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武侠大棋局 > 第353章【欲扬先抑】全文阅读

第353章【欲扬先抑】

身后,是自己的独子,率领残兵败将断后魏家庄;

身前,是不世之功勋,名垂千古、青史留名战功!

董抟霄陷入了两难境地——

退,可保性命,但战功却难以自证;

进,希望渺茫,但不试试岂能断言?

不管是哪朝哪代,都是按照人头记功,唯人头才不会说谎。

中书省右丞相脱脱曾经因此而留下一个笑柄,那就是芝麻李这个贼寇被脱脱丞相杀死了两次:

第一次,是脱脱击败芝麻李之后,以为芝麻李死在了溃军之中,所以就上报朝廷阵斩芝麻李;

第二次,则是脱脱在事后一个月左右抓获了芝麻李,为了遮羞,脱脱下令将芝麻李秘密处死。

天下无不漏风的墙,这件事情最终还是泄露出来,成为蒙元朝廷中的一段笑话。但也由此,蒙元朝廷对人头的重视被大大提高——

但凡击毙红巾贼寇的重要首领,必须以人头来论功,无人头,则无功。

所以,要想自证其功,就必须有人头!

必须将毛贵、赵君用的人头拿到手,这样才能证实他们的战功!

怎么办?

董抟霄陷入了两难之中,因为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选。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在董抟霄难以抉择之际,董昂霄轻声开口:"大哥,我回去吧,协助皓儿防守,或者将皓儿带出魏家庄。"

魏家庄...

贼寇为什么要冲击魏家庄?

现在冲击魏家庄还有什么意义?

不管红巾贼寇有什么目的,只要是敌人的计划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去破坏!

"昂霄,那就拜托你了。"董抟霄不乏当断则断的品质,当即调拨了两百名元兵交给董昂霄,"如果能击败这伙贼寇,就击败;如果不能,就固守魏家庄。"

"喏。"

董昂霄带上两百名元兵,直接转身,扑向后方。

至于董抟霄,则是环视了剩下的三百名元兵一眼,意气慷慨:

"将士们,我们的火烧敌营的任务已经完成,但是,我们的战斗还没有结束。"

"我们击败了数十万红巾贼寇,这份功劳可以让你们名垂青史,福荫子孙,但是!"

"但是,我们击杀了毛贵,阵战了赵君用,击毙了续继祖,这份功劳如果没有人头,就无法落实,这份大功,你们想不想要?"

董抟霄的颠倒黑白、扭曲是非,不仅没有让剩下的三百名元兵心生鄙夷,相反,他们更是被刺激得兴奋欲狂——

击败数十万贼寇!

阵斩贼寇首领!

只需要他们再努努力,就可以将这两份大功收入囊中,为什么不呢?

"要!"

"要!"

"要!"

...

迎着眼珠发红、脸庞发红的癫狂元兵,董抟霄满意点头,猛然转身,指着斥候探查到的方向,厉声疾呼:

"战功,就在那里!"

"前进,我们的任务是拿回属于我们的战功!"

"前进!"

随着董抟霄的令下,三百头饿红了眼睛的狼猛地窜跃出去,直扑混战的红巾军中军大营,三颗头颅就在那里等他们去取!

轻轻嘘了一口气,随着战马驰骋的董抟霄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湿透——

此战从凶险到大胜,如此喜剧性的变化让董抟霄如同坐在过山车上,品味着地狱与天堂之间的差别。

五百人冲击十数万红巾军大营,不管怎么看都是取死之道,但天幸红巾贼寇统帅被杀、自相残杀,如此,才给了他们一线生机。

但,单单这一线生机还满足不了董抟霄的胃口!

魏家庄这口坑,董抟霄是跳出来了,但是,除非董抟霄能立下让蒙元朝廷瞠目的大功,让蒙元朝廷不敢动他的大功,否则,他将依然危险。

以弱胜强,击败数十万红巾贼寇,固然是令人震惊的大功,但却不足以让对他心怀敌意的蒙古人束手,因为他已经屡立战功,却依然成为弃子;

唯有赵君用的人头,才能化解董抟霄的危机!

蒙元镇南王孛罗普化虽然现在是个死人,但他在被赵君用杀死之前也是蒙元的重臣,现在董抟霄如果能将赵君用的人头带回去,那就可以分化对他心存敌意的蒙古人,更可以获得孛罗普化一系蒙古人的好感。

赵君用的人头,董抟霄势在必得!

