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武侠大棋局 > 第341章【一盘棋】(一更)全文阅读

第341章【一盘棋】(一更)

当赵天伦在大洋上漂泊之际,魏延则率领五十名佣兵团成员缀在祁万山、刘延庆大军之后,一路向北。

当赵天伦联系上魏延,与魏延汇合后,魏延向赵天伦汇报了他所观察到的一些诡异的动向。

魏延作为能够青史留名的将领,而且还是镇守一方的将领,谋定后动是他应有的品质,所以在进入倚天场景之前,魏延对元末的农民起义也进行了一番了解。

虽说倚天场景是野史,是戏说,但既然这是以元末为背景,就不能单纯将其当作戏说。

魏延的准备还是有用的,至少,当他发现以祁万山、刘延庆为首的北伐军先锋竟然势如破竹时,他对元末历史的掌握终于发挥了作用。

这一时刻,蒙元犯了末代王朝的老毛病,就是朝中党同伐异。

当然,蒙元的党同伐异还有另一个层面的原因,为蒙汉之分。

蒙古人靠骑兵征战天下,所向披靡,但蒙古骑兵的作用是中流砥柱,真正决定战场胜负的还是蒙古人的仆从军。

蒙古仆从军的成分复杂,各种肤色的人种都有,所以除了蒙古军之外,还有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其中汉军与新附军基本都是有汉人组成。

当蒙元国力鼎盛威压四海之际,很少有人能在蒙古人的屠刀下直起脖颈;但是,当蒙元的统治摇摇欲坠之际,汉人的心中自然就燃起了熊熊的反抗烈火——

纵然是属于蒙古统治阶层组成部分的汉军也不例外!

毛贵的进攻让山东蒙古统治阶层内部产生了分化——

镇守黄河的蒙元汉军万户田丰响应毛贵,率军起义;

山东汉军千户余宝杀知枢密院事宝图,也率军起义;

...

汉军的先后反正,让蒙元统治阶层对汉人的信任降低,所以在山东守住济南、立下大功的董抟霄(蒙元监察御史,后升同佥淮南行枢密院事)被蒙古人猜忌,将其调离济南,然后济南被义军攻下。

对济南被攻占,董抟霄愤愤不平,毕竟这是他血战才保住的山东首府,难免发几句牢骚,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这几句牢骚竟然再度引起蒙古人的猜忌,直接打发他去守后方的据点河间长芦。

长芦是盐场,虽然盐铁在封建时代是国营经济,国家掌控,但至此社稷倾覆之际将立有大功的重臣打发去守盐场,这怎么看怎么诡异。

当然,长芦也是义军北伐必须经过的一个咽喉点,调董抟霄守长芦未必就是贬斥,但这种现象难免让蒙古军中的汉人兔死狐悲,面对义军的北伐攻势,他们难免出工不出力。

种种情形,让毛贵的二次北伐势如破竹,形势一片大好。

只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总之,魏延是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所以他及时撤回了散布在义军中的参与者,躲在一边静观战局的演变。

对魏延的决定,赵天伦采取了肯定的态度:

一方面,人的名树的影,魏延本事并不差,那么他的决定自然也不会太差,总有他的道理在内;

另一方面,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赵天伦也不想因为瞎指挥而造成损失,最终让魏延看轻自己。

★★★★★

河北南皮县。

魏家庄。

魏家庄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庄,但这个普通的村庄现在却陷入了兵荒马乱之中,因为被勒令镇守长芦的董抟霄正率领亲兵经过此地,暂时驻扎。

董抟霄的亲兵数量不少,虽然他受到了蒙古人的猜忌,但是他毕竟是蒙元政权中汉人的中流砥柱,自然有汉人追随。

按道理讲,既然魏家庄只是一个中转地,没必要高垒深墙,但令人奇怪的是,似乎魏家庄在董抟霄进驻之前就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防御设施,而当董抟霄率众进驻之后,更是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地开展挖沟掘渠的工程。

正是通过魏家庄的异常,魏延才嗅到了一丝不详的味道,才果断的抽身离开。

魏家庄几经战火,村中的留守居民已经不多,虽然以董抟霄的地位完全可以占据村落中最好的房屋,但他选择的却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建筑。

"大哥,难道毛贵这个逆贼真的能够在这里攻击我们?"

董抟霄已经五十多岁,虽然他是文臣出身,但身手矫健,筋骨强盛,骑的烈马,挥的刀枪,说他是武将也毫不为过。

向董抟霄问话的是董抟霄的弟弟董昂霄,也正因为是亲兄弟,所以两人谈话才没有顾忌。

"昂霄,既然我们三番五次接到不同人的提醒,那我们就不能不提高警惕,"董抟霄微缩愁眉,"毕竟,我们败不起了啊。"

董昂霄也是轻声叹息。

守济南一战,听起来简单,但事实上血战连连,导致董抟霄所属的汉军损失惨重,如果他们能够继续镇守济南的话,还可以就地补充,但没想到他们竟然被调离济南,以至于他们现在情况相当不妙,他们真的经不起再一次的失败了。

"大哥, 你说这个消息是从哪里传来的,是谁在提醒我们?"

