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带着超脑回明朝 > 第一百四十五章 革命性的改革全文阅读

第一百四十五章 革命性的改革

互爱卿。从今往后。户部再编制账册。律用新数字州烈旧记录,此数字乃是一名为李修远的人所创,故命名为“修远数字”李修远放下手中账册,对殿上众人道,“此数字书写之法和使用之法联已经整理刊印成一份册子,众卿先看看吧。此外,联将于正式登基后,在全国推广使用此“修远数字”由国子监统筹,在京各大衙门率先试用,然后再推行全国。”李修远着,示意昌盛到东暖阁中将已经刊印好的一叠册子取出来,给每个大臣都分了一册。

李修远口中所谓的新数字计数法其实就是阿拉伯数字,只不过在阿拉伯数字的使用明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阿拉伯数字。到口的写法,数目字位序的排列规则如个、十、百、千、万”,等,阿拉伯数字组合出的数值与中国古汉语中用以表示数值的汉字间的异同和相互换算法,每个数值从右往左数起每隔三个数字就用一个逗号隔开的计数法以及这种计数法与科学计数法的换算,并还增加了数的使用方法,分数的书写方式,加、减、乘、除、平方、立方和开方等各种不同的数学符号。

总而言之一句话,李修远编写的这份册子,其实质上根本就是一本后世相当全面但又很基础的数学入门教科书。为了便于理解和识记,李修远还在这份册子中每介绍一部分内容时,都同时用后世和大明当代两种不同的计数法举了诸多例子。

别以为阿拉伯数字和数学符号对大家来好像没什么难度,就跟孩子过家家似得菜一碟,但对于目前生活在大明的人来,这些阿拉伯数字和数学符号实与域外天书无异,单单只看此刻殿上众位大臣们看着册子上的内容时露出的那一脸茫然和疑惑之色就可以看出来。

李修远甚至敢大胆猜测,现在的他们就跟后世的学生一样,即使理解了阿拉伯数字,当遇到过五位数的数值时,肯定要用手指指着一个一个数字再对照着数目字为序的排列规则,才能知道这个数值究竟表示多大的值。

换句话,面对全新的阿拉伯数字计数法和数学符号等的数学相关知识,他们全都是懵懂无知的菜鸟。或许在他们心里,他们不仅不会认为阿拉伯数字简单易懂一目了然,反而会感觉很奇怪,并且还很难。盖因在他们的认知里和习惯上,这些东西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一时之间还难以适应。当初李修远将这份册子拿给皇后马玉洁和余月滢看时,她们的反应和殿上众人的反应一模一样。所以李修远对此情况早有了准备。

“陛下,这份册子上的内容,”户部尚书王钝双手捧着册子,一脸疑惑之色的望着皇帝,犹豫不决的问道。其他大臣们也纷纷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集中到了王钝和皇帝的身上,显然也很想确切的弄明白这册子土的内容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份册子的内容都属于数学,嗯,也就是算术的范围。

只不过联采用了新的符号来表示旧有的与之相对应的汉字罢了。”李修远微微一笑,一副不急不躁模样的缓缓道,见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以后,突然朝侍立在一旁的昌盛头示意了一下,然后昌盛立即又返回到东暖阁中,回到大殿上时,手中已然多了一块面积约为四平方米用白布遮盖住的长方形之物以及一个袋子。

众人看着昌盛的举动,又看看笑而不语的皇帝,都不禁感觉又是讶异又是疑惑,不明白皇帝和昌盛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此物名为黑板。”李修远从龙椅上站起,走到长方形之物跟前,揭去遮盖其上的白布,一个表面呈黑色又极为光滑反射着白光的长方形物体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里。

“此物名为粉笔。”李修远接过昌盛手中的袋子,从中取出一个长约为二寸长,一头粗一头略细的白色圆楼形物体向众人道,“联知道众卿家对联所的黑板和粉笔感觉很新奇也很疑惑。那联现在就给众卿演示明一遍。”

“这本是一块木板,均匀的涂上黑漆之后就成了黑板,而这则是粉笔,是专门用来在这黑板上书写用的。众卿可以理解为这黑板是一张纸,粉笔就是咱们常用的毛笔,只不过颜色调换了一下,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纸只能一次性使用,但黑板却可以无限次使用。众卿家看好了。”李修远一边解着一边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阿拉伯数字。到口,粉笔书写时出的沙沙声在寂静的乾清宫正殿中清晰可闻。

