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的农场通大明 > 第18章 朱棣的北海之行全文阅读

第18章 朱棣的北海之行

一座六百年后的城市来了当代,任谁不会好奇呢?

更何况,小太监樊忠和老和尚姚广孝,从北海回来之后,就整天在朱棣面前念叨北海见闻,朱棣心里就更好奇了,心里就跟猫抓似的。

但是刘斌之前说过,没有正经的跑道,飞机起降不安全,为了自己的生命着想,朱棣一直压抑着心中的冲动。

如今跑道铺好了,朱棣终于忍不住了。

“怎么,他们能去,朕就不能去吗?”朱棣见刘斌这么大反应,当即板着脸问道。

“那倒不是。”刘斌摆摆手,“我在想用哪架飞机比较合适。”

“哦?”朱棣指了指跑道上那架安70运输机,“之前那些工匠不就坐这个走的吗?朕不能坐这个?”

刘斌瞥了飞机一眼,解释道,“这是运输机,货舱不好加压,如果是拉货,我能飞的很高,又省力又省油,用来拉人,就只能全程低飞,不然里面的人会冻死,天上很冷的。

“陛下要是想去北海,我可以换一架客机来,但最多不能超过120人,都要谁跟着去,陛下自己选吧。”

能去就好,还能一次去120人,这可比上次姚广孝他们坐直升机更方便了。

朱棣很快就在脑子里挑好了人选,上次去过北海的金幼孜和杨荣留下,继续处理内阁事物,其他没去过北海的内阁,这次全都跟上。

姚广孝和樊忠虽然去过,这次也要跟上,省的两眼一抹黑,贴身保镖刘永诚当然也不能少,纪纲这个特务头子也要跟去看看。

再带上几十个随侍的太监和锦衣卫,姚广孝还建议顺道捎去一些工匠,朱棣也一并应允了。

翌日上午,一架白色涂装的空客A220稳稳的降落在南苑机场,载上朱棣等人,重新起飞向尹州飞去。

A220其实是庞巴迪生产的窄体客机,只不过后来被空客收购了,这种不太大的支线飞机能坐100到150人,航程六千公里,从北海到京师飞一个来回都不用加油。

飞行途中,等到了平飞阶段,朱棣甚至饶有兴致的在机舱里参观了起来,最后走到驾驶舱,坐在副驾驶跟刘斌聊天。

“贤侄,你找俺讨要大明的衣裳,俺不是赐你一件蟒袍吗,为何不穿啊?”

刘斌有点无语,那玩意收藏起来看看就好,平常穿还是算了,他只能解释道。

“宽袍大袖,不适劳作,陛下你看这机舱的各种机关和脚舵,我要是穿蟒袍,袖子一挥就什么都看不见了,万一挂到哪个开关,到时候咱们都要掉下去摔死。”

朱棣若有所思,“那你回归大明已有两月,还不蓄发,也是这个原因?”

“对,蓄发就要留发髻,头顶有发髻就没办法戴耳机,所以不能蓄发,以后就算组建空军,所有开飞机的将士也都得剃发,除非从军中退伍才可蓄发。”刘斌趁机解释道。

“原来如此!”朱棣在驾驶舱新鲜了一阵就回后面去了。

在他眼中,驾驶舱的各种仪表,上面全是外国字和看不懂的图形,各种机关密密麻麻,碰到哪个都担心从天上掉下去,坐在那里这不敢动那不敢动,别扭的很,还是坐后面舒坦。

原本他还在想,自己早就让刘斌组建空军了,刘斌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不教几个开飞机的徒弟,是不是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现在看来,应该是这玩意实在不好学,光是那些仪表都让人看的头皮发麻,是他低估了开飞机的难度。

“算了,由他去吧,计划里都说了,五年之内,空军只能保底组建一个师,目标定的那么小,看来的确有难度。”

......

两小时后,飞机平安降落在尹州国际机场。

朱棣身为皇帝,亲自访问北海,自然不可能像上次姚广孝他们那么草率。

一行人先是去了农场,虽然来的季节不对,没看见收割庄稼,但还有牧场和大棚可以参观。

在牧场里,朱棣看到了一种怪兽,随行的众人见到那玩意无不骇然失色。

胡广指着那怪兽激动的差点跳起来。

“陛下,有神驹!“

朱棣也看的目瞪口呆,“这是什么马?怕不是有十尺高,如此雄壮,此非天马耶?”

其实那是一群只有四十多匹的夏尔马,夏尔马是重型挽马,肩高能长到两米,有普通马匹的三四倍大小,把普通马匹放到旁边,就像潘子碰到了姚大个一样夸张。

刘斌看着在不远处悠闲啃草的一群怪兽,介绍道。

“你们不要那么激动,这是夏尔马,嗯,是很有用的一种马,但没你们想的那么有用。”

“哦?有什么说法?”胡俨在旁边问道。

刘斌只好仔细解释道。

“夏尔马是泰西岛国,在三百多年前繁育出来的品种,此马成年,按照大明的说法,肩高能到六尺以上,比大部分青壮男子都高,头高八尺以上,体重近两千斤,力大无穷,能挽万斤的重车。

“同样是因为长得太大,所以行动笨拙跑不快,不适合骑乘,骑着玩乐可以,但骑着打仗不行,而且此马性情温顺,甚至有点胆小,食量还特别大,一匹夏尔马的饭量,能顶的上四匹普通战马。

“总而言之,这不是战马,但拉车干农活却是一把好手。”

“原来如此,不过驽马能长得如此雄壮,倒也是个奇物!”