★★★★★

惨。

真惨。

赵天伦穿行在红巾军的大营中,对红巾军的种种惨象心中叹息,因为他们已经完全废了,最起码现在已经废了——

有的红巾军,抱头逃窜,向挡在他面前的一切物品挥起兵器;

有的红巾军,三五成群,公然抢劫红巾军贵重物品中饱私囊;

有的红巾军,不依不饶,将战友当作生死仇敌展开生死之斗;

更多的红巾军,则是盲目地挥动兵器,向任何靠近他们的人挥动兵器——

他们不再是为了杀敌,而是为了求生;

他们不再有战友之情,信任已经消融;

这样的红巾军,真的还有用吗?

赵天伦不得而知,但他知道,他必须去试一试,不然这十几万的红巾军怕将成为十几万头猪,任由元兵宰割。

不...

他们恐怕连十几万头猪都不如,最少一个元兵看不住一百头猪,但一个元兵可以轻松宰杀一百名丧失了斗志、信念的红巾军!

"奉毛帅遗命,所有人后撤五十里!"

赵天伦还剑入鞘,连抽带打,驱散了一团正在混战的红巾军,然后强迫他们与自己一起呼喊。

"这位大人,"一名红巾军在换气之时,小心地看着赵天伦,小心地询问,"这真的是毛帅遗命吗?"

"你若不信,"赵天伦冷哼一声,"可以向毛帅去询问。"

红巾军张着嘴巴,痴呆呆地看着赵天伦,无法接话——

这句话没法接啊!

毛贵已经死了,让他去问毛帅本人,岂不是让他去死?

"大人,单靠我们这些人用处不大,"这个红巾军更加小心、小意,"军中号令或为旗或为号,最好的就是帅旗,只要帅旗所向,其他士兵都会在后面的相随的。"

嗯?

赵天伦心中一动,这家伙的建议很好!

"你叫什么名字?"赵天伦发现这个红巾军与其他的不一样,至少他能想到这一点,说明他的脑筋很灵活。

"回大人,"这个红巾军士兵急忙抱拳,"小人吴狗子。"

"好,吴狗子,你的这个建议很好。"赵天伦嘉许地冲吴狗子笑笑,"毛帅的遗命不止告诉了我,还有两百个兄弟也在其他地方通知兄弟们后撤百里。"

吴狗子眨眨眼,虽然他没说什么,但是,他的眼神却暴露了他的想法——

他很怀疑赵天伦的这个遗命真假!

纵然毛贵有遗命,也不应该由赵天伦来通传;纵然由赵天伦来通传,也不可能由两百人来通传...

"带我去帅帐,"赵天伦一把将吴狗子推到前面,"拖延的时间越长,兄弟们的死伤就越大。"

原本赵天伦并不知道董抟霄来了援兵,可现在他知道了。

如果拖到其他三面的元兵攻来,红巾军就彻底完了!

吴狗子浑浑噩噩地在前面奔跑,赵天伦跟在后面,至于赵天伦身后的红巾军则是在宣扬着后撤五十里的毛帅遗命。

随着赵天伦一行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红巾军士兵跟在了赵天伦身后,而"后撤五十里"的毛帅遗命的宣传也更见效果,越来越多的红巾军收起了兵器,与对手对视一眼,或者转身后撤,或者加入赵天伦身后的红巾军。

如滚雪球,赵天伦的队伍越来越大,聚拢的士兵也越来越多。

...

魏家庄。

魏皓两手握汗,脸色苍白,两股颤颤,若非他深知自己逃不得,说不定他已经跳下庄墙,逃之夭夭。

贼寇太强了!

一百多名弓手,疯狂地射出去了三四百支箭,但却无一命中!

敌人的数量并不多,只有四百多人,但却疯狂如野猪,直扑魏家庄而来;灵活如猿猴,面对铺天盖地的利箭,或者探手取下如同摘果子般轻松,或者用兵器磕开箭矢,或者只是身子一斜就避开了利箭。

如果这伙贼寇在前面就投入战斗的话,魏家庄绝对会被一鼓而下!

"射!"

"射!"

"不能停!"

明知道弓箭无用,但魏皓也不敢放缓,正是因为弓箭的攒射,才让这伙贼寇放慢了步伐,不然,他们早已冲到了魏家庄下。

可即使如此,这伙贼寇距离魏家庄也只有数十步的距离——

数十步距离,可以一鼓而下!

