和金朝联络,无论是人力财力我们都不比对方差,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怕他不和我们合作,大王尽管放心好了,不然,你留在此处,我带人前往。

谁知一向畏首畏尾的元颢却一反常态,说,将来我如果要执掌朝纲,少不得要培植羽翼,还是我和你一同前往吧,有我在,分量也重一些,这个金朝如果我都拿不下,得天下又从何说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