董昂霄换了一个话题,对这莫名其妙出现在他们兄弟两人帐篷中的警告信,他们真的很不理解——

只有他们的亲卫才能做到这一点,可如果是他们的亲卫的话,那他们没必要用这种手段啊?

可若不是他们的亲卫,又能是谁,可以悄无声息地靠近他们的帐篷?

"不管是谁,"董抟霄笑了笑,"他们对我们应该没有敌意。"

"可是,大哥,"董昂霄迟疑了一下,方才开口,"他们会听你的吗?"

董抟霄陷入了沉默。

...

在董抟霄两兄弟房间内议事之际,魏家庄内,不同区域、不同地段,在不同的忙碌的汉军中也出现了一波波的诡异情况:

"尼玛,运气真背,没想到在这里也要为小命打拼。"

"行了,别牢骚了,只要能够反败为胜,那我们才能掌握先机。"

"对了, 我发现有不少倒霉蛋和咱们一样啊。"

"嗯,我也发现了,这段时间,除了我们再向董抟霄两兄弟投警告信之外,也有其他人在他们帐篷外面晃悠。"

...

"老三,你说我们跑怎么样?"

"你想往哪里跑,你能跑到哪里去?"

"就咱们两个,哪里不能藏身?"

"现在毛贵的义军正冲这里而来,逃出去说不定正好被他们逮个正着,你以为毛贵会心慈手软放了我们?纵然毛贵放了我们,毛贵军中的参与者会饶了我们?"

"按你的意思,这一仗我们不打也得打?"

"必须打,打赢了这一仗,咱们才有一线生机。更何况,现在的魏家庄不敢说是金池银汤,至少也不是随便就能打进来的。"

★★★★★

距离魏家庄十数里外。

数不尽的义军正以纵队的方式狂奔向前,他们得到了消息——

在济南杀害了他们无数义军兄弟的罪魁祸首董抟霄就在前面,能不能为战死的兄弟们报仇,就要看他们跑的够不够快。

在狂奔的义军之中,有矢志为战友报仇的,也有想着可以发财的,更有心思复杂的,比如这两位——

"延庆,我总感觉左眼皮狂跳,这是什么症状?"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你要发大财了。"刘延庆调笑,"到时候,见面分一半啊。"

"分你妹啊,"祁万山苦笑,"我总感觉前面是一个陷阱,毕竟现在的情况与历史上的情况截然不同了。"

"你是说,"刘延庆皱起眉头,"现在的魏家庄可能是一个陷阱?"

"没错,"祁万山点点头,小心地看了一下左右,"在历史上,董抟霄在魏家庄被毛贵打死,可那是历史啊。现在呢,因为我们的乱入,这个历史已经乱套了,说不定魏家庄已经成为一个坑,等着我们向里面跳,你说,我们跳还是不跳?"

刘延庆沉默片刻:"你说的这个,我也考虑过了,但我们有权力不跳吗?"

"实话告诉你,"刘延庆扫了一眼左右的行军阵列,压低声音,"在历史上,魏家庄是不设防的,董抟霄连营垒都没有就被义军堵在了村庄内,可现在的魏家庄...已经是高墙深沟,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了。"

"那我们应该向毛贵建议,绕过魏家庄..."

"毛贵绝对不会同意,"刘延庆摇摇头,"董抟霄在济南杀死了不少毛贵手下的义军,如果我们提出这个建议,只会被人看不起,甚至会被当成逃兵,到时候就更糟糕。"

"这算是什么扯淡事啊,"祁万山欲哭无泪,"为什么要那么顾忌NPC的想法呢,为什么要遵守NPC的章程呢?"

"你可以走,"刘延庆耸耸肩,"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想体验一把将军的瘾,所以我不会离开;至于你,爱走你走,恕不远送。"

祁万山怒目而视:"想让我走,我告诉你,我还真不走了,我倒想看看你这个大将军梦是黄粱一梦,还是南柯一梦。"

...

赵天伦望着万马奔腾一样的义军队伍,疑惑地看向魏延:"老魏,按照义军的这种架势,别说是十里,纵然是五十里外也会被人看的清清楚楚,难道董抟霄是瞎子,看不到敌人正直奔他而去?"

"按照正史的说法,"魏延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董抟霄在魏家庄停留,接到了蒙元朝廷对他的新的任命,董抟霄刚刚领命,毛贵就率军赶到。"

"也就是说,"赵天伦明白了,"董抟霄是被蒙元朝廷给坑死的?"

"无巧不成书,"魏延对赵天伦的这个猜测没有给出正面回答,"也许这只是一个巧合。"

巧合个鬼!

想不到魏延竟然吸取了历史上因为性格直爽容易得罪人而被孤立的局面,变得圆滑起来,可是,对魏延的这种改变赵天伦并不喜欢——

性格圆滑的魏延,还能是历史上的魏延吗?

为嘛这场景土著也要性格鲜明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