朱棣一听不是战马,只能用来拉车,顿时就没了热情,但心中还是比较高兴的,能拉车也是好东西啊。

毕竟大明缺马缺的很,虽然大明有马场,但永远不会嫌马太多。

辽东就设有马市,在那里从蒙古人手里买马,一匹马能卖到六七两银子,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三年的收入......

朱棣是个马上皇帝,自然是爱马之人,虽然知道这种体型巨大的马匹不能当战马,但还是忍不住过去抚摸喂草,亲近一番。

夏尔马是出了名的温顺,也不怕人,任由朱棣亲近。

刘斌见状说道。

“陛下,这夏尔马虽然不能当战马,但北海这里其实是有战马的。”

“哦?在何处?”朱棣闻言眼前一亮,顿时来了精神。

“就在前面不远。”

众人又开着车跑了几里,果然看到近千匹高大的战马。

看到那群体型高大的黄骠马,朱棣两眼放光,“果然是好马,这马可有名字吗?”

“这个马群有九百多匹,分为两个品种,毛色金亮和火红的是顿河马,肩高能到一米六,比蒙古马普遍高上半尺,性格机敏,听话,忠诚,耐力和持久力都很出色,速度快。

“而且耐粗饲,适应性好,在这北海的冰天雪地里都能活得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晚熟,比别的马成年慢,但它又很长寿,比别的马能多服役两年。

“另外一种毛色深红或黑色,白蹄子的叫布琼尼马,也能当战马用,属于乘挽两用型,既能拉车又能骑乘,但总体上比顿河马还是差一些。”

朱棣听着刘斌的介绍,早就忍不住了,一熘烟的跑到马群里,对着一匹金色的顿河马一顿狂撸,爱不释手,最后翻身上马,试驾了一段,又跑回来,还舍不得下来,怒气冲冲的对樊忠问道。

“上次回来为何没跟俺说这里好马?”

小太监樊忠吓得差点趴到地上,哭诉道,“皇爷,上次来北海的时候,这里还没有马啊。”

朱棣闻言又将疑惑的眼神看向刘斌。

刘斌见状翻了白眼,忍不住吐槽。

“我一个开农场的,养猪牛羊还能杀了吃肉卖钱,养马有个屁用!”

“那这些好马是从哪来的?”朱棣疑惑道。

哪来的?当然是后来收集到这里集中饲养的啊。

众所周知,因为尹州靠近贝加尔湖,有这么个天然的温度调节器,所以尹州是毛子的避暑圣地,这里的疗养院多的一批。

疗养嘛,度假嘛,那自然少不了玩的东西,马术俱乐部当然也少不了。

这些马匹就是从各个马场和疗养院里弄来的,穿越之后怕这些马没人管,活活饿死,所以集中到了农场这边集中饲养。

听了刘斌的解释,朱棣当然不好责怪,但还是耿耿于怀的说,“应当将此马运回大明,不,就在此地设立马场,调派官员专职饲养,扩大马群。”

北海的穿越者对此是无所谓的,在现代人眼里,马有什么用,能比的上汽车吗,骑马顶多也就是个娱乐活动。

但在古代人眼里可不一样,战马的多少,就是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此时朱棣他们的脑子还没转过弯来。

或者说,在潜意识里,他们虽然见识了汽车,但还是觉得汽车太高大上了,只有马匹才是他们最熟悉的东西,接地气,所以这帮古人对马匹十分重视。

看完了牧场,又回到养殖场,在这里,朱棣见到了两千多头奶牛一起取奶的壮观场面,养殖场里还有几十个梳着发髻的古代人在干活。

朱棣拦住一个人问道。

“你是从大明来的?哪里人?”

那个古人看见这么一大帮贵人,虽不知朱棣的身份,但还是怕的要死,怯懦的说道。

“回贵人的话,小人是山东煮盐的灶户,来这里已有月余了。”

“哦,你在这里做甚营生,日子可还过得去吗?”朱棣又问道。

那古人闻言顿时露出笑脸。

“俺们一家都在这农场干活,平时就伺候这些牛吃料,还有取奶,日子过得可好咧。

“这活干的比煮盐轻省,贵人们还给俺们发衣裳和房子,一天能吃三顿,吃得饱穿的暖,还教俺家孩儿读书识字,过得可有盼头。”

朱棣点点头,又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取奶管道,不解地问道。

“贤侄,这牛乳取来有甚用?”

刘斌见状介绍道。

“这里生产的鲜牛奶,少部分供应城市,给百姓饮用,大部分都会送到城里,城里有家奶粉厂,牛奶会送去制成奶粉。”

“奶粉又是何物?”胡俨也好奇的问道。

“奶粉的用处就多了,可以用热水沏开,喂养缺少母乳的孩童,也可以给伤病之人饮用,补充营养,但其实大部分都被当成了工业原料,用来制作糕点,饼干,还有冰淇淋。”

毛子的冰淇淋可是一绝,用料十足,奶香四溢,每年需要大量的奶粉,而这些奶粉就是从西伯利亚各个养牛的农场里来的。

看完了农场,众人又去参观了刘斌家的粮库,见到了那满仓满谷的粮食,还有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白糖,朱棣总算是对北海的农业水平有了个概念。

单从农业来说,这里确实是个宝地!

但是朱棣又听说,这里不种桑麻,也不种棉花,可纺织业又很发达,觉得很是离谱。

你连原材料都不种,那怎么搞的纺织业?

于是又让刘斌带他去看这里的纺织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