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其它小说 > 三国之逐鹿天下 > 第七十四章 剿与抚全文阅读

第七十四章 剿与抚

咯吱咯吱!

一道沉闷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夜色下响起。

黑夜下,沉重厚实的汉军营门缓缓的向两边分开。紧跟着,从汉军大营里涌出一队人马。

只见这队人马纷纷身披甲胄,一只手拿着利器,另只手拿着火把,神情严肃,步履整齐,缓缓的走出营门,然后如劈波斩浪般向两侧走去,静立于两侧。

“兴平在哪里?兴平在哪里?”

就在这支队伍的尽头,一道急切又激动的声音接踵而至。

顺着声音的方向,队伍的尽头望去,一道身材高大,步履急切的中年男子快步走来。

火光中,却见此人身高八尺左右,体型略显纤瘦。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衫,身上带有浓浓的书卷气。

看年纪大约四十五六,相貌堂堂,仪表不凡。一双浓眉大眼,鼻直口方,颌下一缕黑须。

那人走到近前,望着那在营门之外,牵马而立的两人,微微一顿,旋即脸上顿时露出浓浓的笑意,高兴的道:“兴平,别来无恙否?”

这人并非他人,正是讨伐黄巾的北中郎将,卢植卢子干。

刚才他和麾下众将商量要事完毕就坐在中军大帐小憩,却是没想到帐外亲兵来报,言营外有一叫姜易的人率军前来领命。

他当时闻听还微微一怔,虽说汉帝早就派人前往幽州境内,封姜易为讨逆先锋,但是并不会这般快吧。

他可知道如今黄巾之势泛滥,而且幽州境内的黄巾也多不胜数,又怎会在此地见到姜易呢。

难道是幽州境内的黄巾已经平定了?

但旋即一想到此子之前所作所为,又觉得很有可能。

强自压抑着心中的疑惑,卢植快速的站起身来,对着帐外的亲卫吩咐了几声,然后领着人快步向营寨的大门走去。

于是,这才有了上面发生的一切。

姜易望着那在火光中,一身月白色长衫,脸上露出浓浓笑意的卢植,心中一热,他依稀还记得那些年在雒阳的时光,眼前之人对他的敦敦教导。压下心中的火热,快步走上前,对着火光中的卢植,躬身拜道:“讨逆先锋别部司马姜易拜见卢大人!”

卢植快步上前伸出双手将对着他行礼的姜易扶起,双眼上下打量着他,然后笑着道:“几年不见,却是越发雄壮和稳重了!”

姜易听着卢植那越含亲切的话语,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小子能有今日,全凭卢公当日的教诲!”

卢植点了点头,哈哈大笑,旋即望了望姜易的身后,脸上露出疑色,问道:“这位是?”

姜易见状,回身望着身后牵着马的张飞,旋即上前拉着张飞的手,笑着对卢植介绍道:“卢公,这位是易的结义兄弟,涿郡人,三弟张飞张翼德。而二弟关羽却身有要事,前往辽东去了。”

“哦?”卢植上下打量着张飞,然后点了点头,笑道:“倒是一员猛将!”

张飞听着卢植的话,脸上顿时洋溢的笑意,上前对着卢植拜道:“燕人张翼德拜见卢公!”

“好好好!如今正是朝廷用人,正该尔等建功立业,报效朝廷之时!”卢植颔首示意,将张飞托起,大笑道。

“走走走,兴平,天色已晚,我等先入营!

卢植说完,也不等姜易等人反应,拉着两人向中军大帐走去。

一路上,卢植拉着姜易两人的手,询长问短,有说有笑,向着大帐走来。

而姜易也是将这些年他在涿郡的一些事情对着卢植分享了一番。

掀开帐帘,卢植和姜易两人走了进去,分宾主而坐。

望着坐下的姜易,卢植却是一脸的好奇,开口问道:“兴平,此次黄巾突然起事,更使天下大乱。我听闻幽州境内的黄巾也是犹如洪流般泛滥,但不知为何你却如此快速的到了这里?”

姜易闻言,微微一笑,脸上一片轻松自然:“卢公……”

“兴平,这里没有外人,就无需那般客套了。你还是同在雒阳时那般喊我吧!”卢植见姜易还是那般客套,伸手阻止道。

“卢……叔父,幽州境内的黄巾却是早已剿灭。”姜易见状也不矫情,遂道。

“哦?”卢植见了,脸上好奇越来越浓。

望着卢植那般好奇的样子,姜易遂将发生在幽州剿灭黄巾的事情对他详细说了一片,并还将援救青州之事也讲了。

等到姜易说完之后,卢植的脸上布满着浓浓的惊愕。

看着一脸惊愕的卢植,姜易笑了笑,轻声呼喊道:“叔父、叔父,卢叔父……”

