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彼岸繁花[综红楼] > 武烈皇后69全文阅读

武烈皇后69

武烈皇后69

周瑜带着的那路人马是从荆州出发, 很快就拿下了巴东郡,然后按着计划往巴西郡进军。中路的黄盖也顺利地拿下了涪陵郡,向巴郡而去。只有程普率领的那一路在牂牁郡遇到阻碍,拖延了一些时日也成功占领了牂牁郡。, 花费了三月有余的功夫,拿下了牂牁郡所属的十七个县。

消息传回寿春后,孙策就带着张昭张纮给三路大军挑选合适的县令过去。

寿春再一次进行了年满十八岁的子弟考核, 这次不仅文武全都要考,还多了一个面试打分环节。那些见了孙策就结巴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的人,都被张昭扣掉了印象分。

张纮就对孙策说:“伯符,你这样可不公平啊。你杀气腾腾地坐在这里, 要不是你的亲卫见惯了你这个模样, 只有那些领兵的将军不害怕。”

孙策笑的很诡谲,“我就是要他们怕啊。这次我的亲卫有百余人参加考试,他们肯定不如天天在屋子里读书的文试成绩好。”

“已经有武试了。书生们平时虽也练武, 但是比起上过战场的人, 还是差了很多。文武都考他们差不多拉平了。”

张昭为书生们说话。

孙策正襟危坐,“子布、子纲,我对书生们没有看低的意思。他们中的很多人, 要是去做什长或者百人长都可以。但这江东毕竟是将士们冒着生命危险打下来的,在综合评定的时候, 我希望那些上过战场的优先得到提拔。益州刚刚取得的郡县, 很容易遭到刘璋的反击。没军中的经历, 我怕到时候误事。”

张纮沉默, 他与张昭属于广义上书生,但是俩人都曾带军打仗。实际在孙策麾下的官员,以前的那些基本上是没有纯粹的书生和武者的区别。只不过是这几年选考上来的官员,才没有领军出征的经验。但这次现役的军卒来参加考试的不少算,其中个别人的成绩还不错。当然这是得益与国太不停地在军中和民众中推广基础教育,一些十六岁以后参军的儿郎,数术都有学的不错的。

“伯符、子布,不如将那些没上过战场、排名前百的送去三路大军中历练两年,军中考试合格的、从军年限不够两年的,也都送去军中补齐所缺的月份。”

张昭看着庞统整理的总分成绩单,让庞统把前百名的报名表取来。仔细看过以后对孙策说:“伯符,如果我们这一次按符合子纲说的资格选人,就要从江东再抽调的县令。我记得前年、去年派遣的县官里有从军二年以上的。”

“请功曹虞仲翔来吧,哪些人是符合条件的他最清楚了。”

虞翻果然没有辜负孙策的期望,凡是经他派遣出去的官员,履历、考核成绩张口就来,而以前那些太守们,都是孙策和张昭、张纮极其熟悉的人。

四人商量了一阵,把官员派遣名单拟定了下来。一部分从军年限不够两年的,按着从军时间的长短,先去填补那些抽调出去的县令留下的空缺。

张榜以后,所有想做官的人不约而同地意识到,想在吴侯的所辖地域做官,第一是不分士族、寒族,统一要参加考试。二则必须要有两年以上的从军经历。不然单总成绩够也是没有可能出仕的。

有投书反应孙策拔擢官员的方法不对,不再是举孝廉等,虞翻把投书的人召集到一起,耐心地解释道:“举茂才、孝廉是汉室朝廷的考核方法,可天下给举荐出来的人治理的越来越乱,那就是举荐的法子已经不合适。你们看东吴这几年是乱世中的乐土,那是因为各地的太守都是曾经领军过万的将领。他们治下县城的范令、县令,也要有领军的打仗的经历,这样才能防备了山贼和叛乱的发生。”

好吧,在东吴你们说了算,等皇帝来管你们的。

这样嘀咕这等皇帝来管的人,虞翻令差役暗暗记下名字,这样的糊涂虫以后考的再好也不能派遣重要岗位。天下大势都弄不明白,还想出来做官么。

孙权、孙翊兄弟俩也都参加了考试,成绩还真的很不错。但根据成绩,孙权还差了一年多的从军时间,孙翊差的就更多了。

“阿娘要不要让仲谋和叔弼去补足从军年限?”孙策与母亲商量。

“你怎么想?他俩怎么想的?”