粉笔的制造材料和工艺都很简单,主要成份是碳酸钙石灰石和硫酸钙石膏,以及少量的氧化钙,李修远仅用一天时间就在作坊里捣鼓出来了,黑板就更简单了,直接用黑漆在一块光滑的木板上均匀涂上就行了。

于是,后世几乎在任何一所学校中广泛普及随处可见的黑板和粉笔的原始简易版就在李修远手中成功诞生。虽然只是简易版的教学器材,但李修远相信这必然会对大明的教育事业造成强烈冲击,一举改变自古以来由老师口述,学生口记的教学方式。

而且黑板和粉笔的制造材料低廉,工艺简单,完全可以大量量产并推行全国使用。想象一下,原本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们记住自己所教的内容而不得不反复念诵讲解同一段内容的老师,忽然有一天只要把自己讲解过一遍的内容用粉笔书写在黑板之上就可以解决问题时,他们将变得如何轻松,教学的效率又将提高多少。而学生们也无需再为了跟上老师口述的节奏而不得不当场拼命的死记硬背,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得以大大缓解,学习效果大幅度提高。

尤其是有了黑板和粉笔之后,老师们不仅可以把原本口述的抽象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图文展现在学生面前,还减轻了师生们花费纸墨的成本负担,也大大降低了大明帝国的教育成本。

毫不夸张的,,脚,粉禁的出现。对大明而言,绝对是教育事业卜的个仁造性的改革,也必将为大明的教育事业带来黎明的希望曙光,使自古以来原本极难普及的教育,经由这些简单便利的工具,让更多的苹草学子学得更多的知识,大力扫除文盲,提高人民大众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

这个革命性的教育改革是李修远无意中偶然想到的,他原本只是为了向皇后和余月滢讲解那本册子上的数学内容,但老是用口述很不方便,一些东西用语芊是很难让人理解领会的。所以他改为在纸上书写讲解,但看着满地废稿觉得实在太浪费,便转而使用黑炭,但因为那实在太脏,只得打消念头。

后来无意中,李修远偶然想起了后世的黑板和粉笔,在脑二号的资料库中查阅了一番资料后,知道粉笔和黑板的制造极其简单,于是经过三天的实验,他终于成功制造出了简易版的粉笔和黑板。

心中欣喜雀跃之时,李修远立时就萌生了要将黑板和粉笔在整个国家推而广之的想法。因为要改变一个国家,先就必须要从教育上下手,就好比后世邓成祖曾过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只有抓好了教育,才能逐步改变人民大众固有的传统落后的思想。而今天就是他第一次正式在这些学富五车且皆是进士之身的朝廷大臣面前亲自演示它们的作用。

“看见联用粉笔在黑板写的字了吗?。李修远写完数字之后转头望着殿上众人问道。文武大臣们连忙不约而同的头应声回答。

这一瞬间,李修远忽然有种很诡异的感觉,没想到自己这个后世穿越而来的本二生居然也有给这些学识渊博的朝廷大臣们当老师的一天。

“联知道,对众卿而言修远数字尚是一个新鲜事物,看起来很奇怪,一时间也很难习惯,但联要告诉你们的是,“修远数字,相较于我朝目前使用的汉字计数法,不仅书写简单,占空间极少,而且便于计算,一目了然李修远着在阿拉伯数字的底下用汉字的零壹23肆伍6杂涮9写了一遍,同时还用两种方式写上了够。四和“壹仟加壹值等于壹仟壹俏,的等式。

“众卿再看一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有何感觉?”李修远停下笔再次问道。

“嗯,确实如陛下所言,“修远数字。在书写上的确要简单的多,所占空间也很少户部尚,他本就是专门负责财务的,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就是账目,对于数字的敏感性自然要比其他衙门的人强上许多。只不过在肯定了李修远的第一以后,他却又摇着头道”恕微臣斗胆,微臣以为“修远数字,在计算上却是不及我朝计数法的,而且稍不注意,就很可能看多或看少了那个”极易导致计算结果错误,而且只是一个简单的算式而已,修远数卓的计数法却还要在中间加上其它符号,太复杂了一些。”

“呃”李修远闻言不由一阵愕然,冉死他都没想到王钝挑来挑去居然挑出了这么两个毛病,当下不由无语的差晕到。

“是啊,陛下,依微臣看来还是我朝计数法比较简单实用工部尚。其余大臣也大为赞同的纷纷头附和。

“尔等当真是”面对众口一词的大臣们,李修远直气的想要破口大骂,深呼吸了一口气才总算是冷静了下来,沉声道,“尔等当真以为“修远数字,的计算法不如我朝计数法?”