数十步距离,是弓箭最强射程!

★★★★★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为将者的基本要求。

赵天伦现在虽然距离一名合格的将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作为武者他也算基本合格,恰好这也是对武者的基本要求。

怎么还有竞争者?

赵天伦敏锐地发现,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有一群赤身的汉子也在狂奔,而且是驰马狂奔。

幸好营寨大乱,劫掠横行,导致营寨成了一个大型的垃圾场,让这群赤身骑士提不起速度来,不然,赵天伦绝对在速度上比不过对手。

飞夺泸定桥?

莫名地,赵天伦想起了历史教科书还是语文教科书中飞夺泸定桥的内容,当时似乎也是敌我双方沿河并肩突进。

元兵!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赵天伦心神狂跳,看架势,元兵也是直扑帅帐而去,他们的目标要么是毛贵的帅旗,要么是毛贵的人头,但这两样,不管哪一样,他都不想给对方!

"快!"

"再快一些!"

赵天伦催促两声后,颓然放弃,毕竟这些红巾军在一个月前甚至半个月前可能只是农夫,让他们能跟上自己的速度显然不可能,能拼得过战马的速度也不可能。

"你们沿路搜集其他的红巾军,我先赶往帅帐。"赵天伦只好叮嘱吴狗子,"记住,现在敌人从三个方向扑过来,如果大家想活命的话,就只能向东退,向东退五十里。"

"能活下来多少兄弟,要看你们喊得声音够不够大,你们拉的人够不够多。"

"小人明白。"吴狗子郑重点头,"大人先行,我等必不负大人所托。"

...

铁蹄铮铮,声如雷动,在相对平静的魏家庄这里异常醒目。

魏延百忙之中偏头一看,心中一跳——

从红巾军大营中,约莫数百骑狂奔而来,这是魏家庄的援兵!

干掉他们!

魏延当机立断,率领百名赵天伦的亲卫中途转向,直扑这群赤着上身的元兵。

遥遥地看到红巾贼寇还未能攻破魏家庄,董昂霄心中松了一口气,不过,旋即他皱起眉头,因为贼寇竟然在攻打魏家庄的同时分兵迎向他们——

没搞错吧?

董昂霄难以置信,因为这伙贼寇竟然只有百人左右!

以百人左右来战两倍的官兵,这些贼寇的脑袋被驴踢了?

"杀了他们!"

指着这股百人贼寇,董昂霄冷冷下令。

唰!

两百名汉兵动作一致地将兵器插入马鞍前的袋子内固定,然后反手从弓囊内取出长弓,搭箭上弦,斜指来袭的百名贼寇。

魏延浓眉紧缩,迅速抬起左臂,向后左右方向晃了晃。

魏延身后的百名亲卫迅速化整为零,如同星罗棋布,与此同时,他们也纷纷搭箭上弦,瞄准了元兵。

这伙贼寇是精锐啊!

董昂霄注意到了魏延他们的变阵,心中惊叹,因为骑兵在高速奔驰中变阵是需要技巧的,更需要长时间的磨练。

贼寇的化整为零,让弓箭的攒射效果大打折扣,不过,董昂霄依然劈下了半悬的手臂:"射!"

与此同时,魏延也下达了攻击的指令。

两蓬利箭从两个方向齐齐升上了天空,化作两片流星雨扑向各自的对手。

唯一不同的是,元兵的利箭在飞行的过程中化整为零,而亲卫的利箭则是在飞行中化零为整。

董昂霄震惊得无以复加,两百名弓马娴熟的汉兵射出的利箭竟然收获寥寥!

贼寇化整为零,让汉兵的弓箭随之变向,让利箭攻击产生误差这在情理之中,但是,这些贼寇怎么可能身怀绝技呢?

面对袭来的利箭,这些贼寇或者用弓拨开,或者直接探手望空一抓就将飞箭抓住,并顺势反射回来。

这种绝技,已经不能用弓马娴熟来形容,这简直就是神箭手啊!

如果一个两个也就罢了,董昂霄可以接受,可问题是这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十几个、几十个人都是如此!

元兵的弓箭没有起到效果,而亲卫们的攻击却战果不俗——

利矢破体而入,顿时人仰马翻。

元兵的队形比较集中,所以一百枚利箭几乎没有落空的,尽数命中目标!

中箭的元兵或者当场毙命,或者坠马被紧随其后的战马生生踏死!

只是一击,董昂霄所带领的汉兵就减员超过了一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