“他俩都想去益州的军中。我听阿娘的。”

吴国太沉吟了一会说:“诸葛孔明完婚回来后,让他陪仲谋去程德谋那路大军。把叔弼交给司马朗管教去黄盖那路军中。”

“我还以为阿娘会让他们去公瑾那里呢。”

“公瑾会过分照顾他兄弟俩。他们从军也就是走走过场了。那孔明虑事周全,与仲谋一起读了几年书,让他多用点儿心看着仲谋。叔弼急躁,交给司马伯达这个带过七个弟弟的长兄,最是合适的。”

孙策先母亲把俩个弟弟的性格和管教他们的人都选的很贴切,长叹道:“阿娘,若是阿翁在世,他们也就是得到这样的安排了。”

吴国太笑笑,“那句百姓家里靠长子说的一点也不错。要不是打下这片天地,他们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的。”

孙策想想说道:“那叔弼的婚事就要往后了。”

“晚两年也没什么。二十及冠娶亲正好。

说及婚事孙策笑嘻嘻地对吴国太说:“阿娘,你猜我怎么回绝的曹家求婚使。”

吴国太放了坐不住的阿绍去玩,好奇地等孙策说答案。

“我告诉使者,曹司空藐视天子,我与其终将有一战,如果曹仁能够先期投到我的麾下,婚事就不成问题。不然将来兵戎相对不是难为小儿女嘛。”

“促狭。”吴国太笑笑,与曹操的那一战是不可避免的。时机就是等他与袁绍征战明年结束的时候。

“伯符,你表兄那里的事儿可办好了?你姑母他们徐家这些年也是很支持你的。”

孙策回答:“按着姑母提的去做了。我派人给荆州送信,对顾元叹说徐琨想把女儿嫁到他家里,他当即就让信使带回同意的消息。我已经把写信给表兄了。这门婚事以后他与表兄联系就可。”

“徐家是没看上吕子明的家世啊。”

吴国太喟叹,感觉徐琨能跟随孙策起兵,孙氏作为孙家的老姑太太,居然宁愿把女儿嫁给顾雍的没出仕的儿子,也不愿意嫁给吕蒙,不是眼光问题,应该是升级为官宦之家了,看不起吕蒙的家世。

孙策不以为然,“这样挺好的,囡囡嫁去荆州与仲谋再不相见。子明娶伯阳堂兄的女儿,俩家都高兴得欢天喜地的。阿娘,我们转了这一圈的安排皆大欢喜。顾元叹和孙长绪现在都安心了,舅舅和姑母也都满意了。”

吴国太揉揉额角说:“世家聚集的地方都是这么联姻的,不用转上十家都是表亲。你可想好益州那里谁去做刺史了?”

刘璋节节败退,要不是周瑜那边控制进军的速度,刘璋想凭借天险固守也会化为泡影的。

“我想让张昭张子布去做益州刺史,荀彧给他做佐理,阿娘以为如何?”

这是孙策斟酌了许久的方案,“荀文若过来的时间也不短了,想派他做张昭的助手,心里又有点儿不落底。”

“张昭和张纮怎么看荀彧?”吴国太只见过荀彧一面,也拿不准荀彧会不会用心做事。

“不然先留他在寿春?他的才干也是能够统领全局的。”

孙策是很想用荀彧的。

“我还没有与子布、子纲说这件事儿。”

吴国太把益州的沙盘上三路大军的进展插上鲜明的标志,然后叹息道:“从川中往回送信,到了寿春需要用的时间太久了。要是荀彧在益州有什么变化,我们这里来不及反应的。”

孙策表情复杂,“把荀文若像现在这么大材小用,可真是不甘心哪。阿娘,他的长子这次参加考试了,文试的成绩还挺高的,总成绩也在百名之内,是要派去从军两年的。”

“伯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是你在益州能够派出足够的信重的太守,让荀彧做刺史又如何?”

孙策两眼迸发出异彩,“阿娘的提议好。我就赌一把。我能打下来一次益州,就能打下来第二次。”

翌日,孙策先与张昭、张纮说启用荀彧的事情,征求二人的意见。俩人都持保留的态度。孙策下定决心道:“我去与荀文若谈谈,看他怎么说。”

荀彧从曹操的掘坟、人肉脯等恶劣阴影里挣脱了出来后,因为精神负荷减轻了,身体恢复的也很好,尤其在江东这里,不仅子侄们找到志同道合的同窗共读,就是女儿去官学读书后也如鱼得水,日日活的很欢欣。

但他没想到孙策想用他做一州的刺史。

他觉得自己听错了,愣愣地看着孙策好一会儿没说话。

“文若是不肯去益州吗?”

荀彧摇头,“吴侯你怎么会相信我呢?彧先投袁本初、再投曹孟德,如今你敢信我?”

孙策点头,“我为何不敢呢?!你在袁本初那里,也未作损害袁本初利益之事。在曹孟德的兖州,更是担起了一州所有的大小事务。就是后来灰心,也不过是先生因与掘坟盗墓、以人肉为食的人,不得不继续为伍、良心不安而已。”

荀彧给孙策说的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曹操对他信重,可曹操不择手段的做法,也真的令他心寒。

到了东吴以后,他才发现原来乱世中的百姓居然可以活的像人,乱世中的女郎也可以读书、可以活的更自在。

荀彧哭了一会儿,站起来与孙策行礼。

“吴侯信文为君子,文若必全力以赴治理好益州。绝不辜负吴侯的信任。”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