“这个,,臣等的的以为如此。”王钝见皇帝面有不悦之色,心中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头道。

“既然如此,那不妨比赛测试一下,看看结果就知道了。去,叫人摆张桌子和笔墨纸砚李修远脸上扬起一抹笑意,朝昌盛挥了挥手,后又转头对王钝道,“王爱卿终日与数字打交道,想必造诣不浅,不如就由王爱卿与联比试一番吧,严爱卿出题,其余众卿家且做裁判。尔等不要有任何顾忌,有多少能耐就全部使出来,若是赢了联联非但不罚,还要奖赏尔等。众卿家可愿否?”

“臣等谨遵圣意王钝乃是户部掌舵者,一天到晚都跟账目打交道,论起算帐来,整个大殿的大臣里头还真没一个人能比的过他,皇帝的一番话在打消了他心里头的顾忌以后,一股好胜之心随之澎湃高涨,当下领着众人应声道。

不一会儿,在王钝自信满满,众人满心期待的目光中,笔墨纸砚等东西都全部备齐,工部尚书严震直开始正式出题。

“三仟二俏六十五加上五纤三俏二十六古代书写时,正式的时候用繁体,不正式的时候则就用这种大写。”严震直见皇帝和王钝已做好了准备,当即开口道。“3猫占强蚓严震直话音一落,李修远就在黑板上略略两下将等式快写了出来。

众人还在暗自计算两数相加之和,却见皇帝已经把答案写在了黑板上。都不由大为惊异的惊呼出声,谁都没想到皇帝作答的如此之快,几乎可是不假思索。而再反观户部尚书王钝,虽他写字的度已经算是很快,但此刻却也只写到了三仟二俏六十,后面的一大串连影儿都没见着,与李修远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属于彻彻底底的惨败。

众人都不禁冷汗直流,屏气凝神的大气不敢喘一口,一双眼睛瞪的几乎要暴突出来,嘴巴更是张的大大的足以塞下一枚恐龙蛋。

王钝听到众人的惊呼声后,眼角余光下意识的瞄了一眼皇帝作答的黑板上,两眼徒然直,嘴巴啊的轻叫了一声,右手一松,毛笔无意识的从手中直接膛的一声掉到了桌面上,豆大的汗珠从脑门上不断翻滚而下,整个人好似石化了一般一动不动。

“如何?现在众卿家是否还要“修远数字,计数法比不过我朝传统的计数法?”李修远见众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心川一的得意了把,微笑着问”

“陛下聪明天纵,学究天人臣等心服口服。”惊呆的众人好半晌才终于回过神来,不约而同的齐齐跪在地上,高声赞叹道。

“倒!”李修远见了众人这般架势,嘴巴不由自主的张成一个o形,一句粗话差脱口而出,心中郁闷不已,自己明明问的是他们是否还认为“修远数字,从现在起,正式称为修远数字,而不再是阿拉伯数字的计数法比不过传统计数法,哪会想到他们答非所问,居然赞美起自己来了,实在是气的他哭笑不得。

“联只问你们这“修远数字计数法还是不是如尔等所的那么不堪。貌似诸卿本末倒置了吧?。李修远一脸郁闷的问道。

“陛下恕罪,臣等该死,竟妄疑陛下所言,求陛下责罚。”王钝的名字里虽然有一个迟钝的钝字,但实际上脑筋却是转的极快,一见皇帝脸色,立即率先用洪亮的声音沉声道。其余众人见状才明白皇帝的意思,慌忙紧随其后的恭声答道。

