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郑王天下 > 第二百三十八章 闻战则喜全文阅读

第二百三十八章 闻战则喜

接下来,高渠弥又以类似的方式诓骗了耿侯。

欺骗从来不是目的,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搞定了郇伯和耿侯,其他的事情就好办了。

另一方面,郑忽也已经和小子侯以及曲沃武公就伐冀国达成谅解。

两方都不会因为郑忽攻伐冀国而与郑忽为难。

说到底,郑忽与晋、郇、耿是同姓,冀国只不过是个外人罢了。

谁也犯不着因为一个关系不大的外人而与郑忽结怨不是。

得不偿失!

所以,冀国被孤立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

协调好各方关系之后,这场战争其实就已经进入了预备阶段。

陉庭更是犹如一台精密战争机器一样,开始发动起来。

陉庭城守府中的命令一条接着一条的往下面传达。

已经编入陉庭户籍的士卒接到命令之后,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也开始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作些必要的准备。

得益于郑忽一年前颁布的赏功令,现在整个陉庭人人皆知,战争是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利益的。

这也算是郑忽流亡的福利了,整个陉庭的上层贵族满打满算也就四个,郑忽、高渠弥、邓荒和公子辛丑。

除高渠弥外,邓荒和公子辛丑一直以来都是郑忽的亲信。

是以,郑忽在长葛实行的军功爵制以赏功令的形式毫无阻碍的陉庭推行下去。

不仅推行了下去,而且比在长葛时更为激进。

在长葛推行的所谓军功爵属于阉割版,职爵是分离的,爵位只是爵位而已,并不能借此担任官职。

而在陉庭推行的赏功令则把爵位和官职结合了起来,不同的爵位可以担任秩比不同的官职。

这样,军功爵制不仅有了经济上的优待,更有了政治上的支持。

想要做官,就要先立军功,有军功者不一定可以为官,但没军功者一定是无法为官的。

当然,这是对普通人而言的,万一遇见一个大才,郑忽也是可以绕开这一制度的。

不过,这种事郑忽是不会轻易去做,一种制度想要贯彻落实下去,威信二字是少不了的。

即便是绕开,也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

高渠弥对赏功令的推行,初时是有些犹疑的。

作为老牌大贵族的他,在陉庭虽然不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战,但是这个制度的冲击力太大了,大到他绝对无法忽视的程度。

这个制度一旦推行下去,意味着他将来有一天可能会和一群泥腿子同殿为臣。

这事想想都让人毛骨悚然。

这是出自一个奴隶主剥削阶级自身本能的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郑忽亲自下场,将赏功令的内容掰开了给高渠弥一一讲解,以消除他的疑虑。

例如斩首一级晋爵一级,这事就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吗?

肯定不是,作战时五人为一个单位,在本作战单位无死无逃的情况下,斩首之后才能晋爵,不然,按照伤亡不同,可能还要治罪。

再如,得爵位之后理论上是可以做官的,但官是这么好当的吗?

肯定也不是,有爵位只是代表有了做官的资格,但并不代表一定能做官。

做官也是要经过选拔的,大多国人连字都不识,算术也不会,怎么可能会让这些人做官,那不是开玩笑嘛!

现在私学还未开始兴起,只知识这一节,就足以将大多国人挡在统治阶级的门外。

总而言之,郑忽所有的解释都围绕着一点,那就是赏功令其实只是在士卿阶层中进行的一场的游戏,士阶层以下的普通人只不过是陪跑而已。

当然了,陪跑也是有奖励的,立有战功者会有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优待,但插手政事的可能性却是微乎其微!

这一通解释,最终打消了高渠弥的疑虑。

郑忽的这番解释确实合情合理,高渠弥也找不出任何漏洞。

说到底,郑忽的赏功令还未触及到像高渠弥这样老牌贵族的根本利益。

如果郑忽学习吴起的那套,封君三代之后无功者不可袭爵,或者学习商鞅那套直接废除世卿制,高渠弥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好说话。

只能说按照现在的情况,郑忽暂时还没必要去考虑这一点。

整个陉庭在晋国有封地也就郑忽一人而已。

等到他当政,并且军功地主有了相当强的实力之后,他再下达废除世卿的命令不迟。

饭要一口一口吃,现在的陉庭可经不起统治阶级上层的内讧。

他也根本没有必要和商鞅一样搞一些比较激烈的改革。

只要他按照现在的节奏将军功地主造就出来,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郑忽现在的情况和后世美帝在美洲大陆建国的情况差不多。

美帝没有经历过什么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就是资本主义国家。

郑忽在陉庭也差不多,他可以直接将军功爵以及某些封建制度建立在陉庭这片土地上。

接下来,每征服一地,他就可以将陉庭的制度复制过去。

这样的好处就是避免了内斗。

坏处也很明显,每征服一地,被征服的士卿得不到优待,就会在列国之中大肆宣扬郑忽的“暴行暴政”。

未来他被列国联合打压的可能性不小。

不过,郑忽对此并不放在心上,只要自己强大了,还怕列国围攻?

小民们却没有郑忽这么多想法,归根到底,他们还没有达到郑忽这个层次,他们只知道战功能够给他们带来一切,土地,宅院,奴隶,甚至是女人。

郑忽一年前在他迎亲之后,赐了几个奴婢给战功最高的几名士卒,用意当然是激励士卒训练,杀敌立功。

而且根据郑忽的立下的规矩,克敌之后,军功高的士卒可以优先分配到女人。

大开后宫政策造成的结果,就是士卒全是眼冒绿光的,恨不能立刻就奔赴战场。

贾、杨、霍三国的士卒在郑忽的有意放水之下,攻破陉庭之后,几乎人人都分得了土地。

有了土地的一群糙汉子如果说还缺点什么,那一定是缺个女人。

没有女人那能叫家吗?

一旦这三国士卒有了家,郑忽再也不用担心这些士卒的思乡问题。

小民和文人不一样。

文人离乡之后伤春悲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而小民的思维则很简单,有家的地方就是故乡。

只要有家,能过的下去,没有人会考虑家乡的问题。

在哪不是过日子啊!

所以,当城守府的命令层层传达下去之后,很多士卒聚拢在一块,诉以兴奋激动之情。

闻战则喜,在陉庭绝不是一句空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