“啊!”卢植微微一顿,耳边传来姜易的声音,旋即回过神来,抬起头望着那张口喊他的姜易,脸上露出一抹欣慰。

“好好好!我大汉有你,当真是圣上之福,天下黎民之福!”卢植脸上笑意正浓,不断的点了点头,赞道。

“叔父过奖了!能够如此快速的平定幽州境内的黄巾,全耐将士们的勇武和努力!”姜易见卢植这般夸奖他,并没有显得洋洋得意。

虽说如此快速的平定幽州境内的黄巾,有不少侥幸在内,或许是他运气好,但更多的还是众将士一同齐心协力所致。

“呵呵,不错,不错!胜,不居功倨傲!若是子师在此,定会捋须大笑。”卢植含笑,点了点头,一脸的赞赏。

旋即又仿佛想到了什么,卢植望着那坐着的姜易,再次充满期待的询问道:“兴平,此次黄巾起事,若想快速的平定此祸乱,但不知你有何良策?”

姜易见卢植突然向他询问对策,微微一怔,旋即回过神来,低着头,脑海中快速想着对策。

望着那突然间低下头,没有任何言语的姜易,卢植突然间感到有些小小的失望。

在他看来,此次向姜易问策,不但是有考验他一番的心思,但更多却是想看看这些年来,姜易是否有丢下学问。

大帐内,此刻突然安静了下来,唯有灯火燃烧的声音。

也不知过了多久,姜易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灼灼的精芒。

仿佛是感受到卢植的失望般,姜易却是打破沉静,开口道:“叔父,良策兴平却是不敢担,但却有几分见解!”

“哦?”卢植也是被姜易这声‘叔父’所惊醒,脸上的失望之色一扫而逝,双眸中闪烁浓浓的期待。

“叔父,黄巾之乱虽说骤然而起,但是若想快速剿灭,却也非一时三刻所能办到。”姜易望着卢植一脸的期待,却是缓缓道。

“嗯,不错,你且言!”卢植颔首,点了点头,示意姜易接着说。

“朝廷初闻黄巾爆发起事,也是大为震惊,虽说派兵镇压清剿,可是所见的效果却微乎其微。”

卢植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这一路上他率军剿贼,却也知晓其中的难度。

“所以易觉得朝廷除了剿杀黄巾之外,但更多却是安抚。”

“安抚?”卢植闻听却是一怔。

“对,就是安抚!”姜易见卢植疑惑,却是按着心中所想,肯定道,“俗话说:剿贼容易,安贼难!若是朝廷一味的剿杀,势必会激起贼人的凶残,甚至还会动摇我大汉万世根基。”

卢植听着从姜易口中说出来的话,轻轻点了点头。之前他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可是等到姜易说出来之后,却也是十分赞同他所考虑到的。微微一沉吟,卢植望着坐着的姜易,眼眸深处闪烁着精芒,脸上充满着奇色,问道:“那依你之见,朝廷应该怎样?”

“叔父,易听闻如今天下各州,唯有三处黄巾最为泛滥。”姜易见卢植发问,并没有及时回答,而是反问道。

“不错!颍川,南阳,再到现在的广宗,这三处的匪患却是最为严重。莫非这三处有什么玄机不成?”卢植如实答道。

“叔父,玄机不玄机兴平倒是没有看出来,但是却也知道洪流之势迅猛,堵不如疏之意。”姜易见卢植所言,却是摇了摇头。

“叔父,兵法有云:‘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如今看来黄巾之势迅猛,然大多黄巾之流大都不过是一群躬耕农田,食不果腹之辈。

这些人趁机作乱,无非是受到张角之众的蛊惑,在加上天灾祸乱,所以才迫不得已罢了。所以依我之见,当围而剿之,分而抚之。”

“围而剿之,分而抚之?”

“不错,叔父!祸乱天下者,张角之流也。朝廷应当率军围剿信奉张角的狂热之徒,安抚那些愿意缴械投降的之众。”

“嗯!”卢植点了点头,然后道:“你所言不差,但是这三处黄巾却十分顽强,一时难以破之。”

“难破,但却并非不可破。”姜易闻言,摇了摇头,嘴角渐渐掀起一抹弧度。

“叔父,此刻却是应集结重兵,以力破之。这样才能给黄巾士气上最大的打击,到时候朝廷在派遣一名得力的大将,以招降活命之意来分化瓦解他们,等到那时,我倒要看看他张角之众是否还有那般逆天的能力,力挽狂澜!”

卢植听着姜易所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心中却在深思着。

此前他只想着怎样将黄巾剿灭,却一时没有想到怎样安抚那些贫苦,受张角之辈蛊惑的百姓们。如今姜易这么一说,他心中却也渐渐明确了起来。

剿贼容易,安抚却难。

若是一味的剿杀,势必会危及大汉的根本,这却并非他所要见到的。

仿佛心中是下了什么重要的决定般,卢植望着坐在大帐内的姜易两人,眼神灼灼,旋即开口道:“兴平,今夜也不早了。你二人日间赶路,却也疲劳了,先下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情明早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