“责罚就不必了,对新事物的出现会产生疑问,这既是人之常情,亦是一件好事,联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责罚尔等。既然众卿都认为这“修远数字。确实不凡,但等众卿各自回府后,就好好研究一下,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乃是例行长假,尔等就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理解识记参透吧。尤其是国子监要注意,待明年十五元宵之后,此“修远数字,将推行全国,今日廷议之后,联会派人将这名为“新数学。的册子大量刊印,分国子监诸生,其余则层层下传到各省府县学。务必督促各学学生认真研读

“臣等谢主隆恩。”皇帝话音一落,心服口服的大臣们忙跪拜应答道。

虽然大家都还没真正体会到“修远数字,所带来的好处,但通过王钝与皇帝的简单比试,已看出了“修远数字,的不凡,因此在皇帝话之时,众人都在心中不断猜测着这明“修远数字,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有如此大才和能耐,不仅深得皇帝赏识,更是即将要推广到全国,可谓是圣恩浩荡,荣华富贵从此享之不尽。

只是他们心中不免有些疑惑,因为在场诸人都从未听过天底下有哪号牛逼人物叫李修远的。而其中最疑惑的自然要数皇帝的贴身太监昌盛了。自打他侍奉皇帝开始,几乎所有与皇帝接触过的人他都知道名字,在他的印象里,可从没有哪个叫李修远的,更是从未听皇帝提起过。而且在许多日子之前,他早就见到皇帝在使用所谓的“修远数字,了。因而皇帝今天突然这数字是一个叫李修远的人明时,他就觉得整个。人稀里糊涂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想来也难怪,放眼整个大明,唯一知道李修远究竟是谁的人就只有余月滢一人而已。而且当初李修远在秦淮河的飘菊舷上也只不过是跟余月滢提过一次罢了,她是否还记得,除了她自己外,谁都不知道。因此可以,只要李修远一天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恐怕后世的历史学家们又得在自己的研究记录本上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李修远见众人都接受了“修远数字”算是了了一件心事,心情相当愉悦,眼角余光不经意间瞥见身后的黑板,才徒然想还忘了一件大事,神色立即一敛,对不时看看手中册子又不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众人道:”众卿先放下手中的册子,联还有一件事情未宣布

众人闻言,立即安静了下来,见皇帝脸色有些严悄,心中不由下意识的紧了紧,安静的等待这皇帝话。

“黑板与粉笔联已经给众卿介绍过了,那么接下来联要的也与这两物有关李修远从聪明伶俐的昌盛手中接过一块干燥的抹布,一边在黑板上轻轻擦着,一边对众人缓缓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育事业关乎我大明江山的未来。

皇祖父深明此理,故而在位时便兴建学堂,选拔学官,造就栋梁之材

“然联思之甚深,现我朝自太学以下,全部都是学官口述学生口记的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不足。因此联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在多方尝试之后,特别制造出了这黑板与粉笔。正如诸卿所见,用这粉笔可在黑板上任意书写,若觉有误,只需用抹布轻轻一擦,便可重新来过,可谓异常简单便利,更有助于师生教学,因此联决定,特命工部专项此事,在明年正月十六之前,务必督造各工坊仿制出此黑板和粉笔,然后由户部调拨配备至全国各省府州县学堂。未免缺漏,就由国子监与都察院共同负责监督此事。”

李修远板着脸,一脸严肃的用洪亮的声音以不容置疑的语气掷地有声的道。这件事乃是关系到大明教育事业的大事,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走向究竟如何,能否按照李修远自己所想的那般,通过有力正确的教育方式,一步一步的向新时代的低龄学生灌输新知识,从而改变人们逐渐僵化的思想,把被朱元璋为了巩固自身皇权统治而将正统程朱理学思想异化为维护封建**工具的伪程朱理学思想扭转到正道上来,尽量为大明的文人士子们构建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文化环境。

“陛下忧国忧民之心,天地可表,臣等谨遵圣意,万死不辞”。殿上众人听完皇帝的一番慷慨激昂的话后,才恍然大悟皇帝方才所做的一切都是早有准备。尤其是皇帝所的那黑板和粉笔对大明教育事业的作用,始觉那个看似不起眼却又与众不同的黑板和粉笔原来竟有着这般不可觑的能量,心中一阵激荡,对皇帝的深谋远虑和睿智不由又更加钦佩崇拜了几分。

这是一个革命性兼创造性的改革和尝试,最后结果究竟如何李修远不得而知,但他心中却实实在在的对此抱了满心的期待。,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旧,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