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非凡之路:花道仕途 > (4)明亮大师全文阅读

(4)明亮大师

大山是山村孩子们的天堂,是孩子们的最佳娱乐场所。打小就喜欢到山里玩的小海和哥哥小东,自从回家以后,只要有空闲,还像过去一样,喜欢到山里玩,采野果,挖草药,尤其喜欢找山庙里的师傅交谈。

母子村后面的南山是群山中的一支,海拔一千多米,山势平缓,有一小溪从

山上流下,树木参差,空气清新,风景宜人。

山中有野果、草药,有野兔、松鼠,没见过野猪、野狼、老虎、狮子,也没听说过动物伤人的事。农闲时,是休闲的好去处,假期是孩子们的乐园。

山腰有一块地,地势平坦,中间有座庙曰:“南山寺”。

寺庙不大,灰头灰脸,看不出年月。几棵大树郁郁葱葱,周围散落着几片菜地。寺中也不知供奉的是哪位大仙,也没有其他和尚,就一主持明亮大师,就是村长所说的三宝之一的老和尚。

明亮大师身材适中,方脸庞,眉目清明,五官端正,面色红润,一双眼睛目光温和而深邃,让人如沐春风,宽大的僧衣难掩儒雅之气,看不出实际年龄。

明亮大师什么时候来到这里,寡妇村没人知道,但对大师为何到这里却是传说不一。

最靠谱的一种说法,大师是南方人,其父早年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以富民强国,为其最高目标。受其父影响,大师早年留学海外,励志教育兴国。回国后,专心国家教育事业。

孙先生去世后,其父力主国共合作**竞争,并为之大力奔走宣传。

当权者恼怒万分,软硬兼施,高官厚禄、威胁恐吓不成,就派特务进行暗杀,革命家庭惨遭灭门。

大师侥幸逃过了劫难,却受到特务的追杀。辗转逃亡来到这里,见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政治气息不浓,就躲到了山上,住进了废弃的小庙。在小庙周围开了几小片地,过起了自给自足隐居生活。

失去亲人,理想破灭,大师也开始反思自己。在专制的国度里,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是自己心不明,想要在权力至上、腐败盛行,道德低下、充满奴性的国度里推行教育兴国是自己眼不亮。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情操很高尚,结果很悲凉。理想无法实现,自己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那就做旁观者吧,笑看风云变幻、群魔乱舞不也是件很不错的事吗?毅然决然,大师剪掉了自己的头发,成了和尚,法号“明亮”。

小寺庙后来经过几次整固、修补变成了今天的摸样。香客不多,寺院显得干净整洁,清雅宁静。小寺庙最大的特色就是有一个很大的书房,里面的简易书架上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使得整个小庙有了书香的味道,正是因为这样,大师说他只能算半个出家人。大师每天除过早上打坐一两个时辰外,其余时间不是整理那几块地,就是坐在书房里读书。

村长瘸腿袁仁贵第一次来到庙里,也没觉得什么,甚至有点不屑,和尚长和尚短的问着。可当他走进书房时,他很吃惊,从小没读过几天书的袁仁贵,对读书人有一种由衷的敬仰。自己的哥哥上过大学,是他见过的几个最有学问的人之一,也不过有两箱书,和尚能读这么多书,那有多大的学问呀?

于是村长的态度马上改变了,不屑变成了敬仰,和尚不叫了,大师不离口,马上许诺整修寺院,整理房前屋后的菜地并提供粮食等生活必需品。

后来发生的几件事,让村长对大师更是产生了莫名的敬仰。

有一年收完麦子,村长来看望大师。

大师看见他说,你来的正好。大师告诉村长,据他观察,下个月开始本地要下连阴雨,大概两个月左右。寡妇村地势好不会受到洪水的侵扰,可人吃、马饮要有所准备,房子破了要抓紧修,种地只能种不怕雨水的作物。

村长虽然将信将疑,可还是按大师的说法做了。果然,当月末,天就开始下雨,整下了五十九天,在整个关中甚至华夏的历史上都极为罕见。关中当年洪水泛滥,平地水深三尺,毁坏庄稼无数,而母子村损失不大,秋季还获得了不错的收成。

还有那一年,全国上下大跃进,说什么三年赶上法国,五年赶上英国,十年

超过美国。砍树木,建高炉,大炼钢铁,全国各地热火朝天浓烟滚滚。

村长来请教大师该怎么做,大师蹙眉长叹一声说,老百姓又要遭罪了,你就应付应付吧!

临走时大师告诉村长,让乡亲们多多的储备一些粮食,大灾将要来临了。

果不其然,之后两三年天灾人祸,旱灾、水灾连续不断,饿殍遍野,全国饿死几千万人。寡妇村人虽然也挨饿,但由于山里有丰足的野草和树皮,侥幸没饿死人。

寡妇村的男人没事常来拜拜,帮大师干干活,扫扫地,挑挑水,或带点粮食

面粉蔬菜之类的东西。女人们有了不顺心的事也常来拜拜。小寺庙也有了生机。

村长也曾带着他哥哥来过两次。

第一次谈完之后,他哥哥好像很不愉快,村长也不是很明白。听大师说什么合则兴,分则衰,两党分离是民族的悲哀,现在的体制和过去没什么区别,国家和民族多灾多难不可避免等等。

第二次是全国开始闹文化大革命之后,这次带着虔诚。大师说乱世求自保,只有一个字“躲”。回去后村长的哥哥就旧伤发作,住进了医院,之后一直养病。

王小东和王小海是寺里的常客。

有一年暑假,小东和小海到山上玩,天气突然变化,下起了大雨。两个人沿着山间小路向小寺方向飞跑,想到那里躲躲雨。

正跑着就听见小路旁的深坑里有人喊救命,两人停下来,走近一看,是大师躺在坑里,旁边有水桶和扁担,摔得不轻。

两人冒雨把大师背回寺院,又找来大夫给大师看病疗伤。看着大师一个人孤苦伶仃,两人又帮大师烧汤熬药,洗衣做饭。

整整一个暑假两个人轮流照顾大师。

大师很喜欢弟兄两个,一个成熟稳重,一个活泼好动。常常领他们到书房里,

给他们选择一些适合的书让他们看。

他们没事也常常到寺院里来,帮大师干干活,到大师的书房里看看书,听大师讲自然、科学和文明等等。

母亲王玉枝知道后很高兴,常常做些吃的给大师带去,还专门到山上当面感谢过一次。

大师鼓励他们多读书,他们才成为寡妇村仅有的两个上高中的学生。(未完待续)